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以輔自然教育工作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輔自然,取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以輔助萬物的自然本質,而不敢妄加作為。」
要能輔助萬物,要能做到不妄加作為,必先了解其自然本質,這恰是科學領域擅長之事。 由觀察「現象」起始,由「解釋」琢磨而成自然法則,依法則的運作「預測」各種現象,並進一步發展至今。
我們的宇宙在一百五十億年前僅依循寥寥數條法則就自主發展至今,而人類則花了至少一萬年的時間,才終於能夠觸碰宇宙法則的邊角。
「宇宙大爆炸發生一百五十億年之後,給它的掌聲才終於響了起來。」
——《瑪雅》,喬斯坦.賈德。
因此,我所謂的「 Nature / 自然」,不僅僅是「大自然」,更是「萬物的本質」。 而孩子,當然也在這萬物之列。
「以輔萬物(包括孩子)之自然,而不敢為。」是我教育工作的核心價值,也是與孩子相處的信念。

放在這裡的,是我的教育行動紀錄,以及介紹。
以輔自然教育工作室目前是傻剛的個人工作室。
位於桃園,常態活動範圍以北部為主。
關注自然領域與科學領域課程、野地教育,與自主學習。

我的教育核心想法

為開拓空間的廣度,
我想陪著孩子,去認識、去進入各式各樣既繽紛美麗又獨一無二的世界觀之中,共感萬物。
為理解時間的深度,
我想伴著孩子,憑藉文字,遙想當年;
更藉著想像與思考,穿越時間與空間,看見宇宙發出的第一道光。
為拓展自身的可能性,
我想帶給孩子,科學的耳朵與眼睛、雙手和語言,擁有自在進出科學世界的能力。
我的四大行動

四大行動

目前工作室的四大行動:
  1. 自然與科學領域課程。
  2. 種一群人計畫。
  3. 自學家庭陪伴。
  4. 野地教育。
關於工作室的詳細介紹,請點選這份簡介投影片,或看下方。

▍與我聯繫

以輔自然教育工作室 蔡知剛
📞 0935-837106
🌐 以輔自然教育工作室 FB粉絲頁
📚 我的教育現場紀錄 in 方格子
✉️ strolling.through.the.wild@gmail.com
avatar-img
37會員
70內容數
以輔自然教育工作室目前是傻剛的個人工作室。位於桃園,常態活動範圍以北部為主。關注自然領域與科學領域課程、野地教育,與自主學習。陪著孩子,開拓空間的廣度,理解時間的深度,並拓展自身的可能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傻剛的胡思亂想 的其他內容
趁著身體還留有山上的節奏的時候,把一些還鮮明的記憶給烙印下來。 這次上山完成了一個埋藏、鋪陳、醞釀很久很久的心願。 不是那種很爽快的高峰經驗,而是那種「呼......」長吁一口氣之後的,深深地滿足感。 第三天晚上我就和伙伴說,這趟山行已經沒有遺憾了。
準備上課前,小孩們在教室裡充滿活力地互相交流。 但樂極生悲是不變的硬道理。 「吼呦!」一聲怒吼,有兩個人起了衝突,是A和B。 所有人暫停了一個短短瞬間,然後又恢復原本的鬧烘烘。(簡直像是狗群一樣XD) 我不動聲色地繼續進行準備,同時把覺知擴張照看後續的發展......
不是每次、每個學習者都適用。但在思考性、理解性的問題上,我會傾向保留思考的軌跡。不斷回顧、修正、再回顧、再修正,對於思考是件重要的事情。 少年看了影片,用自己的話語寫下對「質量」的理解。我看了看,覺得這個理解有些不周全的地方。這來自兩點......
今天做的是,和密度相關的,一點也不花俏但紮紮實實的動手實作。 雖然看似簡單,但仍需要判讀數據、精密操作儀器、理解探究目的並決定量測策略。這些都不是簡單的能力。 雖然去年做過相似的實作,但那時是由「力」的角度切入,而今天是從物質的「性質」切入。 如同我這學期一開始和少年們說過的......
世界是一所學校,山是其中一間教室。​ 我想要帶著少年/女們,背著生活的重擔,用雙腳親自走一段路,進入自然裡。 ​那裡沒有紅綠燈、沒有斑馬線、沒有平地、沒有空調。 在那裡,不是環境順應人類,而是人類順應祂。 也因此,生活其中,能夠讓人切身體會到,蘊含在我們身體中的巨大潛能。
〈南湖〉 昨天剛結束五天四夜的南湖大山之行,今天就是早上第一節的課。 用飄的飄進教室,孩子們馬上發現好像有些什麼不一樣: 「傻剛你今天好像變另外一個人了。」 「對啊我還有一半的靈魂在山上走路......」 勉強集中精神開啟課堂。我視線穿透教室後方茫然而無法對焦,就這樣發呆了幾秒鐘......
趁著身體還留有山上的節奏的時候,把一些還鮮明的記憶給烙印下來。 這次上山完成了一個埋藏、鋪陳、醞釀很久很久的心願。 不是那種很爽快的高峰經驗,而是那種「呼......」長吁一口氣之後的,深深地滿足感。 第三天晚上我就和伙伴說,這趟山行已經沒有遺憾了。
準備上課前,小孩們在教室裡充滿活力地互相交流。 但樂極生悲是不變的硬道理。 「吼呦!」一聲怒吼,有兩個人起了衝突,是A和B。 所有人暫停了一個短短瞬間,然後又恢復原本的鬧烘烘。(簡直像是狗群一樣XD) 我不動聲色地繼續進行準備,同時把覺知擴張照看後續的發展......
不是每次、每個學習者都適用。但在思考性、理解性的問題上,我會傾向保留思考的軌跡。不斷回顧、修正、再回顧、再修正,對於思考是件重要的事情。 少年看了影片,用自己的話語寫下對「質量」的理解。我看了看,覺得這個理解有些不周全的地方。這來自兩點......
今天做的是,和密度相關的,一點也不花俏但紮紮實實的動手實作。 雖然看似簡單,但仍需要判讀數據、精密操作儀器、理解探究目的並決定量測策略。這些都不是簡單的能力。 雖然去年做過相似的實作,但那時是由「力」的角度切入,而今天是從物質的「性質」切入。 如同我這學期一開始和少年們說過的......
世界是一所學校,山是其中一間教室。​ 我想要帶著少年/女們,背著生活的重擔,用雙腳親自走一段路,進入自然裡。 ​那裡沒有紅綠燈、沒有斑馬線、沒有平地、沒有空調。 在那裡,不是環境順應人類,而是人類順應祂。 也因此,生活其中,能夠讓人切身體會到,蘊含在我們身體中的巨大潛能。
〈南湖〉 昨天剛結束五天四夜的南湖大山之行,今天就是早上第一節的課。 用飄的飄進教室,孩子們馬上發現好像有些什麼不一樣: 「傻剛你今天好像變另外一個人了。」 「對啊我還有一半的靈魂在山上走路......」 勉強集中精神開啟課堂。我視線穿透教室後方茫然而無法對焦,就這樣發呆了幾秒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大自然中的反思和感悟,提到大自然教導他耐心、反思和樂觀的態度。文章深入探討了人與自然的連結,以及如何從大自然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作者通過和大自然的互動,找回了內心最初的純潔,並學會珍惜當下的生命之美。
Thumbnail
  如果一名孩童或學習者擁有特定的目標,譬如他在公園看見天上飄舞的風箏,自己也想做一個。那麼,關於手工藝的知識、幾何測量的知識、空氣中動力的知識就都成了對他而言具有直接意義的知識。他能夠像查字典一樣,從各個領域的知識裡面獲取那些對其當前實用目的有益的知識塊,用這些知識塊來打造出他這次想要成就的事情。
Thumbnail
在幼兒教育中,將大自然的元素融入教學,不僅豐富了課程,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教材的創作也變得更有趣,例如使用植物製作書籤、手環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想法和作品。幼教工作者應該持之以恆,將自然與學習融合,為孩子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
Thumbnail
在台灣的環境教育,或者以狹義的自然生態教育的實施方式而言,一直有兩個不同的途徑,一種是知識上的教導,也就是所謂的自然解說,著重在鳥獸蟲魚的名稱,分類,作用……等等,另一種是自然體驗,強調忘掉知識,直接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流動,著重在靈性的體會。  這兩種不同的做法彼此的追尋者也有過一些爭議與批判
Thumbnail
大自然不停地綻放,把最好的一切奉獻出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自然老師謝彩凡的生活故事,她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慰藉。文章介紹了她的教學方法以及她對生活的積極態度。謝彩凡的故事充滿了正能量和鼓舞,對於現代人迷失自我的問題提供了啟示。
Thumbnail
學習大自然的無為來行事,慢慢回歸簡單清淨,面對一切機緣都能靜定的消化吸收,靜待轉化著,慢慢學習對外也能展現出與大自然一致的美與善。而這需要慢慢的學習、反思、體悟,在回歸道中,也能慢慢成為自然的一份子,回歸原始。
Thumbnail
「戴運軌地球科學營」由臺灣科學特殊人才提升計畫舉辦,旨在鼓勵學生投入地球科學領域的學習與研究,提升地球科學教師專業。本文記錄了作者三年連續參加營隊的經驗及所學到的地球科學相關知識。
Thumbnail
《自然老師沒教的事1:100堂都會自然課》 ✍️作者:張蕙芬 , 黃一峰 🎨繪者: 林松霖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9/05/28 📖書籍簡介(摘錄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以台灣都會100堂自然課為編輯主軸 按月份精選出100個主題 讓生活在台灣的人再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大自然中的反思和感悟,提到大自然教導他耐心、反思和樂觀的態度。文章深入探討了人與自然的連結,以及如何從大自然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作者通過和大自然的互動,找回了內心最初的純潔,並學會珍惜當下的生命之美。
Thumbnail
  如果一名孩童或學習者擁有特定的目標,譬如他在公園看見天上飄舞的風箏,自己也想做一個。那麼,關於手工藝的知識、幾何測量的知識、空氣中動力的知識就都成了對他而言具有直接意義的知識。他能夠像查字典一樣,從各個領域的知識裡面獲取那些對其當前實用目的有益的知識塊,用這些知識塊來打造出他這次想要成就的事情。
Thumbnail
在幼兒教育中,將大自然的元素融入教學,不僅豐富了課程,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教材的創作也變得更有趣,例如使用植物製作書籤、手環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想法和作品。幼教工作者應該持之以恆,將自然與學習融合,為孩子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
Thumbnail
在台灣的環境教育,或者以狹義的自然生態教育的實施方式而言,一直有兩個不同的途徑,一種是知識上的教導,也就是所謂的自然解說,著重在鳥獸蟲魚的名稱,分類,作用……等等,另一種是自然體驗,強調忘掉知識,直接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流動,著重在靈性的體會。  這兩種不同的做法彼此的追尋者也有過一些爭議與批判
Thumbnail
大自然不停地綻放,把最好的一切奉獻出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自然老師謝彩凡的生活故事,她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慰藉。文章介紹了她的教學方法以及她對生活的積極態度。謝彩凡的故事充滿了正能量和鼓舞,對於現代人迷失自我的問題提供了啟示。
Thumbnail
學習大自然的無為來行事,慢慢回歸簡單清淨,面對一切機緣都能靜定的消化吸收,靜待轉化著,慢慢學習對外也能展現出與大自然一致的美與善。而這需要慢慢的學習、反思、體悟,在回歸道中,也能慢慢成為自然的一份子,回歸原始。
Thumbnail
「戴運軌地球科學營」由臺灣科學特殊人才提升計畫舉辦,旨在鼓勵學生投入地球科學領域的學習與研究,提升地球科學教師專業。本文記錄了作者三年連續參加營隊的經驗及所學到的地球科學相關知識。
Thumbnail
《自然老師沒教的事1:100堂都會自然課》 ✍️作者:張蕙芬 , 黃一峰 🎨繪者: 林松霖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9/05/28 📖書籍簡介(摘錄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以台灣都會100堂自然課為編輯主軸 按月份精選出100個主題 讓生活在台灣的人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