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關於閱讀這回事(15):進階的閱讀方向
付費限定

關於閱讀這回事(15):進階的閱讀方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樣有意義?練習吵架有,但想要提升自己,這種不純粹的出發點,你很難從中讀出什麼。因為,這偏向宣傳,想要推廣自己相信的價值觀,而不是認真的討論解決問題。試想一下,你真的想解決問題,方案會是消滅一半以上的人口?這根本是廢話,人類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人類自己製造的啊。這根本就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只是改版而已。

了解這麼多純粹問題,那我們回過頭來談,當你的閱讀量已經數十或破百,而且是讀書不是看書,有相當的累積,開始出現通透感,下一步呢?

下一步要看你的追求,如果想在某一個專業上有所突破,就要圍繞在專業上找書看;若還是想當雜學家,什麼都碰一點,接下去就需要更大量的閱讀了。不管哪一種,依照筆者的經驗,年看十來本書,沒三五年不會有所小成。

精通不易博學更難,閱讀只能積少成多沒有捷徑

不要覺得這很久,出社會的成年人,閱讀時間都是下班跟假日,與在學期間不一樣。一個大學生唸本科的書,教科書十幾本,參考書籍上百(理論),四年都沒打混下可以有所成果。折算我們社會人士,時間只有人家一半,能獲得一個小有所成的勳章,已經是非常不錯。

如果硬要給個數字,在專業程度上是等比增加,雜學則是指數變化。

在專業領域,讀十本書有點成果,二十本略有小成,四十本可稱專業,八十本變成大師。這是指專業領域上相關的,難度高低皆有,差不多是這種感覺,你要換成論文跟期刊文章也可以,這只是個概念。 

但在雜學領域,讀書破十本,感到打開了一扇門,下一階段得超過百本,覺得通透自在,社會變化已有掌握。再下一個階段?千本是有點誇張,三五百本跑不掉,才會有一種感悟人生大道的氣氛。

說穿了就是找參考資料的延伸,我們寫論文不是也要一堆參考資料?若是雜學,政治上的參考資料會在經濟文化,文化上的或許要找歷史,歷史的翻閱人類學,人類學跑去看科技,科技則要碰數學……簡稱沒完沒了,用圖解比較容易讓人了解。下圖是假設兩個都看了幾十本書,各方面都有累積,且某項專業比較強的狀況。

raw-image

自我養成需時忌好高騖遠,日新又新足矣

相同的閱讀量,在特定專業上前進,從高度3變成5,但攤平到什麼都要讀的雜學上,高度只會到4。由於閱讀量是體積,但專業度看高度,所以假設雜學要讀到專業的高度5,總閱讀量會是專業型的好幾倍。

因為要累積到一個高度,雜學是需要每一種都看,相互協助拉高,為了穩固外圍的程度,還得去多看一些新的領域(下圖橙色三角)。所以,你遇到兩個在某專業一樣的高手,所學龐雜者為何都年紀很大?因為他的閱讀總量將會是只鑽研某一方向的好幾倍。

raw-image

這裡不談天賦,能當教授的才情都不差,許多教授的天份極高,專業高度10,雜學方面的閱讀總量好幾百,對他而言只是普通程度。

筆者提這段話的意思是,不要去追逐天才,沒有任何意義,你也無法從中學到什麼,但網路充斥著各種反對努力的謬論,其本質就是拿著「很努力的天才」當作範本,讓你別努力了,反正追不上。

重點是為何要追啊,你又沒有要去台大跟人搶教授缺。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10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0.2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