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小談-和同事之前的問題,別害怕直球對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衝突,對大多數人來說或許更偏向負面的感覺,但最近我卻試著不去害怕衝突,或者說帶有一點攻擊性。

會這樣說的用意不在於讓你因為一點小事就去攻擊同事,更多的是讓問題更顯化。

試想如果我是抱著不發生衝突的心態去和你談論問題,我會小心翼翼的提醒你問題點在哪裡,並且在最後補上一句「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啦,下次注意就好」。

更害怕衝突的人甚至會一開始就把這當作自己的錯誤。

而如果你一開始就抱著準備發生衝突的心態去談論問題,你會發現沒有客套的情況下,問題被更直接的放在台面上了。

你會知道我對於這件事是認真的,我會去捍衛我的觀點,並且會攻擊你的想法,直到我們雙方對於問題的認知足夠深刻。

「不要去迴避該發生的衝突,不要去迴避該修復的關係。」這句話是某一天看Gipi院長的文章學到的。

剛出社會時,我對於職涯或是我究竟擅長什麼並沒有太多規劃,很多時候都是先往一個方向走,接著便撞上牆壁。直到撞到頭有點暈時才算勉強找到我的北極星,開始知道了哪裡是我的北方。在這個專題裡,我並不能站在遠處告訴你應該怎麼走,但我想讓你知道這段路有我們一起走。幾分鐘的文章裡,藏的是我這幾年的碰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公司接了幾張大單,以業務的角度我應該是要開心的,但我卻面臨了生管單位的抱怨,甚至是接近情緒化的發洩。
落葉屬於秋天,而這場遺憾是屬於我的。
「知道自己為何而戰」這個概念和之前提到的厲害工作者有點相似,但那篇文章裡的概念是遇到問題後,才去思考源頭並順著脈絡解決問題,對我來說屬於被動的處理問題。 但今天想提到的是主動去拆解我們想達成的目標,可以是為了工作或人生,沒有特定的使用場景,我認為只要是目標與現況有一定的落差,都可以藉由這個思考方式
這篇文我也不確定應該怎麼歸類,就單純寫最近生活的雜記好了。 原本只是覺得一直輸出會很流於形式的寫作,所以讓自己沉澱一下,去讀一些自己想讀的。但後來發現一直讀,在沒有寫作的情況下也容易讓頭腦一團混亂,所以簡單分享一下最近在做的事。 讀書 最近讀到了一本很喜歡的書《越工作越自由》,當初是從瓦基那邊
這週我在健身時一邊聽大人學的Small Talk,聽到EP390在講有關局的思考,我覺得很有趣,裡面提到的概念是一種我們常常在做,但是卻很常忽略的能力,也就是當一件我們不清楚的事情發生後,我們會自動去猜測後面可能會帶來的影響。
最近,公司接了幾張大單,以業務的角度我應該是要開心的,但我卻面臨了生管單位的抱怨,甚至是接近情緒化的發洩。
落葉屬於秋天,而這場遺憾是屬於我的。
「知道自己為何而戰」這個概念和之前提到的厲害工作者有點相似,但那篇文章裡的概念是遇到問題後,才去思考源頭並順著脈絡解決問題,對我來說屬於被動的處理問題。 但今天想提到的是主動去拆解我們想達成的目標,可以是為了工作或人生,沒有特定的使用場景,我認為只要是目標與現況有一定的落差,都可以藉由這個思考方式
這篇文我也不確定應該怎麼歸類,就單純寫最近生活的雜記好了。 原本只是覺得一直輸出會很流於形式的寫作,所以讓自己沉澱一下,去讀一些自己想讀的。但後來發現一直讀,在沒有寫作的情況下也容易讓頭腦一團混亂,所以簡單分享一下最近在做的事。 讀書 最近讀到了一本很喜歡的書《越工作越自由》,當初是從瓦基那邊
這週我在健身時一邊聽大人學的Small Talk,聽到EP390在講有關局的思考,我覺得很有趣,裡面提到的概念是一種我們常常在做,但是卻很常忽略的能力,也就是當一件我們不清楚的事情發生後,我們會自動去猜測後面可能會帶來的影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職場霸凌往往不是單一個人的行為,而是在團體動態中逐漸惡化的過程。 去年一位人資夥伴私下和我分享了他們公司發生的事。專案組的成員 Penny 因為工作方式比較謹慎,常常會對決策提出質疑和建議。這本來是很正常的溝通模式,但組內漸漸開始出現對她的負面評價。
Thumbnail
本文探討線上課程市場的「紅海」現象,並以出版業和唱片業的成功經驗為例,分析如何突破困境,創造新的價值。文章指出,內容產業的核心價值並非產品本身,而是其背後所蘊含的意義、學習體驗及行為改變,強調內容產業需注重多元媒介融合、社群經營以及創造成果感。
Thumbnail
本文主要介紹關於『勞動契約』簽訂時所需注意之條款,其中包含了試用期間、工資、休假、調職、最低服務年限、競業條款等事項加以說明 。 對於剛邁入職場的小白,熟悉勞動契約的內容可以幫助你避免未來許多不必要麻煩,所以在簽約時除了工資以外,也記得多看看其他的條款!!
Thumbnail
職場上平常大家都不計較...或者說建立在員工單方面忍耐,才維持一個「假平衡」 小蝦米的員工,在興起訴訟對簿公堂打破平衡前,先想清楚自己究竟想得到什麼? 是證明自己無罪的「道德價值」? 金錢? 對公司出一口氣? 唯有先想清楚才能不在訴訟之路迷失。
Thumbnail
這陣子發生了一些事,因為工作的關係,需要調節團隊彼此間的矛盾,雖然在職涯中經歷過的類似事件已多不勝數,但每一次處理衝突都還是會耗費許多心力,只是現在可以學著不把衝突的情緒放在自己身上,而是針對問題的癥結找出對各方傷害最小的解決方式⋯⋯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如何處理與同事相處時的情緒控制問題,並提出了建立條列問題的能力和掌握事情狀況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討論企業中常見的衝突情境以及建設性與非建設性衝突的定義。透過深入探討衝突的正向意義,以及腦科學和內在語言在衝突中的作用,指出衝突不一定是不好的,反而可以帶來建設性的功能。文章還提供瞭解決衝突的方法和工作坊信息。
Thumbnail
首先,消費品對我來說的定義是我們可以買到的產品,所以是廣義的生活用品(食、衣、用、美妝、保養、保健、清潔等)。我曾有幸在某知名美商擔任產品經理的工作,是少數在台灣可以研發製造產品的外商公司。「產品經理」是產品的父母要掌管產品有關的一切。而大部分的消費品公司做的其實都是成品(進口、代理、零售)的產品行
Thumbnail
職場霸凌往往不是單一個人的行為,而是在團體動態中逐漸惡化的過程。 去年一位人資夥伴私下和我分享了他們公司發生的事。專案組的成員 Penny 因為工作方式比較謹慎,常常會對決策提出質疑和建議。這本來是很正常的溝通模式,但組內漸漸開始出現對她的負面評價。
Thumbnail
本文探討線上課程市場的「紅海」現象,並以出版業和唱片業的成功經驗為例,分析如何突破困境,創造新的價值。文章指出,內容產業的核心價值並非產品本身,而是其背後所蘊含的意義、學習體驗及行為改變,強調內容產業需注重多元媒介融合、社群經營以及創造成果感。
Thumbnail
本文主要介紹關於『勞動契約』簽訂時所需注意之條款,其中包含了試用期間、工資、休假、調職、最低服務年限、競業條款等事項加以說明 。 對於剛邁入職場的小白,熟悉勞動契約的內容可以幫助你避免未來許多不必要麻煩,所以在簽約時除了工資以外,也記得多看看其他的條款!!
Thumbnail
職場上平常大家都不計較...或者說建立在員工單方面忍耐,才維持一個「假平衡」 小蝦米的員工,在興起訴訟對簿公堂打破平衡前,先想清楚自己究竟想得到什麼? 是證明自己無罪的「道德價值」? 金錢? 對公司出一口氣? 唯有先想清楚才能不在訴訟之路迷失。
Thumbnail
這陣子發生了一些事,因為工作的關係,需要調節團隊彼此間的矛盾,雖然在職涯中經歷過的類似事件已多不勝數,但每一次處理衝突都還是會耗費許多心力,只是現在可以學著不把衝突的情緒放在自己身上,而是針對問題的癥結找出對各方傷害最小的解決方式⋯⋯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如何處理與同事相處時的情緒控制問題,並提出了建立條列問題的能力和掌握事情狀況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討論企業中常見的衝突情境以及建設性與非建設性衝突的定義。透過深入探討衝突的正向意義,以及腦科學和內在語言在衝突中的作用,指出衝突不一定是不好的,反而可以帶來建設性的功能。文章還提供瞭解決衝突的方法和工作坊信息。
Thumbnail
首先,消費品對我來說的定義是我們可以買到的產品,所以是廣義的生活用品(食、衣、用、美妝、保養、保健、清潔等)。我曾有幸在某知名美商擔任產品經理的工作,是少數在台灣可以研發製造產品的外商公司。「產品經理」是產品的父母要掌管產品有關的一切。而大部分的消費品公司做的其實都是成品(進口、代理、零售)的產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