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修正發布校園霸凌防制準則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施行日期:113年04月19日(五)

新聞稿如下:

為使校園霸凌防制準則真的能發揮功效,避免學生因為校園霸凌受害,教育部自去(112)年3月起即委託專家學者進行「校園霸凌防制準則」檢討,歷時1年,共召開20場次研商會議,6場次公聽會,廣邀教師團體、家長團體、重要民間團體、校長團體、兒少代表、學者專家、地方政府與民意代表討論,深入瞭解處理校園霸凌問題時,實務上面臨的困難,並努力找出解決方案,終於完成「校園霸凌防制準則」修正,將自本(113)年4月19日施行。本次修正重點如下:


一、區分「生對生」與「師對生」霸凌事件,分別妥善處理:

本次修正將校園霸凌事件區分為「生對生」與「師對生」霸凌事件,依其特性分別妥善處理,生對生霸凌事件依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處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師對生」霸凌事件,則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處理(第5條)。


二、落實預防輔導機制:

本次修正明定各級主管機關及學校應以預防及輔導為原則,積極推動校園霸凌防制工作,包括每學期辦理校園霸凌防制及輔導增能研習,強化教職員工班級經營能力(第8條)。此外,也要求學校平時應積極處理學生的違法或不當行為,避免發生校園霸凌(第21條);再者,為鼓勵及保障學生見義勇為的行為,也增訂學生為了避免自己或他人生命、身體受到不法侵害,可以採取必要措施,而不受處罰(第22條)。


三、建立專業、公正及有效的處理機制:


(一)「生對生」霸凌事件的處理,學校應設置防制委員會,下設審查小組判斷是否受理(第7條、第24條至第25條)。受理後,應組成處理小組進行調和或調查,完成調和或調查報告後,再交由防制委員會審議(第35條、第45條)。


(二)本次修正創設「調和程序」:1.針對生對生霸凌事件的特性,落實修復式正義,促進雙方當事人對話與相互理解,化解衝突,修復關係及減少創傷(第28條至第32條)。2.為了讓調和事件處理更具專業性與公正性,處理小組至少過半數委員應自人才庫外聘,由專業的委員尊重雙方當事人意願進行調和,以確保調和的專業性與公正性(第27條)。3.調和視雙方意願進行,若一方無意願,或者處理小組委員認為有運用權力影響調和進行,則立即停止(第32條)。


(三)在「調查」程序部分,本次修正也更明確規定調查程序的進行方式,包括調和及調查程序的轉換(第33條),訪談時應全程錄音或錄影、行為人應親自出席接受調查、訪談學生應以保密方式為之等,以保障調查程序的公正性(第39條)。


(四)過往學生構成刑法傷害罪之行為(例如毆打他人導致骨折),因不符合霸凌「持續性」要件,學校通常不受理或認定霸凌不成立,讓外界誤以為學校不處理故意傷害事件。本次修正已完善故意傷害事件處理程序,以後學校可準用霸凌事件之處理程序,嚴謹慎重的處理(第71條)。


四、強化主管機關權責,有效快速保障被行為人權益:過往被行為人不服處理結果,向學校提出申復與申訴後,主管機關才有立場介入處理。為保障被行為人,本次修法強化主管機關權限,被行為人對學校作成的終局決議不服,即可向主管機關提出陳情,立即由主管機關所設的審議委員會審議,以保障被行為人權益(第49條)。而在行為人部分,則可依據正常救濟程序提起申訴(第46條)。


五、建置專業調和及調查人才庫:教育部為確保「處理小組」的調和及調查品質,已積極辦理霸凌調和及調查人才培訓,並建立人才庫,透過培訓教育、法律、心理、輔導、社會工作等領域之專業人士,確保校園霸凌事件處理品質(第9條)。


六、健全相關配套機制:


(一)建置調查人才庫:迄今教育部已辦理6個梯次調和及調查人才培訓,培訓720名人才,5月將繼續辦理3梯次培訓,培訓人才預計突破千人。


(二)製作工作手冊:為配合新版「校園霸凌防制準則」施行,教育部已為學校與主管機關編製操作手冊,提供實務現場運用。


(三)相關資源經費補助:為因應「性別平等教育法」、「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修正發布,協助各公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事務輔導工作運作,充實推動業務之人力,後續預計投入新臺幣2.5億預算協助各地方政府及學校。補助項目包括:「辦理性別平等教育、霸凌防制及正向管教推動業務所需人力及運作」及「辦理校園性別事件調查專業人員培訓研習」等經費。

新聞稿來源:https://reurl.cc/Ej7OY1

附件資料:https://reurl.cc/MOvn2k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du-lawyer的沙龍
80會員
175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2)於教育部校園毒品、霸凌管制處理相關專報後,針對專報內容,深入分析校園霸凌通報、修法,與教師心理健康層面,教育部應精進改善之項目。此外,郭昱晴也關心台師大邱姓教師性騷案件,要求教育部持續關注、重視本案後續對邱師之處置。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2)於教育部校園毒品、霸凌管制處理相關專報後,針對專報內容,深入分析校園霸凌通報、修法,與教師心理健康層面,教育部應精進改善之項目。此外,郭昱晴也關心台師大邱姓教師性騷案件,要求教育部持續關注、重視本案後續對邱師之處置。
Thumbnail
三月份是私立中學錄取放榜的日子。許多原本屬意公校的中產階級家庭,開始把小孩送進私校;並非因為經濟條件變好,而是太擔心這三件事。 一是教育制度改變,二是校園安全事件頻傳,師長無力管束,家長只好自保;三是公立學校師資良莠不齊。 - <<失靈的教育平衡器>> 商業周刊2024/4/11 第1900期-
Thumbnail
三月份是私立中學錄取放榜的日子。許多原本屬意公校的中產階級家庭,開始把小孩送進私校;並非因為經濟條件變好,而是太擔心這三件事。 一是教育制度改變,二是校園安全事件頻傳,師長無力管束,家長只好自保;三是公立學校師資良莠不齊。 - <<失靈的教育平衡器>> 商業周刊2024/4/11 第1900期-
Thumbnail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
Thumbnail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
Thumbnail
教育部修正發布校園霸凌防制準則
Thumbnail
教育部修正發布校園霸凌防制準則
Thumbnail
新北市最近發生「7打1」的國中生霸凌事件,歸根究柢,還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只有政府願意投資家庭教育,讓家庭教育發揮功能,才能徹底降低霸凌案件發生率。
Thumbnail
新北市最近發生「7打1」的國中生霸凌事件,歸根究柢,還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只有政府願意投資家庭教育,讓家庭教育發揮功能,才能徹底降低霸凌案件發生率。
Thumbnail
【思考】 對於學生的懲處,是否需要由法律規定?
Thumbnail
【思考】 對於學生的懲處,是否需要由法律規定?
Thumbnail
新北國中生遭割頸案反映出校園內連提供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出問題,這讓家長如何放心讓孩子上學?面對這樣的困境,教育部還是將政治置於專業之上,此舉完全罔顧孩子的教育和人身安全。
Thumbnail
新北國中生遭割頸案反映出校園內連提供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出問題,這讓家長如何放心讓孩子上學?面對這樣的困境,教育部還是將政治置於專業之上,此舉完全罔顧孩子的教育和人身安全。
Thumbnail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當您在內閣改組不動如山,任內卻發生豐原高中學生自殺到新北國中少年割喉,您問心無愧嗎?當我三年前擔任國教署諮詢委員提案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呼籲對學生的一次性暴力或重大肢體傷害也是霸凌,教育部卻到現在都沒有完成修法。如今學生在校內被割喉慘死,竟然都不是校園霸凌,這不是很諷刺嗎?
Thumbnail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當您在內閣改組不動如山,任內卻發生豐原高中學生自殺到新北國中少年割喉,您問心無愧嗎?當我三年前擔任國教署諮詢委員提案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呼籲對學生的一次性暴力或重大肢體傷害也是霸凌,教育部卻到現在都沒有完成修法。如今學生在校內被割喉慘死,竟然都不是校園霸凌,這不是很諷刺嗎?
Thumbnail
教育制度及學生作息規畫的問題、 學校環境及學生生態的的問題、 校規的問題、 校長的問題、 主任的問題、 老師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家長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同儕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學生本人的問題、 學生友人的問題、 台灣教育界的問題、 台灣社會的問題、 其他問題……
Thumbnail
教育制度及學生作息規畫的問題、 學校環境及學生生態的的問題、 校規的問題、 校長的問題、 主任的問題、 老師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家長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同儕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學生本人的問題、 學生友人的問題、 台灣教育界的問題、 台灣社會的問題、 其他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