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如何接受一無是處的自己?接受與改變的真正意義》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1. 「接受」不是認同,而是覺察。

    「我都已經xx歲了,怎麼還是一事無成?」

      在你心裡,會常常浮現這句話嗎?

     有時會聽見別人說放下傷痛的第一步是「接受」,第二步是「放下」。但是親愛的,「接受」不是要你認同現在的自己、「放下」也不是叫你擺爛啊...

     讓「接受」成為開始改變的真正意義,是「認清現況」以及「放下過去」。

     認清未來還有一大段路要走、放下過去只是差強人意的努力。

     如何「接受」這件事讓人摸不清頭腦,因為現況就擺在那邊,越是努力去忽略它、越是讓人感到沮喪。就像是面對失眠還有焦慮一樣,有時越是努力逼自己放鬆,越是睡不著;越是不去想,越是感到焦慮。

     所以「接受」一詞的正確使用方法,是覺察這份痛苦、承認這份痛苦的存在,接受這份痛苦帶來的負面能量,不論是愧疚、自卑、憤怒、憂鬱、恐懼⋯⋯等都好,有時好好面對自己受的傷,才真的有再出發的勇氣。


2. 「一無是處」是一種「狀態」,而不是「自己」。

     人總是認為,到了某個年齡,就應當要達到某些成就或財富,這種不自主陷入「比較」的狀態幾乎無法迴避,尤其是看到年齡相仿的人,有更好的生活和成就,一番審視之下,自己在原地踏步,那種自卑感簡直要把自己吞沒。   

     但是說真的,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不同的基因與機遇,人各有各自的命與擅長的事,你無法達到他人的資源、他人也體會不到你的際遇,所以只看見別人的成績,不懂得對方與你本質上的大不同,自然會感到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一無是處。

     其實自卑的情節在所難免,也不用強迫自己變得積極正面,只是謹記在你眼前那個神采奕奕的超人,也是從零開始,所以能讓你脫離「一無是處」狀態的,不是多豐厚的資源或多聰慧的腦袋,只是不斷地「開始」。



3. 不要習於關注成果,關注過程

     其實不斷「開始」的過程,是最可怕的心魔。因為當結果成為唯一的目的地,那麼任何的實踐都成了一種消耗,因為你滿心只期待盡快抵達,甚至做了許多預想,白白浪費更多精力。於是越是消耗,越容易自我懷疑,當自己對努力起了疑心,每嘗試往前踏一步,便多了一份阻力,通往成功的路便看起來滿是曲折。

     每一天、每一次的「開始」,如果沒有大幅度的讓你與目的地看起來更近,那時「放棄」就會在一念之間。

     所以我們應該將目標放在每一天可以達成的小事項,與其稱讚結果,不如稱讚過程,記得使用「今天只要...」

     「今天只要做到某件小事就好」、「今天只要有開始行動就好」。

     每天只做到一點就好,給這樣的自己一點鼓勵。畢竟人生是場馬拉松,跑得慢些的人,才會跑向終點。



4. 停止在乎沉默成本。

     有時人會寧願現在與未來的結果都沒那麼理想,都不想承受過去那些已經追不回來的心理壓力,這種「不甘心」以及害怕「浪費」的心理隨處可見。

    例如明知現在的愛人濫情又不上進,但因為已經交往多年,所以默默忍受,期待他改變 ; 或者,上了大學自認選錯了科系,卻因已經大三、大四,因此還是硬著頭皮讀到畢業 ; 又或者,內心深處有著更想去嘗試的事,但眼看著可能要升職加薪,於是又繼續留在這個崗位。

     時常我們對自己感到〔一無是處〕,便是將時間長期投入這種沉默成本的焦慮反應。

     所以做出改變的第一步,是每一次當自己陷入自我懷疑時便先問自己: 「如果是明年的我,會不會後悔現在的我做出這個決定?」


🌟你的每一次行動,都在驗證你的改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諾貓的故事寶匣
55會員
47內容數
我是諾貓,一個熱愛文字與故事的小書迷📚。 🔹 自媒體經營|打造下班後的第二收入 🔹 吸引力法則 & 天賦探索|找到人生定位 🔹聊好書|深度閱讀心得與推薦 無論你是想提升寫作、尋找靈感,還是人生方向, 這裡或許能給你啟發與歸屬。 一起透過文字,找到更完整的自己!
諾貓的故事寶匣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有一段時間,我也對自己的生活感到很無力。 每天努力上班,卻覺得生活被工作吞噬;薪水一轉帳就繳房租、繳卡費,月底戶頭又見底。 我開始懷疑:「我是不是就是那種,永遠存不到錢、也翻不了身的人?」 但後來,我慢慢發現,「收入不夠多」只是表面問題,真正的關鍵,是我們怎麼看待金錢,又怎麼跟它相處。
Thumbnail
2025/04/13
有一段時間,我也對自己的生活感到很無力。 每天努力上班,卻覺得生活被工作吞噬;薪水一轉帳就繳房租、繳卡費,月底戶頭又見底。 我開始懷疑:「我是不是就是那種,永遠存不到錢、也翻不了身的人?」 但後來,我慢慢發現,「收入不夠多」只是表面問題,真正的關鍵,是我們怎麼看待金錢,又怎麼跟它相處。
Thumbnail
2025/04/09
每天都很忙,事情做不完、壓力很大,心裡卻總有一種隱隱的空虛感。 我以前常常會懷疑自己: 是不是不夠努力? 是不是我真的就不是那種能賺很多錢的人? 直到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天賦測驗, 才發現,原來問題根本不是我不夠拼命, 而是我一直用錯方式努力。
Thumbnail
2025/04/09
每天都很忙,事情做不完、壓力很大,心裡卻總有一種隱隱的空虛感。 我以前常常會懷疑自己: 是不是不夠努力? 是不是我真的就不是那種能賺很多錢的人? 直到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天賦測驗, 才發現,原來問題根本不是我不夠拼命, 而是我一直用錯方式努力。
Thumbnail
2025/03/25
「在這個曖昧比戀愛更加氾濫的年代,單身其實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 我不擔心相見恨晚,好聽的歌不怕老,值得的人無論多久我都願意等。」 如今的時代,各方面有天賦、優秀的人太多了,不是說要你不求上進,而是不要透過跟別人比較來讓自己陷入焦慮。
Thumbnail
2025/03/25
「在這個曖昧比戀愛更加氾濫的年代,單身其實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 我不擔心相見恨晚,好聽的歌不怕老,值得的人無論多久我都願意等。」 如今的時代,各方面有天賦、優秀的人太多了,不是說要你不求上進,而是不要透過跟別人比較來讓自己陷入焦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很多人的改變總是無疾而終,根本原因就在於改變的動力不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而是為了擺脫和逃避當下的自我厭惡感。要實現人格重塑,最重要的就是給自己時間和耐心,學會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我們聽了太多關於變好的方法,卻忽略了在變好之前,如果不能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所謂的「變好」是不會實現的。…完成自我
Thumbnail
"…很多人的改變總是無疾而終,根本原因就在於改變的動力不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而是為了擺脫和逃避當下的自我厭惡感。要實現人格重塑,最重要的就是給自己時間和耐心,學會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我們聽了太多關於變好的方法,卻忽略了在變好之前,如果不能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所謂的「變好」是不會實現的。…完成自我
Thumbnail
我們總是對自己不滿意,然而,卻忘了坦然接受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我們總是對自己不滿意,然而,卻忘了坦然接受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到了如何放下過往他人對自己的成見,對自己的信心進行喊話,並提出了放下成見、原諒自己或他人,並為自己而活的建議。文章內容深入淺出、易讀易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到了如何放下過往他人對自己的成見,對自己的信心進行喊話,並提出了放下成見、原諒自己或他人,並為自己而活的建議。文章內容深入淺出、易讀易懂。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1. 「接受」不是認同,而是覺察。     「我都已經xx歲了,怎麼還是一事無成?」       在你心裡,會常常浮現這句話嗎?       讓「接受」成為開始改變的真正意義,是「認清現況」以及「放下過去」。   認清未來還有一大段路要走、放下過去只是差強人意的努力。
Thumbnail
1. 「接受」不是認同,而是覺察。     「我都已經xx歲了,怎麼還是一事無成?」       在你心裡,會常常浮現這句話嗎?       讓「接受」成為開始改變的真正意義,是「認清現況」以及「放下過去」。   認清未來還有一大段路要走、放下過去只是差強人意的努力。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