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資源被壟斷,是成長空間不足,這兩者是一種動態。資源能產出高階人力的空間,越高階人力資源可以發明創造出新的方法,讓能量的轉換效率更高,資源轉換的數量更多,從而使當代人類可利用資源更多。俗稱富裕。人力資源的真正困境,其實是雙向的,空間變少之餘,拔尖衝破技術限制的力道不足。
資源不足不是筆者想要闡述的,這太多人講,只要你願意花心力整理,光是網路散文就足夠累積,學到的內涵不會比讀學術論文差。
只是這二十年,筆者看到太多想要開闢新局的人才,幾乎都浪費在短期項目上,這硬要講是文理科之爭也行,說是詐騙也可以。就拿吸管作為例子,各位曉得,計算單位能量的效率,塑膠吸管其實消耗最低,紙跟不鏽鋼材質耗能高很多嗎?若再將使用次數跟回收後的處理算進去,差異更大。
這很違背我們從小學的,一次性消費品比較浪費不環保,要重複回收使用的思維。
是的,一次性並非絕對不環保,重複使用也不見得好,舉個簡單易懂的例子,紙餐盒裝了油膩食物,使用完就丟掉,跟自備餐盒,吃完後回家用很多清潔劑與水弄乾淨,兩者的汙染產出,能量消耗率一樣嗎?
各位有興趣可以多研究,就會發現「天上沒有掉餡餅」的理論,在能量消耗上也一樣,你只是把當下的損失,攤平到其他看不到的項目裡,更糟糕的是攤給下一代,但我們不知道。
再舉一個例子,熱固性塑膠如輪胎,燃燒會有戴奧辛,被稱為世紀之毒,直到今天筆者都還有認識的老師,不厭其煩的告訴學生,「要避免戴奧辛,塑膠只能掩埋,不能焚化」。
各位曉得戴奧辛攝氏1000度就會分解嗎?所以只要用高溫焚燒,並控制燃燒的氣體處在高溫中一段時間,就沒有戴奧辛了。這意思是,只要能量夠高,處理時間夠長,就能解決。
所以理論上沒有高溫不能焚燒分解的物體,如果燒不掉,那一定是不夠高溫,夠嗆的還可以用電漿燒(當然這是單純以溫度去看,分解還是有其他辦法)。
筆者不是要否定環保,而是人類對於技術的認知是定型的,就算曾跟認識的老師談這個概念,他最後還是告訴學生不能燒。他當然很多理由,但每個理由追下去,你都會得到乾脆不要用塑膠的結論。換句話說,他內心深植的想法是,塑膠就是汙染物,能不用就不用。(編:基因編輯技術的農作物改良、食品也是)
至於其他產品是不是更耗能?那不重要。
回到主題,那我們該怎麼認知這個能量問題?從資源角度來看,近二十年的發展,屬於多角度開發,將同一件事情做到極致,例如咖啡機,從最早的磨豆,到今天的超商多功能機型,還有家用的咖啡膠囊,有些好用有些不然。最近幾年的募資平台,筆者也看到一大堆根本就不實用,卻能憑藉話術取得大量資金的案例。
這其實都是能量的浪費,好比說椅子還能坐,為了舒適換人體工學椅,這沒話說。過一年,覺得有更棒的人體工學按摩椅,再過一年要換更……這種更換當然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但一樣有一條與能量耗損交叉的線在。
這當然是概念,也有不少產品可以做到降低能量耗損,又能提升品質。但整體而言,沒有全新的功能,只是在既有的思維中突破,大概就是這種交叉。品質的提升是直線的,而投入的能量將是遞增曲線上升。
一開始,一個全新的技術出現,可以生產很多有助人類生活的產品,此時處在擴張期,簡單好用、耗能不高,卻可以大幅提高生活品質。隨著時代前進,需求被填滿,想要進一步提升,在既有的技術下,成本就會越來越高,但帶來的效益不會更強,耗能還可能增加。
這個技術,不是狹義上,是廣義的概念。例如馬達,馬達的功能就只是轉動,而我們可以透過馬達製造成什麼?典型的是電風扇。加上齒輪,可以讓轉動方向變換,或是改變成前後震盪,於是許多工業用機台出現,能高速的生產各種小商品。
好比洗衣機,基本上就是轉動功能,我們後來還可以加裝各種機械零件,使其洗衣效能提升。現在增加更多電子零件,變成微電腦控制,配上加熱功能還可以烘衣服。
但其基本概念是不變的啊。在這當中,有的功能增加,屬於耗能與品質相比為正值,也有耗費大量能量卻提升不多的負值。
筆者的意思是,我們突破了那個交叉點後,近20年的情況,很像是為了提升那一點點品質,耗盡心力在消耗能量。我們只是把消耗的地方轉移到其他國家,像是高耗水高汙染的成衣業,早就去東南亞,高耗電高汙染的電子業,歐美轉到日本再到台灣,台灣環保意識上漲後去了中國。但這些汙染有真的變少?
幾乎是沒有,降低汙染又要維持產能的唯一道路,只有透過提升技術,搬家只是以鄰為壑。
全球化的一大副作用,就是製造大量先進國家的中產階級,但是脫離製造工業太遙遠,完全沒意識到,自己的每一步環保行動,其實就地球而言的耗能都在增加。
回到前兩篇的概念,讀者或許發現重點,根本不是在資源的減少消耗,而是創造更強大的能量產生、利用、再生技術。
像是從筆者小學就開始說「50年後預計會有核融合發電」,現在還在說50年後一樣。倘若核融合真被創造出來,其效能遠遠超出當今所有火力、核分裂發電廠,汙染又非常之少。
這才是真正極富意義的人類技術在本質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