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裡沒有對錯-愛情Battle讀書會的初衷與發起

更新於 2024/02/2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你也是個浪漫的人吧」朋友問起。

 

「好像是,不浪漫,沒有一些理想,怎麼有勇氣來辦這種活動呢?」我笑說

 

 

也許是想要證明不論是任何人都有被愛的權利吧!

 

 

一、人生第一場戰鬥

 

還記得2018年,那時同志婚姻尚未被立法,性別意識尚未啟蒙的我,開始關注了同性婚姻,那時我早期開始關注社會議題的時期。

 

我在臉書上寫下:「為什麼支持同性婚姻?我希望如果那個人是我,我可以活在沒有歧視的環境要的是什麼是一個平等尊重和理解僅此而已。但這條路卻走了好久」

 

 

葉永鋕的事件,觸動了我,那時候還不知道自己是內向者、是高敏感者,只是對於陰柔、內向、害羞、不善社交的我,

 

特質能夠選擇嗎?如果換作是我呢?

 

永誌的媽媽陳君汝「你們沒有錯、你們沒有錯,若不是我的無知,他不會死。我救不了我的小孩,我要救跟他一樣的小孩」

 

那時候我還學不會哭泣,還沒有學會對話和圓融,我只是很憤怒且悲傷地為「獨特」而憤慨。

 

我寫下了:「小時候總是認為好人都能導正歪風,改變世界的惡,長大後,發現惡可以在你面前大肆的張揚,他像是告訴你,他就算欺負人,幹了無數壞事,也有無數的人支持他邪惡的信念。

 

 

「同性婚姻剩最後一哩路,我希望一絲的正義是能夠被實現。希望台灣未來都能謹記無數的葉永誌 在未來在當下,不需要在用生命來證明自己有活著的價值。」

 

面對長輩反同婚的言論,我沒有客氣地回應我的理念

 

「愛應該是平等的」

 

當時我丟下了一長串的文字,憤而離開家庭群組。

現在看著這些文字,忍不住感嘆自己真的是社會憤青,用字有夠激烈的。

 

 

五年過去了,看到同婚已經成為了理所當然了,太感動了,只是我的戰鬥沒有停下來,

 

 

二、 從女性主義重新認識性別,也見證了偏見與創傷

 

「為什麼媽媽妳要犧牲自己的事業?」

 

「阿嬤要我辭職,我就乖乖的辭職,沒辦法呀,為了養你們呀」媽媽語重心長的說

 

「但這樣不公平呀」我忿忿的說

 

接觸到女性主義的契機也許是從媽媽為家庭的犧牲開始,我意識到原來性別角色的期待影響著我們的人生決策。

 

 

讓我重新反思這些「理所當然」的既定認知真的是如此嗎?

 

 

性別期待與婚姻中的偏見

 

男生就不該哭泣、男生要堅強、女生就應該柔弱、女生就應該溫柔…等這種上古時代的舊觀念。

 

對於家庭分工我也直言:


「以前的家庭分工放在現在就非常不適合,男性啊,你的家就是你的責任

包含養育子女、打掃家裡、洗衣服等等,這是你的家而不是你老婆的家」

 

「你有工作,老婆也有,一切其實都該回到婚姻的本質,如果是家,你該扛什麼樣的責任,不是把自己老婆當作免費勞力,覺得自己下班好累,就該讓老婆為你服伺」

 

「對我來說,真的好怪好不合理,回到關係本身應該是尊重和溝通而不是義務與免費勞動」

 

「2022了性別觀念該好好改變了啊!沒有理所當然好嗎?」

 

「請、謝謝、對不起,還是要說的好嗎?女人不該成為老婆就變成免費勞力

,真的不能接受呢,是伴侶欸~」

 

女性主義真的是我追求的嗎?無意識的仇男文化

 

有些女性主義者的仇男言論,會讓我瞬間很錯愕

 

「我不是你們同盟的嗎?」我心想

 

我也支持性別平權、支持婚姻平權,但為什麼只因為我是異性戀男生,就無法理解女性主義了?

 

「什麼時候做為一個異性戀男性就成為了原罪了?」

 

「男性就是父權體制下既得利益者」;「咦?你倒是說說為什麼呀?」

「你們得到性別紅利,卻不自覺」;

 

當我想更深一步理解這些社會研究的細節時,迎面而來的是「否定與仇視」

 

這不禁讓我困惑,女性主義真的能夠帶來平權嗎?還是最後變成了一種創傷之間的互相攻擊?

 

女性主義者OG的重擊

 

當代女性主義的問題就是:「一直要你做自己,卻從來沒有要你反思做怎樣的自己,要你犒賞自己,一切都是愛自己的行為,淪落到成為資本主義下的產物。」傑莎.克里斯賓(Jessa Crispin)

 

這不是我說的是《我才不是女性主義者》的作者傑莎.克里斯賓,作為 1978年生。美國著名女性主義倡議家,克里斯賓出身堪薩斯州的保守家庭,20歲任職於美國計劃生育聯盟(Planned Parenthood)時,開啟了女性主義視野,觀點以「第二波女性主義/基進女性主義」為基礎,提倡女性主義應以體制的全面改革為目標。

 

 

甚至成為獵巫用的武器,你不符合女權的用語,我就撻伐你到消失,這正是歐美女權主義暴走的問題,作者認為這種女權根本不是女權。

 

忘記了最初代的女性主義的本質是改革、是哲學,是激烈的想要改變女性在法律與政治上的限制。

 

女性主義像是流行,忘卻了女性主義對自身的反思,還真以為自稱女性主義者就是女性主義者了。

 

傑莎克理斯賓:「我們要怎麼創造一個對大家都好的未來,而不是只對你自己好?我們要如何為了全世人類的良善而戰,而非只是為了女性的群體,或甚至只為和自己相似的女性」

 

這本書也讓我更體悟,「沒事,我不是原罪,以及我感覺到的問題,真的是問題」

 

 

三、非典型的受害者

 

在這一波波性別議題的爭論,我發現我特別在乎,也非常憤怒,我不懂我的憤怒何來,我為什麼這麼在乎呢?

 

 

性別的議題仍舊沒有停止,當時強尼戴普事件和台南 Josh 的家暴訴訟,讓我們意識到「男性在關係裡也會受害」

 

男性也是會受暴的,當我們強加加害者的印象於男性身上,我們就越看不到男性正在受害,甚至否認他們也會受傷的事實。

「如果我不是你想像的受害者,我有權利呼救嗎?還是你會再踩我一腳呢?」

 

回憶起童年時性創傷,我寫下了這段話。

 

性別暴力的刻板印象,也塑造了非典型受害者的「擔心別人不相信自己會受害的」的恐懼。


我以為我沒事了,原來我只是把心封閉起來-非典型的受害者


這可能會讓閱聽者不太舒服,這個經驗讓我重新意識到,在討論這些議題,我們不能忽略掉心理的感受。

 

過去我透過別人的創傷,為自己弔念過往的傷痛,而現在我為自己的故事而悲傷和憤怒。

 

我:「我想把它寫下來,儘管我好像還是跨越不了,但我想我更知道那個憤怒從哪裡來了」

 

回憶起這一路走來,我一直很想為「男性」說些話,我甚至是否認自己是一個「受害者」,因為我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典型的受害者。


 

更想要透過「對話」來更認識眾多「非典型」與「差異」

 

 

那些彼此對立的觀念,男戰女、女戰男、AA制、婚姻、好多觀念的對立,如果你覺得累了,想要聽聽真實的對話與價值觀,甚至想出的三條可能性,這就是我們這個分享會,想要讓大家更認識彼此的契機。

 

「正視差異,促成對話」是這個活動最核心的理念。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把這場活動定調成這樣的理念。

 

活動的主題有三:

  1. 選擇不生育的女性都去哪裏了?女性的一生難道只有結婚生子嗎?
  2. 從關係經營中,看見自己|開放式?封閉式?哪種關係更適合自己
  3. 是愛還是礙--愛與不愛的人生藝術-心理分析如何看待「愛的藝術」

 

如果你認同,也有興趣也邀請你一起來參加,一起來對話。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可能錯了」。 這句話送給你,同時希望你記得,認錯不代表你沒有價值、更不代表你不值得被愛,不,就算是犯錯的你我,都值得被愛,永遠都是有價值的。 也許在人性中,我們太過在乎對和錯,但我們都是從未知走向已知,我們終其一生,其實都無法永遠知道所有事情,但沒事啦,行動吧,很多事情早就沒有對錯了。
非典型不代表不是受害者 活到27歲的年紀,我以為我已經忘記那小男孩12歲的故事,那講出來是多麼讓男孩羞愧的故事。
是溝通還是來吵架? 「來,我們來溝通溝通!」 許多男生聽到女友講這句話時,雞皮疙瘩都長出來了,因為這句話的背後,在男生耳裡可能是:「來,我們來開檢討大會,檢視你這次賽季的分數」
要應付不舒服、不開心的情緒有很多方法,我們可能會生氣、絕望、尖叫、哀悼、哭泣,然後打給朋友抱怨、發限動偷罵人、上網當酸民等作法。在這些情緒中,鮮少被討論的就是:憂鬱。憂鬱不是憂鬱症,憂鬱症是一種身心症,憂鬱的情緒是一種身心調適。
人性不該當作挑戰的事物,這本書《先別急著挑戰人性》在書名上就明示著我們,我們既然存活為人,理當認識我們自己,過度發展理性和強調競爭的社會,忘記了我們身為社會性動物,仍然渴求愛、渴求被理解、渴求互相對話和理解,那是我們烙印在基因裡的人性需求。 其中第一篇故事哈洛的永恆猴試驗的,更是我非常推薦!
獻給在憂鬱漩渦痛苦掙扎,覺得快撐不住了的你—— 很高興收到方言出版社的邀請來推廣《看得見的黑暗》,這本由普立茲文學獎得主威廉史泰隆,三十年就出版的著作,而方言出版社再次出版,真的是對於憂鬱症被理解是一大助力。 憂鬱症的議題真的值得每個人試著理解。
「我可能錯了」。 這句話送給你,同時希望你記得,認錯不代表你沒有價值、更不代表你不值得被愛,不,就算是犯錯的你我,都值得被愛,永遠都是有價值的。 也許在人性中,我們太過在乎對和錯,但我們都是從未知走向已知,我們終其一生,其實都無法永遠知道所有事情,但沒事啦,行動吧,很多事情早就沒有對錯了。
非典型不代表不是受害者 活到27歲的年紀,我以為我已經忘記那小男孩12歲的故事,那講出來是多麼讓男孩羞愧的故事。
是溝通還是來吵架? 「來,我們來溝通溝通!」 許多男生聽到女友講這句話時,雞皮疙瘩都長出來了,因為這句話的背後,在男生耳裡可能是:「來,我們來開檢討大會,檢視你這次賽季的分數」
要應付不舒服、不開心的情緒有很多方法,我們可能會生氣、絕望、尖叫、哀悼、哭泣,然後打給朋友抱怨、發限動偷罵人、上網當酸民等作法。在這些情緒中,鮮少被討論的就是:憂鬱。憂鬱不是憂鬱症,憂鬱症是一種身心症,憂鬱的情緒是一種身心調適。
人性不該當作挑戰的事物,這本書《先別急著挑戰人性》在書名上就明示著我們,我們既然存活為人,理當認識我們自己,過度發展理性和強調競爭的社會,忘記了我們身為社會性動物,仍然渴求愛、渴求被理解、渴求互相對話和理解,那是我們烙印在基因裡的人性需求。 其中第一篇故事哈洛的永恆猴試驗的,更是我非常推薦!
獻給在憂鬱漩渦痛苦掙扎,覺得快撐不住了的你—— 很高興收到方言出版社的邀請來推廣《看得見的黑暗》,這本由普立茲文學獎得主威廉史泰隆,三十年就出版的著作,而方言出版社再次出版,真的是對於憂鬱症被理解是一大助力。 憂鬱症的議題真的值得每個人試著理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愛裡,沒有期待。   在任何一段關係的初期,往往會很美好的原因。 不單只是因為只看到對方的優點、尚未看到缺點這麼簡單。 更是因為妳尚未把自己的期待加諸在對方身上 這裡指的不只是愛情,包含家人及朋友關係皆然。   當我們越在乎一段關係的時候,妳就容易變得想要控制。 但控制的源頭主要源
Thumbnail
琥珀色的回憶映照在湖面上,反射出新舊時空下的兩段畫面。以前,說的是1984年夏天兩個男孩的相遇,為彼此築起城堡的短暫幸福;以後,說的則是多年後其中一人的兒子想了解父親,才會試圖在他的前情人身上找尋父親沈默寡言背後的真相。這座湖吸取了法國干邑小鎮的人文歷史,也包含了當地醞釀多年的酒水養分,它是影響了小
Thumbnail
前兩天寫了演唱會門票抽選相關的文章後,收到最多的問題為「沒有日本手機號碼怎麼參加?」,讓我發現很多朋友都因為想要參加近期的三團聯合演唱會而迫切需要資訊,因此今天會來介紹沒有日本門號的朋友該如何抽票......
Thumbnail
我哈哈笑了起來,這話說的像你了,或者該說,這話根本就是你,太過實際卻又太好聽,就是你這人獨有的理性與浪漫。是啊,在愛裡,從來沒有答案,只有自己。
Thumbnail
推薦指數:★★★☆(佳) 作者:​辻村深月 作為辻村深月的作品,書中的那種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詭譎與反轉是一定要的,所以我還是給了三顆半星的評價。
Thumbnail
這次的瀑布,讓我意外的覺得,很貼切當代人的生活。但我覺得並不是故事背景是在covid-19的緣顧,而是他對於精神病的同理,那種不敢與人相處、想太多、注意力不集中、自我否定、每分每秒都活在恐慌的迂迴裡。這種活在恐慌中的感覺,猶如當代人的寫照,似乎也不用思覺失調,也能感受到被生活壓力追趕的那種恐慌。
Thumbnail
疫情封鎖生活前,我成了一位動物溝通師,回想過往,見到的動物們,總能若有似無地,去感受到他們的感覺,但我始終認為,那只是每一個人都有的感覺,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
Thumbnail
讀著「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這個句子,你認為有什麼可能?其實第一次讀到時,我個人的假設是在談論有兩個人相愛卻無法在一起的可能,我想,就是如此狹隘的主觀想法,所以才一直沒有引起我的興趣。林婉瑜的文字讓我有頗深的感受是「從未開始,也沒有結束」的那種可能。
Thumbnail
我們先回到所有事情的源頭—青春期,情竇初開之際,剛好是我們潛意識塑造自己定位的時候,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建立的時候,人格、思維逐漸成形。一個個經驗、人際關係的回饋,慢慢堆砌出我們的不同,我們開始會有自己的觀點、看世界的角度。 我們開始會叛逆,擺脫父母的管教,只為回應那股想掌握自己人生的躁動。這
Thumbnail
2015 韓劇tvN《第二次二十歲 두번째스무살》 河露拉(崔智友)-18歲懷孕生子,38歲成為大學生 車賢碩(李相侖)-38歲單身教授兼舞台劇導演,高中時單戀露拉 金宇哲(崔元英)-露拉的丈夫,大學心理學教授 金伊真(朴孝珠)-雨川大學婚姻學教授,理事長小女兒,金宇哲的外遇 金珉秀(金珉載)-2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愛裡,沒有期待。   在任何一段關係的初期,往往會很美好的原因。 不單只是因為只看到對方的優點、尚未看到缺點這麼簡單。 更是因為妳尚未把自己的期待加諸在對方身上 這裡指的不只是愛情,包含家人及朋友關係皆然。   當我們越在乎一段關係的時候,妳就容易變得想要控制。 但控制的源頭主要源
Thumbnail
琥珀色的回憶映照在湖面上,反射出新舊時空下的兩段畫面。以前,說的是1984年夏天兩個男孩的相遇,為彼此築起城堡的短暫幸福;以後,說的則是多年後其中一人的兒子想了解父親,才會試圖在他的前情人身上找尋父親沈默寡言背後的真相。這座湖吸取了法國干邑小鎮的人文歷史,也包含了當地醞釀多年的酒水養分,它是影響了小
Thumbnail
前兩天寫了演唱會門票抽選相關的文章後,收到最多的問題為「沒有日本手機號碼怎麼參加?」,讓我發現很多朋友都因為想要參加近期的三團聯合演唱會而迫切需要資訊,因此今天會來介紹沒有日本門號的朋友該如何抽票......
Thumbnail
我哈哈笑了起來,這話說的像你了,或者該說,這話根本就是你,太過實際卻又太好聽,就是你這人獨有的理性與浪漫。是啊,在愛裡,從來沒有答案,只有自己。
Thumbnail
推薦指數:★★★☆(佳) 作者:​辻村深月 作為辻村深月的作品,書中的那種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詭譎與反轉是一定要的,所以我還是給了三顆半星的評價。
Thumbnail
這次的瀑布,讓我意外的覺得,很貼切當代人的生活。但我覺得並不是故事背景是在covid-19的緣顧,而是他對於精神病的同理,那種不敢與人相處、想太多、注意力不集中、自我否定、每分每秒都活在恐慌的迂迴裡。這種活在恐慌中的感覺,猶如當代人的寫照,似乎也不用思覺失調,也能感受到被生活壓力追趕的那種恐慌。
Thumbnail
疫情封鎖生活前,我成了一位動物溝通師,回想過往,見到的動物們,總能若有似無地,去感受到他們的感覺,但我始終認為,那只是每一個人都有的感覺,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
Thumbnail
讀著「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這個句子,你認為有什麼可能?其實第一次讀到時,我個人的假設是在談論有兩個人相愛卻無法在一起的可能,我想,就是如此狹隘的主觀想法,所以才一直沒有引起我的興趣。林婉瑜的文字讓我有頗深的感受是「從未開始,也沒有結束」的那種可能。
Thumbnail
我們先回到所有事情的源頭—青春期,情竇初開之際,剛好是我們潛意識塑造自己定位的時候,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建立的時候,人格、思維逐漸成形。一個個經驗、人際關係的回饋,慢慢堆砌出我們的不同,我們開始會有自己的觀點、看世界的角度。 我們開始會叛逆,擺脫父母的管教,只為回應那股想掌握自己人生的躁動。這
Thumbnail
2015 韓劇tvN《第二次二十歲 두번째스무살》 河露拉(崔智友)-18歲懷孕生子,38歲成為大學生 車賢碩(李相侖)-38歲單身教授兼舞台劇導演,高中時單戀露拉 金宇哲(崔元英)-露拉的丈夫,大學心理學教授 金伊真(朴孝珠)-雨川大學婚姻學教授,理事長小女兒,金宇哲的外遇 金珉秀(金珉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