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生命線】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小時候,我跟我妹是眷村外婆撫養帶大的,總是愛黏在外婆身邊跟前跟後。


唸小學時,有次在學校裡聽人家說,手掌上生命線越長的人,命也越長;於是放學回家時我跑的飛快,想看看外婆的生命線,外婆我希望妳長命百歲。


但令我訝異的是,我外婆的手掌上竟然沒有生命線!?

應該是說,外婆雙手生命線的位置,竟然覆蓋上了一條深刻的老繭,如同刀刻火烙一般,從虎口一直蜿蜒至手腕,觸之令人森然;也不免令人好奇遐想,想深究這位老人家年輕時所經歷的苦難與滄桑!!


當我稍微懂事,我媽告訴我,小時候家裡窮困,卅八年外公舉家隨著空軍一路輾轉遷徙從河北來到岡山,但上有高堂父母,下有四個孩子嗷嗷待哺,一大家子等著吃飯,卻只靠外公一份空軍士官的薪俸根本揭不開鍋,更別提孩子們還要上學唸書。


為了幫家裡多貼補一份收入,每天日頭還未亮,我外婆就一個人摸黑走上十幾里路,到家裡附近空軍飛官及校官住的村子裡,挨家挨戶的幫官太太們洗衣幫傭;直到日正中午,才又回到家中繼續操持家裡繁重的家務,及張羅孩子們的吃穿生計。


寒冬裡

冷冽透骨的冰水,皴裂了我外婆的雙手;


酷暑中

熱辣毒烈的驕陽,炙黑了我外婆的肌膚。


每天穿梭在各個衣服待洗的官舍間,外婆不及揩去額頭上辛勤的汗水,任由汗珠滴落在洗衣盆內,和著洗衣水雙手一件一件的反覆搓揉,又一件一件的死命擰乾。

不分寒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的青春彷彿早已化為這些衣服上的水滴,在洗滌扭擰之間已由她的指縫中流逝,從少婦變成老嫗;而她的生命又如同手上歲月積累的老繭,犧牲奉獻榨乾了她的全部,卻又慈愛的點滴滋養在她深愛的家人孩子身上。


就這樣含辛茹苦操持了十餘年,直到孩子們都拉拔大了,家裡的經濟也稍微改善了,才終於放下這個擔子,不用再繼續這樣操勞生活。


年少時,每每從大人口中傳述外婆這段辛勤的過往,我心中總是感到憤恨及不平!!


像我們這些背負著相同歷史的眷村族群,哪一個人不是舉目無親、身無長物的流亡來台?哪家哪戶不是在辛苦中求生存,在困頓的生活之中成就一個家?


男人們不分軍階同為袍澤,同樣的在前線為國效命。

但為什麼這群官太太們卻”高級”到可以役使隔壁村的窮媽媽們,代替她們盡一份本是自己身為軍眷的責任及家務?

自己卻每天沉溺於牌桌,在麻將聲中雍容華貴,彼此誇耀著自家男人的顯赫及本事?

這到底是階級使然?還是世道的不公?我始終不懂,但我外婆卻從來不怨!!


然而,及至自己年紀稍長世故後,我才漸漸明白:


#做人要懂得感激

無論再怎麼辛苦,若不是人家給了外婆這樣的機會,她一個婦道人家,又如何能只須單純的付出勞力,即可換來家裡所渴望維持生計的額外收入?


#做人要學會珍惜

儘管家裡物質條件多窮多苦,但至少丈夫孩子還守在身邊;有片瓦遮頭,一個屋簷下仍能享受天倫,保守著一份精神上的歡愉。


然而,在當年四/五十年代的台灣,台海關係依舊戰火仍熾、風雲詭變。空軍飛行員,身為接敵的最前線,往往也是所有軍種中最犧牲慘重的;飛官眷屬們,最怕聽到夜半敲門聲,往往午夜一輛停在家門口的吉普車,即帶來了自家男人殞難的不幸噩耗!!

相較於人家所承受的惶惶終日、心酸悽苦;易身而處,生活的簡陋與辛勞又算的上什麼呢!?

raw-image


這是在那動盪年代裡,發生在空軍眷村女人們生命中的故事;雖然遭遇各自不同,但相同的是,女人們都各自用自己的犧牲,在千難萬苦之中成就一個家,並堅毅的哺育下一代。


我外婆沒唸過書、也不識字,但她卻始終默默的以自我犧牲的方式,來實踐她心中身為女性的「婦道」,侍奉公婆、成就家庭、拉拔孩子,平凡而又偉大。


我記得小時候曾經問過外婆,她活了這輩子有什麼夢想還沒實現?

她總是笑笑的不回答,這位老人的眼神中卻流露了一絲無奈但又知足的神情!


是的,我外婆能夠有什麼心願理想?

她的一生,早就被上個世紀的戰亂災禍、顛沛流離所掏盡;再飽受連年戰火、歷經世間滄桑之後,老人家了解人能「活著」即是上天所賜與最大的恩典。


她們這一代人談不上什麼”自我實現”,外婆所能做的就是付出自己點滴的生命去灌溉孩子們的未來,好讓下一代能夠長出堅強的翅膀,自己迎風朝向理想的天空勇敢飛去。


岡山的老眷村,就好像台灣社會的「時空膠囊」,時間的河流在這裡,並不湍急!


三十年的沙發、四十年的老藤椅,依舊擺放在客廳;當年紅極一時的姚蘇蓉、鄧麗君海報月曆不捨丟棄,泛黃的掛在牆壁。


早已壞掉的大同木櫃型彩色電視,當年可是家庭中難得的奢侈品,如今拆卸下笨重的映像管,經巧手改造成古樸典雅的櫥櫃,門扉上還保留著大大的紅双囍。


不知哪一年外公才重新粉刷過的牆壁,牆上的粉漆早已斑剝凋零,卻清楚的留下那時賀伯颱風大水淹過的痕跡。


儘管外面的世界早已日新月異、斗轉星移,老眷村的歲月卻彷彿永遠靜止在那裏!

但唯一年年改變的,是客廳中最顯處擺放的一張張全家福照片,孩子們都長大了,各自成家立業;雖然照片中的長輩們,身影逐一凋零離去,但一個個新生命又再度誕生、成長茁壯,象徵著這個家族早已走出困頓,在這個島上開枝散葉、安身立命。


隨著外出唸書及工作,年輕人早已離開了老眷村,在外各自奮鬥打拼。

如今下一代都事業有成,有了更好的生活環境,但老人們仍然固執的守候著舊家園,寧願忍受孤單也不捨離去!


為什麼?


因為這裡是曾經一家八口共同生活四十年的地方,充滿了太多的美好回憶。


因為這裡是老伴逝去的地方,魂魄也終將在這裡安息。


因為這裡是孩子們的避風港,盡管在外面的生活不容易,受盡了疲累及委屈;只要回到這裡,就能找到最初的力量,歇息之後繼續揚帆再出發。


更重要的,因為這裡是夫妻倆經歷了大半輩子顛沛流離、悲歡離合,才能得以安身立命,叫做「家」的地方!


如今岡山的老眷村已經全部拆徙,過去的舊家園已成瓦礫灰燼;

外婆的身影,留在泛黃的老照片裡,但在兒孫的心中卻未曾逝去;

外婆的生命,也如同覆蓋在她手掌生命線上的乾枯老繭,經歲月淬煉後涓滴灌溉出我們下一代的幸福人生。


廿八年過去了,外婆我好想妳


raw-image





4會員
19內容數
旅行,才是閱讀的實踐 當你翻閱一本書,你心靈的旅行即已開始 而能夠旅行到故事的發生地 才算是完成了,自己與這個緣定之地 註定的相遇~~ 白天,是逐單追貨的竹科死業務 晚上,是書海遨遊的歷史通靈人 帶天命的古今說書客 有好多好多的故事,都想說給你聽 !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