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發展|Z世代親身揭露,三個最不喜歡的職場氛圍

更新於 2024/06/2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隨著越來越多Z世代進入職場,作為一個走在前面(aka年老一點的)Z世代,分享我三個最討厭的職場氛圍,揭開世代差異的面紗:

1.上司不願透明資訊

有些上司不知是否是能力不夠,怕被下屬看穿其三腳貓功夫,喜歡搞「信息差」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他們知道只要下屬沒有足夠的資訊,自然沒辦法做出更貼合實際情況的方案,以此來「打壓你」,讓你懷疑自己的能力,但又不喜歡即時共享資訊。實際上只要你擁有更多資訊,你不一定做的比他差,但他就少了審批的「權威感」。

他們不知道,要成為新世代景仰的Leader,靠的不是你高高在上威嚴的表象,而是你願意放下身段,不藏私與大家分享資訊,一起帶領大家共同解決問題,成為大家「自願」跟隨的leader,而不是透過手段。

2.習慣用老規矩辦事情

我過去修讀創業系,上過一些「團隊領導力」的課程,了解如何在團隊合作一開始了解彼此的溝通偏好、工作模式,才不會在後期產生「預期的落差」,造成不必要的誤會。過去在學校的團體合作中,我也一直實施這樣的做法。

然而,有些上司每天忙於工作,沒有為自己持續進修管理能力、注入新思維。

我曾遇過一個上司,質問我為什麼不能「熬夜」把一個方案做出來,我說我是個習慣早睡的人,一次熬夜會毀壞之後幾天的生產力,對公司也是損失,但我是個「早起的鳥兒」,我可以比一般人早起,用更清晰的腦袋、更高的效率,完成任務。上司彷彿第一次聽到這種回覆一般,為我「沒被他嚇到」的淡定態度感到驚訝,只得以啞口無言說「好,那你就早起」

每個人適合的工作方式不同,管理方式應當保留彈性。

3.說話不明不白,讓人猜

在關鍵時刻,需要上司拍案做決策時,卻講解的不明不白,但又著急趕往「下一個會議」,留下一臉錯愕的下屬們。

下屬們只好圍在一起討論,猜測主管「到底想要什麼?」,生出一個「我們覺得是主管的想要的方案」,結果被打槍時才做完整解釋,只得以砍掉重練再做一版,原先投入的時間都浪費掉了,又回到了原點。

我認為這不是人力資源最「高效」的運用方式。「讓人猜」和「忙碌」也反應了上司高高在上的形象,「解釋的不明不白」既代表上司無法妥善利用時間,精準表達,也隱含著「這件事情可能沒有這麼著急」,先拿一些任務搪塞你時間。不如利用這些時間讓下屬做一些「自我提升」的訓練,等到真的需要人力的時候全力以赴,難道不是更有效率的辦法嗎?


因此不受傳統職場規訓的我,選擇用「底氣」撐起自己的任性,去尋找更多人生的可能性。

P.S: 一直都習慣發表「啟發性」及「前瞻性」的文章的我,忽然靈機一動想將職場中的黑暗面揭露出來,沒想到此文在Threads上吸引20萬人瀏覽,看來大家積怨已久、深感共鳴。

也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ve的社群提供職涯發展、創業思維、數位遊牧等內容,並提供免費30分鐘cofffee chat及有價的職涯諮詢服務。社群內提供直播、互動及解答問題的機會,旨在創造雙向互動的創作平臺。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管理顧問業,然而比起大學一開始就以「管顧業」為目標,去做相關領域實習的同學,我申請管顧業投遞的履歷可謂是「怪的可以」。我大學時就讀香港浸會大學商學院,入學時學校尚未開設「創業系」,而我也一直以「行銷系」為第一優先選擇...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在職場逐漸適應80/20法則的心得。過去強迫自己親力親為,追求完美的做事方式與管理顧問業的快節奏格格不入。透過80/20法則,他學會如何挑選最關鍵的20%的任務,並花費80%的時間與資源去處理,同時學會與利害關係人溝通,最終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Eve的社群提供職涯發展、創業思維、數位遊牧等內容,並提供免費30分鐘cofffee chat及有價的職涯諮詢服務。社群內提供直播、互動及解答問題的機會,旨在創造雙向互動的創作平臺。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管理顧問業,然而比起大學一開始就以「管顧業」為目標,去做相關領域實習的同學,我申請管顧業投遞的履歷可謂是「怪的可以」。我大學時就讀香港浸會大學商學院,入學時學校尚未開設「創業系」,而我也一直以「行銷系」為第一優先選擇...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在職場逐漸適應80/20法則的心得。過去強迫自己親力親為,追求完美的做事方式與管理顧問業的快節奏格格不入。透過80/20法則,他學會如何挑選最關鍵的20%的任務,並花費80%的時間與資源去處理,同時學會與利害關係人溝通,最終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在這個多元數位工具以及社群媒體的時代,我們的職涯不再僅限於單一方向。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建立獨特的個人品牌形象,提升競爭力並開啟職涯新篇章。
Thumbnail
在上一篇討論中,我們從心態的四個方向出發,探討了科技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接下來,我們進入實戰篇,請矽谷新創工程師職涯與創業教練 Yi 姐分享她從新創到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經歷,以及在產品開發的各種經驗是如何影響了她的生活,以及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的策略。 技術與非技術、團隊內外部的有效溝通 「策略」在科技
Thumbnail
這時代很多人說要做自己,但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是: 大多數人其實也不清楚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自己。 導致最後追逐的是其他人說服他的目標, 活在一種假象的追逐當中。 你想要成為的自己,是從你靈魂的聲音中,提煉出來的答案。 不是其他人的意見、不是從其他人那裏繼承的主張。
Thumbnail
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向,是一種動態取捨的結果。開車開到一半,如果發現原本地圖上面的路中斷、或是想去其他目的地,那時候當然可以重新設定GPS系統,導航到另外一個地方。 如果什麼都會變,那還有所謂的長遠職涯規劃嗎?還是有的。長遠的職涯規劃不是某個點、某個職業、某個公司,是一個方向而不是單點。
Thumbnail
工作是自我的延伸,如果工作中的自己,不是自己想成為的模樣, 就會感到痛苦、掙扎,在抗拒中消耗所有的精力和意志, 回家之後只想躺在沙發上放空追劇,什麼進修計畫都放在一邊。 因為你已經在工作中費盡心力、偽裝了八小時的自己, 下班之後當然只想休息。 所以,不要再責備自己拖延不上進了,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結果。
Thumbnail
四月即將展開有趣的教育工作,有些新的嘗試,也有些責任上的轉移。但不管怎麼樣,希望有個充實的春季,就來為接下來的人生探險做信心喊話吧! 🗺️ 學習玩家|推廣學習策略 國中課程 這學期一樣有教授週六的學習策略課程,對象是經國國中的創造力資優班。上學期主要聚焦在塗鴉筆記這項技術,可以當作是打基本功,這學
Thumbnail
清明連假參加了幾場父母朋友的聚會,本來好不容易撐過去,又臨時多了一場父親大學同學的邀請,他難得回國,沒聯絡其他同學,就只想跟我爸碰個面,於是在一場聚會之後,趕緊幫他們找了一間咖啡館。 老友相見當然相談甚歡,爸爸臉上的笑沒停過,但這位叔叔在解除我不是服務生的誤會之後,劈頭就說:「你爸很擔心你薪水不夠,
Thumbnail
傳送LinkedIn交友邀請卻遲遲沒有回應?發出邀約信息,對方卻永遠已讀不回?有些職場社交禮儀,爸媽不見得知道,學校通常也沒教,但非常重要。良好的禮貌與態度,是敲開職場新機會的第一塊敲門磚。
Thumbnail
今天是均一例行的每月全會(全組織的會議),找了四個不同夥伴來分享「職涯選擇上的矛盾與掙扎」,老少都有(我是指在均一的資歷),最老的夥伴也才28歲左右吧!就來分享一些職涯發展收穫吧!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些翻譯書,腦海中不斷盤旋發現,多數作者提到想要成功,人生哲學很重要,身為【人】單一個體,一切要為自己負責,你是誰比起你做什麼還重要,做自己的人生設計師,人生皆為自心映照…等。 Joyce曾在公開講座上分享一些觀念: 👉公司/主管並不負責你的履歷表,只有你自己才能負責。 👉公司/主管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在這個多元數位工具以及社群媒體的時代,我們的職涯不再僅限於單一方向。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建立獨特的個人品牌形象,提升競爭力並開啟職涯新篇章。
Thumbnail
在上一篇討論中,我們從心態的四個方向出發,探討了科技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接下來,我們進入實戰篇,請矽谷新創工程師職涯與創業教練 Yi 姐分享她從新創到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經歷,以及在產品開發的各種經驗是如何影響了她的生活,以及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的策略。 技術與非技術、團隊內外部的有效溝通 「策略」在科技
Thumbnail
這時代很多人說要做自己,但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是: 大多數人其實也不清楚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自己。 導致最後追逐的是其他人說服他的目標, 活在一種假象的追逐當中。 你想要成為的自己,是從你靈魂的聲音中,提煉出來的答案。 不是其他人的意見、不是從其他人那裏繼承的主張。
Thumbnail
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向,是一種動態取捨的結果。開車開到一半,如果發現原本地圖上面的路中斷、或是想去其他目的地,那時候當然可以重新設定GPS系統,導航到另外一個地方。 如果什麼都會變,那還有所謂的長遠職涯規劃嗎?還是有的。長遠的職涯規劃不是某個點、某個職業、某個公司,是一個方向而不是單點。
Thumbnail
工作是自我的延伸,如果工作中的自己,不是自己想成為的模樣, 就會感到痛苦、掙扎,在抗拒中消耗所有的精力和意志, 回家之後只想躺在沙發上放空追劇,什麼進修計畫都放在一邊。 因為你已經在工作中費盡心力、偽裝了八小時的自己, 下班之後當然只想休息。 所以,不要再責備自己拖延不上進了,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結果。
Thumbnail
四月即將展開有趣的教育工作,有些新的嘗試,也有些責任上的轉移。但不管怎麼樣,希望有個充實的春季,就來為接下來的人生探險做信心喊話吧! 🗺️ 學習玩家|推廣學習策略 國中課程 這學期一樣有教授週六的學習策略課程,對象是經國國中的創造力資優班。上學期主要聚焦在塗鴉筆記這項技術,可以當作是打基本功,這學
Thumbnail
清明連假參加了幾場父母朋友的聚會,本來好不容易撐過去,又臨時多了一場父親大學同學的邀請,他難得回國,沒聯絡其他同學,就只想跟我爸碰個面,於是在一場聚會之後,趕緊幫他們找了一間咖啡館。 老友相見當然相談甚歡,爸爸臉上的笑沒停過,但這位叔叔在解除我不是服務生的誤會之後,劈頭就說:「你爸很擔心你薪水不夠,
Thumbnail
傳送LinkedIn交友邀請卻遲遲沒有回應?發出邀約信息,對方卻永遠已讀不回?有些職場社交禮儀,爸媽不見得知道,學校通常也沒教,但非常重要。良好的禮貌與態度,是敲開職場新機會的第一塊敲門磚。
Thumbnail
今天是均一例行的每月全會(全組織的會議),找了四個不同夥伴來分享「職涯選擇上的矛盾與掙扎」,老少都有(我是指在均一的資歷),最老的夥伴也才28歲左右吧!就來分享一些職涯發展收穫吧!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些翻譯書,腦海中不斷盤旋發現,多數作者提到想要成功,人生哲學很重要,身為【人】單一個體,一切要為自己負責,你是誰比起你做什麼還重要,做自己的人生設計師,人生皆為自心映照…等。 Joyce曾在公開講座上分享一些觀念: 👉公司/主管並不負責你的履歷表,只有你自己才能負責。 👉公司/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