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糖尿病又肥胖?小心併發症找上門!糖胖症治療大解析,專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罹患糖尿病又肥胖?小心併發症找上門!糖胖症治療大解析,專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罹患糖尿病又肥胖?小心併發症找上門!糖胖症治療大解析,專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糖胖症」就是「肥胖」加上「糖尿病」!


根據統計,約8成的糖尿病患者有體重過重或肥胖的問題〔1〕,而肥胖者也較容易罹患糖尿病。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醫師指出,合併糖尿病及肥胖,也就是「糖胖症」的患者,在血糖控制上更為不易〔2〕,未來出現各種併發症,例如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等器官病變〔3〕,或合併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的風險也比較高〔1〕,〔4〕。


那該如何判斷肥胖的標準呢?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MI,Body Mass Index)來衡量肥胖程度,身體質量指數(BMI)= 體重(公斤)/ 身高2(公尺)。根據台灣國民健康署公布,BMI<18.5為「體重過輕」,18.5≦BMI<24為「健康體位」,24≦BMI<27為「體重過重」,27≦BMI<30為「輕度肥胖」,30≦BMI<35為「中度肥胖」,BMI≧35為「重度肥胖」。


以身高160公分的人為例,如果體重是61.4公斤,BMI約24,也就是健康體位的上限;若體重是62公斤便屬於過重、達70公斤就是輕度肥胖。


「糖胖症」就是「肥胖」加上「糖尿病」!

「糖胖症」就是「肥胖」加上「糖尿病」!


「如果糖尿病患者合併體重過重,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風險會增加27%;若為肥胖,風險更會增加49%!〔5〕」因此李洮俊醫師強調,糖尿病患者須注意體重控制,糖胖症患者更要積極減重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克服糖胖症,請你這樣做


糖胖症的治療包括飲食管理、規律運動、藥物治療、充足睡眠。李洮俊醫師說,飲食管理是糖胖症控制的基礎,務必少油、少糖、少鹽,攝取食物的份量也要注意,逐步達到疾病和體重控制的目標。


克服糖胖症,請你這樣做

克服糖胖症,請你這樣做


而糖胖症的最新治療藥物,包含能同達到血糖控制及降低體重的腸泌素GLP-1以及排糖藥SGLT-2。腸泌素GLP-1具有多重機轉,能夠刺激胰島素分泌與抑制升糖素分泌,也能延緩胃排空,並於中樞神經產生飽足感、抑制食慾。排糖藥SGLT-2抑制劑的作用機轉是抑制腎臟回收葡萄糖,讓葡萄糖經由尿液排出體外。李洮俊醫師說,兩者都被證實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事件(如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生率及死亡率〔6〕;在藥物副作用上〔6〕,使用腸泌素GLP-1可能會有腸胃道不適的狀況,而排糖藥SGLT2抑制劑則可能有高酮酸血症、生殖泌尿道感染的風險。


此外,GLP-1腸泌素是近年來常被討論的藥物,在網路上有很多人以瘦瘦筆或減肥針稱之,李洮俊醫師澄清說明,腸泌素不只在控制體重,更是能在穩定患者血糖的同時,也有助於降低心血管、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近年來GLP-1腸泌素已有口服的劑型,並獲得第一線適應症,是患者另一個選擇。


藥物機轉介紹、副作用說明

藥物機轉介紹、副作用說明


「糖胖症病友,在控糖的道路上會比較辛苦,但是現在已經有一些先進的藥物,能夠提供很大的幫助。近年研究也指出,糖胖症患者在減重達15%或以上,更有機會達到糖尿病緩解〔7〕!」李洮俊醫師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控糖減重。「請務必與糖尿病照護團隊密切合作,選用合適的藥物,搭配飲食管理、規律運動並保持充足睡眠,相信一定可以克服糖胖症,達到控糖的目標。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筆記重點整理


1、「糖胖症」是糖尿病患同時有肥胖問題。糖胖症對於血糖的控制不利,且未來出現各種併發症,例如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等器官病變,或合併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的風險也會比較高。2、糖胖症的治療包括飲食管理、規律運動、藥物治療、充足睡眠。飲食上務必少油、少糖、少鹽,攝取食物的份量也要注意;而糖胖症的最新治療藥物,包含能同達到血糖控制及降低體重的腸泌素GLP-1以及排糖藥SGLT-2。3、腸泌素GLP-1與排糖藥SGLT-2抑制劑都被證實能對心臟、腎臟發揮器官保護的效果,有助於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在副作用上腸泌素GLP-1包含腸胃道不適,排糖藥SGLT2則為高酮酸血症、生殖泌尿道感染的風險。4、若糖胖症患者減重達15%或以上,有機會達到糖尿病緩解。


資料來源:

1.基層醫學第二十一卷第六期_簡介糖胖症_黃文蔚、吳至行 

2. 藥師週刊第2298期_糖胖症的體重管理及藥物治療_劉俊良藥師 

3.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21 Oct 26:12:719515. 

4.糖尿病關懷基金會_糖尿病與腦血管病變 

5. Diabetologia. 2009 Jan;52(1):65-73.

 6.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_2022第2型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

7. Endocrinol Diabetes Metab Case Rep. 2022 Sep 1:2022:22-0295.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罹患糖尿病又肥胖?小心併發症找上門!糖胖症治療大解析,專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avatar-img
37會員
70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她來看診時,已經歷了超過5年以上的就醫過程。她的症狀反反覆覆,大部分是在憋尿之後,會覺得肚子痛、解尿不順、解尿疼痛的狀況。」蔡青倍醫師表示,曾有病患罹患間質性膀胱炎而未成功診斷,幾年間看了不下10家醫院。患者每天都解尿超過30次,已經有一年沒有辦法工作,只能四處求醫,生活相當痛苦。
「糖尿病足潰瘍對患者而言是很大的困擾,但是很多患者會因為擔心需要手術,而不敢就醫治療。」方前量醫師指出,「其實,沒有及時就醫治療,糖尿病足傷口往往會潰爛、感染,拖得越久、截肢的風險越高!」
「雖然生殖醫學很進步,但是若有生育計劃,還是要趁早尋求協助。」黃千倉醫師指出,「在32歲以前,自然受孕的機率還不錯。到了35歲以後,可能需要試管嬰兒療程。」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來就診時右腳已經嚴重發紅、浮腫。」吳爭融醫師指出,「他的傷口其實已經拖了一段時間,但是因為工作忙碌,所以只有自己換藥,遲遲沒有就醫,結果腳趾頭的小傷口便漸漸惡化,發紅的範圍持續擴大。經過清創,截掉了半根腳趾,不過另一根腳趾也漸漸變黑。」
「有位女性患者,確診乳癌時才30幾歲,相當年輕。」劉佳樺醫師表示,「因為是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所以患者接受了手術治療、化學治療、與抗荷爾蒙治療。在接受化學治療的同時,患者也同時接受停經針的治療。」
「有一位 40 歲的男士,因為左腰痛來到急診室。」林柏霖醫師表示,「檢查發現,居然是心房顫動造成的血栓流到腎動脈,而造成腎臟中風。」 經過醫療團隊緊急手術,取出左腎動脈裡的血栓,成功保住了腎臟。為了避免心房顫動持續形成血栓導致嚴重併發症
「她來看診時,已經歷了超過5年以上的就醫過程。她的症狀反反覆覆,大部分是在憋尿之後,會覺得肚子痛、解尿不順、解尿疼痛的狀況。」蔡青倍醫師表示,曾有病患罹患間質性膀胱炎而未成功診斷,幾年間看了不下10家醫院。患者每天都解尿超過30次,已經有一年沒有辦法工作,只能四處求醫,生活相當痛苦。
「糖尿病足潰瘍對患者而言是很大的困擾,但是很多患者會因為擔心需要手術,而不敢就醫治療。」方前量醫師指出,「其實,沒有及時就醫治療,糖尿病足傷口往往會潰爛、感染,拖得越久、截肢的風險越高!」
「雖然生殖醫學很進步,但是若有生育計劃,還是要趁早尋求協助。」黃千倉醫師指出,「在32歲以前,自然受孕的機率還不錯。到了35歲以後,可能需要試管嬰兒療程。」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來就診時右腳已經嚴重發紅、浮腫。」吳爭融醫師指出,「他的傷口其實已經拖了一段時間,但是因為工作忙碌,所以只有自己換藥,遲遲沒有就醫,結果腳趾頭的小傷口便漸漸惡化,發紅的範圍持續擴大。經過清創,截掉了半根腳趾,不過另一根腳趾也漸漸變黑。」
「有位女性患者,確診乳癌時才30幾歲,相當年輕。」劉佳樺醫師表示,「因為是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所以患者接受了手術治療、化學治療、與抗荷爾蒙治療。在接受化學治療的同時,患者也同時接受停經針的治療。」
「有一位 40 歲的男士,因為左腰痛來到急診室。」林柏霖醫師表示,「檢查發現,居然是心房顫動造成的血栓流到腎動脈,而造成腎臟中風。」 經過醫療團隊緊急手術,取出左腎動脈裡的血栓,成功保住了腎臟。為了避免心房顫動持續形成血栓導致嚴重併發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誰能懂》作詞韓俊碩作編曲SUNOAI講述一位罹患精神疾病人的痛 《誰能懂》 by @soulsearchingminuet147 | Suno
Thumbnail
20年前,我失去了我的第一個孩子(兒子,當時3歲)。死因是兒童癌症。兒子的父親,也就是前夫,是個拋棄與病魔搏鬥的兒子的人渣。在得知兒子生病之前,他總是過度寵愛兒子,但當知道是癌症後,卻對我說「開什麼玩笑」,然後丟下離婚協議書…
Thumbnail
根據「腸-腦-皮膚軸(gut-brain-skin axis)」理論:腸道微生態變化會影響皮膚的健康──那麼當皮膚出狀況時,是否也會反過來干擾腸道健康呢?──來自皮膚受傷小鼠的研究發現...
引言 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呈現急劇上升的趨勢。這種慢性疾病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給醫療系統帶來了巨大壓力。那麼,為什麼糖尿病會變得如此普遍呢?讓我們來探討一下背後的主要原因。 1.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現代社會中,加工食品和高糖飲料的消費量急劇增加。這些食品往往含有
Thumbnail
體重管理與健康的關鍵:運動如何改善代謝症候群?🚶‍♀️🍎 隨著全球肥胖問題日益嚴重,這種流行病正在加重社會的疾病負擔,並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肝臟相關疾病的風險。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能量平衡不足,這通常是由於過度攝取能量和缺乏身體活動.....
Thumbnail
肥胖是當今全球最普遍且複雜的健康問題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將肥胖定義為影響多重器官的疾病,包括心臟、肝臟、腎臟和生殖系統等。肥胖與超過195種併發症有關,對於許多疾病來說都是共同的危險因子。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肥胖治療也不再僅限於生活方式改變和飲食控制,現代醫療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藥物選擇。
Thumbnail
聽到中耳炎,許多人可能會聯想到是小朋友感冒時很容易併發的疾病,但其實成人也同樣有機會罹患,若延誤治療可能會造成耳膜破損、聽力下降,千萬不可以輕忽哦!今天就用三分鐘來帶大家認識中耳炎的症狀、治療以及手術相關資訊吧!
今天看到天下的這篇文章 心有戚戚焉 四肢瘦瘦 肚子油油 體重、BMI都正常 但是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都偏紅 近期捐血的報告又顯示另一項指標達臨界點了 “糖化血色素” 脫離軍旅後 最大的差異是體能活動時間
Thumbnail
A. 青少年肥胖增加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期刊》(JAMA) 的研究,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研究發現,肥胖的青少年,患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青少年的 2.5 倍。 具體來說,如果一個年輕人的 BMI 在 25 到 29.9 之間,他們患糖尿病的主要風險是 15%。
Thumbnail
「糖胖症」就是「肥胖」加上「糖尿病」! 李洮俊醫師指出,合併糖尿病及肥胖,也就是「糖胖症」的患者,在血糖控制上更為不易,未來出現各種併發症,例如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等器官病變,或合併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的風險也比較高。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誰能懂》作詞韓俊碩作編曲SUNOAI講述一位罹患精神疾病人的痛 《誰能懂》 by @soulsearchingminuet147 | Suno
Thumbnail
20年前,我失去了我的第一個孩子(兒子,當時3歲)。死因是兒童癌症。兒子的父親,也就是前夫,是個拋棄與病魔搏鬥的兒子的人渣。在得知兒子生病之前,他總是過度寵愛兒子,但當知道是癌症後,卻對我說「開什麼玩笑」,然後丟下離婚協議書…
Thumbnail
根據「腸-腦-皮膚軸(gut-brain-skin axis)」理論:腸道微生態變化會影響皮膚的健康──那麼當皮膚出狀況時,是否也會反過來干擾腸道健康呢?──來自皮膚受傷小鼠的研究發現...
引言 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呈現急劇上升的趨勢。這種慢性疾病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給醫療系統帶來了巨大壓力。那麼,為什麼糖尿病會變得如此普遍呢?讓我們來探討一下背後的主要原因。 1.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現代社會中,加工食品和高糖飲料的消費量急劇增加。這些食品往往含有
Thumbnail
體重管理與健康的關鍵:運動如何改善代謝症候群?🚶‍♀️🍎 隨著全球肥胖問題日益嚴重,這種流行病正在加重社會的疾病負擔,並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肝臟相關疾病的風險。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能量平衡不足,這通常是由於過度攝取能量和缺乏身體活動.....
Thumbnail
肥胖是當今全球最普遍且複雜的健康問題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將肥胖定義為影響多重器官的疾病,包括心臟、肝臟、腎臟和生殖系統等。肥胖與超過195種併發症有關,對於許多疾病來說都是共同的危險因子。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肥胖治療也不再僅限於生活方式改變和飲食控制,現代醫療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藥物選擇。
Thumbnail
聽到中耳炎,許多人可能會聯想到是小朋友感冒時很容易併發的疾病,但其實成人也同樣有機會罹患,若延誤治療可能會造成耳膜破損、聽力下降,千萬不可以輕忽哦!今天就用三分鐘來帶大家認識中耳炎的症狀、治療以及手術相關資訊吧!
今天看到天下的這篇文章 心有戚戚焉 四肢瘦瘦 肚子油油 體重、BMI都正常 但是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都偏紅 近期捐血的報告又顯示另一項指標達臨界點了 “糖化血色素” 脫離軍旅後 最大的差異是體能活動時間
Thumbnail
A. 青少年肥胖增加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期刊》(JAMA) 的研究,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研究發現,肥胖的青少年,患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青少年的 2.5 倍。 具體來說,如果一個年輕人的 BMI 在 25 到 29.9 之間,他們患糖尿病的主要風險是 15%。
Thumbnail
「糖胖症」就是「肥胖」加上「糖尿病」! 李洮俊醫師指出,合併糖尿病及肥胖,也就是「糖胖症」的患者,在血糖控制上更為不易,未來出現各種併發症,例如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等器官病變,或合併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的風險也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