
明天是422地球日,而今天頭條新聞是挑戰今年最高溫紀錄!明恐「飆破37度」天氣熱如夏。氣溫不斷上升,天氣越來越反常,尤其今年的天氣變化,就像派對上不受歡迎突然造訪的客人一樣,讓人感覺就像熱浪中的巧克力茶壺一樣糟糕。天氣是否太熱,不適合泡茶?為什麼空調帳單已經這麼高了?今年的颱風季節會不會又是一個載入史冊驚人的紀錄呢?我們每天對不舒服的高溫或突然傾盆大雨的擔憂,雖與北極圈正在冰蓋融化的感覺截然不同,但這卻又令人不安地聯繫在一起。
那麼,就讓A.H.科普和讀者們,將這一週作為聊聊環境科學的環境科普週。期望對於每年地球日的到來,不僅僅是被動地吸收來自新聞喧囂中善意的提醒,更讓複雜議題如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等,轉化成不那麼難以理解的資訊,漸漸根植於大家深思熟慮的理解中,或許也能帶來一絲更深層的潛力,讓更多人主動參與和落實日常保護我們地球的行動力?
好的,讓我們縮小焦點,暫時忘記屋外的溫度,畢竟知識通常有點鎮靜冷卻的作用。首先來看看台北、台中、高雄這三地自1850年至2024年,溫度的變化。我們使用的是英國瑞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氣象學系Ed Hawkins於2018年創建的#ShowYourStripes(#展示你的條紋): 這是一項全球性倡議,目的是通過使用“Warming Stripes”(#暖化條紋)圖形來提高一般大眾對氣候變化的認識。顏色條紋的變化,直觀地代表了多年來全球氣溫的上升。每條條紋對應一年的平均溫度,藍色表示較涼爽的年份,紅色表示較溫暖的年份,藉由將全球與各國溫度變化資訊,繪製成藍紅交雜的條紋圖。
根據Berkeley Earth & ERA5-Land資料,圖左顯示相對於1961-2010年平均值 [℃],台北、台中、高雄溫度的變化。大家不難看出約2000年前後,溫度「紅化」的劇烈情形。2024年更是驚人的又紅又高。圖右#BiodiversityStripes(#生物多樣性條紋)則顯示1970-2020暖化前後,「家」附近環境生物多樣性愈來愈「簡單」,也就是所謂的生物多樣性喪失(Biodiversity Loss)狀態,底層根據的資料包括biodiversitystripes.info與生命星球指數資料庫的地球生命力指數(Living Planet Index, LPI)。
另外,1970-2020年地上和海裡的生物多樣性變化則是:
- 全球生物多樣性(Global biodiversity)下降73%
- 淡水生物多樣性(Freshwater biodiversity)下降85%

接下來有趣的是,好,我們展示了圖表和數據,暖化程度、物種滅絕率,然後呢?通常...不多。人們點點頭,也許會露出一絲擔憂,但隨後又開始想著午餐或一會兒是否會下雨。為什麼?人都是傻子嗎?不,不是這樣的!
英國環境科學家正在探究的是更深層的問題。他們稱我們為「說故事的猿猴」。在2025年4 月1日(嗯,愚人節。。。)在英國生態學會期刊《人與自然》發表了一篇題為「我們是講故事的猿猴:在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崩潰的時代嘗試新的科學敘事」[1]研究指出,自從人類第一次圍坐火堆以來,我們做了什麼?我們講故事!關於狩獵、關於星星、關於英雄和怪物的故事。這就是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傳遞知識感受事物的方式、決定重要事物的方式。我們的大腦天生就喜歡敘事,也就是開頭、中間、結尾、角色、挑戰、情感!

什麼樣的故事?嗯,這就是實驗!也許故事關注的是當地的影響,人們可以看到和感受到的事物。也許這些故事強調了創造力和解決方案,給人一種希望而不是厄運的感覺。也許故事是透過藝術、戲劇、不同的聲音來講述的,而不僅僅是穿著實驗服的科學家。也許這些故事涉及到我們已經了解的深層神話和敘事。
重點不在於取代硬科學,但它是關於將科學轉化成能引起我們講故事的猿猴共鳴的形式。這些形式讓我們坐起來並說:“啊,我明白了!”或者更好的是,“好吧,我們能做什麼?”當然,這是件很棘手的事。我們必須忠於科學,避免只是編造童話。但這個想法很有趣:如果我們想讓人們認識到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嚴重性,而能真正以一種能夠採取行動的方式來認識它,那麼我們真的需要嘗試如何講述這個故事。我們需要找到能夠將這些點連結起來、激發想像力、使其成為我們的故事、成為我們所有人在這顆藍色小彈珠(🌍)上的故事。
所以,接下來A.H.科普在這環境科普週中,會嘗試思考如何分享環境知識,以及如何更好地講述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故事。這當然是為了理解科學,但同時也是為了理解我們自己的環境,好玩吧?就像該研究在其新聞稿[2]中強調: 在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危機中亟需科學“講故事”!
這是一個不同類型實驗的開始,一個關於故事的實驗。
每個人都應該對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危機感興趣,我們談論的是我們的家園,這個話題太重要了,不能局限於學術期刊。
-------------------------------
後記: 咦? 小a這週會變成說故事的猴子?
[1] Anderson, K., Crichton, K., & Gallego‐Sala, A. (2025). We are storytelling apes: Experimenting with new scientific narratives in a time of climate and biodiversity collapse. People and Nature.
[2] UOE News, Science ‘storytelling’ urgently needed amid climate and biodiversity crisis.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