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答案,探索人生的各種體驗狀態,轉化每次發生的心態,再次回頭看事情,有不同的心境與變化時,代表我的自己的人生歷練又變得豐富了一些,不再拘限於前幾次的看法與想法。舊有的思維,已轉換為新的能量。
情緒與感受,並非壞事,而是提醒你的警鈴。
從事件中的我體悟到,
與不適合的人,會拉低自己的頻率,
與不適合的人,常常會遇到對方投射的問題,偶而會觸發或激起對方的攻擊。
處理問題最好方式是解決當下問題,不會產生過多的情緒反應。
情緒的產生往往是過往一些傷害、投射,造成保護意識的顯現,像是一隻受傷的野獸或野貓,你的任何舉動,都下意識地認為你要傷害他,而齜牙咧嘴。
雙方的溝通、對話過程,容易耗時耗力,卻始終有層隔閡,說與聽不在同個層級,每句話的用詞都帶著偏頗的想像與激進的躁動,像是這世界負我,活得像被害者,除非如果你有能力、有餘力愛任何的人,身心穩定,不被投射、混亂影響到自己,不然建議都是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為前提,暫時遠離或斷捨離不適合人事物環境。
坦白說我也曾經是這樣的人,關注在評論的世界裡,受著他人的期待,而壓抑自己的聲音,活得不像是自己,當我的壓抑力道越強,反抗力道就越大,會因為緊繃而斷裂的反彈傷到自己與周遭的人。活得像是受害者,認為為什麼要被這樣人事物環境給傷害,我看不見也聽不到自己聲音。聲音越大,攻擊力越強的人,有些只是虛張聲勢,亦或者是求救訊息,就像我前面所說的,情緒與感受並非壞事,而是提醒你的警鈴。
一個人的表達方式、理解能力,常會受限於原生家庭,但不代表你不可以脫離或透過學習轉化成為另一個自己,你是有選擇,並且有能力的,一切在於你有沒有意識到「這一切是不是你想要的」。
有趣的是,當我有能力,且足夠了解自己情況下,我逐漸變得穩定,我拿回屬於自己的力量,也重新學會愛自己是什麼模樣,我變得懂得在人際關係中練習界線與保護自己。
回溯過去,在我身上好幾次有過很強烈的拋棄感,對人會有強烈的佔有慾,因為害怕失去。小時候記憶,我看到自己常常是一個人,醒來後的家沒有人,大哭過也沒人理,或是害怕黑暗、大腦有許多恐懼的想像,身邊卻沒有人能夠陪伴、安撫自己不安情緒,不懂表達自己的害怕情緒,以為愛就是用盡付出所有,從未問過對方想要的是什麼,這是原生家庭或來自祖先的印記。
當然我必須得說,記憶是可以篡改,我所謂的篡改,並非事件沒有真實地發生過,而是重回那個過去的你,你可以重新去觀看你未注意到的事情,你可以發現你家人愛你的方式,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情感流動。用故事敘述的方式,每次回顧,重新去解讀、拆解當時的感受,當你的人生有了豐富度,理解也會不一樣,就不會在用匱乏的方式看待自己所發生的事情。一個人也許不容易,可以透過第三者或諮商的方式去幫助自己,我常常覺得讀書、看文章也是一種幫助自己方式,或者是追劇、看電影,因為人都會有所投射故事裡的角色,你就像故事裡的主角,而他們所說的話、做的事,都會帶給你全新的視野,讓你理解原來我還可以這樣做,你就擁有選擇權。回到自己生命裡,你就是你故事裡的主角。
「當你的世界太小,看得東西太少,你就無法看得更遠、更寬闊。」
相反的意思就是:「當你的世界很大,看得東西很多,你就可以看得更遠、更寬闊,眼前的事情是多麼得微不足道,且你是有所選擇的。」
這是我的人生體悟,需要體驗、經歷各種不一樣的人事物時,才能真實的理解自己,並且在了解自己過程中去選擇適合的人事物。
我在書中看到一句話:「衝擊、恐懼、坐立難安,會造成內心巨大衝擊的感受,是出自於你的靈魂意識與環境的能量正處在不對等的頻率上。」#請問財富
我常常可以在不適合人事物環境待上半年、一年、一年半,我的大腦常常理智的說服我自己,即時我的身心超級痛苦,我依然可以為此關閉我的五感,待在不舒服的人事物環境,結果想當然,就是變得行屍走肉,且因為警鈴被關閉,導致身心出了問題,沒有即時的反應。我體驗過兩次在職場上,人際關係上數不清楚了,但在我有意識的狀態,我開始學會斷捨離不適合人事物環境,讓我沒自信的,讓我恐懼、不安,只關注在八卦、謾罵、評論、激進、匱乏沒有彈性思想的,這些不適合的人事物,都在我每一次將舊有習性、思維轉化後,慢慢地離開我的生命中。
我只需要有意識地去生活,有意識地去察覺自己的身心狀態,花時間照顧好自己的身心為首要,將生命重要的順序排出來,我不再理會或浪費時間在不適合人事物上,也不再勉強自己。
我開始明白,這一切體驗,是因為我的選擇才吸引他們的到來;
我開始明白,是因為我能量,讓我吸引相同頻率的人事物到來。
貴人的模樣,沒有好壞之分,讓你成長的養分,都是你的貴人,
那些痛苦的,讓我跳脫舒適圈的,讓我想獨立、長大不依靠的,
都是從過往我認為很痛苦的人與事件中,建立起的堅強與力量。
你知道嗎?事件的發生,並沒有好壞之分,只要善用它,它可以幫助你做任何事情。
人生下半場,我拋開了腦袋的理智,回歸到身體與心靈,又不脫離現實,在務實與愛自己之間,展開新的人生。想想上半場都理智過生活,下半場試試看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吧!
觀察自己的情緒反應或身體的感受,身體反應比較像是不舒服、悶悶的。
1.有情緒反應,內觀是否有過往事件投射、舊有思維、習性...
2.無情緒反應,但事後仍會在意與不舒服,甚至是重複撥放畫面,這是一個比較奇妙狀態,代表事件產生有可能有冰山問題(底層沒發現)或層次的反應狀態。
我的體驗是
請真實不帶情緒的把它說出來、表達出來,讓能量流動後,它就自然而然會消失。
就用意念想像彼此在對話,將想說的話說出來。
甚至用你我他方式,去抽離自己角色看待事件。
3.真實的無情緒反應,且界線畫出來,將對方課題還給對方。
這是一個成熟的作法,我自己是比較漸進式,從1走到3的狀態,尤其是當對方說出一些事情時候,我才理解到對方所發生的事情,但這依然與我無關,這是對方的課題,並非我自己的,而且再經歷過幾次的事件後,我會慎重思考,是否要再跟對方有後續的交流,因為相處過程中是逐漸疲倦,沒有能量的。我無法長久的單方面消耗自己去成就一個人,這不是愛自己的方式,而是一個消耗自己的方式。
理解同理,不代表接受你的一切行為。
愛也是一樣,愛你的所有,不代表接受你的一切行為。
我始終覺得一個人要療癒自己的創傷,必須先意識到這件事存在,當你力量不足以去幫自己的時候,向外求助可以幫助自己的管道。但要記住,沒有誰是可以讓你長久依賴的對象,因為你始終得自己學會如何去消化每件事情發生,並且去轉化。
不過沒意識自己有投射與創傷狀態的人,也是有的。這就是對方的課題,對方的選擇,對方需要經歷的,每個人都有自己長大的時間,所以不需要過度的干涉對方的成長線。任何關係都一樣,不限於原生家庭、伴侶、朋友、主管、下屬、同事...等。無論在哪種關係裡,都可以修好人際關係的課題,亦或者你能找到雙向治癒的伴侶,也很恭喜。
從一個不懂愛的人,逐漸到愛自己與愛周遭的人,
理解到愛,並非接受所有一切行為,而是我們可以透過溝通表達彼此的感受與需求,那一切都可以很有愛。
當我看著周遭人有著自己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覺得很開心,很快樂,很幸福,因為你們過得很好。當我有能力愛自己,我就有能力感受到愛是什麼,如此而已。
還在學習愛自己的路上,理解愛的各種形式與模樣。你們呢?對於愛的定義是什麼?
或者觀看文章完,有什麼樣的感受與想到什麼樣人事物呢?歡迎與我分享❤️
我也開始放飛自我,很隨意不在意文章形式的寫著文字了。開心地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