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難寫!寫作業大作戰

字好難寫!寫作業大作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安親班接孩子回家後,發現她尚未完成功課,我責怪她沒有把握時間把作業寫完,孩子解釋因為擦拭寫不好的字用了許多時間。我敦促她趕快寫,以免來不及去上晚上的才藝課。

 

安頓好小孩,我在廚房忙著,發覺在寫字的小孩情緒失控,在生字簿亂畫一通,她心急的想寫好,但過了半小時,卻只寫了三個字,她崩潰大哭著說:「我今天不想去上芭蕾舞課了!」


花了這麼多時間坐在書桌前,作業簿卻一片空白,她心裡壓力變得很大,強烈的負面情緒讓她完全無法前進。我說,「今天我們還是要去上課。只要現在開始寫,一定來得及去上妳最愛的芭蕾舞課。現在,妳把描紅的字全部描過,把這幾個字都寫好之後再叫我。」

自我要求過高,一直擦掉不滿意的字,這樣是要寫到天荒地老?

自我要求過高,一直擦掉不滿意的字,這樣是要寫到天荒地老?


我給她一個具體的任務後,回到廚房繼續工作,雖然我想支持她,但一直站在她身旁大概只會徒增壓力。我走開,讓她自己重整心情,繼續寫作業。

 

孩子把描紅的完成之後,心情已經平復許多,我走回她身旁,告訴她描完這些字只花了5分鐘,再度增強「能如期完成」的信念。接著我要她把簡單的字先寫完,她選擇了從左邊開始寫起,一步一步慢慢的完成了,這前後只花了20分鐘。

 

小一要寫的生字真有點難

小一要寫的生字真有點難


完成作業後,我問她,如果20分鐘之前,她還繼續在憤怒的暴風圈裡面,沒有開始一個字接著一個字寫下去,現在這個時候會是甚麼情形?

 

有耐心自己完成美勞,寫字有何難?

有耐心自己完成美勞,寫字有何難?


也許還在哭,作業還是沒完成,甚至還沒有吃飯,沒有去上芭蕾舞課。而反過來,剛開始寫時覺得很擔心(怕寫不完)又很氣惱(字很難寫),但只管動筆,不要胡思亂想,不知不覺就寫完了。

 

我認為帶著孩子逐步完成作業比不斷安撫其挫敗情緒有效,雖然不敢保證這種情況從此不再發生,但我確知孩子需要累積成功經驗以增加自我效能(Bandura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論,即一個人能否運用自身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某些事情、達成目標的程度)。孩子完成作業、趕上了舞蹈課,她一定對自己克服心魔的經驗印象深刻,我好慶幸這回是Happy Ending。

 

  • 題外話
  1. 母女都各自失控吼叫了一陣,幸好文字無聲。
  2. 我也曾閃現放棄去上才藝課的念頭,但為了以身作則,示範「不輕言放棄」的精神,在處理上述事件的同時,我還七手八腳地煮好了晚餐,當媽媽真不容易。
  3. 我自己面對deadline,絕對奮戰到最後一刻的習慣是如何養成的呢?想來應是高中時期騎腳踏車上學,6公里的路途中若稍微多停幾個紅燈就會遲到,於是我在每一個交通號誌變成紅燈前死命衝刺,抱持著絕對不遲到的信念往前衝,常常都僥倖在關校門前到校,這就是我印象深刻的成功經驗😄。


avatar-img
小徑藝文+的沙龍
28會員
67內容數
學習書法需要保存作品以檢視自己是否進步,過去隨意堆置書法習作的習慣,造成翻閱的困難,將書法作品數位化,方便檢視習字的軌跡,同時也紀錄寫書法時浮現的種種心得體悟,給書法同好聊作參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徑藝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由於我考取地方特考的當年,該職系只有兩個缺,考了第二名的我別無選擇地分發到一個工程單位。 離開熟悉的舒適圈,到機關報到的第一天,正是單位召開公聽會的日子。在我還摸不著頭緒的時候,就直接到會議見習,是日被無數「新鮮事」轟炸後,不禁焦慮自問:「我能勝任新工作嗎?」事後發現是可以的,不過這是後話
有天,同事H忙碌中忘了訂餐,午餐時很多同事叫住她:「我的飯太多了,給妳一些飯」、「便當裡有討厭的茄子,幫我吃?」,H就光吃同事挑食不愛的菜,竟然就吃飽了! 飽餐一頓的她戲稱自己吃了「百家姓餐」。 我想起曾讀過一本在2008年出版的書「1英鎊過1天:一個意外的人生」,作者降低生活開銷,發現節省的生活
熟悉現職的業務之後,我開始很想學新的東西,曾經考慮調動到其他機關,學習新的業務,但調動的風險蠻高的,猶豫許久,想起十幾來歲時做的興趣測驗,我的何倫碼是社會型(S)和藝術型(A),在長久的職涯中,既已發展了「社會型」,還有另一個「藝術型」可以去發展……
我二十幾歲的後半,日子非常難熬。 原以為自己走向的是一片坦途,沒料到迎接我的是遍野荊棘。走過之後,雲淡風輕,理應沒什麼好再提的,個人的選擇也沒什麼參考價值,但實在回答過太多次他人問我如何跨領域轉職的事,決定寫下來回應這些好奇心。 猶記得高中時對星座和心理學感興趣,加上喜歡小孩,我填了所有師院的諮
跳繩、打桌球或是學琴,一開始都需要基本練習,說實在的,在沒學會以前的確蠻無趣的,而在小孩喊累……
每天早上完成上學前的準備,女兒便習慣性地去書櫃拿書來讀,直到要出門前會討價還價回應我的催促:「等一下,等我看完這一頁就好」,很欣慰經過這些年來的習慣建立,孩子在上小學前已經能享受閱讀。
由於我考取地方特考的當年,該職系只有兩個缺,考了第二名的我別無選擇地分發到一個工程單位。 離開熟悉的舒適圈,到機關報到的第一天,正是單位召開公聽會的日子。在我還摸不著頭緒的時候,就直接到會議見習,是日被無數「新鮮事」轟炸後,不禁焦慮自問:「我能勝任新工作嗎?」事後發現是可以的,不過這是後話
有天,同事H忙碌中忘了訂餐,午餐時很多同事叫住她:「我的飯太多了,給妳一些飯」、「便當裡有討厭的茄子,幫我吃?」,H就光吃同事挑食不愛的菜,竟然就吃飽了! 飽餐一頓的她戲稱自己吃了「百家姓餐」。 我想起曾讀過一本在2008年出版的書「1英鎊過1天:一個意外的人生」,作者降低生活開銷,發現節省的生活
熟悉現職的業務之後,我開始很想學新的東西,曾經考慮調動到其他機關,學習新的業務,但調動的風險蠻高的,猶豫許久,想起十幾來歲時做的興趣測驗,我的何倫碼是社會型(S)和藝術型(A),在長久的職涯中,既已發展了「社會型」,還有另一個「藝術型」可以去發展……
我二十幾歲的後半,日子非常難熬。 原以為自己走向的是一片坦途,沒料到迎接我的是遍野荊棘。走過之後,雲淡風輕,理應沒什麼好再提的,個人的選擇也沒什麼參考價值,但實在回答過太多次他人問我如何跨領域轉職的事,決定寫下來回應這些好奇心。 猶記得高中時對星座和心理學感興趣,加上喜歡小孩,我填了所有師院的諮
跳繩、打桌球或是學琴,一開始都需要基本練習,說實在的,在沒學會以前的確蠻無趣的,而在小孩喊累……
每天早上完成上學前的準備,女兒便習慣性地去書櫃拿書來讀,直到要出門前會討價還價回應我的催促:「等一下,等我看完這一頁就好」,很欣慰經過這些年來的習慣建立,孩子在上小學前已經能享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