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我沒事了,原來我只是把心封閉起來-非典型的受害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下講的故事,如果你會覺得不舒服,甚至無法接受,那歡迎關掉。
我想起《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看完後的憤怒,也慶幸自己不需要體驗如此悲劇,而也能理解月球背面,那無助與無盡的憤怒是我閱讀後最大的情緒。

一、非典型不代表不是受害者

活到27歲的年紀,我以為我已經忘記那小男孩12歲的故事,那講出來是多麼讓男孩羞愧的故事,我一直以為當年的小男孩沒事,以為事情發生後,成為班上的笑柄後,我看向當年小男孩自己自嘲的笑,跟著班上同學嘲笑著自己,裝作沒事情的樣子,我邊敲打著鍵盤,眼淚也不斷滴落在鍵盤上,此時,原來打字是多麼艱難的事情。
「小男孩告訴著自己沒什麼……因為他知道沒人可以救他,至少他不知道誰可以救他」
那一天是國小六年級的時候,那是一個蔡依林還沒唱玫瑰少年的時代,小男孩害羞內向的個性,一直都讓他不太知道怎麼建立關係,不知道怎麼開口聊天,他很羨慕那些主動的人,總是可以自在地與別人相處。
下午時,一群人包含他受邀到同學家一起玩wii,受邀的同學開心的請大家吃披薩,而小男孩也拘謹的一起吃著,他不小心掉了一塊披薩,他很慌張的道歉,只是那位同學一口要脅著他要他做出賠償。
小男孩雖然心裡頭覺得荒謬,但他覺得對方是朋友,做錯事應該要道歉。
同學:「不行!你要賠償我,來跟我來房間」,小男孩傻楞楞的被抓住手,一把抓進房間裡,他儘管不願意但他不知道怎麼拒絕,對方正也是學校團體的核心人物,小男孩不想要把關係搞壞,只好順著他的意。
同學:「褲子脫掉,我要看你下面」
小男孩儘管不從,但他最後還是服從了,想說只是被看一下,並沒有什麼。
當時的記憶,雖然記憶猶新,但27歲的我仍不想把接下來的歷程寫下來,這並沒有嚴重到是「強暴」,但我很確定是違反我意願的觸碰和猥褻,根據【傷害的光譜:從性騷擾到性侵害的差異】的資料,定義為「性侵害」。

二、帶著現在的自己回到過去

正在練習催眠技術的我,腦中就是瞬間想到這個曾經的議題,我關注著性暴力的議題、性別相關事件、LGBTQ、葉永鋕事件,我很不好意思地讓我的執行師夥伴陪伴著我去打怪。
進入催眠狀態的我,凝聚了「憤怒、攻擊性、防衛性」那團黑色的能量化作盾牌,凝聚了「療育、同理、陪伴」的白光放在我心上,讓我維持自我,不至於成為沒有理智的戰士。
踏入小男孩的情境,彷彿如一場戰鬥般,我扛起了盾牌,試著抵禦對方的攻擊,我彷彿看到一個黑色的泥團,那怪物伸出兩雙黑色的手,一直伸向我,噁心、無助感、絕望感、恐懼的情緒不斷湧上,我死命抓緊盾牌、用力地穩住身心,眼淚不斷流下、牙關咬緊、拳頭握緊。
執行師夥伴溫柔的引導:「如果很困難,也許可以不用勉強」
我退後了一步,我意識到我沒辦法跨過,我想毀滅掉對方,但我選擇了盾,我沒有要殺掉怪物。我試著把手上的武器化作身上的防護。
夥伴很溫柔地問我:「接下來,你想要做什麼」
我:「我想把它寫下來,儘管我好像還是跨越不了,但我想我更知道那個憤怒從哪裡來了」
回憶起這一路走來,我一直很想為「男性」說些話,我甚至是否認自己是一個「受害者」,因為我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典型的受害者,我討厭自己明明可以拒絕,但卻無能為力的接受了被脅迫,當時僵住的自己明明這麼討厭被強迫,為什麼不拒絕?
我看著小男孩……
他並沒有想要傷害任何人,他想說算了,他不想要「朋友」被自己的舉告傷害,他也恐懼說出來,讓自己的顯得軟弱、甚至不被理解、甚至質疑,他無比恐懼再承受一次傷害與否定。
我知道小男孩很倔強,更不想要被可憐,他想要被尊重,但他更想要被看見那心裡的糾結與複雜的情緒,他希望他的悲傷與憤怒可以被同理,而不是被推開、被推到世界的邊緣。
我看著小男孩……我告訴他:「你是安全的、你是有力量的、你是可以拒絕的、你是可以被理解的,你不是沒有人愛的」。
我騎著車的路上,我的眼淚還是忍住的流下來,我大吼一聲,我知道我沒辦法回到過去拯救那個小男孩,但至少,我可以讓這個社會有一點非典型受害者的聲音。希望我們可以去承接更多受傷的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是溝通還是來吵架? 「來,我們來溝通溝通!」 許多男生聽到女友講這句話時,雞皮疙瘩都長出來了,因為這句話的背後,在男生耳裡可能是:「來,我們來開檢討大會,檢視你這次賽季的分數」
要應付不舒服、不開心的情緒有很多方法,我們可能會生氣、絕望、尖叫、哀悼、哭泣,然後打給朋友抱怨、發限動偷罵人、上網當酸民等作法。在這些情緒中,鮮少被討論的就是:憂鬱。憂鬱不是憂鬱症,憂鬱症是一種身心症,憂鬱的情緒是一種身心調適。
人性不該當作挑戰的事物,這本書《先別急著挑戰人性》在書名上就明示著我們,我們既然存活為人,理當認識我們自己,過度發展理性和強調競爭的社會,忘記了我們身為社會性動物,仍然渴求愛、渴求被理解、渴求互相對話和理解,那是我們烙印在基因裡的人性需求。 其中第一篇故事哈洛的永恆猴試驗的,更是我非常推薦!
獻給在憂鬱漩渦痛苦掙扎,覺得快撐不住了的你—— 很高興收到方言出版社的邀請來推廣《看得見的黑暗》,這本由普立茲文學獎得主威廉史泰隆,三十年就出版的著作,而方言出版社再次出版,真的是對於憂鬱症被理解是一大助力。 憂鬱症的議題真的值得每個人試著理解。
偶然參加完一個聚會,我又再一次意識到自己是內向高敏者,還是會像過往一樣想要遠離太多人群的地方,讓我回憶起這些年來的學習與體悟,這篇想要淺談為什麼人難以社交。
我:「你覺得男女有什麼差異嗎?」朋友「被社會期待的東西不同吧!」 對男性的成長,自尊成為了所有脆弱的防護罩,在男性的社群中,沒有示弱、沒有眼淚,男人們被期待成為一個獨立自主樣子。 這篇無意挑起任何性別戰爭,更期待的是一個彼此傾聽的機會。
是溝通還是來吵架? 「來,我們來溝通溝通!」 許多男生聽到女友講這句話時,雞皮疙瘩都長出來了,因為這句話的背後,在男生耳裡可能是:「來,我們來開檢討大會,檢視你這次賽季的分數」
要應付不舒服、不開心的情緒有很多方法,我們可能會生氣、絕望、尖叫、哀悼、哭泣,然後打給朋友抱怨、發限動偷罵人、上網當酸民等作法。在這些情緒中,鮮少被討論的就是:憂鬱。憂鬱不是憂鬱症,憂鬱症是一種身心症,憂鬱的情緒是一種身心調適。
人性不該當作挑戰的事物,這本書《先別急著挑戰人性》在書名上就明示著我們,我們既然存活為人,理當認識我們自己,過度發展理性和強調競爭的社會,忘記了我們身為社會性動物,仍然渴求愛、渴求被理解、渴求互相對話和理解,那是我們烙印在基因裡的人性需求。 其中第一篇故事哈洛的永恆猴試驗的,更是我非常推薦!
獻給在憂鬱漩渦痛苦掙扎,覺得快撐不住了的你—— 很高興收到方言出版社的邀請來推廣《看得見的黑暗》,這本由普立茲文學獎得主威廉史泰隆,三十年就出版的著作,而方言出版社再次出版,真的是對於憂鬱症被理解是一大助力。 憂鬱症的議題真的值得每個人試著理解。
偶然參加完一個聚會,我又再一次意識到自己是內向高敏者,還是會像過往一樣想要遠離太多人群的地方,讓我回憶起這些年來的學習與體悟,這篇想要淺談為什麼人難以社交。
我:「你覺得男女有什麼差異嗎?」朋友「被社會期待的東西不同吧!」 對男性的成長,自尊成為了所有脆弱的防護罩,在男性的社群中,沒有示弱、沒有眼淚,男人們被期待成為一個獨立自主樣子。 這篇無意挑起任何性別戰爭,更期待的是一個彼此傾聽的機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你當時對我怎麼想的?」我顫抖的開口問了。 「我當時年紀小不懂感情。」他輕鬆的回答道,沒有一絲尷尬。 「那我知道了⋯」原來一切只是我太容易投入,你曾經差點吻上的,是你的青春。 也幸好,沒有吻上。 但是當時你望著我的眼神,我沒有忘記。
Thumbnail
小我與內在小孩到底有什麼區別?在身心靈這塊內在小孩通常被描述為一個童年受了傷的自己,而小我雖然是給予我們負面信念的存在,但也經常被提到是因為我們過去受到的傷害,為了避免再次受傷而發展出來的大腦機制,我一直疑惑既然小我是想保護我們,為何我們總是非常討厭他?在一次的課堂上剛好有同學提問小我是什麼……
孤兒院長大的男孩,害怕失去,而給予他希望的女孩,成為了他的狩獵目標,唯有得到她並將之禁錮,才有辦法彌補心中的傷口。命運,又會為此帶來什麼樣的安排呢?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在學生時代被同學拿衣架威脅的經歷,引發了對於父親體罰的回憶。同時,作者也提到了自己的腰痛與心靈創傷之間的關聯。通過這些零碎片段的回憶,作者呼籲我們應該願意靠近自己,接納自己的過去,並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2022年盛夏,無意間看到公視討論校園性侵案件,當時聽著受害者顫抖又勇敢的說著過去的我,淚流滿面哭的不能自己。是的,我也是受害者。同樣都是迫於權勢屈服,不同的是,我是發生於應該是充滿安全感的家中。 2年過去,現在的我可以坦然的說出這一切。當中經歷許多折磨、痛苦與掙扎。謝謝心理師潔的專業及努力,讓我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在想,若人們知道你的過去有多瘋狂,就不會再理你了?」 青春期是一個動盪不安的階段,我們渴望追求自己的獨特,同時希望在群體中找到歸屬感 於是我們透過同儕與親密關係建構自我認同,卻也可能在碰撞之中犯了錯與迷失自己
Thumbnail
在幼兒園歷經“巴掌事件”後,本來就習慣一個人(長女關係)的我更加安靜。潛意識覺得這個是保護自己的好方法。說少錯少,不說應該就不會有錯。以為離開幼兒園的舊有環境後會得到嶄新生活圈子,從此快樂生活的我,在升上小學發現自己不被同性待見,還要被誤會還是污衊後的我開始覺得這個世界沒有想像中美好,甚至很討厭。
深山 跟野比大雄一样,我的家有一座后山。 十二岁,对他而言是什么样的慨念?四岁的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喜爱,他试图走出他的家门,坐在沙发上一半身体中风的残疾人对他大骂道:”不行!十二岁才可以出去,不然会被坏人抓走。”坐在它旁边正在看报纸的散工也附和道:“被人抓走会被人割心脏,分尸”。六岁的他坐在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內在小孩與外在自己之間的關係,藉由此探討,說明在做出選擇時,應該更多考慮內在小孩的需求和行為,並提到了寬恕議題。文章中透露了對於自身成長、行為選擇等內在情感上的煩惱和探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你當時對我怎麼想的?」我顫抖的開口問了。 「我當時年紀小不懂感情。」他輕鬆的回答道,沒有一絲尷尬。 「那我知道了⋯」原來一切只是我太容易投入,你曾經差點吻上的,是你的青春。 也幸好,沒有吻上。 但是當時你望著我的眼神,我沒有忘記。
Thumbnail
小我與內在小孩到底有什麼區別?在身心靈這塊內在小孩通常被描述為一個童年受了傷的自己,而小我雖然是給予我們負面信念的存在,但也經常被提到是因為我們過去受到的傷害,為了避免再次受傷而發展出來的大腦機制,我一直疑惑既然小我是想保護我們,為何我們總是非常討厭他?在一次的課堂上剛好有同學提問小我是什麼……
孤兒院長大的男孩,害怕失去,而給予他希望的女孩,成為了他的狩獵目標,唯有得到她並將之禁錮,才有辦法彌補心中的傷口。命運,又會為此帶來什麼樣的安排呢?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在學生時代被同學拿衣架威脅的經歷,引發了對於父親體罰的回憶。同時,作者也提到了自己的腰痛與心靈創傷之間的關聯。通過這些零碎片段的回憶,作者呼籲我們應該願意靠近自己,接納自己的過去,並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2022年盛夏,無意間看到公視討論校園性侵案件,當時聽著受害者顫抖又勇敢的說著過去的我,淚流滿面哭的不能自己。是的,我也是受害者。同樣都是迫於權勢屈服,不同的是,我是發生於應該是充滿安全感的家中。 2年過去,現在的我可以坦然的說出這一切。當中經歷許多折磨、痛苦與掙扎。謝謝心理師潔的專業及努力,讓我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在想,若人們知道你的過去有多瘋狂,就不會再理你了?」 青春期是一個動盪不安的階段,我們渴望追求自己的獨特,同時希望在群體中找到歸屬感 於是我們透過同儕與親密關係建構自我認同,卻也可能在碰撞之中犯了錯與迷失自己
Thumbnail
在幼兒園歷經“巴掌事件”後,本來就習慣一個人(長女關係)的我更加安靜。潛意識覺得這個是保護自己的好方法。說少錯少,不說應該就不會有錯。以為離開幼兒園的舊有環境後會得到嶄新生活圈子,從此快樂生活的我,在升上小學發現自己不被同性待見,還要被誤會還是污衊後的我開始覺得這個世界沒有想像中美好,甚至很討厭。
深山 跟野比大雄一样,我的家有一座后山。 十二岁,对他而言是什么样的慨念?四岁的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喜爱,他试图走出他的家门,坐在沙发上一半身体中风的残疾人对他大骂道:”不行!十二岁才可以出去,不然会被坏人抓走。”坐在它旁边正在看报纸的散工也附和道:“被人抓走会被人割心脏,分尸”。六岁的他坐在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內在小孩與外在自己之間的關係,藉由此探討,說明在做出選擇時,應該更多考慮內在小孩的需求和行為,並提到了寬恕議題。文章中透露了對於自身成長、行為選擇等內在情感上的煩惱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