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菲爾德步槍謠言:1857年印度大起義】

【恩菲爾德步槍謠言:1857年印度大起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857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支配日益強盛。正當英國殖民者志得意滿、認為他們穩坐印度江山之時,他們麾下絕大多數的印度兵(Sepoy),忽然譁變。一群印度兵衝進衰亡的蒙兀兒帝國首都,德里,擁立八十二歲的末代皇帝巴哈都爾沙二世為首,號召一場驅逐英國人的聖戰。幾乎摧毀大英殖民帝國的大起義,於焉開始。

但大亂開始,導火線常常是一些微小的事件。這一次,則來自於附圖的這把步槍:恩菲爾德1853年型(Pattern 1853 Enfield)。

恩菲爾德1853型。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British Pattern 1853 Rifle transparent.png"

恩菲爾德1853型。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British Pattern 1853 Rifle transparent.png"


這把步槍是當時的新銳武器,性能優良。問題在於:人們謠傳這把步槍的子彈上包裹的紙皮,用了豬油和牛油。東印度公司強制要求所有的印度軍隊配備步槍,於是一下冒犯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

人們這麼說,但事實上,這不是故事的全貌。東印度公司最開始確實用了牛油和豬油。但經人反應後,實際上允許使用其他潤滑劑處理。我們可以說,這個故事是個謠言:儘管是有部分真實性的謠言。

不過,謠言能產生這麼大的影響,核心要素,往往不是謠言的真實性。而是在於,謠言發生之前,人們已經打算「相信」這樣的謠言。

我們回到1850年代的印度。當英國東印度公司自以為統治穩如泰山時,印度社會早已天怒人怨。早年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是以「融入當地社會」的方式擴大勢力,但此時的英國,已然一副居高臨下的嘴臉,打算將本國文明強加於印度社會上,諸如:

一、無適當理由下,征服、廢除一些印度王國,而這些地區是許多印度兵的家鄉

二、降低印度兵的薪水待遇

三、公司計劃強行推動大規模基督教皈依的政策

四、強迫部隊違反其宗教戒律或習俗,比如說要求高種姓部隊渡海

五、計畫永遠廢除印度的名義共主蒙兀兒帝國。而東印度公司名分上,是蒙兀兒帝國的附庸。

……等等。因而,在恩菲爾德步槍配給前,印度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們,早有了這樣的想法:

「英國人要摧毀我們的文明和宗教!」

大起義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恩菲爾德步槍的謠言是真是假,並不重要。起義的人憤怒的是這股高高在上的傲慢。沒有步槍謠言,也會有別的事情點燃星星之火。所以謠言一發生,就如野火燎原。因為人們事先已經相信英國人就是這麼倨傲無禮,而他們要的是出口惡氣,不是求證謠言真假。

在印度密拉特起事的Sepoy。圖片來源:Wiki Commons, "The Sepoy revolt at Meerut.jpg"

在印度密拉特起事的Sepoy。圖片來源:Wiki Commons, "The Sepoy revolt at Meerut.jpg"


反過來說,其實直到1857年,東印度公司仍然有許多機會,阻止一場血腥的戰亂發生。但不幸的是,謠言雖然不盡真實,東印度公司的傲慢卻是真的。公司內部理解印度社會的有識之士人數既少,聲量又低。當許多印度兵拒絕使用恩菲爾德步槍、甚至將用槍的同袍視作叛教者時,多數東印度公司職員們的反應是嗤之以鼻,強迫印度兵使用,否則軍法從事。這證實了謠言根本無關緊要。因為儘管謠言不完全真實,但人們真正憤怒的點,「高壓傲慢的統治」,卻在這種應對方式中展露無遺。

於是大規模的流血,就在所難免了。

資料來源:Dalrymple, William. The Last Mughal: The Fall of Delhi, 1857.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9.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176會員
612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萬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這時在歐亞大草原中西部,有三個超級帝國互相制衡: 俄羅斯沙皇國。先前在恐怖伊凡(伊凡雷帝或伊凡四世)的時代,往中亞及西伯利亞擴張,擊潰喀山及西伯利亞汗國等一眾草原政權,勢力不斷東擴。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勢力往北深入黑海沿岸,早已控制住烏克蘭、俄羅斯草原上的
馬可波羅剛開始應該不會說蒙古語或當時中國的官話。忽必烈想來也不可能懂拉丁語或威尼斯的語言(Lingua veneta)。兩位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初見時大概是不可能直接對話的。但基於有這麼多人懷疑《馬可波羅遊記》是馬可波羅讀了波斯文獻偽造的,馬可波羅懂波斯語,這點確鑿無疑。 而正如之前所說,那正是個
今日我們可能知道,伊斯蘭世界中,最重要的語言是阿拉伯語。但中世紀乃至於近代,波斯語的地位其實不下於阿拉伯語。波斯文化:文學、繪畫、音樂,席捲大半個伊斯蘭世界,波斯語則成為了文人雅士口中、筆下的「雅言」。 尤其是突厥、蒙古系的國度,波斯語的影響更是巨大。波斯語地位甚至可以超過統治民族的母語。例如在鄂
這個神奇的故事是從讀者們聽來的:德國南方名城慕尼黑,在義大利語裡,跟地中海沿岸的小國摩納哥完全同名。 為什麼會這樣?原來,當中世紀第一次出現慕尼黑這個聚落時,這裡很有可能在八世紀是一個修道院。此時被命名為「zu den Munichen 」,其實就是「通往修士處」之義。 當這座城市的名字進
大家可能在教科書上讀到過,在二次大戰前夕,西班牙爆發可怕的內戰。最後由於納粹德國和法西斯義大利的介入,西班牙親法西斯的派別勝利。西班牙迎來了佛朗哥將軍獨裁的時代。 但是,在二次大戰爆發之時,我們很快發現一件事情: 欸?西班牙怎麼不見了? 事實上,儘管德國多次要求,但西班牙從未正式加入戰局。原因
Sepoy,來自於波斯語 sepāhī。本來在蒙兀兒帝國的時代,這個波斯字指的是蒙兀兒麾下的步兵部隊。但在英國東印度公司入侵印度後,英國東印度公司雇用大量本地的印度士兵為之作戰。於是,這個字進入英文,轉為Sepoy,開始指在英國麾下作戰的印度步兵們。 Sepoy是英國在印度的主力部隊,佔據英軍
萬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這時在歐亞大草原中西部,有三個超級帝國互相制衡: 俄羅斯沙皇國。先前在恐怖伊凡(伊凡雷帝或伊凡四世)的時代,往中亞及西伯利亞擴張,擊潰喀山及西伯利亞汗國等一眾草原政權,勢力不斷東擴。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勢力往北深入黑海沿岸,早已控制住烏克蘭、俄羅斯草原上的
馬可波羅剛開始應該不會說蒙古語或當時中國的官話。忽必烈想來也不可能懂拉丁語或威尼斯的語言(Lingua veneta)。兩位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初見時大概是不可能直接對話的。但基於有這麼多人懷疑《馬可波羅遊記》是馬可波羅讀了波斯文獻偽造的,馬可波羅懂波斯語,這點確鑿無疑。 而正如之前所說,那正是個
今日我們可能知道,伊斯蘭世界中,最重要的語言是阿拉伯語。但中世紀乃至於近代,波斯語的地位其實不下於阿拉伯語。波斯文化:文學、繪畫、音樂,席捲大半個伊斯蘭世界,波斯語則成為了文人雅士口中、筆下的「雅言」。 尤其是突厥、蒙古系的國度,波斯語的影響更是巨大。波斯語地位甚至可以超過統治民族的母語。例如在鄂
這個神奇的故事是從讀者們聽來的:德國南方名城慕尼黑,在義大利語裡,跟地中海沿岸的小國摩納哥完全同名。 為什麼會這樣?原來,當中世紀第一次出現慕尼黑這個聚落時,這裡很有可能在八世紀是一個修道院。此時被命名為「zu den Munichen 」,其實就是「通往修士處」之義。 當這座城市的名字進
大家可能在教科書上讀到過,在二次大戰前夕,西班牙爆發可怕的內戰。最後由於納粹德國和法西斯義大利的介入,西班牙親法西斯的派別勝利。西班牙迎來了佛朗哥將軍獨裁的時代。 但是,在二次大戰爆發之時,我們很快發現一件事情: 欸?西班牙怎麼不見了? 事實上,儘管德國多次要求,但西班牙從未正式加入戰局。原因
Sepoy,來自於波斯語 sepāhī。本來在蒙兀兒帝國的時代,這個波斯字指的是蒙兀兒麾下的步兵部隊。但在英國東印度公司入侵印度後,英國東印度公司雇用大量本地的印度士兵為之作戰。於是,這個字進入英文,轉為Sepoy,開始指在英國麾下作戰的印度步兵們。 Sepoy是英國在印度的主力部隊,佔據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