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關於閱讀這回事(17):藉由寫作累積閱讀功力
付費限定

關於閱讀這回事(17):藉由寫作累積閱讀功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閱讀量真夠多的人,看到其他高手寫文,不會因為寫的精采與否做判斷,他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可以分辨人家寫作的內涵在哪,又究竟含有多深厚的知識能量。這就是為何書讀越多的人越謙遜,因為他看的到人家功夫在哪,不是表面的招式炫不炫而已。

上週提到透過進階閱讀就是要寫作,強迫大腦進行系統化的整理,但一定有人會覺得,讀書幹嘛這麼麻煩?

其實這很必要,筆者一開始就提到,扣掉專業書刊,一般書籍有科普、導讀、百科幾種類,大致上可以解釋為,「對一般人的興趣啟發」、「引導一般人進入這門專業」、「知識的一般性介紹」。

各位有沒發現,其實很少有書是表明自己是導讀書、科普書的?多數作者寫書時,不會想那麼多,大致上只會區分專業程度,以及受眾的程度。

別讓書商替你代勞:廣泛閱讀自能將知識分門別類

舉個例子,三采文化出的童書,作者很清楚是寫給小朋友看的,就算圖片附上很多字,敘述方式也簡潔明瞭,沒有什麼鋪陳,鮮有加入作者意識形態的(就算有也很難看出來)。

針對成年人的書呢?很難,多數作者的習慣是,依照自己想寫的方式去寫,寫出來後的受眾自己會分類,然後就成為那方面的作家。像是美國撰寫戰史、科學史、思想史,左右都有的作家,皆具有高學歷與豐富的經歷,但怎麼在分類上,有的適合專業人士,有些適合一般人?

例如約翰.基根(JOHN KEEGAN)著作的戰爭史系列,對軍事沒興趣的人會讀不下去,但當成文化史念反而還可以。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的戰史系列一樣不好讀,但一般人可以當成軍事資料看完。差別就在兩人的學經歷背景不同,還有第一本著作產生的迴響。

這兩本被歸類到戰史,不是導讀類,但以軍事專業的角度來說,確確實實屬於導讀類型,因為內容有非常多的細節,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但就剛對軍事有興趣的人來說,這兩本專業性十足。

編:工商服務時間

編:工商服務時間

筆者的意思是,歸類不是書店決定,也不是專家判斷,要看自己。你閱讀量越多,知識儲備越深厚,就能看出讀這本書,之後要找哪些方向加強,又缺了什麼概念,不會變成背書。一般人的專業書,對你而言可能就只是導讀,但要說能夠變成專家,不去加入該行業,從業幾年獲取最新的經驗,說真的沒辦法。

雖不能盡信著作,小道卻常有可觀

又例如Vaclav Smil的著作,台灣近年有兩本翻譯,比較新的是「這個世界運作的真相: 以數據解析人類經濟和生存的困局與機會」,這本就很像是科普、導讀、百科類兼具,列舉資料的同時,寫作方式簡單上手,又能快速理解多領域的知識,作者也在書中將之整合。去查作者背景,本就是什麼都碰,還做過政策分析,曉得科學問題的背後還有政治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16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0.0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單純?一點都不單純,筆者上篇的示意圖,嚴格說算傳統產業,若是現在講的科技業,情況更為複雜。因為,每一道製程,每一個零件,由於其精密程度提高,限制更加嚴重。我們可以理解為工具機需求變高,愈發精密的零件需要更精密的工具機,而製程從毫米到微米再到奈米,能夠生產的廠商更少。
由於大家時間都很少,出社會要工作,閒暇的讀書時間更少,如何在剩下的人生中,找出有效率的閱讀法,這當然有基礎跟進階之分。請注意注意再注意,成年人的閱讀跟學生時代不同,為了考試而讀書的基礎進階,與我們長大後純粹提升自己是不同的。 千萬不要用過去聯考時代的閱讀法過度想像。
進入整個系列的主題,為何現代製造業跟前幾篇說的關聯如此之大?這就回到最前面幾篇,解釋原物料生產邏輯的路上,我們可以稍微想一下,在台灣的台GG工程師群,與一萬公里外的稀有元素礦廠工程師群,哪一個說罷工不幹,對這個世界的影響比較大?或者說,缺了誰,誰會活不下去?
了解這麼多純粹問題,那我們回過頭來談,當你的閱讀量已經數十或破百,而且是讀書不是看書,有相當的累積,開始出現通透感,下一步呢?
所以,這一切都要怪中國,又一個逢中必反?看看,咒語用到最後自己都中咒了。 不是怪中國,是中國本身即是問題,就算中國完全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一切遵從信用慣例,一樣會出事。量體過大,就注定今天的局會出現,除非當年是有限度改革開放,或是已開發工業國家,非常緩慢且有限的放出技術。
純粹還有分純度?當然,凡事都有比例,只是我們成年人,越晚開始進入閱讀的世界,純度就越低。但也不是說這樣不好,只要是人就會受影響,管你左派右派還是威權民主,人生本就有各種外在因素,無時無刻都在塑造我們的世界觀。
單純?一點都不單純,筆者上篇的示意圖,嚴格說算傳統產業,若是現在講的科技業,情況更為複雜。因為,每一道製程,每一個零件,由於其精密程度提高,限制更加嚴重。我們可以理解為工具機需求變高,愈發精密的零件需要更精密的工具機,而製程從毫米到微米再到奈米,能夠生產的廠商更少。
由於大家時間都很少,出社會要工作,閒暇的讀書時間更少,如何在剩下的人生中,找出有效率的閱讀法,這當然有基礎跟進階之分。請注意注意再注意,成年人的閱讀跟學生時代不同,為了考試而讀書的基礎進階,與我們長大後純粹提升自己是不同的。 千萬不要用過去聯考時代的閱讀法過度想像。
進入整個系列的主題,為何現代製造業跟前幾篇說的關聯如此之大?這就回到最前面幾篇,解釋原物料生產邏輯的路上,我們可以稍微想一下,在台灣的台GG工程師群,與一萬公里外的稀有元素礦廠工程師群,哪一個說罷工不幹,對這個世界的影響比較大?或者說,缺了誰,誰會活不下去?
了解這麼多純粹問題,那我們回過頭來談,當你的閱讀量已經數十或破百,而且是讀書不是看書,有相當的累積,開始出現通透感,下一步呢?
所以,這一切都要怪中國,又一個逢中必反?看看,咒語用到最後自己都中咒了。 不是怪中國,是中國本身即是問題,就算中國完全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一切遵從信用慣例,一樣會出事。量體過大,就注定今天的局會出現,除非當年是有限度改革開放,或是已開發工業國家,非常緩慢且有限的放出技術。
純粹還有分純度?當然,凡事都有比例,只是我們成年人,越晚開始進入閱讀的世界,純度就越低。但也不是說這樣不好,只要是人就會受影響,管你左派右派還是威權民主,人生本就有各種外在因素,無時無刻都在塑造我們的世界觀。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假如你也下定決心「出版一本書」,首要關心的事情就是「出版一本書,要花多久時間?」。 寫作新手和職業作家所需的時間肯定是不一樣的,我將以「寫作新手」的過來人身份分享,假如你是「寫作新手」,完成一本書的出版,需要多久時間?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假如你也下定決心「出版一本書」,首要關心的事情就是「出版一本書,要花多久時間?」。 寫作新手和職業作家所需的時間肯定是不一樣的,我將以「寫作新手」的過來人身份分享,假如你是「寫作新手」,完成一本書的出版,需要多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