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國家考試之路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2014年5月底退伍至今2年又9個月了,期間待過營造廠、中興大學研究助理、桃園市都發局都市設計科約僱,不過退伍後我最久的工作其實是─「全職考生」;一共1年又3個月。當然不是不間斷的全職生活,而是退伍後一陣子、離職後又一陣子。但這一次考上榜首的地方特考,卻是完全在職而考上的(而且還一邊念碩士)。不是說工作加分了多少,而是如同「一萬小時定律」一般,沒考上並不等於歸零,而是已有了一些基礎,並在基礎上越加精進。所以這次特考的準備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九千多小時開始。


以我為例,認為畫圖是自己的罩門,於是會拿圖給科內已考上建築師與公務員的學長看圖,一周一張,利用周末畫圖,考前一共畫了五張。並利用建築師考試練練筆(建築師設計考8小時、敷地考4小時,而特考設計只考6小時)、以及準備與特考相同的科目,例如順便準備環控與結構的非選擇題,此時營建法規與營造估價完全放空,因為是背科,先背也只是先忘而已,而只準備建築師與特考都要考的部分,等考完建築師後離特考還剩三個禮拜,再一鼓作氣念需要背誦的法規(營建法規&建管行政),此時便不再練圖,環控與結構也只是考前再看看筆記而已。一起報建築師的好處除了可實戰演練之外,最重要的是可以激起念書的慾望,畢竟考試之路路迢迢,必須要找個理由做為行為動機的來源。


關於國家考試,建築師不算的話一共考了兩次高考、兩次特考。想考公職的念頭是在營造廠時萌芽的,起初是因為高考可以換建築師牌,雖然營造廠現場可以學到很多,但是我總有疑問:這是我想學的嗎?建築已經夠多了為什麼還要再蓋呢?再加上一些鳥鳥的藉口:工地現場太危險、太髒亂、沒有年輕妹妹(?)再看看身旁有技師牌的學長爽領雙薪、買新車又一個人Hold住全工地。如果最後都要那張牌,那麼何不趁著年輕時趕緊考下來,工地永遠都在,但是記憶力、體力卻只會越走下坡而已。


第一次考高考只準備了2個月就上場了(7月考),期間還遭逢失戀,結果就是─砲灰。年底的特考(12月)報名了桃園區,因為那時已打算到中央大學念哲研所,結果哲研所先放榜,第二名錄取;特考卻沒上,放榜當天還費了一番口舌「說服」父母我這輩子不再考試了,沒想到收到成績單,「X!只差0.01分……」這種不上不下的分數,分明是叫我再考高考,於是很有把握的又離職準備了一個月的高考,結果設計依然是我的死穴。好在在都設科的日子工作上有餘力準備考試,以及有同事們的鼓勵與分享,讓我繪圖上得以精進以及更清楚公職的角色。


話說今天放榜我是知道的,但是今天也同樣是我換單位(建管處施工科)的報到日,一早跟長官打完招呼後,科長就問我有沒有考地特,等一下放榜。我則是平常心以對,以前還會輸入簡訊通知,現在則是順其自然(放棄狀)。結果是我在學著校對使用執照時,科長走過來道賀才知道自己考上了。第一時間便是打電話感謝父母,感謝他們容忍讓我在家啃老的日子。回首考試的路途,也不算浪費,至少接觸了一點哲學(哈)。如果今天沒上我還會再考嗎?不會。我可能會一邊做約僱一邊專心念書,努力2年內畢業,然後以後什麼的等回台中再說吧。還記得去年夏天在歷史新高的高溫下,吹著電風扇一邊準備考試、一邊流下豆大的汗水,亦或是熱得受不了躲到圖書館或摩斯漢堡吹冷氣看書的日子,那是一段最自由的時光,卻也感到有些徬徨,翻著不曉得翻過幾百遍的筆記,偶爾聽到某某同學考上了建築師,自己卻一直收到落榜的成績單,使得對於建築這條路越來越疑惑。一定要有牌嗎?為什麼大學的建築教育可以決定我一輩子的方向呢?如果沒有了建築我還有什麼可能呢?很慶幸第一份工作在營造廠,因為月薪40K外加包住包網包水電以及免費的員工日本旅遊。讓我深刻體驗到至少我是餓不死的,餓不死之後呢?只有月休4天的生活、少有自我休閒時間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品質是我想要的嗎?於是我寧願少拿1萬5去換有周休二日的工作,為的是活得有尊嚴,結果發現老闆只出香蕉就請到人了,卻把人當猴子耍。在這個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的社會,總以為會有適合自己的工作,結果是,我似乎是個很難「用」的員工,意見太多、想法太多、太菜、太自以為是,公職這條路也不是我人生唯一的選擇,但它或許是兼顧尊嚴與品質較理想的選擇吧。


PS:關於考試的秘訣,如果說有的話,那應該是《高普考建築工程營建法規》以及《考典》這兩本書了。第一次考地特差0.01分就是考前看了這兩本,藉由考典的方法─100題歷屆考古題「逐次剔除法」再搭配營建法規詳盡的題解,果然藥到病除阿~

參考資料:

《高普考建築工程營建法規》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71615

《考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3501

2017/3/1

    7會員
    530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Hack Politics : 我們的國家需要的領導者模樣治理一個國家的領導者 需要為國民描繪出理想的模樣 讓大家充滿希望,能夠繼續向前 但是給了希望之外 更重要的是有執行力 否則希望如果落空,帶來的是更大的失望 我們的國家滿目瘡痍,問題滿坑滿谷 我們一直以來不缺提出問題的人 我們缺乏的是解決問題的人
    Thumbnail
    avatar
    Hans Wu
    2024-01-05
    我的建議是,在你的國家挑選伴侶,一切會方便很多我的建議是,在你的國家挑選伴侶,不要談這種異國戀,麻煩事的一堆,很多的努力只是為了維持一切。
    Thumbnail
    avatar
    泰太
    2023-05-08
    到世界級的國家公園喝熱咖啡,是我的福氣。@英國湖區(Lake District National Park)英國湖區國家公園(Lake District National Park),是冰河時期的產物,大約一萬五千年前就形成當今的面貌,地勢包含山峰、山谷、湖泊、林地、海岸,連生物生態都非常豐富,這麼棒的地方也已在2017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喜歡走訪世界遺產的我,即使前天到達湖區時已是夜晚,還因記錯住宿地
    Thumbnail
    avatar
    北漂。長住 | 習慣用濾鏡欣賞生活的美
    2023-05-02
    20年的陪考人生讓我真心建議:以後國中教育會考,如果無特殊理由,不要再開放家長陪考今天是我工作生涯中最後一次參加國中教育會考的陪考工作。我是抱著惜別和享受的心情去陪考的,而幸運的是,這大概也是我至少十六次陪考經驗中,天氣最涼爽舒適兩天。平均23-25度的天氣,以前從沒這麼涼快過,希望學生們能在舒適安靜的環境中,思緒清明、考試順利。
    Thumbnail
    avatar
    iamsisphe
    2022-05-22
    介紹我的國家我的國家是一片清新的土地,一個世外桃源。它,是我最熟悉的一方淨土,也是我的故鄉,我最愛的家鄉。我的家鄉是一座臨海的島嶼,這裡充滿了愛,充滿了歡笑,讓我感到無比親切。這座島便是紐西蘭。
    avatar
    小恩
    2022-04-22
    爱国女生英国街头斥责“港独”:“我绝对不允许你分裂我的国家!”爱国女生英国街头斥责“港独”:“我绝对不允许你分裂我的国家!”
    avatar
    wenli yu
    2022-01-18
    紀錄片《把我的國家還回來》─ 阿富汗的歷史本片概述了阿富汗何以從一個沒有戰亂的國家演變至此的歷史,讓我對阿富汗的過去有較粗淺的認識,但我認為片中的兩個主軸:由西方報導的歷史影片,及六位喀布爾菁英階級的女性,對阿富汗生活自述(其中一位曾是平民,後來被西班牙家庭收養,成為人權運動家),並未完全反映阿富汗的樣貌,我認為該片以西方視角看待阿富汗,也
    Thumbnail
    avatar
    Chen
    2021-12-10
    海外求職|4. 丹麥(1):選擇不同國家工作時需考慮的種種面向。為什麼我不選擇英德法?歐洲地圖,長在我心。選擇不同國家工作時,需考慮各種不同的面向,根據你的偏好所長等等,挑選出適合的國家。本篇分享我如何找出適合自己的國家。內有歐洲主要各國職場觀察比較,不要再把歐洲各國籠統化啦。德國一國不代表歐洲,法國一國也不代表歐洲,每個歐洲國家都有自己獨特之處。
    Thumbnail
    avatar
    勇闖醫療遊牧生活
    2021-09-13
    《食想》我的國家在東南亞其實一直以來我都忘记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在亞洲屬於東南亞地區。 而東南亞這裡有很多食材是亞洲其他地方沒有的,哪怕現在物流發達,但也不會常見。這主要是這些食材基本上沒什麼會被亞洲其他國家所使用。 比如說香茅,Belacan(峇拉煎),班斕葉(香蘭葉)等食材都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常用的,但亞洲其
    Thumbnail
    avatar
    王韋
    2020-11-19
    唱誰的國歌?我的祖國?—談國家認同前些日子,某藝人於央視唱「我的祖國」,引來許多台灣人撻伐,許多人批評此行為是為了利益,而捨去台灣。更甚者,不僅民眾上的與論討論,相關政府機關也認為該行為是不恰當。於該前提往下,筆者試著更細緻的分析,來談談國家認同。
    Thumbnail
    avatar
    陳伯彥
    20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