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和年輕一代最常有的矛盾就是 - "年輕人不能吃苦",
曾經也是年輕人的我聽到這句都有些惱火,但歷經十年對youtuber的觀察、任職過自媒體與廣告業、經營自媒體,看過多少網紅、藝人暴起暴落,商家因爭議言論一夜倒閉,我深刻體悟到一句話:
「學會看人臉色,是最頂級的能力,完全不是窩囊的一件事。」
能不能吃苦,就要看對「看臉色」的認識深不深。
大河劇《怎麼辦家康》裡有一段劇情:
今川氏真與德川家康為了瀨名姬應該許配給誰而比武,對戰家康零敗績的今川氏真本是自信滿滿,沒料到就那次比試被家康按在地上磨擦(是真的按在地上),瀨名姬也被家康娶走,今川氏真是字面上的賠了夫人又折兵,詫異又憤怒。
今川氏真想到自己長年被扮豬吃老虎,一股憤怒伴著背叛的噁心感,衝破咽喉化作咆哮:「家康你這小子原來一直以來都放水嗎?你這麼瞧不起我嗎!?」
父親今川義元見狀對他說:「你要原諒家康。他並非為了羞辱你而這麼做,自小就是人質的他,學會看人臉色是他磨練出來的生存能力,那是他的保護色。」
為了在今川家活下去,家康把"膽小、怕麻煩"的本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可難道家康就沒有按耐不住、想爭一口氣的時候嗎?有的。
織田信長在桶狹間擊敗今川家,家康自今川家式微後返回領地,心想著如今是一家之主,我也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再受制於人。他發現領地內所有人都要繳稅,唯獨寺院、僧人竟可以一粒米都不上繳,於是他以武力向寺院徵稅。
沒想到寺院竟抄起薙刀聚眾抵抗,甚至有家康的家臣也加入寺院方,家康被反抗方打得體無完膚,自己都險些喪命,最後選擇"窩囊"撤回對寺院的徵稅令。
家康的家臣本多正信就在這場兩敗俱傷的戰役中給寺院出謀劃策,理當對叛徒殺無赦的家康卻只選擇了流放他,而家康自己都沒想到,本多正信會是將來自己統一日本的重要智囊,還在關鍵時刻救了他。
家康雖是有錢有權的一方豪族,理應是個絕不受氣的公子哥,但他不僅自幼臣服在更大的今川家,獨立後還要安撫、容忍見異思遷的家臣,又要聽命於把他當小弟使喚的餓狼盟友織田信長,受了這麼多氣還忍得住,家康的膽小成了正面的特質。
織田信長和家康有著相似的人生,結局卻是天差地遠。
織田信長經歷了弟弟織田信行與家臣的謀反、擊敗今川家以弱小戰國大名崛起,同樣面臨佛寺僧人不繳稅、擁兵自重、從事諸多非法勾當的問題,他選擇以武力血腥鎮壓僧人、火燒比叡山。他選擇威壓空有架子的朝廷官員,卻也引來眾多朝廷派的反感,進而招致自己的妹婿淺井長政刀刃相向。樹敵眾多的信長對身邊人的疑心病也越來越強,最後在50歲壯年受家臣背刺,殞命本能寺。
德川家康在年輕時必定也想過,看著織田信長叱吒風雲好不痛快,何不乾脆效仿一番。但也是他"膽小"的個性,讓他繼續等待時機、暗中壯大,信長選擇不忍耐任何人,卻也碰得粉身碎骨,最後好處都讓別人撿走。
過去的我也曾有段時間感覺自己很"窩囊",老是需要看人臉色,為什麼別人不需要受氣,而我卻要,進而對自己的原生家庭感到憤怒。日前,我終於融會貫通「韜光養晦」的真諦-就是「在自己話語權弱小時,學會並享受「縮小自己」的本領」。
過去十年正好是自媒體從崛起到成為顯學的時期,從一開始有許多youtuber藉由操作爭議話題、挪用別人創意來快速得到"成功",到現在一些網紅在爭議話題上走鋼索,這些年間有越來越多網紅銷聲匿跡。
職場如戰場,主管要你背鍋,客戶故意找你碴,前輩後輩要衝康你,這跟在前線打仗一樣,需要忍耐才能看清楚子彈從哪邊來,在敵人的挑釁前保持冷靜,找到致勝時機。
所以是年輕人不能吃苦嗎?
不能完全怪年輕人,還要看年輕人都在哪樣的媒體薰陶中長大。
媒體為了流量會說很多心靈雞湯,強調"做自己"、"不需要忍耐",反而混淆了社會真正運作的方式,其實是-能給機會的一方永遠大於自己。這也是為何老一輩認為忍耐、吃苦是一種常態。(當然不合理的剝削還是要抗爭。)
所以忍耐、看人臉色,是兵法,是心理學,不是什麼恥辱。
特別是商業經營、作為品牌門面,就要更注意形象的維持,"看人臉色"把自己當成商場、職場的德川家康,就一點也不"窩囊",變成不動如山、運籌帷幄了。
是韜光養晦、等待時機一把抓住,還是看人臉色、忍氣吞聲?
也就一念之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