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AI取代?答案其實很簡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去年Open AI 發表了文字生成式AI — — ChatGPT震驚全球,今年年初再發表了影片生成式AI — — Sora。當全世界震驚於AI發展的速度,感嘆於自己正在做的工作即將被科技所取代。焦急的心理,使得每個人都嘗試從各類針砭科技時事的文章與影片中,找到未來的趨勢 — — 「到底哪類職業不會被取代?」,為求自保。


我認為現在就下定論哪些工作不會被取代,為之過早,畢竟如果我們選擇一個職業的主要原因是由「比較不會被取代」的恐懼感所驅使,而不是因為興趣所驅動,可以想見後續的動能不足,且難以在其領域做到深耕和超越。一個領域從門外漢變成個人專業,都需要長時間的摸索學習及專業培訓。跟隨潮流做選擇,可能沒踩得上風口,潮流就退了,還可能因為選擇一個自己不熱愛的專業而懊悔。


歸根結底,我認為AI最終能在所有領域輕易的透過一個指令的輸入,就能輸出一個「平均值水準的成果」。因此,如果你在目前的專業領域裡,只有平均值的水平時,就有很高機率會被AI取代,或早或晚。

那麼如何才能超越平均值?則必須選擇自己所熱愛的領域。


這個說法似乎是老生常談,從小到大在課本的名人分享、在知名校友的回校演講中,我總能聽到類似說辭,但總以懷疑的眼光審視,並不能完全接受,產生「應該是這個人的興趣恰巧符合時代的趨勢,才能賺到錢吧?」、「萬一我的興趣無法謀生呢?」等種種疑惑。


自我覺醒

我過往的選擇一直跟著時代的趨勢,為了在社會上更好的謀生,選擇就讀了商學院。商學院裡大家夢寐以求的工作則是薪資高、地位高、又能國際移動的管理顧問業及投資銀行業。雖然亦會有小部分人質疑主流的選擇,少數人選擇創業或其他領域,如FMCG、ESG、奢侈品行業等等,然而不管當初進入的學生的背景及興趣如何多元,在校園風氣及家庭與社會期待的影響下,大部分的同儕最後的出路竟出奇的一致 — — 管理顧問或是投資銀行業。


我是選擇管理顧問業的其中一份子,甚至錄取的公司還是專精服務於,受疫情影響而蒸蒸日上的醫療產業公司。源源不斷的客戶需求,使得公司股價一路飆升。


有人會有疑惑說,沒有醫療背景,還能錄取以服務醫療產業為主的管理顧問公司嗎?事實上,管理顧問公司在錄取初階的分析師時,看中的不是學生的專業背景,而是軟技能(soft skills),比如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及極快的學習能力。其中,快速的學習力是最被看重的,因為管理顧問每次接到的項目類型不同、客戶需求不同,需要顧問們快速在一兩週時間內,瞭解客戶所在的產業知識及業務模式;並且願意支付大筆諮詢費用的企業所面臨的問題,經常涉及到新的挑戰及未知領域,需要顧問們快速學習,理解問題的本質,再結合快速變動的產業趨勢,提供解決方案。這也能說明為什麼管理顧問公司通常在招募時,最看重候選人的學歷背景,因為能反映出學習能力。


踩中時代趨勢,我深感幸運,然而入職沒多久,我就發覺了不對勁。


原先就不具備醫療領域的背景的我,深知自己在起跑線上就落了半截,因此經常利用週末的空餘時間,補足知識,從最基本的產業術語,到目前的產業趨勢。雖然一開始也會為自己起步涉入一個相當陌生又專業的領域,感到驚奇與自豪,然而這種新鮮感很快隨著工作時長的增加而消失殆盡。因為本身並不享受閱讀該領域的知識過程,我不僅無法體會到閱讀到忘我的沈浸感,並且產生強烈的「投入產出比」意識,我認為我額外花了休息時間鑽研,那就一定要在工作中能展現出來,才值得。然而,誰說每次的投入都一定會有成果呢?事實是,我的學習相比於出身於醫療專業領域,並且對該領域有濃厚興趣、深耕多年的同事而言,都只是皮毛,更無法提出創新的觀點。


原先我以為,是我年輕,畢竟只是社會新鮮人,只要年資上去了,做的項目多了、閱讀的內容多了,那我的專業能力也會隨著閱歷的增加而增長。


然而,當我真正體會過以興趣為驅動力的學習,那種求知若渴、全神貫注的狀態,我才驚覺,年資不是經驗與能力的絕對值,由興趣所驅動的自發學習才是。


一次偶然的一起旅行的機會,一個朋友帶領我走進心理占星學的奧妙世界。原先只是好奇心驅使去瞭解,沒想到卻一發不可收拾。我覺察到自身極大的變化,在這個知識領域的海洋裡,我忘卻時間的流逝,不僅不計較投入產出比,甚至求知若渴,願意買專業書籍及課程繼續探索箇中奧秘。除此以外,它為我觀察世界趨勢及瞭解周遭人事物帶來全新的角度,為我的寫作帶來更多比喻、連結與創新。對我而言,研究這個領域不是工作,更像玩樂。


我這才驚覺,原來我不是討厭工作,並且為了工作的傑出表現而額外犧牲時間研究,而是 那不是我真正感興趣的領域。想著我在占星心理學上樂此不疲的模樣,我不禁不寒而慄 — — 「那些在公司裡表現傑出的同事們,肯定也是因為在該工作中呈現類似的狀態吧!」。在不感興趣的領域上花時間,我將永遠追趕不上真正沈浸於該領域的同事們,並帶來全新的觀點與理念,而只得以在平均水平線上游走。這為我敲響事業上的警鐘,我必須做出改變!


我才醍醐灌頂,為什麼需要選擇自己熱愛的領域,因為鑽研的越深,才越可能帶來創新,才能超越一般人的水平。


業內觀察

我在新加坡的管理顧問公司的觀察,管理顧問業在近幾年已出現巨大的變動。客戶所面臨的商業環境更加多變,拋出的問題也更加多元,管理顧問過往常用的那套「經驗」及「方法論」已不足以滿足需求,甚至不夠務實。除此以外,ChatGPT的出現也給整個管理顧問業帶來不小的衝擊。初級商業分析師原本的常見任務,例如檢索資訊、提煉資訊重點、文字優化可以被直接取代。就連工作時間佔比最大的繪製PPT,也是管理顧問公司最主要的輸出,都在未來可能因更強大的AI工具,如Gamma,也被取代。


在過往資訊傳播速度較慢的社會中,以年資所塑造的資訊及經驗壁壘是有效的。然而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年輕人掌握的資訊可能不比年長有閱歷的人少。再加上科技創新所帶來的產業迭代更加快速,過去以講究「經驗」、「法則」的傳統思維已不足以應付現在劇變的商業環境。再加上生成式AI的興起,資料搜集、統整、包裝等對於創造力要求較低的工作將大幅式微,而如何創造出有開創性的解決方案,變得比以往更加重要。


如何生成創新的解決方案,蜻蜓點水式的學習與接觸是不可能的,需要對該領域有極高的熱情,這股熱情是在撇除工作時間以外,心裡也不斷想著自己研究的內容,帶著問題過生活,我們看世界的眼光也因此改變:我們能從其他事物中獲得啟發,從原本不相干的事物裡看出類似的端倪,做出意想不到的連結,比如更好的比喻、更深刻的洞見。


因此我預估管理顧問產業的未來,應該是由一群對該領域有著極高熱情的「專家」所組成,這些專家應當不分年資長短、年齡,只憑實力,打破過去以「方法論」及「經驗」為指導方針的刻板印象。


管理顧問業是如此,其他產業也無可幸免。生成式AI將大幅將工作效率化,將人類從創造力低的工作當中釋放出來,最終人要面對的問題是,擁有這麼多生成式工具,那麼到底想「生成什麼呢?」。要解答這個問題,最終許多打工人要回歸自己過去因困於無效率的工作,而擱置已久的問題,「我的熱愛是什麼?」以及「我要朝什麼目標前進?」


AI時代是危機也是轉機,許多人有機會重新向內探究,而不是為了糊一口飯吃委曲求全。或許最終,工作能與興趣相結合,是AI時代呈現給人類的最好狀態吧!


最終想鼓勵還沒探索到自己的興趣,總是害怕星期一的到來的讀者說,別氣餒,多嘗試與探索,總有一天會發現自己的激情與使命。


恭喜你發現了一個寶藏格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劉懿璇 Eve Liu-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11
1
文章已同步分享在《天下雜誌換日線》: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8732
1
彼得潘-avatar-img
2024/04/13
生成式Ai 看來勢不可擋 將來也許會減輕人類的工作 造福人類 我比較擔心文字工作者的將來會否被Ai 取代或擊敗。
CV教養生活-avatar-img
2024/04/11
感謝分享!解決方案:多方討論,用團體力量也是可行的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作者是美國知名心理學教授,本書全球銷售超過3500萬冊,獲得亞馬遜書店4.6顆星高評價。如果你曾經陷入自我懷疑或精神內耗,本書可以協助你我重新思考,擺脫負面情緒,做自己生命中真正的主人。
Thumbnail
在法律上,借貸請求須證明雙方有借貸合意且借款已交付。匯款可憑轉帳紀錄,現金交付則須在借據上寫明「已收受現金⋯⋯無誤」,並由雙方確認簽名。設計妥善的借據,是保護自己借貸權益的關鍵。
一、AI 時代行銷環境變革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 AI 技術正在快速滲透行銷領域,深刻改變行銷人日常工作的方式與目標。以 個性化行銷、資料驅動決策、智慧化操作 為代表的新型態行銷模式,使企業能更有效地觸達消費者。然而,AI 的嵌入不僅帶來了效率提升,還重新定義了行銷專業技能的要求。 本研究的目
Thumbnail
2024年10月14日週一,我花了一整天開發了一套Read with AI的工作流。 這個工作流的起因,是來自目前常常需要閱讀臨時找到的paper或者industrial blog。 但由於這些blog 與paper 裡面的主題常常超過我的專業,第一次閱讀也很難有深入理解,更像是以學習的
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正在改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購物推薦到醫療診斷,再到犯罪預測。我們常常認為這些技術工具是客觀公正的,能夠幫助我們擺脫人類的偏見和主觀判斷。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讓我們從一個著名的案例說起。2018年,亞馬遜公司被爆出其招聘AI系統存在性別歧視。這個系統被
說AI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就像說有了網路或PowerPoint公司就不必聘請員工一樣荒謬。
Thumbnail
AI高速發展,現今一天的變幻超過古代十年的發展,不少人對未來充滿焦慮、迷茫,但一直以來都有一項能力,不僅人人都能學、還無法被AI取代﹔而貫穿古今,只要精通這能力,人生普遍差不了…
Thumbnail
別怕被取代?專家:AI 將成 Z 世代求職、升遷利器 確實,隨著生成式AI的興起,許多人開始擔心這可能會對勞動市場造成影響。 然而,專家指出,如果Z世代能夠學會利用AI,這將有助於他們在求職和職業晉升方面獲得優勢。 根據CNBC報導,Slack的Workforce Lab進行的調查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作者是美國知名心理學教授,本書全球銷售超過3500萬冊,獲得亞馬遜書店4.6顆星高評價。如果你曾經陷入自我懷疑或精神內耗,本書可以協助你我重新思考,擺脫負面情緒,做自己生命中真正的主人。
Thumbnail
在法律上,借貸請求須證明雙方有借貸合意且借款已交付。匯款可憑轉帳紀錄,現金交付則須在借據上寫明「已收受現金⋯⋯無誤」,並由雙方確認簽名。設計妥善的借據,是保護自己借貸權益的關鍵。
一、AI 時代行銷環境變革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 AI 技術正在快速滲透行銷領域,深刻改變行銷人日常工作的方式與目標。以 個性化行銷、資料驅動決策、智慧化操作 為代表的新型態行銷模式,使企業能更有效地觸達消費者。然而,AI 的嵌入不僅帶來了效率提升,還重新定義了行銷專業技能的要求。 本研究的目
Thumbnail
2024年10月14日週一,我花了一整天開發了一套Read with AI的工作流。 這個工作流的起因,是來自目前常常需要閱讀臨時找到的paper或者industrial blog。 但由於這些blog 與paper 裡面的主題常常超過我的專業,第一次閱讀也很難有深入理解,更像是以學習的
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正在改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購物推薦到醫療診斷,再到犯罪預測。我們常常認為這些技術工具是客觀公正的,能夠幫助我們擺脫人類的偏見和主觀判斷。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讓我們從一個著名的案例說起。2018年,亞馬遜公司被爆出其招聘AI系統存在性別歧視。這個系統被
說AI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就像說有了網路或PowerPoint公司就不必聘請員工一樣荒謬。
Thumbnail
AI高速發展,現今一天的變幻超過古代十年的發展,不少人對未來充滿焦慮、迷茫,但一直以來都有一項能力,不僅人人都能學、還無法被AI取代﹔而貫穿古今,只要精通這能力,人生普遍差不了…
Thumbnail
別怕被取代?專家:AI 將成 Z 世代求職、升遷利器 確實,隨著生成式AI的興起,許多人開始擔心這可能會對勞動市場造成影響。 然而,專家指出,如果Z世代能夠學會利用AI,這將有助於他們在求職和職業晉升方面獲得優勢。 根據CNBC報導,Slack的Workforce Lab進行的調查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