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情緒調節能力的練習

六十九、情緒調節能力的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你知道情緒沒有所謂的好壞,只有正向、負向時,你對情緒就已經有很正確的認知了。許多事情在發生時,不同的個體所產生的情緒可能都有所不同,可能因著過去的經驗和每個人心理韌性的不一樣而有差異。所以很多人會形容情緒反應就像肌肉,要時常鍛鍊。當你願意去覺察、練習並接納,漸漸你對情緒調節的技巧就更能駕輕就熟。

首先,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情緒常客,就是在生活中很很容易出現的情緒。像是一個人過於負責,其實就會常出現「自責」的情緒。一個控制欲極強的人,就很容易產生「憤怒」的情緒。如果你能發現自己的情緒常客,表示在調節的過程中已經有相當足夠的自我覺察。因為很多人可能連自己當下所產生的情緒都感覺不到。甚至旁人詢問他為何有這個情緒時會急忙否認,再不然就是對情緒的認識不足,就像有時你以為是對某位朋友生氣,但其實真正的感受是難過一樣。

在情緒疾病患者的世界裡,可能這些調節的功能被大腦屏蔽了,所以有時憂傷到默默掉淚卻不知其所以然,或是興奮到精力無窮無盡,有諸多不切實際的計畫和行動,這時要格外注意。覺察永遠是幫助自己的第一步,辨識後如果知道狀況不穩定了就快求助,回診或是找心理師都可以幫助到你。所以陪伴者也可以適時用緩和的語氣提醒,千萬別開口就說「你又發病了,快點去看醫生」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讓患者更排斥就醫。

avatar-img
玄玄心的沙龍
176會員
377內容數
躁鬱症又稱雙相情感疾患,它剝奪了生命中許多美好,但也同時在絕望中看見許多人性光輝。想分享自己十多年來用如何藉著一些實用的方式,讓自己感覺好一些,尤其在面對自殺議題時,該如何自處。願患者都能更自在、平靜的面對這場生命風暴,也知道就算生病了,還是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玄玄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病中的人常被視為是弱勢、可憐的,所以身旁的人理所當然的會一直告訴你怎樣是好、怎樣才對。當你細聽,會發現很多似是而非的言論。 每個人活著就會有自己的問題和煩惱,別想著在別人的心中打轉,因為可能你不是很理解此刻對方處於哪個狀態,常好心卻做了壞事。我們只能對自己熟悉專業的領域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由於我們的情緒起伏高高低低,痛不欲生時誰都想快點逃出情緒的泥淖,但只要你留意自己的狀況,就會覺察某一陣子會突然間告訴周圍的人「我沒事了。」 換句話說,反反覆覆的循環有時令人錯亂,尤其心情這種靠比較得來的相對位置,旁人是很難用一種工具為你做衡量,也因為在這段美好的時光讓我們逐漸淡忘之前在黑暗的深淵。
這是冬天來了好幾波寒流,天氣總是晴一陣寒一陣。在影響行動力時就降低行動,找一些可以出門但不太需要費力的方式。 以前朋友會開著車帶我到北海岸繞一圈,就算看著淒風苦雨,內心還是會很平靜,其實只要踏出第一步,跨出門這件事並沒有那麼不容易。
六十五、將善念化為行動,做出改變 很少人會是不經意路過順便找心理師晤談,通常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人們總是有了天大的煩惱才會開始意識到自己該改變了。 我閱讀的這本書《心理醫生也想學的人生道理》提到:受到情緒障礙除了所承受的污名和疾病本身的痛苦,它有沒有帶來任何好處?
六十四、有形、無形的光都很重要 心裡要有光,才有辦法在那些幽暗的日子中照亮自己。望出窗外有陽光,那就穿上襪子、運動鞋走出去曬太陽吧。但要注意夜間盡量減少接觸人造光。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人不只在白天高效能的運轉,到了夜晚更是燈紅酒綠。
六十三、恐懼型和成長型決定 我們希望生活中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正確」的選擇。害怕被批評,或是害怕別人怎麼看待自己,所以通常會選擇一條較安全簡單的道路,讓我們看起來都是對的。 在生病後,這樣的狀況越發嚴重,因為我們能承擔錯誤的能力降低了,所以我更害怕會犯更大的錯誤,我依照「恐懼」來下決定,因爲恐懼會
在病中的人常被視為是弱勢、可憐的,所以身旁的人理所當然的會一直告訴你怎樣是好、怎樣才對。當你細聽,會發現很多似是而非的言論。 每個人活著就會有自己的問題和煩惱,別想著在別人的心中打轉,因為可能你不是很理解此刻對方處於哪個狀態,常好心卻做了壞事。我們只能對自己熟悉專業的領域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由於我們的情緒起伏高高低低,痛不欲生時誰都想快點逃出情緒的泥淖,但只要你留意自己的狀況,就會覺察某一陣子會突然間告訴周圍的人「我沒事了。」 換句話說,反反覆覆的循環有時令人錯亂,尤其心情這種靠比較得來的相對位置,旁人是很難用一種工具為你做衡量,也因為在這段美好的時光讓我們逐漸淡忘之前在黑暗的深淵。
這是冬天來了好幾波寒流,天氣總是晴一陣寒一陣。在影響行動力時就降低行動,找一些可以出門但不太需要費力的方式。 以前朋友會開著車帶我到北海岸繞一圈,就算看著淒風苦雨,內心還是會很平靜,其實只要踏出第一步,跨出門這件事並沒有那麼不容易。
六十五、將善念化為行動,做出改變 很少人會是不經意路過順便找心理師晤談,通常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人們總是有了天大的煩惱才會開始意識到自己該改變了。 我閱讀的這本書《心理醫生也想學的人生道理》提到:受到情緒障礙除了所承受的污名和疾病本身的痛苦,它有沒有帶來任何好處?
六十四、有形、無形的光都很重要 心裡要有光,才有辦法在那些幽暗的日子中照亮自己。望出窗外有陽光,那就穿上襪子、運動鞋走出去曬太陽吧。但要注意夜間盡量減少接觸人造光。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人不只在白天高效能的運轉,到了夜晚更是燈紅酒綠。
六十三、恐懼型和成長型決定 我們希望生活中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正確」的選擇。害怕被批評,或是害怕別人怎麼看待自己,所以通常會選擇一條較安全簡單的道路,讓我們看起來都是對的。 在生病後,這樣的狀況越發嚴重,因為我們能承擔錯誤的能力降低了,所以我更害怕會犯更大的錯誤,我依照「恐懼」來下決定,因爲恐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