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做自己,最好賣?》Emily Hund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Emily Hund花費近十年時間追蹤網紅產業從興起發展至今,漸漸暴露的問題以及這個產業對那些被稱(或自稱)網紅的創作者們帶來何種好或壞的影響,而網紅們又該如何面對個人與公眾之間逐漸模糊界線的人生。


 

首先,我讀的過程對本書是喜歡又討厭,Hund確實在網紅主題提出深刻觀察,但在中譯版的校對實在不行,出現了至少五個缺漏字的問題(有一處我覺得是翻譯問題,讀起來很像機翻),錯誤率高到讀到後面有點PTSD,搞不清楚是要幫忙debug,還是專注理解作者論述。連校對都有問題的出版社專業度實在大打折扣,文責問題是作者要背的鍋,讓內容完整呈現本來就是出版社的職責,就論這點,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審慎評估。

 

書錯成這樣也蠻不容易的欸

書錯成這樣也蠻不容易的欸


回到書的內容,按時序整理幾個要點,我想從如何、為何、什麼、instagram四個面向分享:

 

網紅如何來?(頁32-39)

從最初部落格興起+金融海嘯造成大量失業人口轉向個人工作型態+廣告商脫離舊式媒體資源尋找新媒介=為了尋找能受個人技能吸引的雇主,藉由社群平台呈現興趣、創作內容,培養個人品牌,廣告商便透過這些不受傳統媒體行規限制的人們,以投放廣告給予報酬的合作形式,讓「網紅」得以孕育誕生。


與偶像明星相似的部分是,網紅同樣擁有支持他們的粉絲,並根據人數多寡影響他們在網路上的名氣。但不同之處在於,網紅是透過呈現他們「真實的一面」,拉近與追蹤者的距離。雖然是比一般人還紅的人,卻過著與多數一般人無異的日常生活。但也是這曖昧的處境,讓網紅從中獲益,也過著被品牌公司壓榨、被輿論監控的生活。

 



為什麼想當網紅?

我認為追根究底,最單純的動機,是為了滿足分享的渴望。好比「南聲」的存在在最一開始的bio中就提過「希望有人能因我分享而去買書」。以個人誠摯的文字,玩笑式「買啦買啦」的口吻,希望透過螢幕感染到滑到此篇文章的讀者,能多推薦一個是一個。我想要幫助出版社,也把讀到喜歡的書獲得的喜悅傳達出去,就是採取任何形式的分享以達成目的——只是文字是成本最低的方式。透過收取金錢將網紅當作一份正職,始終是不切實際的期待,就算能達成,相信那也不是多數創作者最一開始的目標。Hund便提及,在與觀眾達成共鳴之前,網紅們多數追求的是忠於創作帶來的滿足。這代表著,如果觀眾能夠支持網紅作為,甚至從中養出一群鐵粉、讓帳號達到足以商業化程度,那都是伴隨而來,可遇不可求的紅利。

 


當網紅付出了什麼?獲得了什麼?

這是很艱困的一題,艱困之處並非在於回答不出來,而是網紅平時所付出得,對他們日常生活所造成影響,必然是比一般人還要瑣碎、讓人只覺得「至於嗎」?前陣子我看到一則Reels,內容講述美妝網紅要錄製一則推薦某化妝品影片,其幕後製作有多麼繁瑣——當然,是帶著嘲諷的角度呈現。上妝發現使用的刷具會讓化妝品的使用效果打折扣,趕緊先來回鋪上一層淺底妝,後續再以剪輯將上妝的瞬間,將畫面鬼轉至上妝完成。後來,發現某化妝品上妝效果不佳,最後只能靠美妝軟體霧化整個畫面,讓肌膚看起來可似吹彈可破的蛋白肌。這個例子正好回應Hund指出的,當今網紅在與品牌公司合作時,經有償條件為前提,網紅可能隨時犧牲他的可信度在社群上「造假」。而這,偏偏又與最初用「真實」一面吸引粉絲的操作背道而馳,狠狠甩過去的自己一巴掌還不夠,左臉打完連右臉也要打。


當中,Hund採訪的一名網紅精準地為此下了很好的感想:「對部落客來說,真實已經不重要。過去幾年的可悲之處在於一切都變得只注重它看起來是什麼樣子。(頁105)」親子題材起家的網紅被爆料以不當教育管教孩子;知名寵物網紅領養中途貓,發現照顧不來又把貓退回中途;主打創意取材的模特兒拍照作品抄襲國外攝影師⋯⋯諸如此類翻車事件,在你我日常時有所聞。被指責之後的道歉內容,總是希望大家將來可以更嚴苛檢視個人後續作為,但是網紅是自己選擇要當的,在容許自己接受更多愛心與美譽時,無時無刻自我警惕不是個人的事嗎?

 

另一個網紅時常發生的問題便是「概念參考」。Hund提到:「指標主宰了一切,網紅必須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來搞懂如何提高指標,而真實性是一種不斷變化的架構,但是掌握它又至關重要(頁108)。」


如果某網紅的風格就是喜歡在牆前用特定取景角度拍照發文,那就是他的樣子。如「南聲」就算圖片修得再怎麼劣質,肯定都是白底書翻開舖蓋於上的樣子搭配文章,那是該帳號的風格,以書打開了才有用為寓意取景。但如果有一天,「南聲」將底改成某網紅喜歡以牆為背景拍攝,不管角度、光線都別無二致,沒有意義,只是覺得某網紅拍牆的人氣比較高而模仿,希望取用這項指標獲得同樣人氣,也達成目的,那是不是有機率出現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也是如此操作的帳號出現?此情況形成網紅在追求知名度過程,不斷修正個人風格,直至可能喪失最初路線,對需要展現真實性的網紅身份來說,是弔詭的本末倒置。適度追求指標,就像在既有的框架表現依然能反映個人獨特,則是這個世代投入網紅產業人數攀升的現況底下,參與者們要各自思考如何回應的問題。

 


instagram對於展現真實性的一些處置:

  1. 設置24小時後就會消失的限時動態功能。它提供網紅可以分享除了帳號主打風格以外的內容,追蹤者們透過24小時的特殊限制,藉此參與既定類型以外,能夠看見網紅另一面的內容,使該帳號網紅的存在感留下更為真實的印象。
  2. Reels是instagram用來回應Tiktok短影片的新功能(頁179),它幾乎排除作為網紅要有一計之長的先決條件,只要被演算法眷顧,或是拍攝內容奪人眼球,誰都有機會在一夕之間爆紅藉此增加粉絲人數。這種人並沒有所謂分享或與社會對話的創作初衷,對品牌公司的好處是,作為行銷管道的機會大增,Hund提到,有些服飾品牌只要給每一個網紅少少報酬,提供商品,讓他們在文章、限時動態、reels任何管道中曝光,加上又是鋪天蓋地式密集宣傳,對品牌公司來說是相當划算的交易。

 

 

不可置否,成為網紅的門檻幾乎是沒有,導致「網紅」一詞在現代,已經趨向負面用詞。尤其在台灣,以網紅為標題的新聞多半都不是正面的,讓民眾對網紅的刻板印象日漸加深。如今網紅與剛開始在部落格分享手作、商業分析、政治評論等領域的創作者而言,已然今非昔比。


讀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發獲益良多,腦中總有不少可以回應書中內容的舉例浮現,甚至套用在「南聲」上也是我現階段仍在探索答案,回答不了的問題。我並不掩飾,希望總有一天「南聲」也可以成為破萬人追蹤的書帳,但我總會排斥一些跟風的限動、流行的版面配置、聽起來很文雅但我覺得假惺惺的用詞;我想保有鮮明個人風格,很機車、憤世嫉俗,卻又怕過於真實而去冒犯到誰,使得最後發出來的內容都是假中立。做自己真的好賣嗎?我認為不是這樣的,所以我能是網紅嗎?肯定是無福消受。

 

最後用書中這段話概述網紅的心路歷程:


當網紅在思考他們的創作過程以及受眾在其中的角色時,最後描述出來的都是一個創造性和策略不斷協調的過程。網紅認為,尊重他們創作的滿足感和衝動(「忠於自己」)是他們做出決定的最終驅動力。不過他們也承認,他們的確希望(基於職涯的目的也需要)內容能與觀眾產生共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南聲生生難
84會員
173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南聲生生難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在書店工作遇到外國人的機會愈來愈高,前幾天就有一位先生希望能夠協助他找一些只看圖就能懂意思的繪本或是漫畫,說是想買給他的孩子們看。 我們在童書區繞了很久,一開始我以為他要的是台灣的繪本,就挑了比較多聯經出版的繪本給他,後來他拿他挑到的伊勢英子繪本給我,才知道並不局限於台灣的作家或台灣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01
在書店工作遇到外國人的機會愈來愈高,前幾天就有一位先生希望能夠協助他找一些只看圖就能懂意思的繪本或是漫畫,說是想買給他的孩子們看。 我們在童書區繞了很久,一開始我以為他要的是台灣的繪本,就挑了比較多聯經出版的繪本給他,後來他拿他挑到的伊勢英子繪本給我,才知道並不局限於台灣的作家或台灣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3/27
定義什麼是「隨筆」是進入這本書首要重點。松浦彌太郎提出至為關鍵的解釋,認為隨筆紀錄的是我們對於不熟悉事物所參透的「秘密」。那份理解的經過往往是動人且誠摯,而閱讀隨筆的人們一來也是在享受這份情緒上珍貴的感動。
Thumbnail
2025/03/27
定義什麼是「隨筆」是進入這本書首要重點。松浦彌太郎提出至為關鍵的解釋,認為隨筆紀錄的是我們對於不熟悉事物所參透的「秘密」。那份理解的經過往往是動人且誠摯,而閱讀隨筆的人們一來也是在享受這份情緒上珍貴的感動。
Thumbnail
2025/03/18
譚劍的書我讀得不多,唯一一本是《姓司武的都得死》,加上一直以來我都是陳浩基的書迷,這些因素不禁讓我產生一種「香港作家的寫作技能樹不點個推理是不是說不過去?」怎麼都能寫得那麼戲劇性,那麼令讀者手不釋卷?
Thumbnail
2025/03/18
譚劍的書我讀得不多,唯一一本是《姓司武的都得死》,加上一直以來我都是陳浩基的書迷,這些因素不禁讓我產生一種「香港作家的寫作技能樹不點個推理是不是說不過去?」怎麼都能寫得那麼戲劇性,那麼令讀者手不釋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這個多元數位工具以及社群媒體的時代,我們的職涯不再僅限於單一方向。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建立獨特的個人品牌形象,提升競爭力並開啟職涯新篇章。
Thumbnail
在這個多元數位工具以及社群媒體的時代,我們的職涯不再僅限於單一方向。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建立獨特的個人品牌形象,提升競爭力並開啟職涯新篇章。
Thumbnail
當創作者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當創作者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看看最近流行的是什麼?答案很顯而易見,就是網路自媒體,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曝光的機會,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事情,現在這個時代,只要你有想法、觀點、專業,把內容放到網路上都能被人看見你的才華。不論任何種類的自媒體,其本質上都需要「文案」學會寫作正是這時代最好的投資。
Thumbnail
看看最近流行的是什麼?答案很顯而易見,就是網路自媒體,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曝光的機會,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事情,現在這個時代,只要你有想法、觀點、專業,把內容放到網路上都能被人看見你的才華。不論任何種類的自媒體,其本質上都需要「文案」學會寫作正是這時代最好的投資。
Thumbnail
本文教導如何自我啟發、發展個人品牌,並透過社交媒體和自己的創作獲得曝光。文章提供了從興趣到企劃、製作,再到營銷個人產品或服務的創造三步驟,以及打造品牌的三訣竅。
Thumbnail
本文教導如何自我啟發、發展個人品牌,並透過社交媒體和自己的創作獲得曝光。文章提供了從興趣到企劃、製作,再到營銷個人產品或服務的創造三步驟,以及打造品牌的三訣竅。
Thumbnail
希望在我的文章裡,有任何一篇或是任何一句話,能夠幫上你的職涯或生涯。讓我輕輕地介紹一下自己吧!
Thumbnail
希望在我的文章裡,有任何一篇或是任何一句話,能夠幫上你的職涯或生涯。讓我輕輕地介紹一下自己吧!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 討論「具影響力之人物的形成演變📑 本文比較特別一點,不完全和藝術有直接的關聯,但也並非毫無相關喔! 要跟各位來討論的是充斥著現代生活的「偶像」、「網紅」和「KOL」,這些對你我具有影響力之人物的形成和演變。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 討論「具影響力之人物的形成演變📑 本文比較特別一點,不完全和藝術有直接的關聯,但也並非毫無相關喔! 要跟各位來討論的是充斥著現代生活的「偶像」、「網紅」和「KOL」,這些對你我具有影響力之人物的形成和演變。
Thumbnail
第一篇文章開始品牌就已經成立 創作者的品牌重要嗎?這個是廢話,當然重要。從你在部落格、網站或創作平台發表第一篇文章開始,你的品牌植入就已經開始了。重點是你的品牌成功嗎?任何人都可以成立品牌,也都是品牌。那為什麼有的品牌可以拿出去賣錢,有的大部分的人卻不行?這就是因為品牌就跟人一樣,大多數人都是平凡
Thumbnail
第一篇文章開始品牌就已經成立 創作者的品牌重要嗎?這個是廢話,當然重要。從你在部落格、網站或創作平台發表第一篇文章開始,你的品牌植入就已經開始了。重點是你的品牌成功嗎?任何人都可以成立品牌,也都是品牌。那為什麼有的品牌可以拿出去賣錢,有的大部分的人卻不行?這就是因為品牌就跟人一樣,大多數人都是平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