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奇美博物館年度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開展不到兩週已突破三萬參觀人次,卡拉瓦喬早期的作品-「被蜥蜴咬傷的男孩」也在其中。英國國家藝廊(The National Gallery)珍藏三幅卡拉瓦喬作品,除了「被蜥蜴咬傷的男孩」外,還有中期的「以馬忤斯的晚餐」以及晚期的「莎樂美接收施洗者約翰的頭顱」。
2023年在台灣上映的「禁忌的畫像:卡拉瓦喬之影(Caravaggio’s Shadow)」,電影裡對於卡拉瓦喬早期學徒生涯著墨較少,主要著眼於他在西元1592年抵達羅馬後一連串的人生跌宕起伏以及職業生涯的高山低谷。
電影開篇的濃墨重彩即是紅衣主教蒙特(當時羅馬城裡最重要的指標性鑑賞家)向教廷派出的影子密探解釋他為何珍藏且成為卡拉瓦喬畫作的贊助者。尚未闖出名號前的卡拉瓦喬在其他畫室裡習得靜物以及人物的技巧後,將寫實主義帶入市井主題,例如「The Cardsharps」(賭徒/老千),觀畫的人會自然而然的從畫中人的微表情裡讀出誰是賭徒,誰又是騙徒,進而為左側衣著精緻卻渾然不覺自己可能上當受騙的男孩乾著急。
如同「被蜥蜴咬傷的男孩」,卡拉瓦喬的畫讓人光是從主角的眉眼間,就能直覺感受到畫中人的情緒,(且令觀畫者玩味的是,這捲髮男孩為何會在耳旁別了朵玫瑰?)在卡拉瓦喬之前,從未有過如此戲劇性十足的繪畫主題,更沒有任何畫家使用模特兒卻又從不畫草稿而直接下筆作畫。因此當紅衣主教指出讓他大為驚艷的「Medusa」(美杜莎),且告訴影子密探,那是卡拉瓦喬的自畫像。
希臘神話裡的美杜莎本是雅典娜神廟裡的侍女,因被海神波塞冬侵犯後又觸怒雅典娜於是被懲罰成為頭纏毒蛇的女妖。卡拉瓦喬以自己形象繪製而成的美杜莎,臉上充滿驚懼可佈的表情,加上紅衣主教與卡拉瓦喬間的關係傳得沸沸揚揚,是否兩人之間已超出畫家及贊助者的範疇?都是影子密探一路探查的重點。
受紅衣主教青睞後,開始為教堂繪製政治正確的宗教畫而聲名大噪的卡拉瓦喬依然改不了流連市井,夜夜笙歌的生活方式。尤其聚眾滋事,尋仇鬧事亦所在多有,其中三番兩次對他伸出援手的是影子密探下個查訪的對象,由法國影后伊莎貝拉雨蓓(Isabelle Huppert)所飾演的科隆那侯爵夫人。影子密探會晤侯爵夫人,想知道出身高貴的她為何會對放浪形骸如同地痞流氓一樣的卡拉瓦喬伸出橄欖枝?是因為他橫空出世的才華?抑或是侯爵夫人也受到他不正當的引誘?
卡拉瓦喬深知主教及教廷皆需科隆那家族的勢力支持,而他只要用自己最擅長的事為自己所作的錯事誠心懺悔即可獲得赦免。因此他獻給侯爵夫人「Conversion of St. Paul」(聖保羅的皈依)一畫,該幅畫裡肉眼可見的是馬伕、馬以及躺在地上的保羅。那麼,基督在哪裡?此乃卡拉瓦喬利用光的明暗對比,且凸顯畫作飽滿度的點睛作品之一。
不存在的基督是畫裡那道強光,是沐浴在保羅臉上的光芒,當然,也是這光讓整幅畫溢滿復活主臨在的氛圍感。講述聖經中的事件是卡拉瓦喬畫風成熟後最常見的主題。既然卡拉瓦喬以宗教藝術為主題的畫完成傳播聖言的使命卻為何仍被影子密探緊追不放?因為卡拉瓦喬被發現為教堂繪製的畫中模特兒絕大多數取材自當時社會底層的妓女、乞丐及小偷。
尤其「Death of the Virgin」(聖母之死)該幅畫作中的聖母形象居然是卡拉瓦喬搬運溺水而亡的妓女安娜以及其他販夫走卒為模特繪製而成。教廷對於聖母赤腳,死去及腫腹的形象怒不可抑,認為卡拉瓦喬褻瀆聖母形象,卻忽略了圍在聖母身旁因她離世而顯示出人在苦難中的相互關係,那是痛苦、死亡、悲傷以及愛。畫裡光所普照之處即是神的榮光,照拂受苦之人。
當時的羅馬教廷是所有權威所在,而卡拉瓦喬的畫作卻引發了一連串的漣漪效應,讓秩序及失序、上帝及渾沌甚或是虔信及起疑在普羅大眾心中開始搖擺。於是卡拉瓦喬被視為異端所在,不單是他的人,更多的是他的畫蠱惑了上流貴族,也迷惑了底層社會,讓影子密探最終設下圈套讓他在不斷的逃亡中殞命。
根據歷史記載,卡拉瓦喬離世時不到四十歲,且其離世原因眾說紛紜。有一說是他於逃亡途中染病身亡,也有一說是陰謀論,如該片所呈現的結局,被謀殺。禁忌的畫像:卡拉瓦喬之影,由義大利導演Michele Placido執導筒且參與編劇。
雙男主及女主的演技讓扁平的畫作彷彿3D立體呈現眼前,向觀眾娓娓道來畫作的靈感來源和卡拉瓦喬跌宕起伏的人生。是否越禁忌的,越接近真相?導演將答案留給觀眾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