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面語VS口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口語與書面語的差異是顯著、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有些人會刻意將日常對話

以及人際關係之間的往來彼此、交流互動所使用到的口語談論的語言

對待得像面對正式的書面語那樣正經的態度

並用正式、嚴謹的文字排列與揀選

來與人溝通交談

但其實有些時候

不同形式之下的對話與言論表述、產製輸出

是要依照當下所處的情境與場合

來做出相對應的模式選擇

有時候使用書面語、有時候使用口語

不同方式就會產生不盡相同的帶給別人的感受與結果

雖然人們可以自由切換產出言論的形式

隨自己的心情抽轉、在這兩者間自在擺盪遊走

書面語通常較為正式、言語簡練凝縮

排列謹慎、詞藻精準的呈表

展陳、顯示相關的成語

經過潤飾的字詞會運用相對頻繁

反之如果是口語表達的情境

就會比較輕鬆、沒有過多的要求限制範圍

也不用像書面語一樣特別在文字上有所雕刻、鑽研、琢磨

只要將自體本身在當下所油然而生想要袒露、傾吐的概念觀點「勾到邊」即可

然後盡可能的詳盡闡明

不需要有過度嚴格的格律規則

在形式上顯得較開放

因為重點是讓別人聽懂

不需用到如此艱澀、困難、隱晦的詞綴與描繪形容

使用簡單輕巧的言語傳遞想法、解釋得通就好了

如果像某些人一樣過度聚焦、著重口語的正式性

在口頭傳輸的過程中

緊繃的確保嚴謹

甚至不能有任何詞字像是在聊天、談話一樣

在他們眼中看來這樣不自然、過於浪費、太多多餘的言語

但其實口語本就應該擁有不苛責、不過度要求的精神

當下在想什麼、感受到什麼

就直接說出來

不用刻意在乎文法、句子結構等等書面語才會注意的部分

尤其這種毫無矯飾、不需要再思索文字上有什麼不符合邏輯或文法錯誤部分的自我論述風格

才是自然的典型口述樣貌

最能突顯自身屬性的種種元素

也許針對口語及書面語的差異性與辯證

在現今還是沒有一個完全標準、有系統的定論

還是流於各說各話、隨人解讀的年代與況態

甚至有人會混淆口語跟書面語的差別

但是從本質上來說

這兩者表達方式模式就是不一樣

同時也要持有不同的角度、心態來看待

使用相對適合的方式

才能促進對話的空間與可能性

口語最大的關鍵核心目的就是讓對方聽得懂

對方一旦聽得懂

才能將其吸收內化

經過理解之後

再自體內部生成自己的觀點想法

並且輸出

而對方的輸出也同時需要具備口語的那種特徵

也就是簡單、不用過多複雜言語的無端堆砌

只需要將重點與關鍵詞點出來即可

這樣的話對方所說的話自己也才能聽得懂

並且屆時一樣的

內化、吸收、產出自己的言論觀點

這些才是最有效、正確的溝通

對話才有意義與價值

需要用不同的角度方式來看待兩者模式

必須銘記到書面語是相對正式、要求多的嚴謹語言

即便與口語使用的是相同的語言(如華語、英語、台語等)

所呈現表示的方式仍舊會天差地別

也應該要做出這樣的差別

畢竟人在閱讀讀文本內容的時候

是能夠吸收更艱澀、委婉、需要多花一點時間吸收進入腦中或心理的過程

因此可以將書面語視為相對正統、具有明確表明、意涵的詳細專述

利用這種形式來傳達理念感思或心得洞見

就必須確保文字是否精闢、準確

也許不用挪用過多華麗豐富、繁雜斑斕、七彩繽紛、五顏六色的形容詞彙來堆疊

在表達的過程

意思要能充分的說明、講述、具有說服力

而當然書面語及口語又分為好幾種形式

其中每一種形式具備的嚴謹與輕鬆之程度也都各自不同

所以是有一個從左到右的漸進式的變化

以及每一種形式在光譜上的定位

不是絕然二分的明劃出哪一種表達形式在溝通對話上是屬於嚴謹的、還是聊天放鬆的

而每個人對於若干形式的表述所持有的觀念也都是相對的

由於本身的價值觀、世界觀、言語概念、意識認知

甚至出身、教育背景、學經歷等等社會脈絡都會攸關到

例如辯論

雖然是口語

但相對日常的聊天或生活瑣事的交代提醒

又更偏向於嚴謹正式

更往書面語偏過去

但是完全不會有任何一種口語的嚴謹程度

是可以與書面有重疊之處或相互匹敵的情況發生

雖然是光譜的漸變存在

但是一定都會有一條楚河漢界的分野

以區判書面語與口語

最嚴謹的口語形式絕對不會比最輕鬆的書面語還來得嚴謹

這是恆常不變的道理

房間1 - 文明思維:探討現代都市人的思維邏輯、生活方式,內含主觀評論、犀利批判的成分,請斟酌吸收思量。 房間2 - 命運說:自我對人生的體悟,隨筆記事、心情實錄。 房間3 - Kentzeur 文章選集 (2022/4/25~ ):集結Kenteur 2022/4/25至今的詩、評論、札記選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什麼人會行動力降弱、銳減
人不管當下的自己是處於什麼姿勢、動作
有時候不需要等到有觀點、概念、理論
每個人無論什麼個性
一個人若是越急躁、越衝動
自由不是隨心所欲、暢所欲言
為什麼人會行動力降弱、銳減
人不管當下的自己是處於什麼姿勢、動作
有時候不需要等到有觀點、概念、理論
每個人無論什麼個性
一個人若是越急躁、越衝動
自由不是隨心所欲、暢所欲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好的溝通 清楚 表述完整 快狠準 沒有情緒 讓人聽的懂 直接 同理 不能只有情緒發洩 開放 尊重 直來直往 互相傾聽確認彼此意思 信任 平等對談 互相感到善意的氛圍 壞的溝通 語速 對方表情不對 沒有共識 無言 聽不懂彼此的話 一直重複沒有共識的詰問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情緒對人際關係和溝通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對話時應注意的要點,以及在不同情境下應如何適當表達。作者提出了情緒導向的溝通新觀念,希望讀者可以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更加注重情感的表達。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數位溝通變得日益重要,但文字的使用可能無意間傷害到他人。有效的文字溝通需要不斷練習和學習,並讓每一次交流都成為一個美好的體驗。
Thumbnail
在正式的場合有需要開口說話的時候, 大部份情況都不是三言兩語,使用幾個字, 半句、一句話就可以達到效果。 開口說話,就是英語 “語言學” 所謂的 “oral language”。本質上,它涵蓋著 “說”與 “聽” 兩個不可缺的部分。 開口說話和反思聽眾的獲益,是口語正向應用的一體的兩面。
Thumbnail
透過適當的語言和文字表達,人們可以溝通訊息和態度。轉折詞的運用和標點符號的使用會影響溝通的準確性和情緒表達。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英語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全球溝通工具,但其複雜性卻常讓學習者感到頭痛。從文法的變化,到發音的細微差異,再到詞彙的廣泛運用,每一個環節都對準確地表達意思至關重要。詞彙是溝通的基礎,良好的詞彙力不僅能讓你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能幫助你更精確地理解他人的意見。
Thumbnail
你可能有這樣的經驗,與人對話時說了一堆,結果對方插嘴說:「等等,上次不是說 XXX 」之類的回話,這是因為你們的對話沒有在相同的基礎,別人在你說的很開心時其實是滿頭問號。 如果先說前提對方就會進入狀況,比如:「上週會議中有提到 X 問題你記得嗎?」等對方回神你再繼續說。 在對話中建立共同的語
溝通的基本目的是讓對方理解自己所想要表達的意思。用對方熟悉的詞語來包裝通常是個好的做法,但是要小心自己對於這些詞語的理解與對方是否相同,不然反而弄巧成拙,像是用錯成語,反而難以理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好的溝通 清楚 表述完整 快狠準 沒有情緒 讓人聽的懂 直接 同理 不能只有情緒發洩 開放 尊重 直來直往 互相傾聽確認彼此意思 信任 平等對談 互相感到善意的氛圍 壞的溝通 語速 對方表情不對 沒有共識 無言 聽不懂彼此的話 一直重複沒有共識的詰問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情緒對人際關係和溝通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對話時應注意的要點,以及在不同情境下應如何適當表達。作者提出了情緒導向的溝通新觀念,希望讀者可以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更加注重情感的表達。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數位溝通變得日益重要,但文字的使用可能無意間傷害到他人。有效的文字溝通需要不斷練習和學習,並讓每一次交流都成為一個美好的體驗。
Thumbnail
在正式的場合有需要開口說話的時候, 大部份情況都不是三言兩語,使用幾個字, 半句、一句話就可以達到效果。 開口說話,就是英語 “語言學” 所謂的 “oral language”。本質上,它涵蓋著 “說”與 “聽” 兩個不可缺的部分。 開口說話和反思聽眾的獲益,是口語正向應用的一體的兩面。
Thumbnail
透過適當的語言和文字表達,人們可以溝通訊息和態度。轉折詞的運用和標點符號的使用會影響溝通的準確性和情緒表達。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英語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全球溝通工具,但其複雜性卻常讓學習者感到頭痛。從文法的變化,到發音的細微差異,再到詞彙的廣泛運用,每一個環節都對準確地表達意思至關重要。詞彙是溝通的基礎,良好的詞彙力不僅能讓你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能幫助你更精確地理解他人的意見。
Thumbnail
你可能有這樣的經驗,與人對話時說了一堆,結果對方插嘴說:「等等,上次不是說 XXX 」之類的回話,這是因為你們的對話沒有在相同的基礎,別人在你說的很開心時其實是滿頭問號。 如果先說前提對方就會進入狀況,比如:「上週會議中有提到 X 問題你記得嗎?」等對方回神你再繼續說。 在對話中建立共同的語
溝通的基本目的是讓對方理解自己所想要表達的意思。用對方熟悉的詞語來包裝通常是個好的做法,但是要小心自己對於這些詞語的理解與對方是否相同,不然反而弄巧成拙,像是用錯成語,反而難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