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需要自我覺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談談自我覺察前,我們先來試著定義它。

心理學家Tasha Eurich曾經對近五千名參與者進行了調查,用以研究自我覺察是什麼,她提出的內在自我覺察的總體定義如下:『內在自我覺察(internal self-awareness),這指的是我們能多麼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價值觀、熱情、抱負、與我們周遭環境的契合程度、反應(包括想法、感覺、行為,長處和弱點),以及自己對他人的影響。

這段話可能沒有那麼直觀,但如果你有玩遊戲的話,我想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也就是「自我覺察其實就是打開我們自己的狀態面板」。

狀態面板會展示我們現在的心情如何、工作狀態怎麼樣以及我們擅長哪些技能等基礎資訊。

如何進行自我覺察

現在我們知道什麼是自我覺察了,但現實世界又不是遊戲,怎麼可能真的有狀態面板可以叫出來?

我自己習慣進行的方式是詢問自己問題。

舉例來說:

  1. 有兩個朋友問我要不要出門,其中一個說要去潛水,另外一個說要去咖啡廳,而我心裡更想去潛水,所以我可以覺察我的興趣更偏向戶外活動。
  2. 當我失敗一個專案時,有人對我說我沒有能力做這件事,我的問題會是「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次失敗?」,這時可能會列舉出幾個面向,像是執行能力、組織能力、專案時效、突發狀況等等,經過思考後問題可能會出現在需要加強溝通環節,而不是我完全沒有能力執行這件事。
  3. 要判斷自己目前的狀態好壞時,我會想像如果有第三人在看著自己,那得到的形容詞會是什麼?狀態壞時可能是懶散、拖延症、邋遢;而狀態好時可能會得到有精神、整潔、有行動力等形容詞。

所以自我覺察實際上就是站在第三方的角色,再藉由問題一層一層的進入我們下意識隱藏的核心。

自我覺察有什麼好處

自我覺察的好處是,你不會很輕易的因為別人的聲音而改變自己。

職場上或是在各種人際關係中,很常有人會以自己的角度對你主觀的做出結論,這些結論有些會讓你迷失,有些會讓你難受,分別舉例就是:

  1. 在職場上,主管因為你經常加班於是在大家面前說『小李經常加班,所以他是一個認真的好員工』,所以為了維持「好員工」的形象,你事情做完了還是會想要留下來再多待一段時間,即使這樣讓你感覺沒有意義。
    當你開始覺察自己為何會有這種感覺,你就會漸漸發現,這樣的「好員工」並不是你想成為的。
  2. 又或者你正打算前往新的職涯,但你的家人不同意,認為這樣轉換太危險,覺得你沒有能力做好新的工作。自我覺察會讓你知道這其實一切都來自家人的關心,而不是我們真的能力不足。
學會分辨你的每個想法或是行為究竟是源自於「其他人對你的需求」還是「自己真正的需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來自太陽系的菲爾的沙龍
23會員
61內容數
剛出社會時,我對於職涯或是我究竟擅長什麼並沒有太多規劃,很多時候都是先往一個方向走,接著便撞上牆壁。直到撞到頭有點暈時才算勉強找到我的北極星,開始知道了哪裡是我的北方。在這個專題裡,我並不能站在遠處告訴你應該怎麼走,但我想讓你知道這段路有我們一起走。幾分鐘的文章裡,藏的是我這幾年的碰撞。
2025/03/02
在業務這條路走了一陣子後,你會知道比起在過程中一直一直灌輸客戶自己的想法,倒不如透過問題去引導他一步步的思考,只要你能主導他思考的過程,很大程度上你也能影響他的行動。
Thumbnail
2025/03/02
在業務這條路走了一陣子後,你會知道比起在過程中一直一直灌輸客戶自己的想法,倒不如透過問題去引導他一步步的思考,只要你能主導他思考的過程,很大程度上你也能影響他的行動。
Thumbnail
2024/08/23
一個觀點包含了三個要素:事實、解釋、解決方法。
Thumbnail
2024/08/23
一個觀點包含了三個要素:事實、解釋、解決方法。
Thumbnail
2024/08/21
工作上癮最可怕的地方在於,這件事是被社會所允許的。
Thumbnail
2024/08/21
工作上癮最可怕的地方在於,這件事是被社會所允許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當你渴望被別人理解,卻從不在任何人面對表達、展現自己。 不想自己的問題,造成別人的困擾。是你給自己的合理藉口。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其實內心真正的想法,是希望自己在別人心中舉足輕重。 在個人的「人生舞台」中,你就是主角。展現自己、讓自己被看見,才能滿足內心那個渴望被理解、被看見的需求。
Thumbnail
當你渴望被別人理解,卻從不在任何人面對表達、展現自己。 不想自己的問題,造成別人的困擾。是你給自己的合理藉口。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其實內心真正的想法,是希望自己在別人心中舉足輕重。 在個人的「人生舞台」中,你就是主角。展現自己、讓自己被看見,才能滿足內心那個渴望被理解、被看見的需求。
Thumbnail
別人的言論只能反映他們自己,而非定義你。別仰望或輕視任何人,保有獨立判斷力,不被他人言行左右,並選擇對自己成長有益的資訊。
Thumbnail
別人的言論只能反映他們自己,而非定義你。別仰望或輕視任何人,保有獨立判斷力,不被他人言行左右,並選擇對自己成長有益的資訊。
Thumbnail
一直以來,對於人、事、物,只要當下覺得不對勁,即便周遭一片讚揚和看好,基於保護自己,就算一開始都是基於他人的好意,還是會聽從自己的心聲,就算被誤會,能做的就是不作聲、不參與、往後退一步,靜看後續的發展。而後續的情況,往往更加相信自己那莫名的直覺,即使說不出所以然。
Thumbnail
一直以來,對於人、事、物,只要當下覺得不對勁,即便周遭一片讚揚和看好,基於保護自己,就算一開始都是基於他人的好意,還是會聽從自己的心聲,就算被誤會,能做的就是不作聲、不參與、往後退一步,靜看後續的發展。而後續的情況,往往更加相信自己那莫名的直覺,即使說不出所以然。
Thumbnail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受到社會與文化的標籤,影響了自我認識與他人關係。接納自身狀態是一種勇氣,並非妥協,而是重獲內心的平靜。無論性向如何,尊重彼此的獨特性是人際交往的基礎。本文探討接納自我的重要性,並呼籲對社會文化偏見的反思。無論遇到何種困境,學會接納生活中不斷變化的挑戰,是我們共同面對的課題。
Thumbnail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受到社會與文化的標籤,影響了自我認識與他人關係。接納自身狀態是一種勇氣,並非妥協,而是重獲內心的平靜。無論性向如何,尊重彼此的獨特性是人際交往的基礎。本文探討接納自我的重要性,並呼籲對社會文化偏見的反思。無論遇到何種困境,學會接納生活中不斷變化的挑戰,是我們共同面對的課題。
Thumbnail
允許別人做自己,你才能真正的做自己。不試圖改變任何人,包括尊重對方有自己看事情的角度、處理情緒的方法。 在對方沒有提出需要建議的狀況下,充當一個稱職的傾聽者。 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套用在別人身上。更不要帶著批判性的思維,試圖提供他人任何的情緒價值。 不請自來的建議,往往帶有濃厚的個人主義。即使心
Thumbnail
允許別人做自己,你才能真正的做自己。不試圖改變任何人,包括尊重對方有自己看事情的角度、處理情緒的方法。 在對方沒有提出需要建議的狀況下,充當一個稱職的傾聽者。 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套用在別人身上。更不要帶著批判性的思維,試圖提供他人任何的情緒價值。 不請自來的建議,往往帶有濃厚的個人主義。即使心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常堅持自己的觀點,甚至在面對不同意見時也不願改變?這可能源自一種錯覺,把「我的想法」和「我自己」混為一談。讓我們一起探索這個認知的背後原因,教你如何分離自己的想法和自我,並通過簡單的六步法更新你的思維方式。無論是改變舊觀念還是增添新想法,這些方法都能幫助你在生活中更加靈活自如的提升自我。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常堅持自己的觀點,甚至在面對不同意見時也不願改變?這可能源自一種錯覺,把「我的想法」和「我自己」混為一談。讓我們一起探索這個認知的背後原因,教你如何分離自己的想法和自我,並通過簡單的六步法更新你的思維方式。無論是改變舊觀念還是增添新想法,這些方法都能幫助你在生活中更加靈活自如的提升自我。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每天接收不完的龐大訊息中,充滿著那些讓我振奮的鼓勵信息。它們幫助我保持專注且充滿動力。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名詞,稱為「聚光燈效應」,指的是我們傾向高估別人對我們的關注或關切程度。事實上,每個人都總是關注著自己的事情和生活,以至於他們很少(或幾乎不會)花太多時間去思考我們的問題或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每天接收不完的龐大訊息中,充滿著那些讓我振奮的鼓勵信息。它們幫助我保持專注且充滿動力。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名詞,稱為「聚光燈效應」,指的是我們傾向高估別人對我們的關注或關切程度。事實上,每個人都總是關注著自己的事情和生活,以至於他們很少(或幾乎不會)花太多時間去思考我們的問題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