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是吃苦成就上人,而是通達苦的無限,成上人後,仍願意相伴著吃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精簡版】禱告的領受到底是從神來,還是自己想的?‖ 廖文華 周巽正《如何分辨禱告的領受是從哪來的》 From 共享觀點 YT.

感謝! 我也想分享一下心得。

既然有天人合一,那麼禱告的領受,一定會有神的成份與自己的日常。 當嚮往著神,經由周全的給予而持續地昇華自己時,達到全心全意的盡善盡美而讓天堂太接近後,會讓周遭正常的人不自覺沈迷之中,但此時容易被看出天使的成份多而人類的成份太少,即便是絕對完美的給予,也要適時適地適宜,否則容易被誤會成只為活出自己,用榮耀的光芒自然佔走他人心中的空白,而成為中心,以結果論來說還是自我中心,並沒有無止盡的愛,可以讓對方自然昇華的Amazing Grace。 

雖然這份填補,會讓對方嚮往與習慣,接著自己產生,但還是沒有對方自然產生榮耀神聖,而能創造出天堂後,發現與真實存在的相符合來得更好,【我存在的相對,不應該奪走對方的絕對。】,這就是「無為而治」的持續,帶來Amazing Grace的核心精神與實際作法。 

但必須承認,有一種狀態是 - 在生死之間極致的活在當下,卻無法通達出生之前、死亡之後的迷惘。 這份迷惘就像迷霧,讓人分不清禱告中,有多少成份由神來,有多少比例是日常與自我。 這份遺忘就像失落,讓人在接近天堂而更像天使時,只顧著天人合一的大小周天,這縱向的了悟通達,卻忘記橫向的將心比心,「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橫向的同情共理,忙著展露榮耀有所成就,也因此忘記真正的天人合一絕對有著Amazing Grace的自然滋養,重點是對方。 於是又建立外部機制要制衡這樣子的自己,這樣子的存在,卻忘記機制本身的存在,也會帶來學習模仿的效應,讓人誤會「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真的要去過苦日子,而並非是讓人能理解「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在體驗到沒有活在榮耀之中的苦時,知道一切只是他們不嚮往著神,而神的給予,以及Amazing Grace還是在,不瞭解一切來自於神的人,就更難以在接受給予之中,成就自然給予就接近神的道路。 看見神給予的歡喜,在看不見給予來自於神的人身上,成為慈悲,這種降維的苦,達成苦中苦的橫向與縱向聯合。 

一切只因為我們在經由極致活在當下的無我,卻還沒記憶起出生之前、嚮往著死亡之後時,才需要「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還誤以為這就是Amazing Grace。 那麼,看清至高無上的下一個台階,只能讓外部機制給予壓力來平衡與制衡自己,達到Amazing Grace的目的地時,要怎麼建立出這層次的墊腳石,讓人直達至高無上?

答案就是禱告。 看清楚這神的給予與自己的差異,面對現實無法通達生死的自己,不得不透過外部機制來壓抑,以達成Amazing Grace的自己,將這一切與現況告訴神明,禱告說:「只因想周全地給予而無我,進而有能力讓現實接近天堂,而看似天使後,我本應還可以透過知曉出生之前、嚮往著死亡之後,極致的活在當下,讓美好更加地廣泛豐碩飽滿有力。 但我真的記不起。」,這一份謙虛的慈悲,就會自然地讓周圍有著肥沃之地,進而產生Amazing Grace。 取而代之的是機制的存在,即便再加強力道,也會不合時宜,此時雖然心境還尚未到達完美,但現實卻能比心境更完美。

看見能這樣子成就的自己之後,就能經由極致的活在當下而知道,即便能記憶出生之前、嚮往著死亡之後,知曉通達一切,最美麗豐碩的成果,也是與現在相同。 在這一瞬間,就知道神真的存在,禱告真的有用,是禱告讓我能在往至高無上的最後一個墊腳石上,再搭造出一個穩固的墊腳石,原來禱告真的能讓人心想事成。




avatar-img
31會員
872內容數
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所知道的東西? 知道與表達是相異的存在,而「知道」可以透過體驗與經歷,更高的層次是邏輯先行,而至高無上的層次是一以貫之的創造。 而以上三個層次又息息相關、生生不息。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從個體視角分析解構少子化的原因後,再以客觀視角與主觀視角帶入,讓原因自然成為主客觀視角的聯繫,相生相息,當生命體驗到無上境界的崇高,所帶來的生生不息時,即便是少子化或沒生小孩,也會生機蓬勃起來。
偉人的生長環境都是荊棘與坎坷,並不表示「斯德哥摩爾症候群」值得嚮往,我想邱吉爾想表達的是:「命運註定的璀璨,總是會讓現實顯得不堪,在失去信仰與對理想嚮往的人生裡,我們就如同赤裸著完全不準備」。
5/5CHURCHILL
外表看似冷酷無情,卻能拯救其他內心匱乏靈魂的人;外表看似熱絡融洽,卻能通達其他人情感的人。 這兩種人,不該為敵。 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為自己,都不該為敵。
到底是底層的庸碌,剝奪走上位者的自由,才讓權勢吃掉上位者,進而所有人都開始吃人。 還是上位者包容著破壞性創新與基因進化的可能性,默許吃人的事情,底層才開始庸碌,誰也說不清。 如果發狂,就從傻人做起,無我境界的觀察能力,從不會因此失去,只是換個方式存在而已。
5/5狂人日記
傅佩榮教授: 「善是我跟別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 From NTU OpenCourseWare 哲學與人生 10. 儒家的風格 YT. 從相對中尋找絕對,於是建立起自己的度量衡,而這個度量衡又不僅侷限於工具,就像現實中的秤,是為實現公平交易,這個度量衡是為「實現我與別人之間的適當關係」,經
5/5哲學
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所知道的東西? 知道與表達是相異的存在,而「知道」可以透過體驗與經歷,更高的層次是邏輯先行,而至高無上的層次是一以貫之的創造。 而以上三個層次又息息相關、生生不息。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從個體視角分析解構少子化的原因後,再以客觀視角與主觀視角帶入,讓原因自然成為主客觀視角的聯繫,相生相息,當生命體驗到無上境界的崇高,所帶來的生生不息時,即便是少子化或沒生小孩,也會生機蓬勃起來。
偉人的生長環境都是荊棘與坎坷,並不表示「斯德哥摩爾症候群」值得嚮往,我想邱吉爾想表達的是:「命運註定的璀璨,總是會讓現實顯得不堪,在失去信仰與對理想嚮往的人生裡,我們就如同赤裸著完全不準備」。
5/5CHURCHILL
外表看似冷酷無情,卻能拯救其他內心匱乏靈魂的人;外表看似熱絡融洽,卻能通達其他人情感的人。 這兩種人,不該為敵。 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為自己,都不該為敵。
到底是底層的庸碌,剝奪走上位者的自由,才讓權勢吃掉上位者,進而所有人都開始吃人。 還是上位者包容著破壞性創新與基因進化的可能性,默許吃人的事情,底層才開始庸碌,誰也說不清。 如果發狂,就從傻人做起,無我境界的觀察能力,從不會因此失去,只是換個方式存在而已。
5/5狂人日記
傅佩榮教授: 「善是我跟別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 From NTU OpenCourseWare 哲學與人生 10. 儒家的風格 YT. 從相對中尋找絕對,於是建立起自己的度量衡,而這個度量衡又不僅侷限於工具,就像現實中的秤,是為實現公平交易,這個度量衡是為「實現我與別人之間的適當關係」,經
5/5哲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真的有可能一點苦也不吃嗎?大家其實道理都明白,咱們就是喊喊口號嘛,苦又不是我說不吃,就能不吃的。 其實口號與生活之間的那個未被明說的部分,中間還有很多值得討論的地方。比如,吃苦是努力還是受罪?不吃苦,是擺爛嗎?那些不得不吃的苦,硬吃嗎? 今天,我們就攤開來講講這件事。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這麼辛苦的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就是為了要把自己此生的業報受盡,然後等待阿彌陀佛來接引去極樂世界,不然,還有那麼多的業報要受,下生下下生...沒完沒了!!!加油吧~停止這個可怕的輪迴~!絕不再貪戀世間的任何
Thumbnail
你不會得到你所求的,你也無法擁有任何你想要(want)的東西。這是因為要求本身就是欠缺的一種聲明,在你說你想要一個東西時,只會在你的現實中形成那個「缺乏」(wanting)的經驗。 因此,正確的祈禱永遠不是懇求的禱告,而是感恩的禱告。 當你為了自己所選擇在你的現實生活裡要去經驗的事而預先感謝神時
Thumbnail
很難!真的很難!旨意常被人的意識曲解扭曲,打著上帝之名行自我意識實現,造成分別對立分裂。
Thumbnail
苦的感受層次級數 只有自己能為自己評分 因為沒人能完全感受他人的苦 人生的路有人走的很短暫 短至來不及學說話走路 就莫名的被終止人生路途 這也是種說不出的苦 有人走的很漫長 看似坎坷艱辛的自己 也不會有人一直陪伴 還是堅持走自己認為該的路 這是自找沒人能阻擋的苦 有人
Thumbnail
從前對神佛僅有敬意,總覺得與其信任不可知的力量,還不如靠自己完成才是正道,但現在懂了,在盡人事之後,能做的唯有聽天命,求上天好心賜予一絲垂憐,甚至還厚臉皮的想,我這一生不算是個壞人,能不能放過我,我也知道話不能這麼說。
Thumbnail
過去的教育總是告訴我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或是「吃苦當作吃補」,勉勵我們想要成功就必定要經歷過艱辛的階段,也因此有些人深信做某一件事肯定要讓自己很痛苦才能嚐到收穫的果實。 但這樣的思維難道沒有自虐的成份存在嗎?甚至有些人還不斷宣揚自己過去慘痛的經歷來凸顯自己現在的成就,並且告訴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真的有可能一點苦也不吃嗎?大家其實道理都明白,咱們就是喊喊口號嘛,苦又不是我說不吃,就能不吃的。 其實口號與生活之間的那個未被明說的部分,中間還有很多值得討論的地方。比如,吃苦是努力還是受罪?不吃苦,是擺爛嗎?那些不得不吃的苦,硬吃嗎? 今天,我們就攤開來講講這件事。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這麼辛苦的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就是為了要把自己此生的業報受盡,然後等待阿彌陀佛來接引去極樂世界,不然,還有那麼多的業報要受,下生下下生...沒完沒了!!!加油吧~停止這個可怕的輪迴~!絕不再貪戀世間的任何
Thumbnail
你不會得到你所求的,你也無法擁有任何你想要(want)的東西。這是因為要求本身就是欠缺的一種聲明,在你說你想要一個東西時,只會在你的現實中形成那個「缺乏」(wanting)的經驗。 因此,正確的祈禱永遠不是懇求的禱告,而是感恩的禱告。 當你為了自己所選擇在你的現實生活裡要去經驗的事而預先感謝神時
Thumbnail
很難!真的很難!旨意常被人的意識曲解扭曲,打著上帝之名行自我意識實現,造成分別對立分裂。
Thumbnail
苦的感受層次級數 只有自己能為自己評分 因為沒人能完全感受他人的苦 人生的路有人走的很短暫 短至來不及學說話走路 就莫名的被終止人生路途 這也是種說不出的苦 有人走的很漫長 看似坎坷艱辛的自己 也不會有人一直陪伴 還是堅持走自己認為該的路 這是自找沒人能阻擋的苦 有人
Thumbnail
從前對神佛僅有敬意,總覺得與其信任不可知的力量,還不如靠自己完成才是正道,但現在懂了,在盡人事之後,能做的唯有聽天命,求上天好心賜予一絲垂憐,甚至還厚臉皮的想,我這一生不算是個壞人,能不能放過我,我也知道話不能這麼說。
Thumbnail
過去的教育總是告訴我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或是「吃苦當作吃補」,勉勵我們想要成功就必定要經歷過艱辛的階段,也因此有些人深信做某一件事肯定要讓自己很痛苦才能嚐到收穫的果實。 但這樣的思維難道沒有自虐的成份存在嗎?甚至有些人還不斷宣揚自己過去慘痛的經歷來凸顯自己現在的成就,並且告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