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MA
含有「PERMA」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刻意微挑戰
2024/12/23
從隨意到全心:讓投入變得更有價值
我們每天都很努力,工作、學習、照顧身邊的人,但你的付出真的讓你滿足嗎?投入不該只是完成任務,而是一次與自己對話的機會。本文帶你看清投入的五個層級:從隨意完成、短期目標的功利投入,有意義投入,熱情的全情投入,最後是超越自我的全心全意投入。了解這些層級,幫助你找到更有價值的努力方式,讓每一次付出都值得。
#
投入等級
#
成長與努力
#
有意義的投入
1
1
A-rod
1
很棒的文和圖~~
刻意微挑戰
2024/12/15
「過度在意」的枷鎖:如何平衡投入與放下
「過度在意」像是生活中的鹽,少了會乏味,多了卻讓人受不了。無論是害怕失敗、擔心別人看法,還是對未來充滿焦慮,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深陷其中。本文透過五個鮮活的小人物,描繪出認同、形象、掌控、未來、甚至「不在意」背後的在意心態。與其被這些在意綁住,不如學會適當地理解自己,讓生活更有滋味,也更自在。
#
過度在意
#
心理成長
#
情緒管理
11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4/12/13
「心理無菌室」的陷阱:突破內在防禦,擁抱自我招喚
壓力下,我們經常會用「心理防禦」來安慰自己,比如忽視問題、找理由解釋,或是用比較抬高自己,甚至不斷拖延行動。這就像把自己關進「無菌室」,雖然感覺安全,卻也讓成長停滯。狐狸與葡萄教我們放下否認,窮和尚的堅持啟發我們行動勝於等待。其實,接納不完美才是力量的開始。放下防禦,你會發現,突破正在不遠處等著你。
#
自我防禦機制
#
心理健康
#
壓力管理
2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4/12/12
掃地掃到世界第一:點石成金的經驗結晶
掃地,也能掃到世界第一!羽田機場的清潔婦用她的態度告訴我們,只要賦予工作深度意義,再平凡的事都能做到極致。三個工人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不同的心態決定了挑磚、砌牆和蓋教堂的差距;《小王子》與玫瑰的故事則提醒我們,真正珍貴的,是我們投入的情感和連結。當你找到工作的價值,每一步都能成為成長的旅程!
#
職場成就感
#
掃地世界第一
#
工作的深度意義
喜歡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4/12/09
擁抱情緒:釋放正面情緒的積極力量 (PERMA正向動機)
正面情緒像陽光,讓生活更有溫度,但隨著經驗累積,這種情緒可能逐漸減少。透過小芸的故事,本文探討了正面情緒的價值,並分析導致減少的原因。同時,通過PERMA模型,提供了一套有效延續和釋放正面情緒的工具。擁抱每一刻的喜悅與愛,讓這些情緒引領我們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
正面情緒
#
情緒管理
#
積極心理學
26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4/12/05
正向心理PERMA的共生與互補
幸福感其實藏在那些看似矛盾的事情中:快樂與挑戰、關係與成就、當下與長遠目標。我們不用選擇一邊,而是可以透過平衡它們,讓負面情緒成為進步的推動力,讓個人成就提升人際連結,讓日常努力指向更大的意義。幸福就是在對立中找到對流,在矛盾中活出完整的自己。
#
正向心理
#
PERMA
#
幸福感提升
2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4/12/04
從焦慮到幸福:PERMA正向心理的五大誤區
工作成就出色,內心卻常常覺得疲憊不堪?這就是艾麗的故事。這篇文章用艾麗的經驗來解讀幸福五大元素的誤區,告訴你為什麼積極不代表壓抑情緒、投入不代表拼命加班、好關係也需要健康的衝突。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擺脫這些幸福的誤區,找到內心的平衡和更深的滿足感。
#
幸福模型
#
PERMA
#
職場壓力
26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4/12/01
好壓力與壞壓力:登山的PERMA正向心理啟發
完全沒有壓力很棒嗎?壓力就像登山,有時讓我們更強大,有時卻讓我們精疲力盡。本文透過登山的故事,分享如何把壓力變成成長的力量,並找到生活中的快樂和成就感。想知道怎麼樣在面對困難時也能享受當下,迎接挑戰嗎?這篇文章能給你一些啟發。
#
壓力管理
#
好壓力與壞壓力
#
成長與壓力
喜歡
留言
我的覺察管他什麼學派-符愛鈴的沙龍
2024/06/05
「幸福學疫苗」-3 正向關係
嗨~這篇文章要進入PERMA幸福的第三個元素 Relationships 正向關係 講到這個元素,就要回到這個系列文章一開頭我提到的,哈佛大學長達85年的幸福研究,這項研究對人類的幸福有相當大的貢獻,而且持續的時間長度現在都是相當炸裂的存在,無別的專案可以相提並論,現在這個追蹤研究還在持
#
人際關係
#
斷捨離
#
幸福
6
留言
我的覺察管他什麼學派-符愛鈴的沙龍
2024/05/26
「幸福學疫苗」- 2 全心投入
Engagement 參與投入 接著我們來進入PERMA的第二個元素Engagement,馬丁教授提出我們可以在生活或工作中,找到可以讓自己全心投入但又有點挑戰的事情做,從這過程中得到學習、成長、滿足、成就和認可,與此同時可以產生幸福和快樂的情緒反應,這個狀態是1975年由奇克森特米哈伊·米
#
幸福學
#
快樂
#
正向心理學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