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能致勝:為什麼會被AI取代的是專才而非通才?

跨能致勝:為什麼會被AI取代的是專才而非通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一萬小時」的概念來自於《異數》這本書,可能大多數人都有耳聞過,意思是說如果你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若你越早開始勤奮苦讀練習,專精那項技術的時間來到一萬小時,那麼你就能夠成功。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另外一本書《刻意練習》的作者艾瑞克森,也是一萬小時法則的原始引用來源,則說明了「量」並不是全部,重點在於練習的「質」;如果你以錯誤的姿勢揮棒了一萬次,沒有任何回饋與修正,絲毫不用意外,一萬小時之後你還是不會變成大谷翔平。

但即使我們使用了「刻意練習法」,越早起跑,投入某個領域不斷地鑽研,就能夠離成功更近、就能夠不被AI取代嗎?


跨能致勝》想要告訴我們,在擁有固定制度與規則的「和善環境」裡(例如西洋棋、高爾夫球賽),確實透過大量反覆而明確的學習,仍然可以達到很高的成就,例如傳奇高爾夫球球星老虎伍茲的球員生涯。

但是,真實的世界面貌多數是「不和善」的環境。


VUCA的時代,沒有人能知道每件事運作地明確規則,若用「和善環境」的思維,誤以為採取某個制度框架下的做法就能夠達到目的與獲得成功,其實是一種傲慢與自欺,反而更容易被日新月異的AI工具完全取代。多花點時間探索,理解事情的進展與個人的成長需要時間的淬鍊,對外界人事物多一些些的好奇心、多一點點的開放性,抱持《逆思維》中作者亞當‧格蘭特提到的「科學家心態」。


最近也在讀《發現我的多重職涯組合》這本書,在現今,與其執著於成為某一個領域的成功專家(expert),或許可以仔細思考自己的職涯發展組合(career portfolio)是什麼,沒有什麼是一定正確的道路,也沒有什麼是一定錯誤的決定,願意多方嘗試與學習,有多重專業,在這個世代成為炙手可熱的人才。


世界需要專家,也需要也需要更有廣度、多元、跨界的通才。

📚書籍資訊

書名:跨能致勝(Range)

作者:David Epstein

年份:2020


參考更多

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讀後心得

艾爾文解讀Youtube影片



🐻心得:

這本書非常紮實,所以也花了比較多時間分次讀完。書中引用了大量的研究與文獻,也有非常多的實際案例,讀來非常的有踏實感,不會像一些心靈雞湯類讀完了但你不知道自己讀了什麼😆。

書中的概念也很適合放在職場中思考,有關領導者的愚昧決策、專家的高傲、僵化而不知變通的組織、或總是害怕自己被AI取代,你都能夠從這本書中找到一些新觀點。


avatar-img
Oceanbaymax
13會員
32內容數
讀書摘要/推薦書單/想法感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Oceanbaymax 的其他內容
本書主要集結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擔任執行長期間親自寫給股東的信、以及訪談演講等收錄內容,剛好公司的年度發展計畫IDP目標為顧客思維有關,亞馬遜作為一家以「顧客服務至上」為核心理念的企業,與我的IDP互相連結再適切不過了。
這是一本談閱讀的書。 就像大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有助益一樣,多數人也都認同閱讀是一件好事,我們應該閱讀;但也如同覺得太忙沒時間運動一樣,大多數的人也都覺得自己忙得沒時間閱讀。
「把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會在哪裡,就如同把時間花在人才,人才就會留在哪裡。」
本書主要集結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擔任執行長期間親自寫給股東的信、以及訪談演講等收錄內容,剛好公司的年度發展計畫IDP目標為顧客思維有關,亞馬遜作為一家以「顧客服務至上」為核心理念的企業,與我的IDP互相連結再適切不過了。
這是一本談閱讀的書。 就像大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有助益一樣,多數人也都認同閱讀是一件好事,我們應該閱讀;但也如同覺得太忙沒時間運動一樣,大多數的人也都覺得自己忙得沒時間閱讀。
「把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會在哪裡,就如同把時間花在人才,人才就會留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