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心得] 這不是社會新聞 by 菲利普.貝松|寶瓶文化(2024)

2024/03/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書名|這不是社會新聞

作者|菲利普.貝松(Philippe Besson) 

譯者|許雅雯 

出版|寶瓶文化(2024/03/26)

★ 內容簡介

「爸爸剛剛殺了媽媽。」

我們沒有學過如何面對這樣的災難。然而,它卻降臨在我們身上。這不是社會新聞,也不止是虛構小說。

★ 真實故事啟發、引人深思的家暴目睹兒小說  ★


▍一個人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從創傷裡走出來?

▍這僅僅是時間的問題嗎?

▍我們討論的不應該只限於婚姻糾紛導致的悲劇,

▍而是持續的暴力和恐懼造成的結果。


「爸爸剛剛殺了媽媽。」十三歲的妹妹蕾雅從家鄉撥來一通電話,兄妹兩人從此成為失去母親的小孩,也是殺人犯的孩子。


他們傷痛無助,卻無法真正憎恨父親。兄妹雙雙坐上法庭,聆聽審判,不停追索記憶──這起命案如此令人心碎,但一切有跡可循。審判結束,事情卻並未落幕。蕾雅白天沉默失語,夜裡驚醒尖叫,身上出現一條條刀尖劃過的痕跡;她在這裡,也不在這裡……


本書受真實事件啟發,從十九歲少年的視角出發,講述家暴慘案裡,受害者不止受暴者自身,也包含目睹一切發生的孩童。事發過後,他們陷入崩潰與矛盾,逃不開漫長的自責、懊悔與追問,所要承受與修復的傷不亞於傷亡者。破碎的幼小靈魂將持續在悲憤與惶恐無助中,一邊抽離自己,一邊重建自我。



閱:試讀


十九歲少年接到十三歲的妹妹打來的電話,告知媽媽過世的噩耗,兇手是爸爸,而妹妹是目擊者。

 

由於這是起兇殺案,法國憲警必須介入調查,儘管妹妹蕾雅還未成年,但因為她是唯一目擊者,憲警還是得詢問她關於命案的細節。哥哥離家多年,陪同妹妹接受訊問的過程中,得知一部份從前沒注意過的日常細節,例如母親早已有憂鬱傾向,瞞著大家偷偷服藥,也曾想過離開,更曾經到憲警隊求助,只是沒被重視。想起記憶中的爸媽,兩人的成長環境造就他們的個性,而個性也影響了往後的相處模式。哥哥想起還住在家的時候,有些祕密會與母親分享,但跟爸爸的相處稱不上和睦。後來他便到巴黎學舞逐夢,也因此錯失許多也許能挽救的時刻。目睹父親殺害母親的是妹妹,他對於妹妹的陰影無能為力。

 

原本該是保護者的爸爸成為殺害媽媽的兇手,他們既是受害者家屬,也是加害者的孩子,不難想像兄妹倆在後來面對父親時會有多煎熬。對於旁觀者來說,這只是則新聞,或許再關切報導中的細節,但再有更重要或被大幅報導的新聞出來後,這則悲劇就被其他人忘記了,直到下次又有類似的悲劇,才會有人想起。但對他們或照顧他們的外公來說,這不只是社會新聞,而是影響人生的重大悲劇。這些悲劇,沒有一個是應該發生的。或許我們可以盡量平靜去回想報導中那些沒有注意到的環節,反省是否多注意就能阻止下一次悲劇,但對於相關者來說,發現曾有機會避免悲劇但卻沒有注意,對傷口癒合並沒有幫助。那些時刻,我們究竟是真的沒看到,或是假裝沒看到呢?

 

故事以哥哥的角度敘述事情的開端,以及事情發生後回到了家鄉,跟妹妹面對一切,決定留在家鄉等等,言詞中沒有過度誇飾他們的難過與憤怒或自責,但平實敘述反而更能讓人了解他們心中的複雜感受。活下來的人十分辛苦,因為心裡千瘡百孔,修復的路還很長。直到故事結束,他們都還在修復途中。藉這個故事,提醒我們留意生活中每個可能的求救訊號,也許雞婆一點就能阻止一件憾事的發生。除了受害者,與事件相關的人可能都有創傷,如何接住他們給予支持,也成為值得我們思考的課題。讀來沉重,但值得一讀。


本文為試讀心得,謝謝寶瓶文化提供試讀。


--


 

內容總結
這不是社會新聞 by 菲利普.貝松(Philippe Besson)
4
/5
8會員
162內容數
各種心得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