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明道.相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提綱


兩兩比較相互襯托性質差異,
萬物在相對競爭下生存演化。


(原02章) 原文/白話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也,惡矣;

皆知善,此其不善矣。

天底下人們之所以都知道什麼是美好的,

是因為有壞的事物之故;

之所以都知道誰做得好,

就是因為有人做不好的關係。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

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音聲之相和也,前後之相隨也;

相態變化的有無形,成事的困難與容易,

物體形狀的長與短,容器盛裝的高與低,

韻律的音階與聲調,隊伍排列的前與後。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所以理想的為政者以無為的觀念領導,

不用公開言語(命令)引導下屬行事。

萬物作而不始,為而不恃,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萬物的樣態並不同於一開始的樣子,

歷經發展演變不單是倚恃既存優勢,

成就了現今樣貌卻依然在不停變化。

也唯有保持不停地變化,

所以不會被世界所離棄淘汰。

================================

善:擅長。

作:發生、出現。

居:處於、停留。

教(ㄐㄧㄠˋ):訓誨、誘導。

去:離去。



詮釋


相對性概念必須在兩兩相互比較的情況下方能確立。舉例來說,當我們認為甲物體是「大」的,那麼必然存在另一個「小」的乙物體做為比較。所謂的大是指甲比乙大,而小則指乙比甲小;同理,若有個丙物體比甲大,那麼相對而言甲就是小了。因此並不存在絕對的大或小,並且當失去用來比較大小的事物時,甲是大是小就無從判斷了。

科學研究裏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設計,藉由實驗結果與對照組數據的比較,便容易分析兩組差異而能驗證實驗假設的正確性。世人對於善惡好壞的認定亦然,當惡與壞被確立時,藉由相對比較而能辨識出善與好;同理,當樹立了何謂善與好的道德標竿,與其相反或對立的便是惡與壞了。正是這樣的相互襯托關係,當良善美好的標準過高時,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達標的人們將產生挫敗拙劣感;若將標準降低淡化,那麼自我貶抑為低下醜惡的程度便會減少,此即「高下之相盈也」。如果推諉犯錯的認定模糊不清,對於良善表現的追求亦會隨之褪去,變成所謂「天下烏鴉一般黑」了。因此善惡好壞的判定準則應在適度合理的範圍之內為宜。

當一個人做了壞事,便是壞人;做了很多好事的人幹了一件壞事,往往也被視為壞人。特別是從法律角度來界定犯罪者,是以犯罪行為與否而無關乎積了多少善行,這說明確立壞人形象要比好人容易得多。當有某個人被定義成壞人,其同盟、友好或週遭人士也容易被視為壞人,而與之對立或抗衡的則容易被視為好人,儘管本人可能沒做什麼好事。反過來說,在有好人光環身邊的人士易得社會好感,而處處與之作對的則難有好評價,這在影視劇中是很常見的人物塑造概念。但好人還是要當心週遭出現老鼠屎,是有可能壞了整體形象的一鍋粥。因此若想創造出天下皆知的大英雄,必然要有個針鋒相對的大惡人存在,缺少了惡人黑暗關注互動,便無法映射出英雄光輝。

在施政與經營方面,「無為」並非什麼都不做的「不為」,而是另一種領導者行事的觀念,故曰「無為之事」。與無為相對的便是「有為」,有為就是要在眾人面前表現得一副很厲害的樣子,因此會強調行事上親力親為以及著重不同以往的新概念,不這樣就難以突顯自己有所作為,但這樣做必然顯得下屬黯然失色、碌碌無為。跟有為相反的是,並不以表現自我為目的來行事,而是希望集結眾人之力把該做的事做好,如此一來便要收斂自我以增進團隊出色表現,這便是無為的觀念。根據每一件事的特性而有其個別思路,定好策略準則後授權負責人員主導處置,如此團隊在面對各類事務上才能做到無所偏倚、恰如其份的「無不為」境界。

    「不言之教」是無為的一個子概念。上述提到讓負責人員主導處置,故照理說發號司令的便是該負責人,但由於領導者所說的話往往會被視為最高命令,此時若領導者說出不同於負責人的意見,這樣一來主導權就回到領導者身上且再也不會有人聽從負責人的了。因此授權出去之後便要「不言」,私下討論後的更動調整也是由該負責人來發布,如此才會有人相信授權的存在而不會發生負責人叫不動的情況。

相對性概念並不限於同一時間的相互比較,亦可有時序上的前後對比,如萬物的演變進化屬之。若是後來出現的物種相對於先前的物種更有優勢,將能取而代之並淘汰先前的物種,如此一次次地更迭演進,造就了世間萬物樣態的持續變化。可別以為現今的優勢能維持千秋萬世直到永遠,要警惕自己唯有依靠持續的進步才能維持優勢長保生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草堂一隅
8會員
69內容數
一坐一席一草堂, 一撮佳茗一縷香, 一片道機一點禪, 一夫自品一坡秧。
草堂一隅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對於外交博奕的精闢見解。
Thumbnail
2025/04/26
對於外交博奕的精闢見解。
Thumbnail
2025/04/19
關於學習目標與教育政策的思考。
Thumbnail
2025/04/19
關於學習目標與教育政策的思考。
Thumbnail
2025/04/03
解釋小國與寡民兩項國策。
Thumbnail
2025/04/03
解釋小國與寡民兩項國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扣,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一段話的大意是天地萬物都是有自己的規律和準則,不容破壞,也不許
Thumbnail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扣,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一段話的大意是天地萬物都是有自己的規律和準則,不容破壞,也不許
Thumbnail
【原文賞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第一章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名,如果可以用名字來界定,就不是永恆不變的名。在名字未確定之前,
Thumbnail
【原文賞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第一章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名,如果可以用名字來界定,就不是永恆不變的名。在名字未確定之前,
Thumbnail
雖然每一個人的個性不同﹐但都是上帝之子﹐從真我的角度﹐對於真理的認同是一樣的﹐因為我們都來自於同一個源頭。 每個真我看到的確實是同一個真理﹐因為真理的表達就是你。 在學著去愛的旅程中﹐你愛有多深﹐就決定了你理解真理的能力。
Thumbnail
雖然每一個人的個性不同﹐但都是上帝之子﹐從真我的角度﹐對於真理的認同是一樣的﹐因為我們都來自於同一個源頭。 每個真我看到的確實是同一個真理﹐因為真理的表達就是你。 在學著去愛的旅程中﹐你愛有多深﹐就決定了你理解真理的能力。
Thumbnail
莫比烏斯環展示了一個對應且合一的拓墣結構。也許可以讓咱們有更深一層的感受。 「你」是展成什麼樣子的感受接收器,「我」即相應而產出相應之「物」。即是所謂的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唯能合上,能感而受之,是真的受方。
Thumbnail
莫比烏斯環展示了一個對應且合一的拓墣結構。也許可以讓咱們有更深一層的感受。 「你」是展成什麼樣子的感受接收器,「我」即相應而產出相應之「物」。即是所謂的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唯能合上,能感而受之,是真的受方。
Thumbnail
科技的發展,使的人類的限制,一步一步的往外推,生活有了跟以往不同的體驗。然而咱們真的了解自己嗎?而咱們的限制,究竟是在哪裡呢? 人的身體是有所限制的,而在沒有被限制的那一端,卻因為身份認同與標籤的尋找,將「你」封印在各式各樣的「有」上面。由於這樣的封印,分離於是產生,即是一生二,二生三。
Thumbnail
科技的發展,使的人類的限制,一步一步的往外推,生活有了跟以往不同的體驗。然而咱們真的了解自己嗎?而咱們的限制,究竟是在哪裡呢? 人的身體是有所限制的,而在沒有被限制的那一端,卻因為身份認同與標籤的尋找,將「你」封印在各式各樣的「有」上面。由於這樣的封印,分離於是產生,即是一生二,二生三。
Thumbnail
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其不為己而生,所以能長生。 聖人以外在事物為優先,把自己放在最後,反而先收到正向回饋;將自己置之度外,反而成就其身。
Thumbnail
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其不為己而生,所以能長生。 聖人以外在事物為優先,把自己放在最後,反而先收到正向回饋;將自己置之度外,反而成就其身。
Thumbnail
道可「道」,非「常道」 道如果可以說明,便不是真切、根本的道。 字義的意思是如此,但意涵可能更深層。
Thumbnail
道可「道」,非「常道」 道如果可以說明,便不是真切、根本的道。 字義的意思是如此,但意涵可能更深層。
Thumbnail
任何事情,都會有所謂的一體兩面的存在。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Thumbnail
任何事情,都會有所謂的一體兩面的存在。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Thumbnail
上篇我提到了「無極」與「太極」,現在讓我來和大家談論「道的存在」。 老子《道德經》有曰: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 綿綿啊!其若存!用之不堇。 此文之意是:「天地萬物的道(『谷神』即道也)是永恒長存的,為玄妙的母性;而玄妙母體的生育之産門,就是天地的根本;也就是根源的生育之門
Thumbnail
上篇我提到了「無極」與「太極」,現在讓我來和大家談論「道的存在」。 老子《道德經》有曰: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 綿綿啊!其若存!用之不堇。 此文之意是:「天地萬物的道(『谷神』即道也)是永恒長存的,為玄妙的母性;而玄妙母體的生育之産門,就是天地的根本;也就是根源的生育之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