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的態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句責備話深入聰明人的心, 強如責打愚昧人一百下。—箴言‬ ‭17‬:‭10‬


智慧的其中一個方面,是受教的態度。得著生命的教訓,往往是透過不舒服的過程。


誰喜歡受責備呢?但聖經提醒我們,只有聰明人、有智慧的人會認為責備有益處。愚昧人,即便是用責打來教訓,也無法使他悔改。因為愚昧人不認為自己有錯,即便承認自己的過犯,但其他人的錯一定比較多。


箴言所提醒我們的,除了看重智慧勝過金銀之外,更調整我們面對責備和管教的態度。


如今我們不只是訓練自己成為一個受教的智慧人,我們的身分更是因著相信而成為神的兒女。


因為主所愛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你們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們,待你們如同待兒子。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教的呢?管教原是眾子所共受的。你們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了。—希伯來書 12:6-8


親愛的,你是神的孩子嗎?

或許答案就從你是否有顆願意受教的心來檢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銀山愛說話
38會員
94內容數
靈修早安文、聖經學習、釋經福音講道、神學研究
黃銀山愛說話的其他內容
2024/11/19
使徒行傳18:1-18 背景- 經過帖撒羅尼迦、庇哩亞、雅典的傳道,保羅隻身繼續前往哥林多,在亞該亞境內繼續傳揚福音。 基礎分段- 18:1-4 (建立哥林多的事工基礎) 18:5-11(在該地的福音策略改以外邦人為主) 18:12-18 (神彰顯了在保羅身上的保守) 經文觀察-
2024/11/19
使徒行傳18:1-18 背景- 經過帖撒羅尼迦、庇哩亞、雅典的傳道,保羅隻身繼續前往哥林多,在亞該亞境內繼續傳揚福音。 基礎分段- 18:1-4 (建立哥林多的事工基礎) 18:5-11(在該地的福音策略改以外邦人為主) 18:12-18 (神彰顯了在保羅身上的保守) 經文觀察-
2024/11/19
喜歡聖經中關於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中的記載,那是一種以為父之心去愛的行動,為要堅固第一次所建立的教會近況,同時也受聖靈引導進入更多新的地方傳講福音,畢竟這原先就是耶穌在第一章給門徒的吩咐: 使徒行傳 1:8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
2024/11/19
喜歡聖經中關於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中的記載,那是一種以為父之心去愛的行動,為要堅固第一次所建立的教會近況,同時也受聖靈引導進入更多新的地方傳講福音,畢竟這原先就是耶穌在第一章給門徒的吩咐: 使徒行傳 1:8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
2024/10/04
本文深入探討馬太福音第二章的關鍵經文與意義,特別是耶穌降生所引發的歷史與神學問題。透過舊約經文的引用以及東方博士的敬拜行動,本文揭示了耶穌作為萬國救主的身份,並討論了神在危險情境中的保護與主權。邀請讀者思考我們如何回應神的呼召,以及在面對挑戰時堅持信心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0/04
本文深入探討馬太福音第二章的關鍵經文與意義,特別是耶穌降生所引發的歷史與神學問題。透過舊約經文的引用以及東方博士的敬拜行動,本文揭示了耶穌作為萬國救主的身份,並討論了神在危險情境中的保護與主權。邀請讀者思考我們如何回應神的呼召,以及在面對挑戰時堅持信心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Karma 業力 教育下,都教導我們要得饒人處且饒人 要我們去 寬恕 要我們不要落井下石,真的 🖕️ ,到現在還有多少老師要被霸凌者跟霸凌者互相道歉,然後握手言和?。 你也有今天 很多歌詞隱晦描述的好貼切~
Thumbnail
Karma 業力 教育下,都教導我們要得饒人處且饒人 要我們去 寬恕 要我們不要落井下石,真的 🖕️ ,到現在還有多少老師要被霸凌者跟霸凌者互相道歉,然後握手言和?。 你也有今天 很多歌詞隱晦描述的好貼切~
Thumbnail
老智者說,被人罵了卻聽不懂,這樣子的人業障比較輕,因為福氣擋住惡的磁場,讓一個聰慧的人瞬間聽不懂人話。老智者又說,被人罵了,拐彎抹角不帶髒字的罵,平時反應慢半拍的人卻秒懂別人話中有話,那樣子的人業障重,障重福薄,好事沒半分,惡事起身迎。 有些事看不懂,有些話聽不懂,都是好事,現代人話說太多,認
Thumbnail
老智者說,被人罵了卻聽不懂,這樣子的人業障比較輕,因為福氣擋住惡的磁場,讓一個聰慧的人瞬間聽不懂人話。老智者又說,被人罵了,拐彎抹角不帶髒字的罵,平時反應慢半拍的人卻秒懂別人話中有話,那樣子的人業障重,障重福薄,好事沒半分,惡事起身迎。 有些事看不懂,有些話聽不懂,都是好事,現代人話說太多,認
Thumbnail
一句責備話深入聰明人的心, 強如責打愚昧人一百下。—箴言‬ ‭17‬:‭10‬ 智慧的其中一個方面,是受教的態度。得著生命的教訓,往往是透過不舒服的過程。 誰喜歡受責備呢?但聖經提醒我們,只有聰明人、有智慧的人會認為責備有益處。愚昧人,即便是用責打來教訓,也無法使他悔改。
Thumbnail
一句責備話深入聰明人的心, 強如責打愚昧人一百下。—箴言‬ ‭17‬:‭10‬ 智慧的其中一個方面,是受教的態度。得著生命的教訓,往往是透過不舒服的過程。 誰喜歡受責備呢?但聖經提醒我們,只有聰明人、有智慧的人會認為責備有益處。愚昧人,即便是用責打來教訓,也無法使他悔改。
Thumbnail
人的感官常受到外在影響,無意識下就失去正確的判斷、盲目跟從,致使心迷失、行為陷入錯亂,而其根本在道德經十二章裡告訴我們,是因為心未回歸道心,真正由心來主宰,而道心的展現是慈悲、柔和、清淨的……。若能將心境顧好的人,同時會看清五官、感知和行為是否會處在雜染之中,恐會深陷其中,深感此為危險之處,而遠避之
Thumbnail
人的感官常受到外在影響,無意識下就失去正確的判斷、盲目跟從,致使心迷失、行為陷入錯亂,而其根本在道德經十二章裡告訴我們,是因為心未回歸道心,真正由心來主宰,而道心的展現是慈悲、柔和、清淨的……。若能將心境顧好的人,同時會看清五官、感知和行為是否會處在雜染之中,恐會深陷其中,深感此為危險之處,而遠避之
Thumbnail
重點不在對方做了什麼人群認為該死的舉動,是不管如何他的死有你一份。
Thumbnail
重點不在對方做了什麼人群認為該死的舉動,是不管如何他的死有你一份。
Thumbnail
智者說,我們可以原諒一個不小心用言語傷害別人的人,卻不能輕易原諒一個主動讓別人來傷害自己的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無心說話傷人並不出於蓄意,而聽的人卻管不住心偏要對號入座,主動讓自己中箭落馬,慘不忍睹,這樣的過錯自己要負責。 人是群居動物,每天跟人接觸講話的機會那麼多,如果不把自己的心練得
Thumbnail
智者說,我們可以原諒一個不小心用言語傷害別人的人,卻不能輕易原諒一個主動讓別人來傷害自己的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無心說話傷人並不出於蓄意,而聽的人卻管不住心偏要對號入座,主動讓自己中箭落馬,慘不忍睹,這樣的過錯自己要負責。 人是群居動物,每天跟人接觸講話的機會那麼多,如果不把自己的心練得
Thumbnail
學會對抗無禮之人,果斷地以牙還牙。遠離無禮之人,提高警覺。不斷反芻每一句話,避免過度解讀。在人際關係中,採取適當的態度。提供成功祕訣和迴避建議,不斷提高自我。
Thumbnail
學會對抗無禮之人,果斷地以牙還牙。遠離無禮之人,提高警覺。不斷反芻每一句話,避免過度解讀。在人際關係中,採取適當的態度。提供成功祕訣和迴避建議,不斷提高自我。
Thumbnail
自古斗米養恩、升米養仇,幫一個小忙,很多人湧泉相報,但時時刻刻對人好,反倒有人食髓知味,不幫她時卻生氣起來,彷彿他的失敗皆我們的錯。
Thumbnail
自古斗米養恩、升米養仇,幫一個小忙,很多人湧泉相報,但時時刻刻對人好,反倒有人食髓知味,不幫她時卻生氣起來,彷彿他的失敗皆我們的錯。
Thumbnail
有沒有曾經因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而感到被冒犯,或者在情緒激動的時候用傷人的言辭冒犯他人,隨後深感懊悔。然而,往往在類似的情境中,人們經常習慣性地重蹈覆轍,再次使用可能傷害他人的措辭。
Thumbnail
有沒有曾經因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而感到被冒犯,或者在情緒激動的時候用傷人的言辭冒犯他人,隨後深感懊悔。然而,往往在類似的情境中,人們經常習慣性地重蹈覆轍,再次使用可能傷害他人的措辭。
Thumbnail
很多時候,遇人遇事,第一時間先放一放,不要批判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怎樣才公平,誰誰誰就是欺負人是壞人……當我們的大腦開始判斷是非對錯,心就會停止感覺,但心才是遼闊的,大腦是有限的。
Thumbnail
很多時候,遇人遇事,第一時間先放一放,不要批判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怎樣才公平,誰誰誰就是欺負人是壞人……當我們的大腦開始判斷是非對錯,心就會停止感覺,但心才是遼闊的,大腦是有限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