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歲那年,我感覺自己的人生像是按下了重啟鍵。
那不是什麼戲劇性的轉折,也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一種很深、很沉的體悟。如果我不為自己做點什麼,往後的人生,大概也就這樣了。
記得 李宗盛說過一句話,「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當時剛過四十,回頭望,前半生像大多數人一樣,為了工作、為了家庭、為了那些說不出口卻放不下的責任,一路衝刺。
總是怕慢、怕落後、怕來不及。
但生活不是一條筆直的跑道,它常常拐彎、顛簸,有時甚至沒路。
那時的我,總忙著處理眼前的意外與難題,卻從沒停下來問問自己 : 我真正想過的生活,是什麼?
直到有一天,那種迷惘像潮水般湧上來。我才驚覺:我,好像,真的迷路了。
▋ 中年,看似穩定,卻不快樂。
踏入社會後,我很努力地工作。換過三份工作,每一份都至少做了三年,最後那份甚至待了快十年,也做到中階主管。
那時看起來一切都「還不錯」也「很穩定」,但心裡總有個聲音不斷浮現:「這真的是我要的嗎?」
我不是不努力,我也是拼命往前衝。只是越努力,越覺得空虛。
身邊一起打拼的夥伴,慢慢各自離去;我也開始明白,這個世界並不溫柔,它不會等你準備好才發生什麼事,而是會不停地推著你,看你扛不扛得住。
每天醒來,不是清爽的早晨,而是一股難以言喻的沉重與焦慮。
我開始害怕接電話、不想打開訊息,甚至連照鏡子時,眼神中看到的盡是陌生又疲憊的自己。
▋ 改變,不是勇敢,而是不得不。
我不是那種「天生就有勇氣改變」的人。
我也曾反覆拉扯,無數次問自己:「就這樣過一輩子,可以嗎?」
我清楚地知道創業的風險,也看過無數失敗悲慘的案例。
所以我會害怕,害怕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
直到一個難以入睡的夜晚,四周都靜了下來,我終於聽見內心深處的聲音問我:
「你…還想繼續這樣過下去嗎?」
那一刻,我決定了。
不是什麼轟轟烈烈的大轉變,而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
我調整作息、重新運動、開始閱讀、記錄思緒、練習說出自己的感受。
我也第一次試著在網路上發聲,重新連結這個世界,找回自己。
▋ 當我開始「為自己活」,人生真的變了
過去我為了家庭、為了穩定、為了不辜負別人,努力配合公司、扛下責任。
但這個世界變得太快了。
很多時候,我可能已經付出許多時間努力的成果,只因為上司的一句話,就被全盤否定。
那時,為了看似"穩定"的生活,我必須忍下來。
直到我決心改變的那一刻,我心裡的某個開關,關了。
我下定決心,要把人生的主控權,收回來。
不是為了證明給誰看,而是為了自己,為了不讓未來的我後悔。
我創立了 HOFFE COFFEE。
起初只是單純想分享我喜歡的咖啡。
沒想到,這個簡單的念頭,像種子一樣,竟然慢慢發芽了。
我開始設計咖啡機、研發沖煮方式、親手烘豆,仔細研究每一支豆子的性格,想找到最能讓它發光的方式。
這些事讓我重新認識自己,也讓我重新相信自己。
▋ 這11年,我學會的事
這條路沒有捷徑,每一步都得自己走。
走過迷惘、走過掙扎、走過孤獨,現在回頭看,撐住我的,是這幾個念頭:
一、找到內心的方向
不是別人期待的那條路,而是我真正渴望的樣子。每天一點一滴地前進,即使很慢,也堅持不退後。
二、勇敢踏出舒適圈
第一次上路會緊張、會手抖,但只有真正握住方向盤,才知道那種「我自己選擇」的自由,有多珍貴。
三、不要輕易否定自己
以前我常問別人:「你覺得我該怎麼辦?」。現在,我只問自己:「這是我真正想過的生活嗎?」
四、持續學習與表達
學會清楚說出自己的想法,學會與人連結,也學會讓相信的價值被看見。
▋ 結語:人生永遠可以重新開始,只要你願意
很多人說,到了這個年紀,就該安穩過日子了。但對我來說,51歲,我的人生才正要發光。
我不想再只是「撐著」過生活,我想好好地、真誠地、完整地「活著」。
-----------------------------------------------------------
這篇文章,寫給每個在人生途中曾經迷路、感到疲憊的人。
如果你也曾想過按下那顆重啟鍵,請相信我:只要你願意,永遠都來得及。
願你也能走在通往真實自我的路上,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陪到你,也歡迎留言或分享給你關心的人。
人生,不需要獨自前行。
▋ 勇敢做自己,是最值得的堅持——HOFFE 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