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英文原名為《Designing Your Life: How to Build a Well-Lived, Joyful Life》。這本書結合了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原則,幫助讀者在個人和職業生活中找到方向和滿足感。
書中的主要概念包括:
以下是我在閱讀這本書後帶走的幾個重點和心得:
設計思考強調創新和迭代,這一點對於人生設計尤為重要。書中提出,人生並不是一條單一路徑,而是可以透過不斷試驗和調整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知道一切都是過程,就不會沮喪,不會迷失。最重要的是認識到:「人生無法事先做出完美的規劃」。人生沒有標準答案,設計並享受那個體驗,將帶來無限樂趣。
生命設計是一趟旅程,不要執著於終點目標,而要專注於過程,隨機應變。
我們應該像設計師一樣,勇於嘗試不同的方案,打造多種不同的人生原型,每個原型都代表了一種可能的生活方式。這一方法讓我認識到,我們不應該被單一的目標束縛,而應該探索多種可能性,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徑。
書中將reframing翻譯為「重擬問題」,意思是改變我們對於問題的觀點。我們所認為很嚴重的問題,可能其實非常小,很好解決。有些你覺得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或根本不是個問題。(看起來有點饒口,但退一步檢視自己的想法,真的可以得到不同的見解)
舉我身邊的親友為例,J最近在擔心自己已經不年輕了,還能去國外讀書嗎?這就是書中所提及的「無效的想法」。追逐自己的夢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永遠不嫌遲。重新調整想法後,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就不同了。所以我們更應該確認自己在解決的問題,真的是該解決的問題。
一輩子要怎樣過,不必一次統統想好,只需要替現在的自己找出眼前的羅盤。
書中提到的羅盤指的就是價值觀,打造人生羅盤需要知道2樣東西,「工作觀」與「人生觀」。很多人可能以為自己最在乎薪水和工作表現,但在追逐目標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自己並不快樂,或是當他們努力地到達所想要的位子後才發現這不是他們所想要的。可能他們其實更在乎自己是否對這個世界有貢獻、想和愛人好好的生活。
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我們更要不被外界的聲音影響,而是去了解自己真正在乎的事是什麼。人生該怎麼活,有太多榜樣,但不代表自己非要走和他們一樣的道路不可,我們不必模仿他人的人生,而是做自己。
我們應該問自己:什麼事情能讓我感到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什麼才是我自己真正最在乎的事?這樣的反思,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了自己的內心需求,在做選擇時也更有所依據,並且開始主動尋找那些能激發我熱情的事物。
很多時候我們都太害麻煩別人,所以遇到問題時,都以爲得獨自一人想出答案。我也曾嘗試過自己一個人解決或想出人生究竟該怎麼辦,等著弄清楚正確答案後再行動。(哇那段經歷實在痛苦難熬)試著回到第二點,重新調整自己的想法吧!
你不必靠自己想出非凡的生命設計,許多最棒的點子其實來自其他人。
遇到問題時,只需開口,知道該問什麼問題,就可以了。就像迷路時,你會向路人問路一樣。所以不要一個人獨自內耗,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以及所有無力掌控的事。適時地找人幫忙、合作,找一個會支持你的人,談一談你目前正經歷的事,可以讓自己在過程中不孤單。當你走進世界,世界也會走進你的人生。
人生充滿了變化和不確定性,這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光是在原地想破頭,一點用也沒有。正如書中所說,我們可以接納這些不確定性,並將其轉化為發現新機會的契機。積極行動可以讓人不再擔心、分析個不停、煩惱人生該怎麼辦,如果想知道自己究竟該做什麼,去做就對了!
設計一個幸福的人生不僅僅是紙上談兵,更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完善。書中的各種實用工具和練習,讓我學會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小規模的試驗,並從中總結經驗,逐步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這種實踐中的快樂,是我從未體會過的。
活著其實就是不斷設計生命,因為生命是一段過程,不是單一結果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讓我認識到,人生是可以設計的,而且應該主動去設計。無論我們面臨的是職業瓶頸、生活迷茫還是重大選擇,這本書都提供了豐富的指導和靈感。透過應用設計思考的方法,我們可以更自信地面對未來,並且在不斷的試驗和調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
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指南,更是一次自我探索的旅程。希望每個讀者都能像設計師一樣,勇敢地設計和創造自己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