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點四十,酵母到活性峰值
是週六的早晨,打開電腦,參數表打開
前一晚已經將麵粉秤好,現在只要將餐桌佈置好馬上就可開始
酵母長了兩倍高,中心高度比邊緣高,表面有一些快要破的氣泡
小孩此時正在喝奶
難得台南的冷天,想到的是宜蘭三星的野櫻
宜蘭太平山腳, 2015
小孩無聊中 (笑)
一直說話
終於到有趣的整形環節,這次兩顆麵團都擀平後,疊起來,捲起成長條
放入土司盒,噴水,二酵
咦...整型就這樣?
對...就這樣!
對桿麵棍有興趣?
不,只是無聊
OS:先能穩定地在適當的比容下滿模,口感再提升。
二酵一小時半,這麵團大概發到六分高
該不會過頭了?
麵團溫度26-27度,看起來沒什麼問題。
就烤吧!
在烤箱監控失重的過程中,意外的是麵團爆發力還是很好,終於等出爐了。
來看看這顆麵包的樣子
說膨脹爆發力確實還是不錯,頂部有不錯的裂紋,算是意外
切開一看,是低音譜記號 (笑)
紅茶麵團的膨脹比原味多很多,應該是要混合茶粉,讓麵筋更強了一些
鬆軟!茶香!
麵團再多5-10%應該就可以滿模了!
蛾子討拍?餓了
感謝在珍貴而有限的時光裡,依然抽空看完本文的你
如果喜歡我的創作,期待你能幫我點擊文末小愛心
如果還有餘裕,也能點擊 ”贊助” 按鈕,支持創作有價
鼓勵我持續創作
有任何想對我說的,歡迎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