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的衝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個人若是越急躁、越衝動

沒有深思熟慮、三思而後行就魯莽行事

可能會造成自己越來越力不從心

想要做到的事越來越難做到

這雖沒有科學依據

但卻是慣常的一種趨勢性質

只要個人的行為、思想過於衝動、急迫

可能就會造成可能就會導致自體無法完全吸收、獲取所得到的訊息

並且將其透過外顯動作與思考體現、展陳出來

一個人的性格可以影響他在若干時段的命運

甚至整個人生歷程

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如此一帆風順、如意順利的照著自己預期、期望的理想標準來執行

更有可能的是

我們常常被上天推著走

被已經註定好的命運捉弄

而我們就是要去不斷「收拾爛攤子」

被動的接收並處理、面對、正視這些可能降臨在我們人生不同時期階段的困難與阻礙

然後一步一步慢慢邁向趨近我們的目標與最終彼岸

這並非易事

但我們能夠改變的也就只有自身的看法意見、觀點概念而已了

如果我們轉換一種心態

用不一樣的角度切入

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行事作風

而不同的做事風格可能就會形塑出一個人在該相應的時段中有著不同的命運走向

以及所遭遇到的點滴事物

雖然人都是受制於因果律、人事物推敲變遷所自然演變導向而成的

一件件事物都不能獨立開來分析、解剖

而是需要一連串脈絡性的來視觀

才能明瞭知曉

但同時我們也能改變自身的個性、氣質、為人處世的態度與核心精神

如果將這些能改變的事物進行抽換、更替、轉改之後

可能就會有更與以往不同的路途

如果沒有嘗試過

可能就不會知道會有怎麼樣的結果

每個人都是膽小怕生的

面對未來不可避免的不確定性

總是想找個令人穩定的刻意安排或自我先否定來讓自己安心

在還沒真正嘗試、實踐之前

都是惶恐卻步、退縮畏懼的

每個人都會擔心焦慮

是否做了之後會見效、有相應的正面成果

然後開始胡思亂想

如果做了之後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結果該怎麼辦?

是否就會感覺可惜、扼腕?

認為這一切都白費了

無端浪費生命、時間、心力與精氣神

但其實人生沒有一條路是白走的

也沒有任何一秒的時間是浪費的

活在世間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有意義的

如果每個人都這麼悲觀的認為可能不會成功或根本不可能成功

不會有他們預期期待的標準效果出來

那麼所有人都不會嘗試

然而沒有試過

怎麼知道會不成功呢?

怎麼有資格說自己不想做了呢?

除非已經有一次或幾次的失敗經驗

有一個良好的歷史借鏡

能警惕、告知我們這件事是不可行的或不適合的

至少以現階段的自己來說

是比較不適合進行的

那就可以有本錢、條件說自己不想做

因為已經有了這樣的一個失敗範例

但是如果沒有嘗試過

從出生到現在都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一個過程

那就別提自己想不想要或不確定未來有沒有相應的美好結果

就是做就對了

雖然敢拚敢衝有時候也會產生弊端

而且每個人認為的所謂有沒有「效果」

都是因人而異、不盡相同的名詞

有些人對於成效的想像不一定是降臨在他們身上的需要面對的樣態形貌

有時候事實會「不按牌理出牌」

最終推導出的結果、現實發生的景況可能比當初想像的還要更偏離、更曲折、更複雜

但不一定會更好或更糟

只有自己當初沒有想到是這樣子的

但一切都是這麼合情合理

因為一切都是照著人事物的性格與社會背景、週遭環境的推進遞移自然產生的結果

不能怪罪於誰

沒有任何人有罪、有錯

也不能怪自己當初為什麼沒有想到這一點

只能將這種結果吸收內化

並且汲取經驗、教訓

在下一次面臨同樣的事情的時候

才有更好的本錢與熟練度來處理

並且用更好的方式締造、構建出更完整的自己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完整的

但我們可以讓自己藉由一次次的失敗(也許自己認為是失敗的遭遇事件)

不要將這種挫折感無限增生放大、擴充

這樣心態就會比較正常

才比較有精力與能量

繼續穩定發揮持續下去

朝自己想要的目標邁進

也許依現在來看

這個憧憬與幻想還是很遙遠

甚至不切實際、天馬行空

但是人就是越活越會朝向當下所想要成為的那個美好模樣來前進的

如果沒有辦法成為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自我

那也沒關係

因為人生還有這麼漫長的道路需要行走

雖然有無常的這個因素來干擾

但如果我們能暫時撇除這種悲觀負面的意象

用「如果我可以做到,那我就去做」的這種心態來操持任何事物

我相信

成不成功也只是自我的定義、解讀

問題一定能夠到最後水到渠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entzeur(aka 邱胤瑋)的沙龍
9會員
840內容數
房間1 - 文明思維:探討現代都市人的思維邏輯、生活方式,內含主觀評論、犀利批判的成分,請斟酌吸收思量。 房間2 - 命運說:自我對人生的體悟,隨筆記事、心情實錄。 房間3 - Kentzeur 文章選集 (2022/4/25~ ):集結Kenteur 2022/4/25至今的詩、評論、札記選集。
2024/06/14
我們似乎都難以做到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的原則。
2024/06/14
我們似乎都難以做到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的原則。
2024/06/10
「萬事起頭難」這句話一點都沒錯。
2024/06/10
「萬事起頭難」這句話一點都沒錯。
2024/06/09
每個人在若干時刻都能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
2024/06/09
每個人在若干時刻都能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運用九大技巧駕馭焦慮,將逆境轉化為順境
Thumbnail
運用九大技巧駕馭焦慮,將逆境轉化為順境
Thumbnail
往往這類人面對危機的時候,比較不願意挑戰極限或不可能,喜歡靠過去經驗與既定的步驟安穩地解決問題。這類人面臨的挑戰是⋯⋯
Thumbnail
往往這類人面對危機的時候,比較不願意挑戰極限或不可能,喜歡靠過去經驗與既定的步驟安穩地解決問題。這類人面臨的挑戰是⋯⋯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Thumbnail
情緒&慾望 | 直播6/22 pm8:30 情緒和慾望相互而生, 不論是由本能的慾望不被滿足, 還是被外界的因素刺激出了情緒, 只要我們沒有好好的面對並處理兩者, 必定對人生有長期不良的影響。  
Thumbnail
情緒&慾望 | 直播6/22 pm8:30 情緒和慾望相互而生, 不論是由本能的慾望不被滿足, 還是被外界的因素刺激出了情緒, 只要我們沒有好好的面對並處理兩者, 必定對人生有長期不良的影響。  
Thumbnail
情緒暴走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尤其是在現代人經常處於高壓力、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中,情緒管理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當情緒暴走時,人們常常會失去控制,做出一些讓自己和周圍人感到不舒服的行為,這不僅對自己的健康不利,還會影響到周圍人的情緒。
Thumbnail
情緒暴走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尤其是在現代人經常處於高壓力、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中,情緒管理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當情緒暴走時,人們常常會失去控制,做出一些讓自己和周圍人感到不舒服的行為,這不僅對自己的健康不利,還會影響到周圍人的情緒。
Thumbnail
焦慮情緒是一種常見的情緒狀態,當焦慮情緒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就會影響生活品質與身心狀態的平衡。這篇文章探討焦慮可能引起的生理、認知、行為等變化,並提醒人們正視自己的身心狀況,並且可能需要更多的放鬆與休息。
Thumbnail
焦慮情緒是一種常見的情緒狀態,當焦慮情緒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就會影響生活品質與身心狀態的平衡。這篇文章探討焦慮可能引起的生理、認知、行為等變化,並提醒人們正視自己的身心狀況,並且可能需要更多的放鬆與休息。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