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失能 霸凌問題不斷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新北市於今年(2024年)1月28日,發生「七打一」的國中生霸凌案。七名未滿15歲的少女於KTV包廂內,對一名少女施暴,之後,施暴者不僅將施暴影片上傳至網路,其中一名施暴少女還在東窗事發後,在警車內拍照、打卡,並附上笑臉貼圖(註1)。此種種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行徑讓人不禁要問: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怎麼了?

另一個讓人不解的是,當事情發生後,警方除了將涉案少女移請新北地方法院少年法庭審理,也聯絡校方及請新北市政府少年輔導委員會輔導(註2)。問題是,這些涉案少女的家長呢?難道家長不需要一起輔導嗎?

家庭教育對孩子重不重要?這個問題不言而喻。而且,美國行為經濟學家Uri Gneezy和John List的研究發現:

一、孩子越小,教學成效越好

若孩子成長到14歲之後,其生活經歷已讓孩子人格產生一定程度的定型,因此,很難進行管教,能改變的機率相對降低很多,除非外界能提供更強而有力的干預,否則孩子的行為只會越來越偏(註3)。

二、教父母比教孩子重要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所以,對孩子童年影響最大的是父母。

讓我們看看下面的例子。

莎琳是一個得了產後憂鬱症的媽媽,平時對待孩子妮雅時往往面無表情。當妮雅哭鬧時,也時常以無視妮雅或叫妮雅「閉嘴」的方式應對,結果,妮雅出現生長遲緩的狀況。

醫生在治療妮雅的同時,也請社工協助說服莎琳加入療程,但是莎琳不願意。由於莎琳沒有辦法脫離憂鬱症的掌控,不願意尋求協助,也沒辦法改善她與妮雅的互動問題;最後,醫生只好將妮雅的狀況報告兒童保護服務單位。

為什麼父母給予孩子的關愛會對孩子那麼重要?因為父母若對孩子冷漠,就無法提供孩子所需的眼神交流、刺激性的面部表情、擁抱與親吻,孩子的內分泌和神經系統可能因此受損。

另外,由於父母對孩子的冷漠態度,也可能忽略孩子的生理需求,造成孩子無法攝取其成長所需要的營養,錯過孩子剛出生那幾年大腦神經元產生健康連結的黃金時期(註4)。

反觀Uri Gneezy和John List的研究則發現,教育家長的成效遠優於教育孩子,因為接受過相關家庭教育課程的家長,其子女在學校放暑假期間,比較不容易出現成績退步的現象,而這正是此次新北霸凌事件所顯現的問題(註5)。

歸根結底,政府與其不斷強調增設輔導資源,還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強化家庭教育,讓家庭發揮良好功能。更重要的是,政府(不管是教育部還是衛服部)不應該刻意忽視家長應負的責任,將家長的責任轉嫁給學校或其他單位,甚至給家長不需要負教育責任的錯覺。

只有對症下藥讓家庭教育發揮功能,才能解決目前許多孩子行為嚴重偏差的問題。

註1:疑爭風吃醋 7少女聯手霸凌還PO網

被懷疑講壞話又搞曖昧 國二少女遭潑水、呼巴掌霸凌

註2:懷疑被講壞話 新北7少女涉霸凌1少女遭送辦

註3:摘自《隱性動機》第四章

註4:摘自《深井效應》第六章

註5:摘自《隱性動機》第五章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avatar-img
94會員
167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綠園嬿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新北市國中割頸案讓我們看到目前教育的重大問題,而這其中的根本問題就是家庭教育。期許教育部能用心做好家庭教育,讓人民重拾對教育的信心。
自新北某國中校園內發生令人悲痛的割喉案後,教育部看似快馬加鞭制定法規,試圖亡羊補牢化解社會不滿所帶來的政治效應,但從其端出的政策可以看到,教育部只想解決政治問題,再次祭出「輔導」的老招(註1),而沒有真正想解決目前校園內充斥不定時炸彈,為校園帶來人身安全和恐懼的問題……
為什麼在少子化的潮流下,青少年的犯罪率不減反增?因為目前社會型態的改變造成家庭功能越來越弱。因此,如果教育部不努力在家庭教育下功夫,恐怕青少年的行為問題會更加嚴重。
當社會濫用「受教權」的同時,它也成為不少情障特教生的保護傘。不少情障特教生在「受教權」的保護傘下,對老師和同學實施肢體和語言暴力,讓校園內充滿恐懼。希望教育部能正視情障特教生所造成的教育問題,並提出有效解決之道。
我國不管是教育部或衛福部,在幼兒教育政策上,時常用最無腦的方式執行政策--撒錢。但是,就實務面來說,幼兒教育最重要的是教會家長或照顧者如何教育小孩。所以,若希望孩子獲得好的照顧,政府需要用更多的心思制定並執行政策,孩子才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和照顧。
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中,嚴重影響學校教學品質的原因之一,就是恐龍家長橫行。在恐龍家長中,部份可能是情緒不成熟的人。因此,在這篇文章中,除了介紹情緒不成熟者的特徵之外,也舉實例說明,以幫助讀者更易辨識出情緒不成熟的恐龍家長。
新北市國中割頸案讓我們看到目前教育的重大問題,而這其中的根本問題就是家庭教育。期許教育部能用心做好家庭教育,讓人民重拾對教育的信心。
自新北某國中校園內發生令人悲痛的割喉案後,教育部看似快馬加鞭制定法規,試圖亡羊補牢化解社會不滿所帶來的政治效應,但從其端出的政策可以看到,教育部只想解決政治問題,再次祭出「輔導」的老招(註1),而沒有真正想解決目前校園內充斥不定時炸彈,為校園帶來人身安全和恐懼的問題……
為什麼在少子化的潮流下,青少年的犯罪率不減反增?因為目前社會型態的改變造成家庭功能越來越弱。因此,如果教育部不努力在家庭教育下功夫,恐怕青少年的行為問題會更加嚴重。
當社會濫用「受教權」的同時,它也成為不少情障特教生的保護傘。不少情障特教生在「受教權」的保護傘下,對老師和同學實施肢體和語言暴力,讓校園內充滿恐懼。希望教育部能正視情障特教生所造成的教育問題,並提出有效解決之道。
我國不管是教育部或衛福部,在幼兒教育政策上,時常用最無腦的方式執行政策--撒錢。但是,就實務面來說,幼兒教育最重要的是教會家長或照顧者如何教育小孩。所以,若希望孩子獲得好的照顧,政府需要用更多的心思制定並執行政策,孩子才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和照顧。
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中,嚴重影響學校教學品質的原因之一,就是恐龍家長橫行。在恐龍家長中,部份可能是情緒不成熟的人。因此,在這篇文章中,除了介紹情緒不成熟者的特徵之外,也舉實例說明,以幫助讀者更易辨識出情緒不成熟的恐龍家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開案就是嚴重的個案需要定期追蹤 今天社工再次打給我 對於近期小孩子的狀況 家暴是否持續發生的狀況 以及過去家暴的一些細節 進一步做了解 關於小孩子是否有被施暴的可能 社工建議可以觀察: 身上是否有一塊一塊的瘀清? 在公共場所遇到有人大聲講話是否孩子會異常害怕?
Thumbnail
兒少性剝削近來受到輿論的關注,政府機關和立法委員正努力提高刑責,但封網、限制瀏覽等實務方面仍有困難。建議從兒少教育和家長管理上著手,並呼籲政府相關單位共同配合,才能減少兒少性剝削的發生。
Thumbnail
孩子上小學第一周,我接到了老師的電話:「媽媽,您的孩子被隔壁的同學抓傷了,我要跟您說明……......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針對兒童的暴力不僅是肢體上的,也可能是心理上的或性方面的。對兒童的性暴力包含對兒童的性剝削與性虐待,其可作為一概括性用語,指涉包括刻意作為與不作為,以及與肢體及心理暴力相關的各種現象。
Thumbnail
猶記得前陣子發生國中生割頸事件震驚全台,而校園內所發生的眾多紛擾也不僅止於校園霸凌,同儕之間相互捉弄或是言語嘲諷,都很容易引發衝突而觸犯法律,而這本書的作者吉靜如是少年調查保護官,她在少年法庭上遇過無數的案例,也基於加強法治教育的前提而寫下這本書作為預防犯罪的提醒。 書中不只是提到常見的霸
Thumbnail
如果是兩個不學好的叛逆孩子互毆造成其中一人往生,社會輿論多半不會在意,因為社會眼光會認為兩個家庭都有問題,無法判斷誰是誰非。甚至會有網友認為,家長不教只好讓社會來教。 如果是品學兼優的孩子被惡少打死,那又是另一種輿論,全台灣都跟著受害者家屬心痛。說穿了,打人跟被打的都只是孩子,是什麼樣的家庭環
Thumbnail
每每提到校園霸凌, 社會大眾多願意正義挺身, 以實際行動去撻伐可惡的施暴者。 無論於法律之內甚或是法律之外, 盡力去想辦法遏止類似惡行再次發生。 我常暗自在想: 這是從人類有學校以來, 都不曾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的議題! 因為, 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只有施暴孩子品行, 還有他背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開案就是嚴重的個案需要定期追蹤 今天社工再次打給我 對於近期小孩子的狀況 家暴是否持續發生的狀況 以及過去家暴的一些細節 進一步做了解 關於小孩子是否有被施暴的可能 社工建議可以觀察: 身上是否有一塊一塊的瘀清? 在公共場所遇到有人大聲講話是否孩子會異常害怕?
Thumbnail
兒少性剝削近來受到輿論的關注,政府機關和立法委員正努力提高刑責,但封網、限制瀏覽等實務方面仍有困難。建議從兒少教育和家長管理上著手,並呼籲政府相關單位共同配合,才能減少兒少性剝削的發生。
Thumbnail
孩子上小學第一周,我接到了老師的電話:「媽媽,您的孩子被隔壁的同學抓傷了,我要跟您說明……......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針對兒童的暴力不僅是肢體上的,也可能是心理上的或性方面的。對兒童的性暴力包含對兒童的性剝削與性虐待,其可作為一概括性用語,指涉包括刻意作為與不作為,以及與肢體及心理暴力相關的各種現象。
Thumbnail
猶記得前陣子發生國中生割頸事件震驚全台,而校園內所發生的眾多紛擾也不僅止於校園霸凌,同儕之間相互捉弄或是言語嘲諷,都很容易引發衝突而觸犯法律,而這本書的作者吉靜如是少年調查保護官,她在少年法庭上遇過無數的案例,也基於加強法治教育的前提而寫下這本書作為預防犯罪的提醒。 書中不只是提到常見的霸
Thumbnail
如果是兩個不學好的叛逆孩子互毆造成其中一人往生,社會輿論多半不會在意,因為社會眼光會認為兩個家庭都有問題,無法判斷誰是誰非。甚至會有網友認為,家長不教只好讓社會來教。 如果是品學兼優的孩子被惡少打死,那又是另一種輿論,全台灣都跟著受害者家屬心痛。說穿了,打人跟被打的都只是孩子,是什麼樣的家庭環
Thumbnail
每每提到校園霸凌, 社會大眾多願意正義挺身, 以實際行動去撻伐可惡的施暴者。 無論於法律之內甚或是法律之外, 盡力去想辦法遏止類似惡行再次發生。 我常暗自在想: 這是從人類有學校以來, 都不曾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的議題! 因為, 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只有施暴孩子品行, 還有他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