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大爆炸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究竟是依靠著什麼才在這個既不美好也不吸引人的社會裡生存的呢?

最近,因為轉換到不習慣的工作崗位,把工作和生活全都弄得亂七八糟的自己陷入了一種極度的憂鬱情緒中。想吐、頭痛、胸悶、四肢發軟等症狀三不五時就會找上自己,每天就是在調整自己和無法控制間循環。

自己是怎麼了呢?該不會是憂鬱症的前兆吧?這麼想著的我,除了憂鬱,更陷入了無端的恐懼。

無法完成的工作,不斷丟給別人的項目,無法準時完成的突發事件,不斷被退回的公文流程,無數不曾做過、不上手的事情堆滿了辦公桌。各式各樣的情緒,別人的,自己的,加上過往的,讓我好像揹著山的烏龜寸步難行,不知道該走到哪個地方。

我崩潰了,那些丟到腦後的自殘想法又一次地浮現。

我一直以為自己已經足夠的堅強、足夠的理智,不會再去進行這些傷害自己的方式,但很顯然我沒有如我想的這樣。

疼痛並沒有減輕我的痛苦,該不舒服的還是不舒服,該難受的還是難受,沒有帶來任何解脫與理解,那麼我該怎麼處理這些干擾我生活的東西?

當一切開始失序,重新歸零似乎是唯一的方法。但是,失去了依託的情緒又該收到哪個盒子?

爆炸的情緒奪走了我對外界的感受,或許是為了維持自己上班的狀態,情緒的反應被我壓到了極限。但是,這反而奪走了我活動的熱情,無法在工作上付出任何一點注意力。

我該怎麼辦?

沒有任何進度的工作,沒有任何方向的學習計畫,一切的想法彷彿崩解。所有的計畫,所有的想法都變成了零。勉強自己在工作和生活間平衡的自己終於在某一天徹底失控。

當一切失控,手腳彷彿凍結,精神陷入混沌,所有曾經處理情緒的方法全部成了負擔。

意識清楚的知道:這一次,我什麼都辦不到,什麼也完成不了。

當自我徹底失序,過往建構的理智反而成了推進自己跨入地獄的點火器。無數的自責在腦中迴盪。無數的話語在腦中化作否定。

自己什麼都做不到。

前陣子的頹懶成為了自我毀滅的發射器,想要就此消失的恐懼也跟著發聲。

我怎麼停下來的?

一股強烈的不甘停下了我的遠眺。

我還什麼都沒有完成,為什麼要認輸?

我停下了腳步,停止了前進。

無法自愈的我開始尋求幫助,所以我想試著向誰發聲。

表現自己不是可恥的事情,尋求幫助也不是將自己的一切丟給誰。如果說失控教給我什麼事情,那就是—思慮不是你自己,思想才是

開始找人談話,開始向外界的資源求助。有趣的是,在預約心理諮詢時,我的精神其實是完全崩解的狀況,甚至不記得自己在預約單上打了什麼東西。但是精神似乎記住了求助的行為,我開始去試著讓被壓住的情緒發出來。看影片,聽音樂,在threads上聽別人的故事,找信任的人了自己的情緒。然後,等著,等著,心理諮商的時間到來。

結果,我在心理諮商前,恢復了少許情緒感知的能力。

到了諮商的那天,諮商師說我的情緒管理很好,可能只是急性壓力症狀。

16會員
100內容數
少年總是做夢,青年總是尋夢,中年總是不夢,老年一場大夢。 在夢相互交織的現實裡,讓我們一起勾勒夢的形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沉默者的發聲方式 的其他內容
幽深、晦暗、如淵的寂靜,當觸手可及的光宛如蜿蜒的觸枝纏繞向預留的觀景窗,宛如千萬蟬鳴的躁聲響徹停滯的大腦。 如墨的星空如同海潮,一波一波地拍向逐漸升空的火箭。逐漸遠離的星球綴著點點的燈光,太陽的弧光繞過故鄉,火箭裡的遠鄉人看著,念著,眼角流下了淚。 夜空失去了星,白日裡的藍天成了少許的慰藉。
在追番的體驗中總會有許多不期而至的好作品闖入眼中,在偶然間我遇到將內心吶喊出的MyGo!!!!!那些迷茫著、逃避著卻還是跌跌撞撞前進的迷子們,讓追番許久的我彷若被流星轟擊心靈,從此無法自拔,不能自己。 等待著他的再臨,等待著他接下來。反覆地觀看,反覆的凝聽他們的歌、他們的詩超絆
當夢醒來,看著世界的是我?還是你? 張開眼,總會覺得世界有些不同? 有人說睡眠是讓昨天的自己死去,讓今天的自己覺醒。每一天的自己都是截然不同,每一天的自己都是嶄新的別人。而我,最近總覺得......這或許是真的。 張開眼,鏡中的自己眼神沒有生氣。滴滴答答落下的水珠打在洗臉槽的邊緣,飛濺的水珠濺濕
瞭解虛擬貨幣市場發展過程與趨勢,以及各個虛擬貨幣的特色和使用場景。投資時需留意相關生態、交易和社群活躍程度,同時應對虛擬貨幣的技術資料和說明書做詳細瞭解。
這是一個關於天才與凡人之間挑戰與成長的故事,描述了伊姆姆和木木伊之間的挑戰與努力。天才的奇思與凡人的木木,共同創造出許多奇思妙想的產品及革新,突破了匠人公會的等級認定。文章中充滿了創意、挑戰與奇思妙想的故事,值得一讀。
區塊鏈原理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Blockchain)是一種分散式帳本技術,它基於加密學和分散式計算的原理,通過將數據以區塊的形式連接在一起,形成鏈條。每個區塊包含一定時間內的多筆交易記錄,並使用密碼學哈希函數與前一個區塊相連,這種連接保證了數據的不可篡改性。 2. 區塊鏈的基本結構 2
幽深、晦暗、如淵的寂靜,當觸手可及的光宛如蜿蜒的觸枝纏繞向預留的觀景窗,宛如千萬蟬鳴的躁聲響徹停滯的大腦。 如墨的星空如同海潮,一波一波地拍向逐漸升空的火箭。逐漸遠離的星球綴著點點的燈光,太陽的弧光繞過故鄉,火箭裡的遠鄉人看著,念著,眼角流下了淚。 夜空失去了星,白日裡的藍天成了少許的慰藉。
在追番的體驗中總會有許多不期而至的好作品闖入眼中,在偶然間我遇到將內心吶喊出的MyGo!!!!!那些迷茫著、逃避著卻還是跌跌撞撞前進的迷子們,讓追番許久的我彷若被流星轟擊心靈,從此無法自拔,不能自己。 等待著他的再臨,等待著他接下來。反覆地觀看,反覆的凝聽他們的歌、他們的詩超絆
當夢醒來,看著世界的是我?還是你? 張開眼,總會覺得世界有些不同? 有人說睡眠是讓昨天的自己死去,讓今天的自己覺醒。每一天的自己都是截然不同,每一天的自己都是嶄新的別人。而我,最近總覺得......這或許是真的。 張開眼,鏡中的自己眼神沒有生氣。滴滴答答落下的水珠打在洗臉槽的邊緣,飛濺的水珠濺濕
瞭解虛擬貨幣市場發展過程與趨勢,以及各個虛擬貨幣的特色和使用場景。投資時需留意相關生態、交易和社群活躍程度,同時應對虛擬貨幣的技術資料和說明書做詳細瞭解。
這是一個關於天才與凡人之間挑戰與成長的故事,描述了伊姆姆和木木伊之間的挑戰與努力。天才的奇思與凡人的木木,共同創造出許多奇思妙想的產品及革新,突破了匠人公會的等級認定。文章中充滿了創意、挑戰與奇思妙想的故事,值得一讀。
區塊鏈原理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Blockchain)是一種分散式帳本技術,它基於加密學和分散式計算的原理,通過將數據以區塊的形式連接在一起,形成鏈條。每個區塊包含一定時間內的多筆交易記錄,並使用密碼學哈希函數與前一個區塊相連,這種連接保證了數據的不可篡改性。 2. 區塊鏈的基本結構 2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各位看客,你們認識多少大師?比如說普魯斯特、德希達、傅柯、胡適、錢鍾書。據說,南港中央研究院內部人士,常常互稱對方是大師,如此一來,大師、晶片、雄三飛彈,乃成為台灣三寶。大師的言行,每每貼近神諭神蹟,一舉一動,備受關注。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出現大師,從而照耀人間,福國利民。日後大師往生之後,依然點亮地
Thumbnail
在網路上看到動漫推薦的短片就被這個畫面很狠地吸引住了,有哪一個心力交瘁的社畜小可憐能抗拒大貓咪的摸頭殺( ♥д♥),諭吉男友力MAX! (雖然下一秒就被推出門了) 《能幹貓今天也憂鬱》是2023年7月的新番,女主角福澤幸來是一位單身上班族,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
Thumbnail
即使,目前大眾對憂鬱的污名化越來越減少,仍有許多人害怕被貼上憂鬱的標籤,因為憂鬱似乎代表著無能、抗壓力低、想太多、不努力…等。以社會主流來說,患有憂鬱的人是社會的不適應者、淘汰者,甚或是拖累他人的累贅。
Thumbnail
我有時會想,星座(或稱之占星學)對人們之所以有療癒的效果,也許是因為我們可以透過星象資訊,對現狀的困境與低潮找到歸因。 󠀠 「啊,原來是XX逆行啊」 「所以這種無力感,是大家都會有的啊」 讓我們放過自己,少一點對自己的自責。由無盡的痛苦迴圈中,轉為比較能正視、接受並處理當前的情緒。 󠀠
Thumbnail
我是個做事積極認真又很用心的人,但大學我讀得亂七八糟,總共多花了三年的時間才畢業。 不知道我第一次逃離期中考和情緒有沒有關係,但從那時開始我再也沒辦法好好上課唸書。
Thumbnail
如何陪伴「憂鬱症」?掌握三大要點,讓我們不慌張又有效! 在心理治療工作上遇到很多諮詢:「心理師,我朋(親)友常常憂鬱,甚至有輕生想法,我該怎麼幫忙他?」。 第一點:辨識「憂鬱狀態」與遇到想自殺該怎麼辦 第二點:「找對方法懶人包」,適當陪伴與資源連結 第三點:幫忙當事人接地氣_量力而為防止復發
Thumbnail
她從小就一直處在一定要比別人好,不然就會感覺自己很差勁的環境。
Thumbnail
憂鬱症只是大腦的問題? 隨著對憂鬱症的知識越來越普及,我們越來越不再視憂鬱症患者為「想太多、不知足」的性格軟弱者,而是將之視為大腦疾病,源於血清素不足之生理現象(化學物質失衡)。因此,社會上便有一種論述出現:憂鬱症就像癌症、糖尿病、感冒等疾病一樣,只是它出錯的地方在大腦。這不是那個人的錯,而是身體出
當他們描述發作的那一天,描述死亡的念頭突然出現並且「不想再活著」是可能的,這些我都無法理解,我無法理解怎麼會有人一度想要活著。而每當我讀到這類敘述,我又會再度認為,和憂鬱一起長大,以及累積情緒直到有一天分水嶺式地變得憂鬱,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後者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跟前者有著根本的差別。當他們在分享如
Thumbnail
告訴長期陷入憂鬱症的親友「你的大腦發炎了所以你一直好不了」,有時是個同理,至少不是個指責。因為個人體質、以及過往遭受到的挫折、壓力,加上人類基因遺傳的免疫反應,導致大腦陷入混亂,這時不是告訴病人「你不要想就好」、「你不要這麼做就好」,就能改善問題。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各位看客,你們認識多少大師?比如說普魯斯特、德希達、傅柯、胡適、錢鍾書。據說,南港中央研究院內部人士,常常互稱對方是大師,如此一來,大師、晶片、雄三飛彈,乃成為台灣三寶。大師的言行,每每貼近神諭神蹟,一舉一動,備受關注。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出現大師,從而照耀人間,福國利民。日後大師往生之後,依然點亮地
Thumbnail
在網路上看到動漫推薦的短片就被這個畫面很狠地吸引住了,有哪一個心力交瘁的社畜小可憐能抗拒大貓咪的摸頭殺( ♥д♥),諭吉男友力MAX! (雖然下一秒就被推出門了) 《能幹貓今天也憂鬱》是2023年7月的新番,女主角福澤幸來是一位單身上班族,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
Thumbnail
即使,目前大眾對憂鬱的污名化越來越減少,仍有許多人害怕被貼上憂鬱的標籤,因為憂鬱似乎代表著無能、抗壓力低、想太多、不努力…等。以社會主流來說,患有憂鬱的人是社會的不適應者、淘汰者,甚或是拖累他人的累贅。
Thumbnail
我有時會想,星座(或稱之占星學)對人們之所以有療癒的效果,也許是因為我們可以透過星象資訊,對現狀的困境與低潮找到歸因。 󠀠 「啊,原來是XX逆行啊」 「所以這種無力感,是大家都會有的啊」 讓我們放過自己,少一點對自己的自責。由無盡的痛苦迴圈中,轉為比較能正視、接受並處理當前的情緒。 󠀠
Thumbnail
我是個做事積極認真又很用心的人,但大學我讀得亂七八糟,總共多花了三年的時間才畢業。 不知道我第一次逃離期中考和情緒有沒有關係,但從那時開始我再也沒辦法好好上課唸書。
Thumbnail
如何陪伴「憂鬱症」?掌握三大要點,讓我們不慌張又有效! 在心理治療工作上遇到很多諮詢:「心理師,我朋(親)友常常憂鬱,甚至有輕生想法,我該怎麼幫忙他?」。 第一點:辨識「憂鬱狀態」與遇到想自殺該怎麼辦 第二點:「找對方法懶人包」,適當陪伴與資源連結 第三點:幫忙當事人接地氣_量力而為防止復發
Thumbnail
她從小就一直處在一定要比別人好,不然就會感覺自己很差勁的環境。
Thumbnail
憂鬱症只是大腦的問題? 隨著對憂鬱症的知識越來越普及,我們越來越不再視憂鬱症患者為「想太多、不知足」的性格軟弱者,而是將之視為大腦疾病,源於血清素不足之生理現象(化學物質失衡)。因此,社會上便有一種論述出現:憂鬱症就像癌症、糖尿病、感冒等疾病一樣,只是它出錯的地方在大腦。這不是那個人的錯,而是身體出
當他們描述發作的那一天,描述死亡的念頭突然出現並且「不想再活著」是可能的,這些我都無法理解,我無法理解怎麼會有人一度想要活著。而每當我讀到這類敘述,我又會再度認為,和憂鬱一起長大,以及累積情緒直到有一天分水嶺式地變得憂鬱,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後者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跟前者有著根本的差別。當他們在分享如
Thumbnail
告訴長期陷入憂鬱症的親友「你的大腦發炎了所以你一直好不了」,有時是個同理,至少不是個指責。因為個人體質、以及過往遭受到的挫折、壓力,加上人類基因遺傳的免疫反應,導致大腦陷入混亂,這時不是告訴病人「你不要想就好」、「你不要這麼做就好」,就能改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