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動物名稱都是「豸」部,「豸」究竟是什麼動物?

2024/02/0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豸」是不少動物名稱都會使用的部首,「豸」的古文字是畫出一種動物的側面,但這種動物的特徵不明顯,沒有象的長鼻、沒有馬的鬃毛、沒有虎和豹的斑紋,也沒有牛羊的角,各學者都有進行猜測,有認為是貓科動物,有推斷為鹿或犀牛,有認為是刺蝟野豬之類,更有主張它是代表爬蟲類。暫時無法確定「豸」是什麽動物,姑且解釋為各類野獸的總稱。

raw-image

「豹」字從《說文解字》的解釋是個形聲字,「豸」是形符,「勺」是聲符。但更早的甲骨文「豹」字不是形聲字,而是象形字,畫出一隻身上有斑紋和斑點的野獸。因此「豹」字有可能本來寫為「豸」,後來再加上聲符「勺」重複標音,成為「豹」字。

raw-image

「豺」、「貛」、「貓」、「貂」都是以「豸」為形符,分別以「才」、「雚」、「苗」、「召」為聲符的形聲字,卻各自代表不同種類的動物。

「豺」是狼類動物,「貛」是類似野豬的動物,「貂」是類似鼬鼠的動物。先秦典籍有把老虎和貓並列的例子,《逸周書》的〈世俘〉篇記載周武王在郊外狩獵,捉到老虎二十二隻,貓兩隻,犀牛五千二百三十五隻,學者懷疑其中的「貓」實際上是豹。在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簡文字裏,「貂」字有寫成「鼠」部的例子,是屬於戰國時代的楚國風格文字。

raw-image

「貌」字本來寫做「皃」,「皃」是象形字,直接畫出人的容顏儀表,「豸」是後加的。《說文解字》解釋為「豹省聲」,意思指「豹」是聲符,但聲符省略「勺」,與「皃」組合成為「貌」字。由於聲符不兼字義,所以「貌」字與豹和野獸的意思無關。

「豸」字之所以不易解釋,在於很多不同種類動物的名稱都用「豸」為形符,其中也有與「鼠」部通用的「貂」和與「犬」部相混的「猫」,歸納起來也只能說是野獸的通稱。但如果視「豸」字是甲骨文中的「豹」字,那麼「豸」就是從豹、山貓之類的動物擴展到所有野獸名稱都能使用的偏旁了。



(關於古文字構造原理,請參看「六書的故事」系列;關於古文字演變源流小知識,請參看「字體的來源」系列~已有詳細介紹)

55會員
150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