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玩就不要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以前在某部落的教會帶兒童團體(國小年紀),10幾20人小朋友說想玩老鷹抓小雞,但這遊戲運動量很大,跑跑跳跳一定會推擠。這群小孩活動力很驚人,於是一個經驗老道的主日學老師(是個很有氣勢的媽媽)開場前先好整以暇對小朋友說:

「要玩的舉手!」

小朋友想玩瘋了,爭先恐後舉手。然後她說:「要玩的先講好!要玩就不可以哭!」

小朋友全部大喊:「要玩就不可以哭!」

因為只要有人鬧脾氣就不能玩了。我在旁邊笑到不行,這不過就是團康遊戲,什麼嚴重的決心。然後就開始玩,奔跑尖叫聲四起,汗水四濺。果不其然,有小孩玩到跌倒飛出去,大概三四年級的小朋友。所有人節奏停下來看著他,有人去扶他起來,但他爬起來臉已經皺成一團哽咽,很明顯快要放聲大哭。

然後所有小孩直接大喊:「要玩就不要哭!」「你自己答應要玩就不要哭的!」「要玩就不要哭!」

群眾聲中,那孩子就硬生生地把眼淚吸回去眼睛!有人問:「要哭嗎?」

他:「(吸鼻子,搖頭)」

「好,大家繼續!」

那個媽媽老師就帶小朋友到旁邊休息一下,平復跌倒想哭的心情。五分鐘後,又是一尾活龍回到場上。(我全程在旁笑到肚子很酸)

要玩就不要哭,莫名 hardcore 的人生哲理。

原貼文

avatar-img
41會員
115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Umav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林南吉Palakav老師在布農族傳統工藝領域有著卓越成就,透過原住民植物編織和自然材料的藝術創作,讓更多人瞭解和體驗原住民藝術之美,並響應了環保的趨勢與理念。他在都會區堅持傳承與發揚布農族的傳統文化,不管是布農族傳統音樂、編織、版畫、木頭工藝和園藝設計等多項技藝都是老師的教學範圍。
Umav成功申請在高雄市原住民部落大學開設課程,內容將以自媒體為主題分享相關經驗。該課程將強調族群友善和多元社會對話的自主發聲平臺。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邀請「全民原教推展系列」,瞭解原住民自媒體與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自主發聲突破微歧視。不管是站在人前對大家自我揭露講故事,或是帶著都市長大的原民孩子回部落種小米,這些都是原住民青年努力讓更多人認識、建立認同、營造理解的過程。
本集節目來討論一些用字遣詞。前面十分鐘是樂鍇老師談到他對高粱的熱量的誤會。
Umav播客EP108介紹瞭如何詮釋和傳承傳統文化的地方性政治討論以及族群之間存在的刻板印象和歧視。節目中提及了傳統祭儀元素的挪用和族群之間的互動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大學族語歌唱比賽中的涉及原住民評審的事件。歡迎收聽播客瞭解更多。
這集節目討論原住民排灣族社區中的多元議題,包括體育、文化、學術、社區和宗教等多個領域。強調了宗教儀式的轉化、多元宗教信仰的存在、聖經的組成與內容、教育不平等問題以及社會的發展和公平。
林南吉Palakav老師在布農族傳統工藝領域有著卓越成就,透過原住民植物編織和自然材料的藝術創作,讓更多人瞭解和體驗原住民藝術之美,並響應了環保的趨勢與理念。他在都會區堅持傳承與發揚布農族的傳統文化,不管是布農族傳統音樂、編織、版畫、木頭工藝和園藝設計等多項技藝都是老師的教學範圍。
Umav成功申請在高雄市原住民部落大學開設課程,內容將以自媒體為主題分享相關經驗。該課程將強調族群友善和多元社會對話的自主發聲平臺。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邀請「全民原教推展系列」,瞭解原住民自媒體與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自主發聲突破微歧視。不管是站在人前對大家自我揭露講故事,或是帶著都市長大的原民孩子回部落種小米,這些都是原住民青年努力讓更多人認識、建立認同、營造理解的過程。
本集節目來討論一些用字遣詞。前面十分鐘是樂鍇老師談到他對高粱的熱量的誤會。
Umav播客EP108介紹瞭如何詮釋和傳承傳統文化的地方性政治討論以及族群之間存在的刻板印象和歧視。節目中提及了傳統祭儀元素的挪用和族群之間的互動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大學族語歌唱比賽中的涉及原住民評審的事件。歡迎收聽播客瞭解更多。
這集節目討論原住民排灣族社區中的多元議題,包括體育、文化、學術、社區和宗教等多個領域。強調了宗教儀式的轉化、多元宗教信仰的存在、聖經的組成與內容、教育不平等問題以及社會的發展和公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一群孩子玩著冒險者遊戲。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Thumbnail
廣場時間聽到一群孩子們的笑聲與叫聲,發生了什麼事呢?原來是幼小班的孩子在遊戲啦!老師帶孩子們玩「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們一起來聽孩子要做什麼吧! 老師:請你跟我這樣做,小手摸頭上。 伯睿:老師我也想要說。 老師:好呀,那你們準備好要進行下一個了嗎?請你們我這樣做,請問伯睿你要怎麼做? 伯
Thumbnail
在帶著孩子跑東跑西到處玩的這段時間,當碰到了有玩具的場合,總是會聽到不少"你要分享啊!"、"小氣欸~分人家玩啊!"、"不要吵!分人家一起玩!",隨著孩子長大,長輩們也會開始提醒"可以開始教他分享了!"、"這個借阿嬤玩?不要?!這麼小氣啊!"。 我們害怕孩子變成小氣吝嗇的人,但,我們大人也不論什麼都
Thumbnail
「你知道「玩」是兒童的基本人權嗎?」「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一堂課是「下課」嗎?」「你知道嗎?其實只要「玩」得盡興,許多兒童行為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幾句話是我有一天在社群軟體上偶然看到的訊息,而這看似短短的幾個字,卻深深的引發我渴望探索的好奇心。
Thumbnail
我發現和小孩玩一些搞笑的遊戲,大人和小孩都會充滿快樂能量,陪玩的時光就會感覺過的比較快。 「笑」的好處還不只這樣,正面情緒可以幫助學習、提高專注力、增強記憶,還能連結彼此的心。
Thumbnail
喜歡玩土的孩子,在蒲公英家有好多。 這些孩子在玩的時候想什麼? 是什麼事情讓他們可以一分鐘一分鐘這麼的過下來。 髒兮兮的樣貌,挺可愛的,而大人怎麼看? 你呢?會不會想要禁止?會不會想要大聲喝止? 其實這些問題可以真的來想一想。 孩子的玩真的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 而想像力就這麼
Thumbnail
讓孩子知道在這裡可以玩,嘗到玩玩具後的甜頭,漸漸地治療師要協助轉換成看得到但暫且先拿不到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挪出治療師存在的空檔,挪出孩子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空檔,挪出耳朵、眼睛的空檔去聽去學去促成仿說的發生…
Thumbnail
7歲大小兒,那天回家,抱著媽媽大哭,說再也不要去籃球隊練習了。 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霸總才把事情説清楚: 小兒習慣與好友甲一起玩,但是好友甲執意要和某群男同學玩在一起,這群男孩裏,有2個馬丁,不知爲何,不願意小兒跟他們一起玩,於是開始各種“抗拒”行爲,從威脅,偷打,推人害小兒跌倒,從休息時間,到籃
一群孩子玩著冒險者遊戲。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Thumbnail
廣場時間聽到一群孩子們的笑聲與叫聲,發生了什麼事呢?原來是幼小班的孩子在遊戲啦!老師帶孩子們玩「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們一起來聽孩子要做什麼吧! 老師:請你跟我這樣做,小手摸頭上。 伯睿:老師我也想要說。 老師:好呀,那你們準備好要進行下一個了嗎?請你們我這樣做,請問伯睿你要怎麼做? 伯
Thumbnail
在帶著孩子跑東跑西到處玩的這段時間,當碰到了有玩具的場合,總是會聽到不少"你要分享啊!"、"小氣欸~分人家玩啊!"、"不要吵!分人家一起玩!",隨著孩子長大,長輩們也會開始提醒"可以開始教他分享了!"、"這個借阿嬤玩?不要?!這麼小氣啊!"。 我們害怕孩子變成小氣吝嗇的人,但,我們大人也不論什麼都
Thumbnail
「你知道「玩」是兒童的基本人權嗎?」「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一堂課是「下課」嗎?」「你知道嗎?其實只要「玩」得盡興,許多兒童行為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幾句話是我有一天在社群軟體上偶然看到的訊息,而這看似短短的幾個字,卻深深的引發我渴望探索的好奇心。
Thumbnail
我發現和小孩玩一些搞笑的遊戲,大人和小孩都會充滿快樂能量,陪玩的時光就會感覺過的比較快。 「笑」的好處還不只這樣,正面情緒可以幫助學習、提高專注力、增強記憶,還能連結彼此的心。
Thumbnail
喜歡玩土的孩子,在蒲公英家有好多。 這些孩子在玩的時候想什麼? 是什麼事情讓他們可以一分鐘一分鐘這麼的過下來。 髒兮兮的樣貌,挺可愛的,而大人怎麼看? 你呢?會不會想要禁止?會不會想要大聲喝止? 其實這些問題可以真的來想一想。 孩子的玩真的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 而想像力就這麼
Thumbnail
讓孩子知道在這裡可以玩,嘗到玩玩具後的甜頭,漸漸地治療師要協助轉換成看得到但暫且先拿不到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挪出治療師存在的空檔,挪出孩子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空檔,挪出耳朵、眼睛的空檔去聽去學去促成仿說的發生…
Thumbnail
7歲大小兒,那天回家,抱著媽媽大哭,說再也不要去籃球隊練習了。 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霸總才把事情説清楚: 小兒習慣與好友甲一起玩,但是好友甲執意要和某群男同學玩在一起,這群男孩裏,有2個馬丁,不知爲何,不願意小兒跟他們一起玩,於是開始各種“抗拒”行爲,從威脅,偷打,推人害小兒跌倒,從休息時間,到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