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讀鴨川食堂其實是一個誤會,因為我是先讀了柏井壽的「 一個人的京都晚餐」,所以想看看鴨川附近有什麼推薦的食堂。哈哈哈哈哈!誤會大了。
他提到了食器,食堂嘛,食器的講究與否其實也是主人靈魂的表現之一。清水燒、 萬古燒、 唐津燒、輪島漆等等,看書是不可能「吃」到食物的,食器倒是可以自己腦補搜尋想像。
書裡還提到了東本願寺前的銀杏和京都御所,還有京都的森林、京都的寺廟,寺廟裡的十二生肖祠堂。我就會想說:啊?真的是這樣嗎?故事大都是虛實交錯,想像的實現和落差在現實出現的那一刻應該會很有趣吧。還沒去京都之前,我自己先腦內旅行一下,うん~
餐點的話,鍋燒烏龍麵、青花魚壽司、馬鈴薯燉肉。我總是覺得不真正吃過的話,看著食譜是做不出真滋味的,因為少了回憶裡的味道認證吧?所以說,「鴨川食堂」這本書,還是自己親自讀過才行吧?如果你也讀過,請跟我分享一下你都看到了什麼吧? お願いします。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