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考)的效應、定律、法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效應、定律、法則

最常考的為 Murphy's Law (莫非定律)、Parkinson's Law(帕金森定律)和The Peter Principle(彼得原理)。這三個並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

1、 Murphy's Law (莫非定律)

它的意思是 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原文解釋為 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

至於,名稱由來可追溯至1949年間,由當時參與美國空軍高速載人工具火箭雪橇MX981發展計劃的John Paul Stapp上校旗下研究員首先提出,以當時亦有參與計劃的研發工程師Edward A. Murphy, Jr.命名。當時模擬實驗已清晰要求參與者把夾用正面夾好,結果還是有人連續47個夾都夾錯了,故此引申出一件事可以差到盡的時候便會差到極限。

引申為「所有的程序都有缺陷」,或「若缺陷有很多個可能性,則它必然會朝往令情況最壞的方向發展」。

它是管理哲學的一個論點,包含著悲觀主義的元素。它並不表示事情一定往好或壞的地方發展,只是讓管理者知道,能發生的事,總會發生;換言之,管理者必須對所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作好周全的準備。

這句話可以作為對消費者使用某一物品時可能出的錯及一切所構成的不便,作出一最壞預測以防治之用,即所謂的“防呆裝置”。如3.5吋的軟碟設計上,就設計成只有一種方法可以插進機中,正是應用了這定律。

2、Parkinson's Law (帕金森定律)

也有人翻作“白京生定律”,或稱“官場病”、“組織麻痺症” 。

它是由英國曆史學家、政治學家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通過長期調查研究,在 1958 年出版了《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 )一書中所提出。Parkinson經過多年調查研究,發現一個人做一件事所耗費的時間差別如此之大:他可以在10分鐘內看完一份報紙,也可以看半天;一個忙人20分鐘可以寄出一疊明信片,但一個無所事事的老太太為了給遠方的外甥女寄張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一整天:找明信片一個鐘頭,尋眼鏡一個鐘頭,查地址半個鐘頭,寫問候的話一個鐘頭零一刻鐘……特別是在工作中,工作會自動地膨脹,占滿一個人所有可用的時間,如果時間充裕,他就會放慢工作節奏或是增添其他項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時間。由此得出結論: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機構會像金字塔一樣不斷增多,行政人員會不斷膨脹,每個人都很忙,但組織效率越來越低下。這條定律又被稱為“金字塔上升”現象。

它也是時間管理中的一個概念。Parkinson's Law(帕金森定律)表明:只要還有時間,工作就會不斷擴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時間。

3、The Peter Principle (彼得原理)

The Peter Principle(彼得原理)是管理學家Laurence J. Peter在1969年出版的一本同名書中提出的,是指:在組織或企業的等級制度中,人會因其某種特質或特殊技能,令他在被擢升到不能勝任的地步,相反變成組織的障礙物(冗員)及負資產。它也闡述、解釋了人力資源中的級際競爭;原理中帶有黑色幽默,但也很現實。

4、The 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應)

這常聽到,連電影都有演不是?!它由美國氣象學家Lorenz在1963年提出。是指「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都將可能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Lorenz是位氣象學家,他說,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週後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映,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他把這種現象戲稱做“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應) ”,意思為: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avatar-img
136會員
963內容數
曾為【來去音樂網】、【YAMAHA管樂雜誌】、【中華管樂網風之聲管樂雜誌】的業餘音樂專欄作家。興趣是音樂和文學創作。請多指教! 這裡主要是存放一些小說、散文小品及心情日記,也有跟音樂、管樂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嚕!謝絕所有廣告性的留言與回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彼得的自由國度 的其他內容
來討論一下技職的中等教育。 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時期,如臺南州立台南工業學校,位於現臺南市永康區,初設機械、電氣、應用化學、土木、建築五科;後因應國家經濟發展及九年國教的延伸而大量設置高職(高級職業學校)。 臺南州立台南工業學校,就是後來的「臺南高工」。
在前一篇介紹卡文迪許的文章中有提到馬克士威;哇,這個人可重要了;我們要來好好介紹這位偉大的科學家:James Maxwell (詹姆斯‧馬克士威)。 他是蘇格蘭的數學家、物理學家;最大的貢獻是:提出了將電、磁、光統歸為電磁場中現象的馬克士威方程組。
◎先秦時代 (春秋、戰國) 九流十家之代表人物: 1、儒家—孔丘、孟軻、荀況。 2、道家— 李耳 (老子) 。 楊朱。 列禦寇 (列子,愚公移山之作者) 。 莊周 (莊子) 。 3、「名」家 (辯論) — 惠施 (學富五車) 。
五專是一條「進可攻、退可守」的路。畢業後可就業,也可升學。五專畢業生可獲得「副學士」學位,能進一步報考二技,或參加轉學考,到科技大學插班就讀(又簡稱「插大」);另可選擇投入職場,20歲開始累積就業經驗,取得3年以上工作年資後,還可再報考碩士班,挑戰碩士文憑。
來介紹一下 Henry Cavendish (亨利‧卡文迪許) 這位科學家。 卡文迪許是英國的物理學家、化學家。他是第一個對氫氣性質進行細緻研究的人,證明了水並非單質,預言了空氣中稀有氣體的存在。 他也是第一個發現庫倫定律和歐姆定律,將電位概念廣泛應用於電學,並精確測量了地球的密度。
前兩天,是113學年度的四技二專暨二技統一入學測驗(簡稱「統測」)。  近幾年,統測四技二專各群類報考人數直直落。 
來討論一下技職的中等教育。 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時期,如臺南州立台南工業學校,位於現臺南市永康區,初設機械、電氣、應用化學、土木、建築五科;後因應國家經濟發展及九年國教的延伸而大量設置高職(高級職業學校)。 臺南州立台南工業學校,就是後來的「臺南高工」。
在前一篇介紹卡文迪許的文章中有提到馬克士威;哇,這個人可重要了;我們要來好好介紹這位偉大的科學家:James Maxwell (詹姆斯‧馬克士威)。 他是蘇格蘭的數學家、物理學家;最大的貢獻是:提出了將電、磁、光統歸為電磁場中現象的馬克士威方程組。
◎先秦時代 (春秋、戰國) 九流十家之代表人物: 1、儒家—孔丘、孟軻、荀況。 2、道家— 李耳 (老子) 。 楊朱。 列禦寇 (列子,愚公移山之作者) 。 莊周 (莊子) 。 3、「名」家 (辯論) — 惠施 (學富五車) 。
五專是一條「進可攻、退可守」的路。畢業後可就業,也可升學。五專畢業生可獲得「副學士」學位,能進一步報考二技,或參加轉學考,到科技大學插班就讀(又簡稱「插大」);另可選擇投入職場,20歲開始累積就業經驗,取得3年以上工作年資後,還可再報考碩士班,挑戰碩士文憑。
來介紹一下 Henry Cavendish (亨利‧卡文迪許) 這位科學家。 卡文迪許是英國的物理學家、化學家。他是第一個對氫氣性質進行細緻研究的人,證明了水並非單質,預言了空氣中稀有氣體的存在。 他也是第一個發現庫倫定律和歐姆定律,將電位概念廣泛應用於電學,並精確測量了地球的密度。
前兩天,是113學年度的四技二專暨二技統一入學測驗(簡稱「統測」)。  近幾年,統測四技二專各群類報考人數直直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一節談的是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以及力對於物體運動狀態的影響。
Thumbnail
經由追溯「法」的來源是「意」,而發現當最好的「意」被實現後,感受到具體為社會帶來的福祉時,而被眾人所效法時,此時法律與法規就會出現。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彼得原理 (原文:The Peter Princicple) 副標題:揭露公司充滿無能人物的理由(原文:Why Things Always Go Wrong) 作者:勞倫斯•彼得&雷蒙德•霍爾(Laurence J. Peter & Raymond Hull) 出版:樂金
Thumbnail
Murphy’s Law Murphy’s law is not really a law or a scientific theory. It is an old “adage” (saying) that says: “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物理學是統計歸納自然界的規律所成的一門學問,所以叫自然科學。因為很多現象都有規律可預測,因此就能成為定律,例如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社會科學是統計歸納人類行為的規律所成的一門學問,因為對象是人,所以往往會有不符合規律的情形發生,所以社會科學很難預測,例如股票何時會恐慌出現賣壓……
Thumbnail
不知不覺間掉進心理陷阱—《墨菲定律》 近期有緣換到《墨菲定律》乙書,聽聞銷量不錯而且有相當多正面的評價,再加上已經十年的電影《星際效應》提及深植人心,堪比二十年前的《蝴蝶效應》,遂抱著躍躍欲試的期待展卷聞秘,很快就閱畢收穫良多。 精選幾則筆者深有所感的效應及理論分享之:
Thumbnail
莫非定律是一種神祕詛咒 墨菲定律(英語:Murphy's Law),原句是:如果有多過一種方式去做某事,而其中一種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這樣選擇。在墨菲定律的世界裡,你越是擔心的事,它就越會發生。
Thumbnail
冪次定律 呈現一條曲線,從左下方緩慢上升,然後迅速上升,強調了少數事件的極端值。這些極端值代表著相對較大的事件,其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大多數事件。 馬太效應 由一個明顯的源頭開始,不斷分支出更多的線條,形成一個庞大的樹狀結構。這些分支中的一些可能變得更大,代表著成功的累積效應,符合馬太效應
是否有人跟我一樣,有時候在工作上處理業務或專案在一開始出了一些狀況後~~ 就好像一個魔咒,在業務或專案結束前就會一路小狀況問題不斷, 即使自己告訴自己說,放慢腳步仔細處理,但似乎愈這樣就愈容易有問題 然後就會開始影響自己心情,覺得自己怎麼這麼笨連這種小事情都會出錯, 如果有人過去也有類似情形
Thumbnail
大多數人總覺得「事出必有因」,這種直覺式的「因果」觀念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常見的「慣行思想」。每當遇到難以解釋的事情時,如果存在一種理由,心理便會覺得舒坦一些。一件事情沒有答案,會讓人覺得很困擾。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一節談的是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以及力對於物體運動狀態的影響。
Thumbnail
經由追溯「法」的來源是「意」,而發現當最好的「意」被實現後,感受到具體為社會帶來的福祉時,而被眾人所效法時,此時法律與法規就會出現。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彼得原理 (原文:The Peter Princicple) 副標題:揭露公司充滿無能人物的理由(原文:Why Things Always Go Wrong) 作者:勞倫斯•彼得&雷蒙德•霍爾(Laurence J. Peter & Raymond Hull) 出版:樂金
Thumbnail
Murphy’s Law Murphy’s law is not really a law or a scientific theory. It is an old “adage” (saying) that says: “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物理學是統計歸納自然界的規律所成的一門學問,所以叫自然科學。因為很多現象都有規律可預測,因此就能成為定律,例如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社會科學是統計歸納人類行為的規律所成的一門學問,因為對象是人,所以往往會有不符合規律的情形發生,所以社會科學很難預測,例如股票何時會恐慌出現賣壓……
Thumbnail
不知不覺間掉進心理陷阱—《墨菲定律》 近期有緣換到《墨菲定律》乙書,聽聞銷量不錯而且有相當多正面的評價,再加上已經十年的電影《星際效應》提及深植人心,堪比二十年前的《蝴蝶效應》,遂抱著躍躍欲試的期待展卷聞秘,很快就閱畢收穫良多。 精選幾則筆者深有所感的效應及理論分享之:
Thumbnail
莫非定律是一種神祕詛咒 墨菲定律(英語:Murphy's Law),原句是:如果有多過一種方式去做某事,而其中一種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這樣選擇。在墨菲定律的世界裡,你越是擔心的事,它就越會發生。
Thumbnail
冪次定律 呈現一條曲線,從左下方緩慢上升,然後迅速上升,強調了少數事件的極端值。這些極端值代表著相對較大的事件,其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大多數事件。 馬太效應 由一個明顯的源頭開始,不斷分支出更多的線條,形成一個庞大的樹狀結構。這些分支中的一些可能變得更大,代表著成功的累積效應,符合馬太效應
是否有人跟我一樣,有時候在工作上處理業務或專案在一開始出了一些狀況後~~ 就好像一個魔咒,在業務或專案結束前就會一路小狀況問題不斷, 即使自己告訴自己說,放慢腳步仔細處理,但似乎愈這樣就愈容易有問題 然後就會開始影響自己心情,覺得自己怎麼這麼笨連這種小事情都會出錯, 如果有人過去也有類似情形
Thumbnail
大多數人總覺得「事出必有因」,這種直覺式的「因果」觀念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常見的「慣行思想」。每當遇到難以解釋的事情時,如果存在一種理由,心理便會覺得舒坦一些。一件事情沒有答案,會讓人覺得很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