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衣下的謊言:你快樂嗎?小心!你可能掉入「幸福」的陷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快樂的糖衣,包裹著不幸福的真相?我們都被騙了嗎?

你快樂嗎?這是個看似簡單,卻又複雜無比的問題。現代社會充斥著各種娛樂、課程、美食,看似能帶來快樂,但我們真的幸福嗎?事實上,快樂與幸福並非等號,甚至可能是一種被操縱的假象。

Generated by Gemini

Generated by Gemini


多巴胺的陷阱:快樂的糖衣,幸福的假象

還記得小時候,吃到糖果時那種單純的快樂嗎?那種喜悅感,其實來自大腦分泌的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負責傳遞興奮及開心的訊息。然而,現代食品工業卻利用了這一點,創造出各種高糖、高熱量的食物,讓我們的大腦不斷分泌多巴胺,產生「快樂」的錯覺。

就如同 Robert Lustig 在《Fat Chance》一書中所提到的,「我們的大腦被駭了」。這些食物就像毒品,讓我們上癮,追求短暫的快樂,卻忽略了長期的健康與幸福。也就是說,我們所追求的快樂,很多時候只是被操縱的結果,而非真正的幸福。

你或多或少了解糖對身體不好,不能吃過多,但書中說出了更驚人的事實:

果糖和酒精的代謝方式幾乎相同;糖和果糖有什麼區別?食品工業會告訴你它們是一樣的,葡萄糖和果糖每克都含有4卡路里。
葡萄糖非常重要,如果你不攝取它,你的身體會自己製造。但你不只不需要果糖,而且高劑量的果糖是有毒的。
你的肝臟有能力代謝少量的果糖,大約每天6到9茶匙的糖,大約是12克。就像它可以處理大約12克的酒精一樣,而不會出現任何代謝紊亂的跡象。

這些沒用的糖,徒增肝臟負擔的糖,不只出現在飲料、甜品中,他們更以百花齊放的名稱,隱藏在大多數食物中。你知道不能吃垃圾食物,但你有卻沒有辦法分辨垃圾食物,因為有人刻意誤導。甚至荒謬的卡路里計算減肥方式,是的!卡路里減少了,瘦下來了,但其實,你只要不額外攝取葡萄糖,或避開傷害身體的糖,就能做到了。

你的認知內容,是由商業價值決定的。

更進一步說,這種「快樂成癮」的現象,不僅存在於飲食,也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比方說,過度消費非必需品,明知會造成經濟負擔,卻仍忍不住買下,只為了獲得短暫的滿足感;沉迷於賭博,追求以小博大的刺激,卻忽略了輸錢的風險;或是明知有害健康,卻無法抗拒美食的誘惑,導致體重失控。這些都是快樂成癮的表現,讓我們誤以為追求快樂就能獲得幸福。

但奇怪的是,幸福似乎又與這些外在的快樂無關。例如,與伴侶相處的幸福時光固然美好,但爭吵時,我們卻往往被情緒牽著走,越吵越兇,忘了原本追求幸福的初衷。親子關係、職場成就亦是如此,我們常常為了追求外在的肯定或成就感,而忽略了內心的平靜與滿足。

可以追求的都是快樂,幸福是無形、無法追求的。

這一切「外在快樂與幸福的連結」,其實是被刻意塑造的。絕大多數廠商、政府、團體,都擅長利用快樂與幸福的關聯,來引導我們的行為。廣告中常見的「幸福家庭」、「成功人士」形象,都是利用這種手法,讓我們誤以為擁有這些外在條件,就能獲得幸福。久而久之,我們便落入這個陷阱,誤把追求快樂當成追求幸福。

然而,你所追求的外在快樂,或是特定團體企業要你追求的內在快樂,是真的快樂嗎?這些快樂跟幸福壓根就沒有關係。

真正的幸福,來自內心的平靜與滿足,來自於對生命的熱愛與對他人的關懷。


台灣的憂鬱症之殤:快樂不等於幸福

台灣的憂鬱症盛行率居高不下,根據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的資料,全台約有兩百萬人受憂鬱症所苦。這意味著,即使在物質豐裕、娛樂多元的社會,仍有許多人感到不快樂,甚至陷入憂鬱的深淵。

這不禁讓我們反思,快樂是否真的等於幸福?如果快樂是幸福的關鍵,為何還有這麼多人感到不幸福?事實上,快樂只是一種情緒,而幸福則是一種整體的滿足感,包含了身心靈的健康、人際關係的和諧、對生命的熱情等等。所以呢,即使我們時常感到快樂,也不代表我們就擁有幸福。

從生物學上來看:
快樂是多巴胺,幸福是血清素,它們不一樣。
不同的神經傳導物質、不同的受體、不同的大腦區域、不同的作用機制、不同的清除機制。
快樂與幸福無關

專家的觀點也不一定正確:保持彈性思考的重要性

我們常常尋求專家意見,希望找到人生的方向。然而,專家的觀點也並非絕對真理。隨著時代變遷,許多過去被奉為圭臬的觀點,如今已被推翻。比方說,過去人們認為地球是平的,但現在我們知道地球是圓的。同樣地,過去認為吸菸無害,但現在我們知道吸菸會導致癌症。

這告訴我們,沒有什麼觀點是永恆不變的。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保持彈性思考,不盲從權威,才能在變動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擁抱彈性認知,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

快樂與幸福無關,我們是否被騙了?答案或許因人而異。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不該盲目追求快樂,而忽略了真正的幸福。幸福的定義,每個人都不同,但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是否能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這需要我們保持彈性思考,不斷學習、成長,並勇於挑戰既有的觀念。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變動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彈性認知的知識,以及如何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歡迎追蹤我的部落格。讓我們一起探索幸福的真諦,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所以,為什麼:不寫作?
10會員
45內容數
🔍 挖掘 日常 動機 🌱 搜尋 內在 平靜 💡 換個 維度 解構 思緒 「讓工作停頓一下,讓大腦梳理一番,讓生活空白一點」 「只有思考過的,才是真正擁有的」
2024/07/13
本文深入剖析文案寫作中影響讀者決策的五個潛意識問題,並透過實際案例與 iPhone 的例子,說明如何透過文案觸動讀者情感,引起共鳴。文章強調文案不僅是文字的堆砌,更需要深入了解人性,才能寫出真正有效的文案。
Thumbnail
2024/07/13
本文深入剖析文案寫作中影響讀者決策的五個潛意識問題,並透過實際案例與 iPhone 的例子,說明如何透過文案觸動讀者情感,引起共鳴。文章強調文案不僅是文字的堆砌,更需要深入了解人性,才能寫出真正有效的文案。
Thumbnail
2024/07/11
本文深入探討文案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競爭對手分析。透過實際案例與步驟拆解,教你如何有效研究競爭對手,從他們的成功與失敗中學習,並找到自身產品或服務的獨特定位。文章強調,競爭對手研究不僅能幫助你了解市場現況,更能讓你洞察潛在客戶的需求,為文案寫作提供有力支持。
Thumbnail
2024/07/11
本文深入探討文案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競爭對手分析。透過實際案例與步驟拆解,教你如何有效研究競爭對手,從他們的成功與失敗中學習,並找到自身產品或服務的獨特定位。文章強調,競爭對手研究不僅能幫助你了解市場現況,更能讓你洞察潛在客戶的需求,為文案寫作提供有力支持。
Thumbnail
2024/07/10
文案寫作並非憑空想像,而是建立在紮實的研究基礎上。本文介紹文案大師的「黏性研究法」,帶你深入了解產品研究的三個層面:實體產品、功能性產品和獨特賣點,並教你如何描繪理想客戶形象,分析現有品牌。透過系統化的產品研究,你將能挖掘出產品的獨特魅力,為文案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Thumbnail
2024/07/10
文案寫作並非憑空想像,而是建立在紮實的研究基礎上。本文介紹文案大師的「黏性研究法」,帶你深入了解產品研究的三個層面:實體產品、功能性產品和獨特賣點,並教你如何描繪理想客戶形象,分析現有品牌。透過系統化的產品研究,你將能挖掘出產品的獨特魅力,為文案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那什麼又是真正的快樂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身邊有這樣的朋友,他們總把追求快樂掛嘴邊甚至把人生只要快樂的活著當自己的座右銘
Thumbnail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那什麼又是真正的快樂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身邊有這樣的朋友,他們總把追求快樂掛嘴邊甚至把人生只要快樂的活著當自己的座右銘
Thumbnail
想追求幾秒鐘的幸福嗎? 就去大笑三聲吧! 想追求幾分鐘的幸福嗎⋯⋯⋯⋯
Thumbnail
想追求幾秒鐘的幸福嗎? 就去大笑三聲吧! 想追求幾分鐘的幸福嗎⋯⋯⋯⋯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競爭和壓力的現代社會中,幸福似乎成為了一種奢侈品。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幸福,卻忽略了一個簡單而重要的法則——降低預期。 當我們總是抱持著不切實際的預期,無論是對自己、他人還是生活,失望和痛苦就會如影隨形。期待一份完美的工作、一段完美的關係,或是一個完美的人生,這些都是不現實的幻想。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競爭和壓力的現代社會中,幸福似乎成為了一種奢侈品。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幸福,卻忽略了一個簡單而重要的法則——降低預期。 當我們總是抱持著不切實際的預期,無論是對自己、他人還是生活,失望和痛苦就會如影隨形。期待一份完美的工作、一段完美的關係,或是一個完美的人生,這些都是不現實的幻想。
Thumbnail
快樂的糖衣,包裹著不幸福的真相?我們都被騙了嗎? 你快樂嗎?這是個看似簡單,卻又複雜無比的問題。現代社會充斥著各種娛樂、課程、美食,看似能帶來快樂,但我們真的幸福嗎?事實上,快樂與幸福並非等號,甚至可能是一種被操縱的假象。 多巴胺的陷阱:快樂的糖衣,幸福的假象 還記得小時候,吃到糖果時那種
Thumbnail
快樂的糖衣,包裹著不幸福的真相?我們都被騙了嗎? 你快樂嗎?這是個看似簡單,卻又複雜無比的問題。現代社會充斥著各種娛樂、課程、美食,看似能帶來快樂,但我們真的幸福嗎?事實上,快樂與幸福並非等號,甚至可能是一種被操縱的假象。 多巴胺的陷阱:快樂的糖衣,幸福的假象 還記得小時候,吃到糖果時那種
Thumbnail
幸福感受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部分,追求富足而非物質將帶給我們內在滿滿的幸福感。滿足和內心豐富是幸福的重要因素,而「錢的奴隸」反而會讓生活失去掌控感。基本需求滿足後,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開始減弱,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更加重要。管理期望,感恩而不抱怨,正念思想活在當下,這是建立幸福人生的基石。
Thumbnail
幸福感受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部分,追求富足而非物質將帶給我們內在滿滿的幸福感。滿足和內心豐富是幸福的重要因素,而「錢的奴隸」反而會讓生活失去掌控感。基本需求滿足後,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開始減弱,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更加重要。管理期望,感恩而不抱怨,正念思想活在當下,這是建立幸福人生的基石。
Thumbnail
快樂可以帶來對生活的滿足感和慶幸。如何培養快樂感、幸福感?內含關於快樂的主題、抑鬱風險、抑鬱體質形成因素、抑鬱症狀、快樂感的持久狀態、快樂的外在表現等內容。
Thumbnail
快樂可以帶來對生活的滿足感和慶幸。如何培養快樂感、幸福感?內含關於快樂的主題、抑鬱風險、抑鬱體質形成因素、抑鬱症狀、快樂感的持久狀態、快樂的外在表現等內容。
Thumbnail
 你幸福嗎? 近幾年來,你們有發現更多的人關注「幸福學」的議題嗎? 也許是因為科技的進步,忙碌的生活,資訊的爆炸,生活的不確定感,讓人類感知生活中的壓力從四面八方撲面而來,焦慮與不安的情緒充斥在生活當中,現在有些公司及人資在訓練上已經開始調整,不再只是安排和工作上直接先關的硬課程,希望員
Thumbnail
 你幸福嗎? 近幾年來,你們有發現更多的人關注「幸福學」的議題嗎? 也許是因為科技的進步,忙碌的生活,資訊的爆炸,生活的不確定感,讓人類感知生活中的壓力從四面八方撲面而來,焦慮與不安的情緒充斥在生活當中,現在有些公司及人資在訓練上已經開始調整,不再只是安排和工作上直接先關的硬課程,希望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