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高效人生」是怎樣呢?我讀開啟高效人生的心理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今年春節看了幾本書,有的文字對我來說讀起來生硬,就花長一點時間分章閱讀,有的則容易入口,不出一天就可以讀完。


因為期待自己讀的書可以用在生活上,即便是一個、二個觀念或方法都好,所以趁著剛讀完,最是有感時,給自己做點書寫,寫下關於此書的學習點。


今天先分享這本書:


之所以挑了此書,跟去年底時因緣際會下聽了作者的podcast有關,加上自己其實也想透過閱讀方式來擴充對於心理、諮商等相關知識,也因此才留意到作者也有出書。透過他的節目、粉絲頁和書⋯⋯等,隱約可以感受到他和一般大學教授很不同,當然這種不同的感受可能也可能自己對於"教授"的刻板印象有關。


讀完書的第一個瞬間,對於作者的文筆有幾個感覺:


其一:架構以及練習

作者整本書是一種頗有架構的方式來做書寫,把想說的東西做了分類來展開說明,並且在每個篇章後都有心理學相關的科普知識,甚至在書的最後有一些練習,而參考文獻中也會附上來源與連結,電子書很方便的可以點過去連結,看到更多衍生內容,是我很喜歡的設計。


其二:天秤座

讀著文字時,心中就出現了「天秤座」這樣的字眼,作者似乎在說著自己的觀點和概念時,會在天秤的二方都做說明和論述,簡化的舉例如:關於熱情,熱情是好事,但不能只有熱情;關於規劃,你要盡可能事先做好規劃以增加可控性,但也要在某些時候放掉控制去冒險⋯⋯等等。或許因為文字編排使然,我總會有種「你需要不斷去衡量狀況,因時因地做不同的調整」的想法跟著浮現,雖然人生也確實是如此,不過,似乎還不曾有那種讀著書時,就有那種要去衡量的感受。


其三:寫給年輕人的提醒

剛讀完整本書的當下,忽然有感地想著,如果二十多歲時能讀到此書,或許可以早些幫助自己釐清重要的事,以及學會如何做事的方法吧。雖然現在的自己也在某些篇章有被提醒或者看到不同觀點的學習,不過,更多時候像是一種彼此驗證、對照,以及對話感,驗證自己至目前為止的作為如何,以及對於他者又是如何看待生命中的這些的對話。



固執的學習


說到此書的提醒和學習:第一個是關於「固執」的這一篇。


過去,曾有某人對我說了一段話,其中有提到因為我很固執,所以才會找我合作。然而,因為自己對於「固執」一直都是較負向的眼光看待這個特質,所以並不能欣賞。

然而,作者在提到固執時,是這麼說的:

「當我們看到一個人把自己的生活規劃得很好,我們會直覺地認為他的規劃能力很好。我不否認有好的規劃能力是重要的,但根本的原因是,這個人對於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很清楚的執念,也就是很固執。」
「旅行是如此,生活中的其他規劃也是如此,有一定的固執,你才能幫自己做好的規劃,當然其中也包含「無法履行」的規劃。」


讀到這段文字時,心中真的是某個地方被觸動一般,原來,固執也是有這個角度的呀!算是幫我把固執認回來,欣賞自己的這一面。



自我展現,並且有求於人


先放上讓自己當下被觸動的文字:

「在華人的文化中,我們比較不擅長展現自我,每個人都把自己藏得好好的,真的很可惜。如果說我們是有十分講三分,那不少歐美人士就是有三分講十分。雖然有點荒唐,但是正因為他們敢表達,彼此間比較有可能互相激盪,產生不同的火花。我沒有要鼓勵大家自我膨脹,但可以練習多讓別人看到自己的長處,這樣別人才會知道,你們之間會有怎麼樣的可能性」


好像真的是這樣啊!小時候,欣喜的展現自己時,就會被大人說「臭屁」或者「不懂謙虛」,所以學會了這樣是不好的。也因此,從不可以展現,漸漸地變成不習慣把自己的長處展現,甚至在展現的當下,也還是擔心著會不會被他人認為是臭屁、不懂謙虛。

沒有學習展現,也就拿捏不出怎樣恰當的展現,可以讓別人知道,又不會變成自我膨脹。的確是需要刻意練習的地方。


另外一段自己也頗有感的內容則是一段問答,如下:


為什麼你不願意讓別人幫忙?
第一、你對人不信任。我不否認我有時候不願意求助,是因為不覺得別人可以把事情做好,能夠符合自己的標準。但是你要知道,如果你自己分出時間、精力來做,可能也無法做到自己滿意的境界,那為何要為難自己呢?
第二、你臉皮太薄。有不少人覺得麻煩別人是很難堪的事情,不僅暴露了自己的不足,也欠別人一個人情。但是只要你不是獨居,人和人之間本來就該互相交流、協助。所以,真的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大不了多花些心思想要怎麼感謝別人的協助就可以了。」


這當然也跟過往的習慣有關。獨立慣了的人,總是擔心會麻煩了他人,卻忘了換個角度去想麻煩他人有哪些好處?像作者就提過他在學生時代擔任社團社長時,一開始都自己來,卻讓社員少了參與感而漸行漸遠,後來因為有大型活動,自己一個人扛不過來,只好找他人幫忙,卻也因此拉近了距離,增近社員間的向心力。


適度的依賴他人,也是一件值得學習的事呢!



做你覺得對的事


最後,作者提到了一間《會上錯菜的餐廳》,裡面是由失智的長者提供服務,雖然餐廳想透過讓失智長者透過參與找回自身的成就感,然而,卻也因此協助其他人打破失智症的刻板印象,並且認識了失智者正面、溫暖的一面。是一個很棒,也很溫馨的設計啊!

其中,作者引用了小國士朗在他書中的一段話:

若我們有能力可以做一些好事,那麼我們就該要去做。

作者說,他曾經一度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別人也在做,沒有必要繼續做下去。但因為讀了這段話,讓他也回頭仔細端詳手上的事,幫助他發現這些事還是有一些不可取代性,也就有動力再繼續經營下去。


他的這段話,我很有感,因為自己也時常有類似的感受,此外,也不免會受外界對於寫出的一篇文、做出的一個作品等成果的評價影響。然而,真正重要的,從來不是這些。他人評價(按讚、點閱等)可以做為其他的指標,以協助後續做調整,但絕對不是用來評價自身好壞或所做之事的價值。


這些年下來,我更加覺得「價值」應該是去看見作品的誕生否出於善的意念,作品的產出是否完成了自己,作品如果也真的給予他者適切的幫助當然更好,不過,這部分有時還真的要看機運吧。我自己經驗中,努力經營的,不一定有成果,卻總在意外之處,有機會,不過,這也不表示那些耕耘不重要,只是有時開花結果的地方,不一定如自己預期的樣子而已。


「只要把能夠做的事情都如自己期待的完成,就認定這件事情已經結束了。至於後續的成果如何,因為不是我能夠控制的,我就不會特別去留意。我自己把這樣的做事風格稱作「積極佛系人」,也就是說對於自己可以掌握的事情,要很積極去做;但是,對於自己不能掌握的事情,要佛系看待,不論結果如何,都視為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要自己先盡了力,做對的事,穩定的走下去,就對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嘉的書寫與藝術陪伴
107會員
153內容數
沙龍分二部分,一個專以「心理」、「陪伴」、「藝術」、「生命故事」等為主軸的專題,另一部分則在上述專題以外的書籍或日常分享。期待透過這些用心書寫的文句,與不同時空的 你/妳 相遇,也因為書寫,帶來連結、感動或對話。
2025/02/10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一本教你如何與人相處、說話之道,並非單純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對人性的洞察與同理心的展現。書中以生活化的方式,分享許多說話技巧,例如:如何讓八卦更有品味、如何開啟一段親民的對話、傾聽的重要性、同理心的展現,以及說話的藝術。推薦給想要提升溝通能力,並在人際關係中游刃有餘的朋友。
Thumbnail
2025/02/10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一本教你如何與人相處、說話之道,並非單純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對人性的洞察與同理心的展現。書中以生活化的方式,分享許多說話技巧,例如:如何讓八卦更有品味、如何開啟一段親民的對話、傾聽的重要性、同理心的展現,以及說話的藝術。推薦給想要提升溝通能力,並在人際關係中游刃有餘的朋友。
Thumbnail
2025/02/03
近期忽然有感說話的重要性,於是找了幾本與說話相關的書來閱讀,同時為自己做點記錄,本次想分享的是這本書:丁菱娟的成熟大人說話課: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任何情境都可用的38個溝通之道。 之所以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副標題: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
Thumbnail
2025/02/03
近期忽然有感說話的重要性,於是找了幾本與說話相關的書來閱讀,同時為自己做點記錄,本次想分享的是這本書:丁菱娟的成熟大人說話課: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任何情境都可用的38個溝通之道。 之所以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副標題: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
Thumbnail
2024/06/17
透過閱讀「一如既往」一書,理解作者所提人性裡不變的法則有哪些,並以此來觀看關於理財、職場、人際等各方面的狀況,如能以此做為方針,或引導自己去面對生活、工作、財富等種種。
Thumbnail
2024/06/17
透過閱讀「一如既往」一書,理解作者所提人性裡不變的法則有哪些,並以此來觀看關於理財、職場、人際等各方面的狀況,如能以此做為方針,或引導自己去面對生活、工作、財富等種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曾經看過一個網紅訪問歌手的影片聊到:「我的朋友不能中途下車,一定要一直跟我在同一輛列車上。」我聽了大感訝異,也頓時不寒而慄,也理解到原來有人看待人際關係的態度是如此充滿掌控欲,完全不能接受生命中的離合聚散,忍不住替這位網紅的朋友感到些許擔心,到底他們平時的人際交往上是否承受了過多的壓力呢?
Thumbnail
曾經看過一個網紅訪問歌手的影片聊到:「我的朋友不能中途下車,一定要一直跟我在同一輛列車上。」我聽了大感訝異,也頓時不寒而慄,也理解到原來有人看待人際關係的態度是如此充滿掌控欲,完全不能接受生命中的離合聚散,忍不住替這位網紅的朋友感到些許擔心,到底他們平時的人際交往上是否承受了過多的壓力呢?
Thumbnail
因為這個故事我感覺很有趣,所以記錄一下 抽牌的時候,因為感覺到一種害怕的緊張感,還有一種很冷的感覺 讓我對這個故事突然產生一個很大的好奇心....
Thumbnail
因為這個故事我感覺很有趣,所以記錄一下 抽牌的時候,因為感覺到一種害怕的緊張感,還有一種很冷的感覺 讓我對這個故事突然產生一個很大的好奇心....
Thumbnail
麥格理(Macquarie)證券退出台灣市場,對多數股民來說的反應大概就是「喔」,沒什麼太大感覺 又或是少數有心人士可能想藉此拿來嗆「阿不是說台灣經濟很好?股市上看三萬點?為什麼外商證券公司還會退出台灣啊?阿德出來負責啦叭叭叭~~~」 近期剛好也有The Bottom Line學員提出關於投
Thumbnail
麥格理(Macquarie)證券退出台灣市場,對多數股民來說的反應大概就是「喔」,沒什麼太大感覺 又或是少數有心人士可能想藉此拿來嗆「阿不是說台灣經濟很好?股市上看三萬點?為什麼外商證券公司還會退出台灣啊?阿德出來負責啦叭叭叭~~~」 近期剛好也有The Bottom Line學員提出關於投
Thumbnail
1.把錢放定存 2.購買投資型保單 3.買一堆很貴的終身險 4.購買高殖利率債券(俗稱垃圾債) 5.購買高利率外幣定存基金(如南非幣定存) 6.輕鬆耍廢就能賺錢的工作 7.花費你所有精力與時間的高薪工作 8.每天過著小確幸的旅遊追劇生活 9.存金融股當成定存 10.買老屋隔套當房東
Thumbnail
1.把錢放定存 2.購買投資型保單 3.買一堆很貴的終身險 4.購買高殖利率債券(俗稱垃圾債) 5.購買高利率外幣定存基金(如南非幣定存) 6.輕鬆耍廢就能賺錢的工作 7.花費你所有精力與時間的高薪工作 8.每天過著小確幸的旅遊追劇生活 9.存金融股當成定存 10.買老屋隔套當房東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對自己實際的行動力和控制力,有充分的認知,就能設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目標與計劃。這本書比較不像手把手教你操作的工具書,更像是一本陪你整理心態、訓練思維的指南書。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對自己實際的行動力和控制力,有充分的認知,就能設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目標與計劃。這本書比較不像手把手教你操作的工具書,更像是一本陪你整理心態、訓練思維的指南書。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很多關於面對未來人生未知困難的建議,以及如何藉由讀書來磨練智慧、獲得工作力和變現力。書中也結合了企劃書的概念,探討暢銷書的心理狀態和經濟活動的關聯,提供了富有洞見的資訊。這些內容對於關注個人成長和商業領域的讀者來說都非常有價值。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很多關於面對未來人生未知困難的建議,以及如何藉由讀書來磨練智慧、獲得工作力和變現力。書中也結合了企劃書的概念,探討暢銷書的心理狀態和經濟活動的關聯,提供了富有洞見的資訊。這些內容對於關注個人成長和商業領域的讀者來說都非常有價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