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走出鑽牛角尖的頭腦卡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頭腦會因為某一個人的某個眼神,或者某一句話而卡關,不斷的讓那個「影像」浮現,或讓那句話的「聲音」重複出現,造成心情沉悶。這是頭腦正在鑽牛角尖的現象。

        人們從小到大,偶爾會鑽點牛角尖,讓自己卡在某一個思考點,轉不過去。這時,頭腦思維會僵化、情緒會僵住、情感變得冷酷、失去彈性,身體的能量變成約束、嚴肅的狀態,讓人感覺不自由。

        2023年7月6日,中央廣播電台的新聞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民眾8.9%、約200萬人有憂鬱症,其中重度憂鬱症患者占5.2%、約125萬人。」以這個統計數字來說,身邊每11個人就會有1個有憂鬱症。醫生表示,真正就醫的人不到三成。但,他們都受著憂鬱症的苦。新聞報導繼續說:「憂鬱症的高盛行率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工作壓力、家庭壓力、社會期望、人際關係及其他心理與生理因素,台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方式與高度競爭環境也可能對憂鬱症的盛行率產生影響。」在這種社會生活中,懂得自我減壓,不要掉入負面思維迴圈,是很重要的生活技能。

        那麼,掉入「頭腦卡關」的狀況時,應該怎麼辦?查爾斯介紹一個「走出關卡」的心理技巧,叫作「正念」。正念,是正視當下的念頭,對自己的狀態保持分分秒秒的覺知。這是禪修中的一種心理技巧,也可以稱作靜觀、內觀。靜靜的觀察自己內在的思想、情緒、感受,覺察自己精神世界的狀態。透過靜觀、內觀,清楚覺知鑽牛角尖的能量,於是,可以找到「打結」的地方,打開結,走出思想情緒的卡關!

        如果觀察到自己正在犯傻,就像看一個在耍鬧的小朋友那樣,看著他、笑一笑,就翻頁了! 如果觀察到自己正在發怒,身體甚至發抖,情緒被困住;當自己覺察了,可以試著自言自語:「 哦!原來是這樣喔!」 然後張開嘴、笑一笑:「哈哈哈哈哈!」 笑聲會改變大腦神經迴路!人生是一場遊戲,笑一笑,什麼事情都能夠過得去!

延伸閱讀:《8.9%國人有憂鬱症 醫師:就診率不到3成》RTI 中央廣播電台 時間:2023-07-06 10:33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72756

raw-image


avatar-img
134會員
373內容數
身心靈文字創作者丨方格子 創作內容有:#心靈小品 #能量調頻 #情緒調整 #靈魂基因 #靈性療癒 #正念冥想 #肯定句 #INFJ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不論如何,都會「到」。
盡過全力,不論成功或失敗,人生都能無憾。
事物是一體兩面的,我們不會輕言放棄,卻也可以勇敢放手!
不以某一次的成績,斷定自己的一生。
面對人生最好的態度是「有期待,卻不執著」。
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不論如何,都會「到」。
盡過全力,不論成功或失敗,人生都能無憾。
事物是一體兩面的,我們不會輕言放棄,卻也可以勇敢放手!
不以某一次的成績,斷定自己的一生。
面對人生最好的態度是「有期待,卻不執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身邊陸續被憂鬱症、躁鬱症所苦的人愈來愈多,有一面之緣的鄰居,有同事,有家人,甚至是自己的房客。嚴重的,被憂鬱症帶走了。 明星也是經常被憂鬱症call到的一群。嚴重的也是抵不過,選擇:那就先走吧。 想想台灣每年約有3000人因為憂鬱症而走。那整個世界有多少呢? 其實想到這這群人,心很痛,
Thumbnail
「不要想太多啦,輕鬆過日子就好~」 「為什麼要鑽牛角尖呢?把煩惱放下人才會快樂~」 「可不可以不要想那麼多?久了真的很煩欸!」   真羨慕單純的人!如果可以,誰喜歡想太多? 相信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小夥伴或多或少都曾有過上面的情形,從小就被說「容易想太多」、「愛鑽牛角尖」、「小劇場很多」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聒噪的大腦 寧靜的感受
你曾陷在負面漩渦中,難以自拔? 你曾鑽牛角尖,重複思考無法改變的事? 你曾輾轉反側,焦心憂慮於未知的答案? 別總是把情緒低潮推給水逆、賀爾蒙作祟 你要做的事是認清負面思考的影響與運用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  
Thumbnail
在台灣,罹患憂鬱症的人數預估有200萬人,但卻只有不到三成的患者前來就診。也因為這樣,擁有正確的憂鬱症觀念非常重要,除了能更瞭解自己的狀況,也可能拯救周遭的親朋好友。以下昕頤診所精心幫你準備了關於憂鬱症必看的7篇文章,讓你快速認識憂鬱症的症狀與治療,並解答多久會痊癒、如何陪伴等重點。 正常人吃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身邊陸續被憂鬱症、躁鬱症所苦的人愈來愈多,有一面之緣的鄰居,有同事,有家人,甚至是自己的房客。嚴重的,被憂鬱症帶走了。 明星也是經常被憂鬱症call到的一群。嚴重的也是抵不過,選擇:那就先走吧。 想想台灣每年約有3000人因為憂鬱症而走。那整個世界有多少呢? 其實想到這這群人,心很痛,
Thumbnail
「不要想太多啦,輕鬆過日子就好~」 「為什麼要鑽牛角尖呢?把煩惱放下人才會快樂~」 「可不可以不要想那麼多?久了真的很煩欸!」   真羨慕單純的人!如果可以,誰喜歡想太多? 相信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小夥伴或多或少都曾有過上面的情形,從小就被說「容易想太多」、「愛鑽牛角尖」、「小劇場很多」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聒噪的大腦 寧靜的感受
你曾陷在負面漩渦中,難以自拔? 你曾鑽牛角尖,重複思考無法改變的事? 你曾輾轉反側,焦心憂慮於未知的答案? 別總是把情緒低潮推給水逆、賀爾蒙作祟 你要做的事是認清負面思考的影響與運用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  
Thumbnail
在台灣,罹患憂鬱症的人數預估有200萬人,但卻只有不到三成的患者前來就診。也因為這樣,擁有正確的憂鬱症觀念非常重要,除了能更瞭解自己的狀況,也可能拯救周遭的親朋好友。以下昕頤診所精心幫你準備了關於憂鬱症必看的7篇文章,讓你快速認識憂鬱症的症狀與治療,並解答多久會痊癒、如何陪伴等重點。 正常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