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咖啡烘焙的下豆溫度對於咖啡風味的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般所謂的"下豆",會有兩個地方,一個是指將生豆投入烘焙機的初始溫度,一般在200°C間。


另一個則是指烘焙完成後的下豆,淺焙約在約195℃~200℃,中焙約210℃~215℃。


這兩者的數值設定,對於咖啡風味都有很大的影響。


下生豆溫度較低時,豆子內部的水份蒸發速度較慢,有助於保留豆子內部的風味化合物,使咖啡味道更加清甜、花香和果味。


溫度較高,豆子內部的水份蒸發速度較快,有助於形成更多的糖分焦糖化合物,使咖啡味道更偏向焦糖、巧克力和堅果。


烘焙結束時,下豆溫度可以決定咖啡的風味調性是清新活潑,還是厚重紮實,風味層次感也會受到下豆溫度的影響。



其主要原因是在於咖啡中的焦糖化反應(蔗糖)和熱解反應的程度。


焦糖化反應過程中,糖會受熱分解成化合物以及小分子的糖類,之後這些小分子會聚合形成黑褐色的產物,焦糖化的產物顏色會從褐色開始隨著反應進行慢慢變深。


焦糖化的作用是讓咖啡具有層次感以及厚實度,焦糖香、黑巧克力等風味。


熱解反應比較會產生花香、果香那些草本性質的風味。


因為這些反應都需要吸收熱量才能完成,所以在咖啡烘焙中,這兩個反應的程度是和結束烘焙的下豆溫度成正相關,越高的下豆溫度,反應的程度就越深。


在烘焙的最後階段,較低的下豆溫度,會讓咖啡有花香和果香,甜度也會比較高,主要原因是有保留住較多的糖分,沒被熱解掉。


而較高的下豆溫度,花果香氣會越來越少而焦糖、堅果、黑巧克力的風味則會越來越重,風味的豐富性、層次感都會增加。


但是如果溫度太高,對於過高的焦糖化和熱解程度,就會為咖啡帶來苦味、木質味、焦炭味等等。


反之,如果下豆的溫度太低,會使得原本的植物味道沒被分解完全,導致咖啡有青草、泥土、甚至是霉味。



綜合來看,下豆溫度適中的烘焙方式通常能夠平衡保留豆子原始風味與烘焙後風味的比例,呈現出較為均衡豐富的咖啡風味。


不同的咖啡豆品種和產地也會對下豆溫度的要求有所不同,需要烘焙師根據豆子的特性來進行調整,以達到最佳風味表現。


在咖啡烘焙過程中,烘焙師決定下豆溫度的高低,對咖啡風味影響深遠。適當的下豆溫度能為咖啡帶來不同的口感和風味特性。


因此,烘焙師在選擇下豆溫度時需謹慎考慮,以獲得理想的咖啡風味和口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OFFE COFFEE的沙龍
27會員
102內容數
10年烘豆與20年設計經驗,台灣自創咖啡設計品牌 HOFFE COFFEE。 平常以跑步健身作為紓壓管道。 在此分享自己的設計、自己的咖啡、自己對人生與跑步的體驗與感觸。
HOFFE COFF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40歲那年,我感覺自己的人生像是按下了重啟鍵。 那不是什麼戲劇性的轉折,也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一種很深、很沉的體悟。 如果我不為自己做點什麼,往後的人生,大概也就這樣了。
Thumbnail
2025/04/26
40歲那年,我感覺自己的人生像是按下了重啟鍵。 那不是什麼戲劇性的轉折,也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一種很深、很沉的體悟。 如果我不為自己做點什麼,往後的人生,大概也就這樣了。
Thumbnail
2025/04/25
儀式感不是形式主義,而是一種讓日常生活變得更有溫度的方法。 從早晨的一杯咖啡,到與親友共享的時光,這些看似微小的用心,正是我們與自己、與世界重新建立連結的開始。 在這個快速變動的世界裡,我們總是忙著趕路,卻常常忽略了自己正在走的方向。而儀式感,正是提醒我們「活著」這件事的重要存在。 它
Thumbnail
2025/04/25
儀式感不是形式主義,而是一種讓日常生活變得更有溫度的方法。 從早晨的一杯咖啡,到與親友共享的時光,這些看似微小的用心,正是我們與自己、與世界重新建立連結的開始。 在這個快速變動的世界裡,我們總是忙著趕路,卻常常忽略了自己正在走的方向。而儀式感,正是提醒我們「活著」這件事的重要存在。 它
Thumbnail
2025/04/23
跑馬拉松這件事,我覺得很像我們的人生。 起跑的時候,你會小心翼翼地找自己的節奏。 中間會遇到需要調整、分配力量的時候,到了最後,就是用意志力在撐。
Thumbnail
2025/04/23
跑馬拉松這件事,我覺得很像我們的人生。 起跑的時候,你會小心翼翼地找自己的節奏。 中間會遇到需要調整、分配力量的時候,到了最後,就是用意志力在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咖啡原豆是什麼?品種 | 產地 | 烘焙 | 保存 | 如何選購 | 沖泡方法 咖啡原豆,通常被稱為生豆,是指尚未烘焙的咖啡豆。這些豆子是咖啡果實的種子,經過處理和烘焙後才能成為我們熟悉的咖啡飲品。了解咖啡原豆的知識對於愛好咖啡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不同品種、產地和處理方式都會影響最終的咖啡風味。
Thumbnail
咖啡原豆是什麼?品種 | 產地 | 烘焙 | 保存 | 如何選購 | 沖泡方法 咖啡原豆,通常被稱為生豆,是指尚未烘焙的咖啡豆。這些豆子是咖啡果實的種子,經過處理和烘焙後才能成為我們熟悉的咖啡飲品。了解咖啡原豆的知識對於愛好咖啡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不同品種、產地和處理方式都會影響最終的咖啡風味。
Thumbnail
手沖咖啡豆烘焙完全指南:從養豆原理到義式豆手沖 手沖咖啡豆烘焙是一門融合科學和藝術的技術,從選豆、烘焙、養豆到手沖,每一步都會影響最終的咖啡風味。本文將詳細介紹手沖咖啡豆烘焙的各個方面,包括養豆原理與常見養豆時間、義式咖啡豆手沖、深培咖啡手沖溫度、手沖咖啡注水技巧、淺焙手沖手法、手沖濃縮咖啡比例以
Thumbnail
手沖咖啡豆烘焙完全指南:從養豆原理到義式豆手沖 手沖咖啡豆烘焙是一門融合科學和藝術的技術,從選豆、烘焙、養豆到手沖,每一步都會影響最終的咖啡風味。本文將詳細介紹手沖咖啡豆烘焙的各個方面,包括養豆原理與常見養豆時間、義式咖啡豆手沖、深培咖啡手沖溫度、手沖咖啡注水技巧、淺焙手沖手法、手沖濃縮咖啡比例以
Thumbnail
咖啡豆在烘焙的過程中產生的降解反應,會有排放二氧化碳的特性。 從豆子釋放出來的氣體會破壞咖啡粉末和水的接觸,進而導致萃取不均。 那麼需要多久的時間排氣,才能避免這樣的問題產生?
Thumbnail
咖啡豆在烘焙的過程中產生的降解反應,會有排放二氧化碳的特性。 從豆子釋放出來的氣體會破壞咖啡粉末和水的接觸,進而導致萃取不均。 那麼需要多久的時間排氣,才能避免這樣的問題產生?
Thumbnail
手沖咖啡的品質不僅取決於咖啡豆的品質,還取決於咖啡豆的研磨粗細度、研磨方式以及保存方法。本文章將從最適宜手沖咖啡豆的研磨粗細開始,討論到電動/手動磨豆機優缺點、以及研磨相關的知識,最後也會詳細說明咖啡粉的存放方式和最佳賞味期限,透過閱讀本文您將迅速了解跟研磨咖啡有關的技巧及注意事項。
Thumbnail
手沖咖啡的品質不僅取決於咖啡豆的品質,還取決於咖啡豆的研磨粗細度、研磨方式以及保存方法。本文章將從最適宜手沖咖啡豆的研磨粗細開始,討論到電動/手動磨豆機優缺點、以及研磨相關的知識,最後也會詳細說明咖啡粉的存放方式和最佳賞味期限,透過閱讀本文您將迅速了解跟研磨咖啡有關的技巧及注意事項。
Thumbnail
手沖咖啡水溫對於最終的咖啡風味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選擇適當的水溫不僅能夠最大程度地提取咖啡中的風味化合物,還能避免過度萃取或萃取不足。本文介紹了水溫的重要性以及最佳水溫範圍和相應的效果。此外,還介紹了手沖咖啡的基本步驟和水粉比例的重要性。
Thumbnail
手沖咖啡水溫對於最終的咖啡風味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選擇適當的水溫不僅能夠最大程度地提取咖啡中的風味化合物,還能避免過度萃取或萃取不足。本文介紹了水溫的重要性以及最佳水溫範圍和相應的效果。此外,還介紹了手沖咖啡的基本步驟和水粉比例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個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選擇咖啡生豆: 優質的咖啡豆是製作出美味咖啡的基礎。 不同地區生產的咖啡豆具有獨特的風味特點, 因此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豆子是至關重要的。 烘焙: 烘焙是將生豆轉變為咖啡豆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咖啡豆會經歷一系列的化學變化,釋放出香氣和風味。
Thumbnail
這個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選擇咖啡生豆: 優質的咖啡豆是製作出美味咖啡的基礎。 不同地區生產的咖啡豆具有獨特的風味特點, 因此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豆子是至關重要的。 烘焙: 烘焙是將生豆轉變為咖啡豆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咖啡豆會經歷一系列的化學變化,釋放出香氣和風味。
Thumbnail
平時烘最深就是二爆初。應客訂來了個二爆起再60秒下豆的。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看倌們,請視煮,想像一下風味^^~~有人要的咖啡,都是好咖啡~~ 應客人要求,烘了一鍋二爆密咖啡豆。 啥概念呢?就是一般俗稱的深焙豆,出油會旺盛一些,風味主要會來自油脂。 香氣多了些,但也會損失複雜度(喝深焙的老饕可能對
Thumbnail
平時烘最深就是二爆初。應客訂來了個二爆起再60秒下豆的。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看倌們,請視煮,想像一下風味^^~~有人要的咖啡,都是好咖啡~~ 應客人要求,烘了一鍋二爆密咖啡豆。 啥概念呢?就是一般俗稱的深焙豆,出油會旺盛一些,風味主要會來自油脂。 香氣多了些,但也會損失複雜度(喝深焙的老饕可能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