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裡的自然課。百景】其之五十一。我們的寒假大計畫,規劃。(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些時候,得要有人走在孩子前面,替他們示範,讓他們看見真實存在著的可能性,以及抵達的方法。技術便是為此時而存在的。
確定地點與核心骨幹之後,便可以開始進入分頭查詢資料的過程。
進入規劃階段,每個孩子都會遇上不同的困難,那些都是自己能力的邊界,完完全全是為自己量身打造的難題。
雖然他們大多有自主決定一日行程的經驗,但當需要規劃的時間空間尺度擴大,要將舊有經驗適當地延伸應用至新的尺度,以他們現階段來說仍然有難度,因此適當地給予階梯與框架還是必要的。
即使直接給予框架,也還是可以有「概念為本」的精神。
心智圖著重於將事物進行分類排序,是概念思考的基礎;在給予他們的空白旅遊計畫書中,則是以各種提問句取代填空;也各自針對他們需要分頭去查詢的資料,提出相關的核心問題或填寫範本。
旅遊計畫書範例
查詢資料,除了直觀的書籍網路資料,也包含了從過去參加過的活動中吸取經驗。過往自己只是單純的參與者,而今透過規劃者的角度再次審視過往的活動,從經驗與活動通知交叉推論當初活動設計者的意圖,更進一步將其轉化成自己的想法。
孩子也開始看見活動背後的成本,希望這能讓他們開始反思,自己平常為了參加活動,都付了哪些錢出去。
這一切不只是著眼於這次的旅程而已,而是希望他們能夠將尋找資料、整理訊息、條列問題等技能,有一天他們能夠運用在自己的其他旅程中,更甚者,在其他的事情上也能應用。
希望透過這一系列過程,孩子能練習、更新、增進自己的自我學習能力。
旅遊計畫書製作
最終,他們每個人會完成專屬於自己的旅遊計畫書,有合力完成的各種資料,包含行李清單、個人預算表、交通資訊、餐飲資訊、地圖,到小琉球的人文史地、生態資料......等等;也寫著專屬於自己的資訊,因為每個人出發的地方、解散的地方都不一樣,他們得要自己和家人確認如何銜接起彼此的行程,得要自己掌管車票、每日的花費。
裝備核對
整個規劃過程中,我們總是不時回頭,讓大張牛皮紙上的夢引領我們,直到出發的前一天到來。
avatar-img
37會員
70內容數
以輔自然教育工作室目前是傻剛的個人工作室。位於桃園,常態活動範圍以北部為主。關注自然領域與科學領域課程、野地教育,與自主學習。陪著孩子,開拓空間的廣度,理解時間的深度,並拓展自身的可能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傻剛的胡思亂想 的其他內容
我們常誤會,以為一定要去到某些地方、做某些活動才能達成心中的目的。但卻忘了,地點只是承載某項經驗的容器;忘了,我們是為了去經歷某些事情而去,而不是為了去到某地。
瞥了一眼空中,如果是自然課的少年,已經可以自然而然地從牠的姿態、牠的鳴聲、牠的動作、牠出現的地方,快速意識到那是一隻大冠鷲,甚至還會補上一句話:「牠在沿著上升氣流飛行。」 但是,
今天是室外課,我們來到了山上的野溪。 我們用溪谷裡的材料,生了一把火,小小的,剛好讓我們五人靠在一起,保持溫暖。 離開時,我們好好地、小心地將這裡的美麗復原,希望下一個來到這裡的人可以得到我們第一次來的感動,希望這個地方可以因我們來過而更好。
停留在「知道」但無法「理解」的層面,這一點和過去人類尚未進入科學發展的認知很類似。只是過去人們靠著生活經驗與觀察去知道事物,現在孩子靠的是閱讀與接收媒體資訊。 所以才會一直說,「知道」不等於「理解」啊。
省力省力。 當我們省下了十塊錢,意味著口袋裡會放著十塊錢; 那當我們說要省力的時候呢? 我們會有力多出來嗎? 說到底,那到底代表什麼意思?
我們常誤會,以為一定要去到某些地方、做某些活動才能達成心中的目的。但卻忘了,地點只是承載某項經驗的容器;忘了,我們是為了去經歷某些事情而去,而不是為了去到某地。
瞥了一眼空中,如果是自然課的少年,已經可以自然而然地從牠的姿態、牠的鳴聲、牠的動作、牠出現的地方,快速意識到那是一隻大冠鷲,甚至還會補上一句話:「牠在沿著上升氣流飛行。」 但是,
今天是室外課,我們來到了山上的野溪。 我們用溪谷裡的材料,生了一把火,小小的,剛好讓我們五人靠在一起,保持溫暖。 離開時,我們好好地、小心地將這裡的美麗復原,希望下一個來到這裡的人可以得到我們第一次來的感動,希望這個地方可以因我們來過而更好。
停留在「知道」但無法「理解」的層面,這一點和過去人類尚未進入科學發展的認知很類似。只是過去人們靠著生活經驗與觀察去知道事物,現在孩子靠的是閱讀與接收媒體資訊。 所以才會一直說,「知道」不等於「理解」啊。
省力省力。 當我們省下了十塊錢,意味著口袋裡會放著十塊錢; 那當我們說要省力的時候呢? 我們會有力多出來嗎? 說到底,那到底代表什麼意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疫情還沒完全消失的那年寒假,我在大觀國小帶寒假營隊,當時想說除了固定的日常作息(寫功課、運動放風)外,可以帶他們做點有趣的事。 這一班上起課來不是很好帶,因為年級差別有點大(混齡),而且還有幾個幾乎沒有學習能力或學習風格非常特殊的孩子。低年級和特殊的孩子,需要老師比較多的介入......
Thumbnail
108課綱「探究與實作」課程,是一門「部定必修」課程,就是全國高中生不分學校、不分組別,皆須修習,且課程內容會列入學科能力測驗試題範圍。 相較於傳統課程,這是一門非常重大的課程改革內容。 我自己恭逢其盛。 還記得108課綱即將正式登場的那年暑假, 想到「探究與實作課」即將來臨, 那全新
Thumbnail
我希望能為孩子,在家庭教育、傳統學校教育之外,多開一扇窗。
Thumbnail
暑假快到了,家長不妨放手讓年紀比較大的孩子著手規劃自己的暑假,培養責任感。但在規劃時,不能只是隨口說一個不切實際的計畫,最好認真衡量目前的程度,再將進度量化,最後提筆寫下來,才能強化執行力、提高完成度。以下是我在《全國兒童週刊》最新一期的專欄文章,提醒孩子設定計畫容易犯的錯誤及改善方法。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Thumbnail
中班的孩子們將迎來他們的第一次戶外教學活動, 在討論的過程中,這一趟出門需要一些費用, 那麼這筆經費要怎麼來呢?經過討論過後, 孩子們進行了「快閃籌旅費表演」,讓大家來打賞; 也做了快閃擺賣活動,有小朋友們親自做的「康乃馨花」和「馬賽克花瓶」 孩子們以自己得到的經驗和
Thumbnail
中班正在籌備戶外教學的事情……從調查各種玻璃資料中, 蒐集到可以外出參觀的地方,並帶來分享。 對於外出DIY這件事感到極大的興趣。 第一次要外出的中班,其實沒有實戰經驗, 對於各種問題迎面而來, 我們也逐一嘗試解決問題, 挑戰是持續的。 這周討論到戶外教學申請單與團體預約
06/28/2011 今年是第二年陪孩子過暑假了。 在和孩子討論暑假的行程時,突然想到。 今年是建國一百年。 有好多一百的活動。 於是暑假100的想法就誕生了。   捨棄過去按表操課的方式。 改用目標導向的方法。 設立了目標,以及評鑑的標準。   原本想讓孩子一人完成一百個活動
Thumbnail
話說,旅行中總有許多出人意料的發展。一個加一個小小的不如預期,就會成為我們日後訴說的故事。再過一陣子,我們會記得故事,但不記得原來的行程規劃,規劃的原因與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與規劃的原因卻就此成為故事的一部分,被記得與被訴說。也許這是誤打誤撞的結果,但念書的人會說:這是歷史的偶然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位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寒假作業情況,包括閱讀紀錄表、閱讀學習單、自然學習單、名勝古蹟海報製作、數學作業、直笛練習、家事小幫手記錄表等。作者提出了對這份作業的觀點和想法,並討論了家長可能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文章指出寒假作業對學生和家長都帶來了壓力和困擾,需要更多的溝通和理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疫情還沒完全消失的那年寒假,我在大觀國小帶寒假營隊,當時想說除了固定的日常作息(寫功課、運動放風)外,可以帶他們做點有趣的事。 這一班上起課來不是很好帶,因為年級差別有點大(混齡),而且還有幾個幾乎沒有學習能力或學習風格非常特殊的孩子。低年級和特殊的孩子,需要老師比較多的介入......
Thumbnail
108課綱「探究與實作」課程,是一門「部定必修」課程,就是全國高中生不分學校、不分組別,皆須修習,且課程內容會列入學科能力測驗試題範圍。 相較於傳統課程,這是一門非常重大的課程改革內容。 我自己恭逢其盛。 還記得108課綱即將正式登場的那年暑假, 想到「探究與實作課」即將來臨, 那全新
Thumbnail
我希望能為孩子,在家庭教育、傳統學校教育之外,多開一扇窗。
Thumbnail
暑假快到了,家長不妨放手讓年紀比較大的孩子著手規劃自己的暑假,培養責任感。但在規劃時,不能只是隨口說一個不切實際的計畫,最好認真衡量目前的程度,再將進度量化,最後提筆寫下來,才能強化執行力、提高完成度。以下是我在《全國兒童週刊》最新一期的專欄文章,提醒孩子設定計畫容易犯的錯誤及改善方法。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Thumbnail
中班的孩子們將迎來他們的第一次戶外教學活動, 在討論的過程中,這一趟出門需要一些費用, 那麼這筆經費要怎麼來呢?經過討論過後, 孩子們進行了「快閃籌旅費表演」,讓大家來打賞; 也做了快閃擺賣活動,有小朋友們親自做的「康乃馨花」和「馬賽克花瓶」 孩子們以自己得到的經驗和
Thumbnail
中班正在籌備戶外教學的事情……從調查各種玻璃資料中, 蒐集到可以外出參觀的地方,並帶來分享。 對於外出DIY這件事感到極大的興趣。 第一次要外出的中班,其實沒有實戰經驗, 對於各種問題迎面而來, 我們也逐一嘗試解決問題, 挑戰是持續的。 這周討論到戶外教學申請單與團體預約
06/28/2011 今年是第二年陪孩子過暑假了。 在和孩子討論暑假的行程時,突然想到。 今年是建國一百年。 有好多一百的活動。 於是暑假100的想法就誕生了。   捨棄過去按表操課的方式。 改用目標導向的方法。 設立了目標,以及評鑑的標準。   原本想讓孩子一人完成一百個活動
Thumbnail
話說,旅行中總有許多出人意料的發展。一個加一個小小的不如預期,就會成為我們日後訴說的故事。再過一陣子,我們會記得故事,但不記得原來的行程規劃,規劃的原因與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與規劃的原因卻就此成為故事的一部分,被記得與被訴說。也許這是誤打誤撞的結果,但念書的人會說:這是歷史的偶然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位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寒假作業情況,包括閱讀紀錄表、閱讀學習單、自然學習單、名勝古蹟海報製作、數學作業、直笛練習、家事小幫手記錄表等。作者提出了對這份作業的觀點和想法,並討論了家長可能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文章指出寒假作業對學生和家長都帶來了壓力和困擾,需要更多的溝通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