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vs Mobileye 自動駕駛晶片之爭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歐美日傳統車廠對Nvidia自動駕駛技術上積極度不如中國大陸高?

之前M大留言也提到這個事情,這個問題其實之前就有人問阿財,阿財簡單分享兩個觀點給大家參考,也歡迎從業人員補充。

首先,很簡單的點是,L2級別(包含L2+)這幾年早已是對岸車廠的標配換而言之,你沒有自動駕駛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造車新勢力…有接觸過車規相關產品的朋友應該都很有感,「車規」嚴格程度僅次於軍用醫療,對於車廠來說除了自動駕駛之外車規問題好解決,但自動駕駛牽扯到晶片、算法、系統驗證等等…所以直接找已經落地有經驗的供應商是比自研省錢又省力,所以Mobileye、高通、Nvidia等等自然就成為了焦點。但有趣的是,那為什麼對岸車廠感覺最喜歡用Nvidia家的車用自駕系統呢?有長期關注自動駕駛的朋友應該知道,Mobileye20幾年前就開始做自動駕駛ADAS相關的產品,要知道現在最紅的Nvidia Orin是這幾年才被大量導入在車用上,而更早的產品是Parker架構(2016發布)而對於L2級別的自駕市場Mobileye早已深耕多年,EyeQ4更是一堆車廠的首選。

那為什麼近年來Nvidia更受到對岸車廠的喜愛?

這個問題滿有趣的,應該不少人會直接想到是算力需求嗎?Orin的成功其實很大一部分歸功於對岸電動車市場的廝殺,大家開始堆傳感器,相機雷達光達裝好裝滿,什麼?你又多加了幾個光達?那我也不能輸啊!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對晶片算力的需求急劇提升,要知道Mobileye EyeQ4算力才2.5TOPS啊…那Orin呢?256TOPS而且Orin的擴充性很高,你今天要L2一個就夠,什麼?你想要做L3,L4?沒問題兩顆打包帶走。

Mobileye嚇到趕快推出EyeQ5但算力也只有24TOPS,號稱176TOPS的EyeQ6難產中…另外一個點就是,老黃的戰略佈局,老黃很早就看準對岸的車用市場,所以各種support那是不遺餘力啊!什麼意思?根據阿財對岸工程師朋友的分享,Nvidia對於對岸客戶的support滿好的,有問題或是有需要幫忙的Nvidia工程師直接到你公司協助…所以本來造車新勢力或是傳統車廠對自動駕駛相關技術就不熟,今天老黃團隊這麼貼心,那我還不用爆?

那你可能會認為Mobileye很弱,怎麼做那麼久被Nvidia壓在地上打,錯誤!更慘的你應該要看像車用傳統御三家(瑞薩、恩智浦、TI)隨著自動駕駛對晶片算力的需求越來越高他們才是最慘的…Mobileye晶片沒人要了嗎?首先不是所有人都需要L2+的自動駕駛,平價車款有AEB、車道維持、跟車就夠啦,而且…嘿嘿對岸車廠不用但歐美日大廠用啊!

福斯福特Nissan等等表示:誰要跟你搞那麼多傳感器在車上?L2+?我們是有品牌歷史的傳統大廠好嗎!

所以2021年 EyeQ出貨近2000萬個到2023出貨3000多萬個,這個數字是很驚人的,要知道全球汽車銷量每年才8000多萬台…當然主要原因還是EyeQ4 CP值真的高,100美金不到支援大多數的應用,Orin很強車廠都知道,但貴啊價格差好幾倍捏…

138會員
28內容數
此專輯主要探討元宇宙相關的技術,包含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物理引擎和各種生成虛擬影像內容的算法,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並留言發表你的看法,如果覺得阿財寫的不錯也不要吝嗇你們的愛心~當然也可以贊助阿財,讓阿財更有寫作的動力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