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問題:古代巫術與現代科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一句:「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從這句話來看人的一生從出生到老至死,但靈魂是終身不死的。但又如何使靈魂終身不死,正好應證前一篇的「三世諸佛累世修」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死亡,只是我們常常利用生活科技讓自己多活一點時間,在世間多停留一點時間。   當科技發達的今日,對於生死的結論只有長生不老,我們讀過歷史,我們對於古人的奇幻巫術,求生術,還有長生藥都會嗤之以鼻,換作今日的我們,藉著科技進步,卻做著一樣的行為。許多醫學科技的發明,不就是巫術嗎?你們不相信自己的醫學科技是古代巫術嗎?細說下去吧!   古代巫術可以讓人不變老,永保年輕,青春永駐,擁有一張美麗的容顏;再看看現代醫術不正在發展出一種讓人永遠不會變老,永保年輕青春永駐的醫學科技,讓每一個人想留住自己最美的容顏,這不是異曲同工的永保青春美麗,長生不老藥嗎?   我們只是換個時代而已,我們的心永遠沒有改變,還是那麼執著地讓自己變得更年輕,讓自己不要變老,我們只是換個時代而已,一直都在追求自己長生不老的心,我們只是換個時代而已,我們還是那個過去追求貪婪生活的自己。為了讓自己生活的更好,保持青春美麗,我們一直都在用相同的方法在這個世間生存,我們罵過去的巫術是落伍的,是迷信的,其實也同樣在罵現代的我們,因為現代科技也是落伍的,迷信的,迷信人這一生可以長生不老,永保青春,所以各式各樣的醫學科技都像巫術一般的產出,說巫術是醫學,醫生就像是巫師一樣,巫師利用魔法將自己和人變得年輕,永保青春,醫生也是利用醫術將人變年輕,永保青春,所以說因為我們的執著不改,迷信儘管跨越了時代,它還是通過各種方法讓人們自己依然迷信著,當我們罵著前人,古人的巫術是迷信時,是否想想生活在今日的我們也為了醫學科技在罵自己迷信。 很多人會問學佛要不要吃素?其實答案在自己心中。佛家說吃素是為了不殺生。你說呢?我覺得學佛跟吃素沒有關係,我可以這樣說:吃素是養生,吃肉成佛。好像有一點對佛不敬之感。其實對佛敬與不敬都在於一顆心。如果你學佛,你的心不敬不純,即便你吃素學佛一樣沒有悟道,當你用一顆純淨的心敬佛,即使吃肉也能悟道,當然也不是教大家學佛吃肉沒關係,學佛是不殺生,吃素有它存在的一定法則,但這個法則在於你的一顆心,這樣講你懂了嗎?你不懂,沒關係,因為你跟我一樣,執著於執著世間的一切相,很正常,因為我們都還沒悟出佛法的真諦。 如何跨越生死?當死亡來臨時,我們還能夠不害怕死亡,吃從容地接受死亡來臨,就是超越生死。害怕死亡的我們已經在為死亡鋪路了,比如各式各樣的養生藥品和食品,在琳琅滿目的求生用品中無非是想盡辦法讓自己活下來能不死。還有生命垂危時想盡辦法讓生命維持下去,儘管剩下一息的氣息也要讓肉體活著,當肉體無法支撐靈魂的時候,我們還要把持一切讓肉體不死,靈魂無所事事地看著,累世修啊!肉體死亡不代表靈魂已死,但是我們肉體累積的財富不會帶走,靈魂只帶走今生今世的善業與惡業向他世走去。 因此對於死亡的執著不是青春美麗,而是我做多少好事?我們不迷信也不讓醫學科技如巫術般地迷戀著自己得心,自然地可以愉悅的死亡到來世,無罣礙的為下一世做準備。

1.各類自然文化與社會政治議題 2.各類生活關察文 3.講不完的教育專題文章 4.各類主題徵文 5.菩提道次第廣論 6.現代詩 7.現代小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探討了傳播媒體報導中,常識新聞扭曲成知識性新聞的問題,同時闡述了臺灣社會在政府和媒體引導下,面臨的種種困境與挑戰。著重於能源與糧食危機相關新聞報導的質疑和挑戰。進一步討論了民生知識與常識的覺醒對社會進步的重要性。
  許多人在面對新聞報導時,往往以直覺為主,蹭恨為主,喜惡為主,只要犯上自己高道德標準的事件就開始言之鑿鑿地數落一番,一旦發現是錯的就怪新聞及當事人誤導報導,新聞報導跟風事件行之有年,最常見的就是公眾人物的八卦緋聞事件和經濟民生事件,到底是社會大眾縱容新聞媒體坐大跟風報導還是新聞媒體失去了專業,現
許多人在面對問題時,都會怪罪社會大眾,其實很多時候社會大眾的跟風都是被操作的,以一個無知與思考的例子來說,旅遊和美食。現在就來談談什麼樣的思想愚弄社會。   有一個問題問大家,一般來說文學寫作是有警惕社會反思並改進社會不良風氣,向上引導的力量,讓社會呈現祥和進步的特徵。但為什麼現行台灣社會越
    自從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數個月之後,發現數數觀察修習暇滿人生,回顧過往我在職場上可真謂是一場艱苦的修行。       也許會有人告訴你,人生沒什麼真相,人生的勝利組與失敗組就是自己的努力差別。其實真相藏在魔鬼中,你相信人生沒什麼真相你就錯了。職場上分四種人:實口虛心,虛口實心,實口實心,虛
一場世紀大病毒之戰,引發了各行各業為了生存,本該由政府扶植的中小企業讓產業升級。在機器產業時代來臨,用少少的人工可以做更多事的。可惜了,官員只管配合大財團炒地皮。搞得民不聊生,用缺工的藉口引進外勞,害台灣勞工無法生存。 首先談福利國。效仿北歐國家,結果北歐瑞典高達40%的所得稅收,台灣呢?只見有錢人
每年到大選時刻,台灣社會總會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發生,有時候會想,台灣真的沒什麼大事,其實也不對,台灣的大小事都要等選舉才會發生,所以想要台灣平安度日的時刻,最好都不要有選舉,很奇怪,選舉都是選賢與能,選出為社會服務的公眾人物來改善社會總總不好的現象,以利社會大眾安居樂業,生活富足安康。這幾年來,發
本文探討了傳播媒體報導中,常識新聞扭曲成知識性新聞的問題,同時闡述了臺灣社會在政府和媒體引導下,面臨的種種困境與挑戰。著重於能源與糧食危機相關新聞報導的質疑和挑戰。進一步討論了民生知識與常識的覺醒對社會進步的重要性。
  許多人在面對新聞報導時,往往以直覺為主,蹭恨為主,喜惡為主,只要犯上自己高道德標準的事件就開始言之鑿鑿地數落一番,一旦發現是錯的就怪新聞及當事人誤導報導,新聞報導跟風事件行之有年,最常見的就是公眾人物的八卦緋聞事件和經濟民生事件,到底是社會大眾縱容新聞媒體坐大跟風報導還是新聞媒體失去了專業,現
許多人在面對問題時,都會怪罪社會大眾,其實很多時候社會大眾的跟風都是被操作的,以一個無知與思考的例子來說,旅遊和美食。現在就來談談什麼樣的思想愚弄社會。   有一個問題問大家,一般來說文學寫作是有警惕社會反思並改進社會不良風氣,向上引導的力量,讓社會呈現祥和進步的特徵。但為什麼現行台灣社會越
    自從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數個月之後,發現數數觀察修習暇滿人生,回顧過往我在職場上可真謂是一場艱苦的修行。       也許會有人告訴你,人生沒什麼真相,人生的勝利組與失敗組就是自己的努力差別。其實真相藏在魔鬼中,你相信人生沒什麼真相你就錯了。職場上分四種人:實口虛心,虛口實心,實口實心,虛
一場世紀大病毒之戰,引發了各行各業為了生存,本該由政府扶植的中小企業讓產業升級。在機器產業時代來臨,用少少的人工可以做更多事的。可惜了,官員只管配合大財團炒地皮。搞得民不聊生,用缺工的藉口引進外勞,害台灣勞工無法生存。 首先談福利國。效仿北歐國家,結果北歐瑞典高達40%的所得稅收,台灣呢?只見有錢人
每年到大選時刻,台灣社會總會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發生,有時候會想,台灣真的沒什麼大事,其實也不對,台灣的大小事都要等選舉才會發生,所以想要台灣平安度日的時刻,最好都不要有選舉,很奇怪,選舉都是選賢與能,選出為社會服務的公眾人物來改善社會總總不好的現象,以利社會大眾安居樂業,生活富足安康。這幾年來,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又一個學期即將結束,這陣子收到一些老師私訊詢問管教學生的問題,很心疼老師們明明這麼盡力,卻老是有管教無力的挫敗感,於是寫成了這一篇。分享幾個我這幾年教學的心得與方法,不一定人人適用,但或許能帶給大家一點啟發。 請記得,使我們挫敗的都會成為養分。請相信,當你遍體鱗傷時,總有善良的事在發生。
Thumbnail
​ 犯罪行為是先天和後天互相影響的。我們受生物性操控,而環境又同時影響生物性和理性,所以犯罪行為是複雜行為,不能簡單歸為單一因素。 ​
Thumbnail
《照明商店》通過獨特的敘事風格,探討了愛情、親情和生命的交織,並在第六集中展現角色在生死交界的選擇。文章深入剖析了至永與玄民的愛情故事、父女之間的深厚情感,以及未竟的生命所帶來的啟示。另外,劇情中隱含對《Moving異能》的可能聯繫,激發觀眾對於選擇影響的思考,讓人重新審視時間的珍貴和生命的價值。
Thumbnail
 原本就像一般的慶祝晚會,有頒獎,有表演節目,大伙搞笑嬉鬧成一團,接著從播放一年活動的回顧投影片檔案,氣氛開始有點轉變了,之後,新竹分會長劉月梅老師上台感謝這一年來荒野新竹分會的志工們的努力,就在此時,會場入口處有一群人簇擁著進來了一對『神秘佳賓』。原來在大家毫不知情下,幾位幹部專程到關西鄉下...
Thumbnail
拜醫學科技之賜,現代人越活越長,越來越多的重大疾病都能治癒。父母祖上那輩,醫療不普及,一個小小的感冒未及時就醫就漫延成重病而失去生命,沒錢就醫,或是來不及就醫的悲傷故事家家戶戶都曾有過。不過,長壽有長壽的隱憂,肉體還撐得住,智力卻以數倍的速度在退化,忙碌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卸下責任腦子突然就當機了,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有「恆常」的誤解,以為深信哪尊神明就可以百毒不侵,刀槍不入,做了多少善事,就可以長生不老、萬壽無疆。如果沒有照那個人心中所想呈現,就是神明無靈感,做善事全是白搭。 宇宙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這是大自然的現象,宇宙尚無法抵禦緣起緣滅,何況凡夫俗子的我們。信仰是幫助我們釐清
Thumbnail
隨著醫療進步,人類在退休之後,突然多出的三十年壽命,可被稱作是我們的第三人生(The Third Act),生物的演化是遞進的,但是當我們突然憑空增加了大把的歲月,某種程度上來說讓我們措手不及,作為華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的基因還在告訴我們要求生存,我們的基因還在告訴我們「有做才有得吃」,但是上蒼卻突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當像古人一樣以靈魂存在為前提,而用古人的思維活著時,既使科學證明無靈魂存在,此刻活著的生命就會像古人還活著一樣。 在這一刻用古人思維活著的我,就像是用活著的生命證明靈魂存在,但目的地卻不是證明,而是古人的理想與夢想終於得以被實現,若還不行,那麼就讓我的詮釋,用生命留下靈魂在時代中活過的註解。
Thumbnail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一句:「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從這句話來看人的一生從出生到老至死,但靈魂是終身不死的。但又如何使靈魂終身不死,正好應證前一篇的「三世諸佛累世修」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死亡,只是我們常常利用生活科技讓自己多活一點時間,在世間多停留一點時間。   當科技發達的今日,對於生死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又一個學期即將結束,這陣子收到一些老師私訊詢問管教學生的問題,很心疼老師們明明這麼盡力,卻老是有管教無力的挫敗感,於是寫成了這一篇。分享幾個我這幾年教學的心得與方法,不一定人人適用,但或許能帶給大家一點啟發。 請記得,使我們挫敗的都會成為養分。請相信,當你遍體鱗傷時,總有善良的事在發生。
Thumbnail
​ 犯罪行為是先天和後天互相影響的。我們受生物性操控,而環境又同時影響生物性和理性,所以犯罪行為是複雜行為,不能簡單歸為單一因素。 ​
Thumbnail
《照明商店》通過獨特的敘事風格,探討了愛情、親情和生命的交織,並在第六集中展現角色在生死交界的選擇。文章深入剖析了至永與玄民的愛情故事、父女之間的深厚情感,以及未竟的生命所帶來的啟示。另外,劇情中隱含對《Moving異能》的可能聯繫,激發觀眾對於選擇影響的思考,讓人重新審視時間的珍貴和生命的價值。
Thumbnail
 原本就像一般的慶祝晚會,有頒獎,有表演節目,大伙搞笑嬉鬧成一團,接著從播放一年活動的回顧投影片檔案,氣氛開始有點轉變了,之後,新竹分會長劉月梅老師上台感謝這一年來荒野新竹分會的志工們的努力,就在此時,會場入口處有一群人簇擁著進來了一對『神秘佳賓』。原來在大家毫不知情下,幾位幹部專程到關西鄉下...
Thumbnail
拜醫學科技之賜,現代人越活越長,越來越多的重大疾病都能治癒。父母祖上那輩,醫療不普及,一個小小的感冒未及時就醫就漫延成重病而失去生命,沒錢就醫,或是來不及就醫的悲傷故事家家戶戶都曾有過。不過,長壽有長壽的隱憂,肉體還撐得住,智力卻以數倍的速度在退化,忙碌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卸下責任腦子突然就當機了,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有「恆常」的誤解,以為深信哪尊神明就可以百毒不侵,刀槍不入,做了多少善事,就可以長生不老、萬壽無疆。如果沒有照那個人心中所想呈現,就是神明無靈感,做善事全是白搭。 宇宙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這是大自然的現象,宇宙尚無法抵禦緣起緣滅,何況凡夫俗子的我們。信仰是幫助我們釐清
Thumbnail
隨著醫療進步,人類在退休之後,突然多出的三十年壽命,可被稱作是我們的第三人生(The Third Act),生物的演化是遞進的,但是當我們突然憑空增加了大把的歲月,某種程度上來說讓我們措手不及,作為華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的基因還在告訴我們要求生存,我們的基因還在告訴我們「有做才有得吃」,但是上蒼卻突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當像古人一樣以靈魂存在為前提,而用古人的思維活著時,既使科學證明無靈魂存在,此刻活著的生命就會像古人還活著一樣。 在這一刻用古人思維活著的我,就像是用活著的生命證明靈魂存在,但目的地卻不是證明,而是古人的理想與夢想終於得以被實現,若還不行,那麼就讓我的詮釋,用生命留下靈魂在時代中活過的註解。
Thumbnail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一句:「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從這句話來看人的一生從出生到老至死,但靈魂是終身不死的。但又如何使靈魂終身不死,正好應證前一篇的「三世諸佛累世修」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死亡,只是我們常常利用生活科技讓自己多活一點時間,在世間多停留一點時間。   當科技發達的今日,對於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