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偏頭痛 檢查/診斷/治療/追蹤 三年多的經驗分享

2024/04/1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本篇薇想跟你分享的是自身經驗。

希望能提供有需要的人一些相關資訊和幫助。

祝福大家都平安健康快樂。❤


目錄:

一、慢性偏頭痛治療前的情況

二、知道可以就醫的契機

三、檢查及診斷

四、治療方式(預防性投藥)

五、頭痛時該吃什麼止痛藥?

六、自己可以做的預防措施

七、關於處方箋


一、慢性偏頭痛治療前的情況


最痛時有多痛?


薇從小就有慢性偏頭痛。

關於慢性偏頭痛的生活,有點一言難盡。

強度最高時,會痛到需要閉上雙眼躺在床上深呼吸,

什麼事情都不能做,整個廢掉。

只能學習放寬心,坦然地接受自己的有機體的特性。


現在回想起來,是種修煉,是個冥想的契機。

但年輕時難免急躁,想努力、想進步、想活出光彩、

想做更多的事、達成更多的目標,不免有些焦急、無奈和挫折。

# 加上我天生的動作速度已經非常緩慢啦🤣急急急・・好著急啊・・

# 日本友人都會很貼心的說:

「丁寧なので、動きが遅くなりますよね。」

 (是因為很細心,才會讓動作比較慢的。)

 


擔心不能赴約的身心壓力


聽過《小婦人》的貝絲嗎?

因為體弱多病,所以沒有什麼朋友。

薇跟朋友有約時,

都會很擔心會不會前一晚發生強度頭痛、無法好好睡覺,

導致隔天身體不舒服不能赴約;

或當天早上因為強度頭痛發作而無法出門。


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

應該很容易會覺得這樣臨時無法出席,

是故意裝病放鴿子、沒有誠信、常常爽約,

之後就不想再約了吧。


再痛都要忍耐


無論吞再多止痛藥,身體再不舒服,

都還是必須盡可能地赴約。

還要用力打起精神、笑得燦爛,

不能無精打采、露出病懨懨的樣子。


況且,不能參加朋友的聚會,

不至於「立即」對生活產生重大打擊。

但是不能去辦公室上班的話呢?

因此,雖然每年必須吃上百顆止痛藥,

但習慣成自然,以為一輩子就是這樣了。


直到開始接觸潛水,生命出現了一絲曙光。



二、知道可以就醫的契機


2020年夏天,報名了潛水中心的SSI Open Water國際潛水員證照。

上課前,需要填寫健康調查問卷,

其中有個項目是「是否常頭痛」。

跟我的潛水教練討論這個題目時,

他提到自己也有慢性偏頭痛,

去看醫生吃藥後,就控制住了。


第一次知道「原來慢性偏頭痛,

可以去醫院看醫生,並且得到控制」。

而不是只能「一味的吞下大量止痛藥,

來盡力掙扎著、勉強維持著正常的生活機能」。



三、檢查及診斷


就診科別:神經內科


可以至醫院網頁查看醫師資訊,

找專長項目有「頭痛」、「偏頭痛」的醫師掛號。


填寫頭痛紀錄表

就醫前一個月,可以先自行以A4列印並填寫頭痛紀錄表。

薇就醫前上網查了一些資料,先下載了台北榮總的APP來記錄。

但就醫時發現手機螢幕太小了,紀錄無法一目瞭然的呈現。

若將資料列印在A4紙上,用紙本呈現的話,

可以讓醫師在判讀及跟患者討論紀錄時,都更加清楚方便。


看診後,醫師提供了專用的A4紙本紀錄表,

來紀錄預防性投藥之後的狀況。

需紀錄的項目如下:

1. 每天早中晚頭痛的強度和頻率。

2. 服用止痛藥的種類和數量。

3. 醫師建議若是生理女生,可以同時紀錄生理期。

因為生理期間,偏頭痛的頻率容易提高。

薇前後大約記錄了半年,後續因為追蹤情況穩定,

就不需再繼續記錄,定期回醫院拿處方箋,並按時服藥即可。


腦波檢查


台大新竹的醫師替我安排了腦波檢查。

首先會將幾個偵測儀器黏在頭上,

在聲光刺激的環境下進行檢查。

腦波檢查後,頭髮上會有好幾塊黏黏的。

醫院沒有提供吹風機,也沒有淋浴間可以洗頭。

提供您以下幾個處理的方式。

1. 可以戴著帽子回家。

2. 用乾洗髮紙巾或噴霧,處理黏黏的地方。

3. 自行帶洗髮精和吹風機,先跟護理人員確認插座位置,

再至醫院廁所的水槽洗頭後吹乾頭髮。

薇的腦波檢查的結果沒有異常,

醫師診斷是血管太細造成的偏頭痛



四、治療方式(預防性投藥)


預防性投藥的藥物種類


1. 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 (如:metoprolol, propranolol, timolol)

2. 鈣離子通道阻斷劑 (如:verapamil, flunarizine)

3. 三環類抗憂鬱藥物 (如amitriptyline, venlafaxine)

4. 抗癲癇藥物 (如:valproate, topiramate)


醫師開立了第3種的三環類抗憂鬱藥物「妥富腦」,

來做為預防性投藥的藥物。

醫師說因為薇的血管很細,腦部血管一收縮就會造成頭痛,

「腦富妥」能讓血管稍微擴張,

額外的好處還有能夠讓睡眠更加深層。

每天睡覺前服用一顆。


目前已經服用處方箋三年半以上,屆滿四年。

偏頭痛的發作頻率跟服藥前比起來,

(憑感覺)約減緩了60%~70%左右。

有種「辛苦打的這場人生電動,

忽然開了一個外掛」的感覺。



五、頭痛時該吃什麼止痛藥?


醫師開立的止痛藥



預防性投藥後,若依然發生偏頭痛時,

建議吃醫師開立的止痛藥,或相同成分的止痛藥。

(我的醫師說,一般藥局都能買到相同成分的止痛藥。)

同時,醫師建議盡量減少吃普OO類的止痛藥,

醫師說太常吃會增加偏頭痛的頻率。

# 從小都是吃這個止痛藥,難怪會越來越嚴重。😢


我自己的情況,準備三種止痛藥。


1. 覺得快要開始偏頭痛時,先吃醫師開立的止痛藥。

2. 若過了兩小時還是持續疼痛,會加碼一顆強效普拿疼。

3. 若再過兩小時,疼痛沒有趨緩反而增強的話,

會再吃一顆Ibuprofen 200~400mg。

醫師說空腹吃Ibuprofen較傷胃,

可於飯後服用,或先吃點小東西墊墊胃再服用。


避免空腹服用Ibuprofen


20幾歲拔智齒時,醫師開了Ibuprofen止痛藥,

覺得止痛效果真是太好了,後來頭痛發作時就常常吃。

當時不知道Ibuprofen不建議空腹服用

也不知道要注意劑量是否過高。

吃了好幾年後,開始常常會胃痛。

健康檢查照胃鏡時,發現已經有輕微的胃破皮,

還好不是等到胃潰瘍時才發現。

一位親切的藥局藥師告訴薇,

當時薇的體重是45公斤左右,

可以一次先吃一顆200mg,

若疼痛還持續再吃一顆加量。

之前薇買的劑量是一顆600mg,

對身體來說負荷比較大。

以前沒有注意過「體重和藥物劑量的比例」,

很感謝那次遇到熱心助人的藥師。



六、自己可以做的預防措施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


以前曾經聽到家醫科醫師跟前一個就診的病人說,

還沒有覺得口渴時,就要持續多喝水,

因為血液中的水分持續不夠一陣子之後,

我們才會開始感覺到口渴。

若水沒有預先補足水分,容易讓血管扁掉,造成頭痛。

(血管扁掉...😱 這句話至今依然令我印象深刻。)

所以薇盡量認真地多喝水。


減少聲光刺激的小工具


1. 染色鏡片的抗藍光眼鏡

2. 燈光使用黃光

3. 主動抗噪音耳機

4. 33分貝美國耳塞(胖草美國代購)


避免冷熱交替的環境


室內外溫差讓腦部血管熱漲冷縮,有時也會造成頭痛。

若物理上許可的話,可以減少頻繁進出冷熱交替的環境。

或讓頭部保暖減少溫差造成的影響。



七、關於處方箋


處方箋以外的自費數量


若您比較不方便於平日上班時間請假就醫,

除了醫師開立三個月的處方箋藥物數量之外,

薇就醫的醫院,可以再另外自費購買半年份的藥物,

一顆藥印象中大約6~7元左右。

如此一來,每9個月才需要跑醫院一趟,

能省下許多跑醫院及跑藥局的時間心力。


藥局的寄單服務


因為處方箋藥物的種類繁多,

每間藥局不一定隨時都備有各種藥物的足夠數量,

所以偶爾會遇到藥物數量庫存不足。

此時藥局會開立補領收據,

當藥物進貨後,再通知患者去藥局領取。


為了讓減少讓患者跑兩次藥局的機會,

有些藥局有提供「處方箋寄單服務」。

「處方箋寄單服務」指的是

您可以在領藥期間到達之前,先攜帶健保卡及處方箋至藥局,

藥局會收走您的處方箋,同時開立紙本領藥收據給您。

並且在您的領藥期間到達之前,先進貨足夠的藥品數量。

當您的領藥期間到達,

攜帶藥局開立的紙本領藥收據,即可一次領取足量的藥物。


在藥局收走您的處方箋之前,請務必記得要先拍照自行留存。


薇遇過一次藥局給錯藥物數量的情況,

處方箋數量是60顆,但藥局只給了30顆。

(是其他藥物,非偏頭痛的藥物)

因為之前從來沒有遇過數量或藥物錯誤的情況,

薇當時並沒有當場檢查藥物名稱和數量,

也沒有將處方箋拍照留存,

是回家後整理藥物時,才發現數量少了1/2。

還好致電給藥局後,藥師馬上進行確認,

並告訴薇不須再次提供處方箋證明,即可直接去領藥。

若藥局人員不願意補發藥物也不無可能啊,

自己還是需要多多小心注意。


領藥期間遇到連假怎麼辦?


2023年農曆年連假9天,

薇的處方箋領藥期間共10天幾乎剛好跟年假重疊,

才發現多日連假期間的處方箋,

有機會能夠提前幾個工作天領藥,

可預先致電至藥局確認。

另外,處方箋的領藥時間,並不是藥局營業時間皆可領藥。

而是藥師在藥局執勤的時段,才能領藥。

而每間藥局藥師的值勤時段可能有所不同,

領處方箋前,可以事先致電至藥局,確認藥師的執勤時段。

以免白跑一趟唷。


以上是薇自身的經驗分享,

希望能提供有需要的人一些相關資訊和幫助。

祝福大家都平安健康快樂。❤


# 若有任何錯誤或不妥之處,還請不吝指教了。

# 非常感謝閱讀至此的你

「這個星球並不需要更多成功的人,但是迫切需要能夠療癒的人、能夠修復的人、會說故事的人、還有懂愛的人。」 ── environmental scientist David Orr (這句話的出處,到底是David Orr還是達賴喇嘛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