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潛在抑制症(Low Latent Inhibition)的優點及缺點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優點及缺點

  根據我個人及其他據我所知有LLI(低潛在抑制症)的人,統整我們的經驗得知擁有LLI的優勢以及劣勢。雖然有LLI的人有共同特點,但務必記得LLI偏向個人特質,而非系統性的病症。也就是說,生活中還有很多因素影響低潛在抑制症者。

  這些因素包含(但並不限於)個人特質、智商、其他心理因素(例如強迫症) 、教養、教育背景及環境影響。我會建議任何想接觸相關資訊的人前往臉書覺察社團跟論壇,那裡有許多人討論低潛在抑制症的優缺點。

 

優點

l   對於周遭環境的覺察敏銳,對於周遭噪音跟動靜的反應與他人不同。舉例來說,當你在與他人聊天時,你卻會同時聽到及理解另一群人聊天的內容,實際上你不需要注意另一群人聊天的內容。或是你用與他人不同的方式聽出聲音裡的概念。

l   學習新事物的速度極快,尤其是對於某事物十分有興趣的時候。自己明白自己能比其他人能更快、更深入掌握新事物。

l   對於初步感興趣的事物,能與他人達到相同深度的對話,做進階的連結。他人對此領域深感興趣及且知識豐富,且無LLI(低潛在抑制症)。

l   因為在對話方面總是感覺領先一步,所以你可能發現--你總是能在問題被開口問之前,先回答對方問題。

l   能了解人的意圖並總是在問自己事情的原因與重點,會探究他人發問背後的原因。如果一段對話的重點從開頭重點1到重點15結束,你實際上更可能會從重點1跳到重點7、重點12、重點15。

l   總是能適應所處的環境,不論所處的狀況多複雜,從不會在做選擇時被困住。

l   因為總是能在看似無關的事物之間做特殊連結,所以與他人相比,你十分有創意。

l   你會毫不猶豫的為了理解事物的原因、源頭,分析所有事情。能自然而然的理解幾乎任何事物的原理。

l   能洞悉別人不太能理出的道理與邏輯,常常做跳躍式思考,而且思路精準正確。

l   有辦法清楚解讀人跟所處情況,並且看得清楚謊言、欺瞞及不良意圖。你極具洞察力而且想法不易被操縱。

l   在為一件事做準備時,你常常預想許多可能的情境並試圖為這些情境發生的可能作準備。

l   天生擁有對因果關係的高度理解力。能應用在人、舉動及很多事物。你知道如果x事件發生, a、b、c與d就會跟著發生。你能依據最初的行動,思考驚人數量的可能性。

l   偶爾在沒有LLI的人面前會以一種不同於他們的頻率做事,就像你隱約能在不被他人發現的情況下,用很強的能力影響你周圍的環境氛圍。

l   擁有很強的直覺。你的直覺幾乎不會錯,有如你能在事件發生前預測很多事情。這不表示你可以預測得到未來、有讀心術。這表示你能運用更多外界刺激去拼湊出合乎邏輯的結論,使你在旁人眼裡看起來像能預測未來。跟沒有LLI的人相比,因為你的大腦在製造刺激,所以你實際上看得到他們看不到的事物,感受到他們感官未能接收的刺激。

l   你能創造人物、物品與物體之間連結,而這些人物、物品與物體的刺激以非常進階的方式運作,或者以其他人不會有方式發生。舉例來說,你在職場以聽腳步聲或看同事走路的方式,能明確分辨是誰在建築物內走動,即使你沒看著本人的臉。

l   你可能是擁有很強的能力預測危險,且能運用因果關係避開危險情況的優秀駕駛。

缺點

l   因為你的思緒不停的在跑,所以你可能在夜晚難以入眠。很難停止對自己發問,問的問題導向又產生更多疑問的答案。

l   你可能曾經被誤診為其中一種自閉症或過動症/ADD,或醫生未曾有辦法分辨你哪裡確實與他人有區別。

l   你發現你難以承受忙碌的狀態。此處的忙碌指遇到許多外噪音、聲響、景象等外界刺激,或者面對許多內在想法時,彷彿被自己的想法絆住。那些想法像是「如果這件事發生,那另一件事就會跟著發生,這又會導致另一件事發生。或許另一件事發生不會像這件事發生一樣好」

l   你會讓身旁的人感到困惑,因為你與人交談時非常容易離題。

l   由於其他想法岔開了原本的思路,使你容易忘記原本的思路。這表示你會花許多時間去想起你先前在思考的事,並瘋狂的回想起自己思考的順序,直到你想起源頭的想法。

l   你輕視會窒息自身創意的成規,或者你在被告知需要遵守規定的情況下,你卻會認為你不適用這項規定,因為你覺得規定是給能力有所限制的人遵守的。

l   由於你討厭學校教學知識的方法,你曾經(現在也是)討厭學校。學校教學的方式太過線性及無趣,且無法提供足量或足夠吸引你的資訊。

l   你可能對身旁的人沒有耐心,尤其是對想同一件事想得比你久的人,或者在小組活動裡對其他扯你後腿的組員。

l   你十分討厭限制或遵守任何規定。遵守那些規定妨礙你用獨特的直覺與視角看待事情,彷彿在窒息你。

l   因為你看待世界的角度跟你的想法產生的方式非常獨特,所以你可能感到孤寂,認為沒有人有辦法理解你。

l   有些人會使用麻痺自己的物質例如酒精、大麻。因為那些物質可以使他們脫離、緩解頻繁的意識刺激。

l   行為容易固著,由於你喜歡熟悉的環境刺激,比較不喜歡嘗試新的活動或去新的地方,這麼做確實會讓你被新的環境刺激轟炸。

l   較可能受社會焦慮所苦,你整體的焦慮程度比其他人大。

l   會為細小的聲音、噪音感到煩躁,而那些聲音在一般人耳裡是不易察覺的。

l   對你來說,開車是一件非常困難又討厭的事,因為你沒辦法全神貫注,你覺得令你分心的事物太多。

即使我確定還有許多優點及缺點可以加入列表,我嘗試放過去幾年最多人強調的重點項目。如果你認為還有更多重點項目可以加入,請在文章底下留言或寄email至[email protected].

原文連結:https://www.lowlatentinhibition.org/pros-and-cons/

 

    0會員
    1內容數
    此處討論與情緒相關的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0116盤前新聞】ECB官員放鷹聲、歐股收低;蘋果在陸大降價最高折扣達7% 牽動台鏈後市【01/16盤前重點新聞】 *半導體需求複合年增長8.8% 技術與創新推動成長 *蘋果在陸大降價最高折扣達7% 牽動台鏈後市 *CES 2024落幕 本屆會場凸顯的主要趨勢 *大摩挺台股喊攻2萬點 看好三大利多催化
    Thumbnail
    avatar
    Miller
    2024-01-16
    新詩創作〈無措〉:淚滴全蒸發在不清澈的風參加研究所的朋友們創立的新詩激盪群組,針對「半空中、普洱茶、雜物」為題的挑戰所創作的詩。
    Thumbnail
    avatar
    墨卿雲
    2023-12-19
    想太多了怎麼辦? LLI 低潛在抑制症。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差一向覺得自己「想太多」了。該怎麼辦呢?之前看了大量的書和資料,好像都沒什麼幫助。 直到最近看了一篇LLI低潛在抑制症的文章,我才了解問題原因所在。它完全說中我的情況,直達核心,令我對自己的情況有更多的了解,以及有相對應的解決方法。這篇先寫什麼是LLI人,下一篇會寫解決方法。
    Thumbnail
    avatar
    逆轉莎拉
    2023-10-15
    為何個人質疑台股現在可能已不是會持續破前低的空頭?何時能確定?前文參考: 2022年收尾的一個月,震撼的開頭,12月1日盤前。 2022年12月1日 2023年大盤展望、應對主軸規畫,並開放提問。 2023年1月1日 在目前總經情勢風聲鶴唳的整體氛圍下,為何個人開始質疑整體台股是否還處在空頭?
    Thumbnail
    avatar
    gnikis
    2023-01-04
    在日本,低消1杯飲料是潛規則?在台灣,店家如有低消或另外收取服務費,一般都會在菜單上標明。然而在日本,卻有著即使不寫明,店家仍然認為顧客都要知道的潛規則
    Thumbnail
    avatar
    Nao老師
    2022-01-10
    讀後感:從特斯拉到低軌衛星...從前馬斯克被批評,現在才看懂他想做什麼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從特斯拉到低軌衛星...從前馬斯克被批評,現在才看懂他想做什麼。 1. 未來世界的重要元素; 2. 電動車; 3. 太陽能; 4. 「星鏈」計劃; 5. 馬斯克生態系; 6. The Elon Musk empire
    Thumbnail
    avatar
    Patrick.Wong
    2021-12-29
    台股續弱,依舊看季線支撐!陸股關鍵再即,前低位置支撐!台股持續弱勢,季線支撐是近期關鍵! 櫃買多方不離不棄,力守10日線支撐! 陸股直接回測前低,前低不破才能再起!
    Thumbnail
    avatar
    股海的諾亞方舟
    2021-03-25
    台股缺口壓力再現,持續下探找支撐!陸股長黑拉回,先看前低位置支撐!台股跳空往下,再度形成缺口壓力,走勢直接轉弱! 櫃買多方力守5日線支撐,短線走勢就看5日線,跌破就是轉弱! 陸股黑K棒拉回,直接回測前低位置支撐,就看能否有守!
    Thumbnail
    avatar
    股海的諾亞方舟
    2021-03-21
    台股量縮震盪,5日不破仍是進攻走勢!陸股遇壓拉回,守住前低才能再攻!台股持續量縮震盪,5日線不破都是多方控盤的進攻態勢! 櫃買多方不畏賣壓持續進場,走勢就是持續進攻! 陸股上證遇壓回測,5日線翻揚形成支撐,多方力守!
    Thumbnail
    avatar
    股海的諾亞方舟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