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把努力放在一流的工作上絕對是值得的,因為事實是,價值會更多地體現在奮鬥的過程,而不是結果。為自己做出一番努力本身就是值得的。在我看來,成功和名聲是一種红利。」—《你和你的研究 You and Your Research》的主講者 理查德·漢明Richard Hamming
演講第一段主要描述關於個人努力,接下來的內容將進入「人際方面」,不論工作與否,在生活中難免需要與人交際,為何那些看似比自己平庸的人卻能做得比自己有成就?
(演講第一段筆記精華往這裡走→如何將努力最大化?-- 他早在ChatGPT出現前說過:「也許電腦有人們無法思考的想法。」(一))
「我經常在想,為何有不少人比我更有能力、更有天賦,但他們的成果卻沒有我那麼多?」
做得太少,又沒有設立明確的目標。
那些能力較弱但全心投入工作的人,比那些技術精湛、涉足其中但中途易分心做其他事情的,能完成更多核心工作。
**何謂核心工作?蘇格拉底說過:「未經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要想在晚年回顧自己的人生時,減少懊悔的情緒,說出:「我做了一些我認為重要的事情。」,那就現在著手去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然後放手去做吧!
「單槍匹馬很難走得長遠。」
曾有位知名大學校長的特助向我展示他在辦公室處理及編寫信件的方法,以此表示:他秘書的工作效率有多麼低下,自己來可以做得更好。他將所有信件都堆在一處,還知道所有東西都在哪裡,還能在他的文字處理機上將信件寫出來。他吹噓說這有多了不起,可以在沒有秘書的情況下完成這麼多工作。
後來,我私下跟他的秘書談話。他的秘書說:「我當然幫不了他,我沒有收到他的郵件。他不會給我登入的東西;我不知道他把它放在地板上的什麼地方。我當然幫不了他。」‧>其實不是他的秘書不做事,是他將秘書該做的事全攬在身上。
沒有人是萬能的,是人都會有弱項。何謂弱項?在相同時間內,別人能更迅速且更好地做好同一件事情。我知道,要承認自己有弱項很難,但把自己的弱項委派給其他人做,才會有餘裕做自己擅長且有效率的事情。這也是系統存在之必要。
你會發現這種事一再發生,有不少優秀的科學家會與系統作鬥爭,而不是學著與系統合作,並利用系統所提供的一切。如果你學會如何善用系統的話,你會發現,它有很多好東西。這需要耐心,但您可以學著如何妥善使用該系統,並且繞過它的弱項。
.>不與大環境反著來,學會順水推舟,或與之同行,而非事事都與現下系統或制度做鬥爭,可以讓事情進展得更順利。
「合適的服儀 會讓你走得更遠。」
美國數學家約翰·圖基在各種場合經常穿得十分"隨意"。當他走進一個重要的場合,別人要花很長的時間才意識到:他是個一流的人。有很長一段時間,約翰都必須克服這種敵意。
「真是白費力氣了!」我沒說你應該服從;我的意思是:「順應市場的穿著打扮能讓你走得更長遠。」。 如果你還是堅持維護自我,說:「我要按我的方式去做」,那麼你在整個生涯中都得付出相當程度的代價。而這,會為你的人生帶來大量不必要的麻煩。
試想一下,如果穿著西裝參與運動比賽,會如何?如果穿著運動服裝參與重要會議,會如何?
的確,別花太多時間在「穿什麼」,能更專注在重要的事上,但在不同的場合就該呈現出不同的樣貌,才能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或許也可以說,「人生如戲,全靠扮相。」
「當我這樣做的那一刻,我得到了更好的服務。而現在,身為一個色彩繽紛的老人物,我得到了比其他人更好的服務。」
(「順應市場或大環境」不僅適用於著裝,也適用於其他數千件事情。而且相信我,這麼做,在各方面都能為你減少一分鐘的解釋時間,五十件事情就為你省下將近一小時的時間。)
透過偶爾講講幽默的話並表現得友善親切一點,我在很多方面得到了極大的幫助。比如,有次,由於某個白痴的原因,實驗室一個主要區域被佔用,導致所有重製服務停擺。我想做點什麼。結果,我的秘書打了通電話、開了一個小時的車程,並複製所有項目,最後處理好了這項小危機。這是我平時與秘書經營好關係得到的回報。
如若帶著憤世嫉俗心態,視所有人為敵,還處處防範他人,你將持續這樣不宣而戰的小戰爭好長一段時間;如若與人為善,你會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是助力。人人都會很願意在關鍵時刻幫你一把。
許多人會陷入對系統的改革與抗爭,把精力消耗在一個無傷大雅的項目上。如果你說,必須有人改變陳舊的制度。我同意,必須有人這樣做。但你想成為改變制度的人,還是做出一流成就的人?你想成為哪一種人?
當你與系統鬥爭時,離目標有多遠?浪費了多少精力?我的建議是:讓別人去做,然後你就可以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只因很少人能在改革體制的同時,也成為一流的科學家。(當然,如果你志在改革體制,確實也是有機會能成為像孫中山那樣名聲響亮的改革鬥士。)
**
然而,換個角度說,我們不能總是屈服於體制。我觀察到,幾乎所有科學家都出於對系統的純粹熱愛,而喜歡對系統進行一定程度的革新。歸根究底是,如果你在某個領域沒有原創性,那麼你在其他領域就不可能有原創性。原創就是與眾不同。如果沒有其他一些原創特徵,你就不可能成為原創科學家。
但許多科學家在其他地方的怪癖讓他付出了遠高於「追求自我實現」所需的代價。我並不反對所有的自我主張(好比服裝方面、制度改革方面);我反對一些。
別花時間在無傷大雅的事上動怒。人在生氣時很難理性思考以做出正確判斷,因而容易花費時間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我最大的秘訣是:「那不關我的事。(是句號,不是驚嘆號。句號代表心情十分平穩,驚嘆號代表心中已引起波瀾)」】
我們應該探尋的是事物的積極面,而不是消極面。好比,我如何透過改變看待問題的方式,將明顯的缺陷轉化為有價值的事物,而不是只會瘋狂抱怨缺陷。又好比驕傲、好面子的人經常會被認為他「言過其實」,但其實他可以透過告訴別人自己的目標,以督促自己完成。
別為自己找「不開始行動 」的藉口,說自己沒運氣等等。
現在「自欺欺人」非常普遍。有無數種方法可以改變一件事,欺騙自己,讓它看起來不一樣。當你問「為什麼不這樣做」時,對方經常可以說出一千個不在場證明。
如果你看看科學的歷史,現在通常是這樣的,有十個人已經準備好了,我們會為第一個到達的人提供反饋。其他九個人說:「好吧,我有這個想法,但我沒有這麼做,等等等等。」他們會有很多不在場證明。為什麼你不是第一個?為什麼你沒有做對呢?不要試圖舉出不在場證明。不要試圖欺騙自己。你可以告訴別人你想要的所有不在場證明。我不介意。但要對自己誠實。
我們需要足夠了解自己的弱點、優點,及缺點,才能對自己「對症下藥」。
(好比,如果知道自己「看不到」獎勵就很容易拖延,可以先為自己設置一個小獎勵,當階段目標達成時,就能得到那個獎勵(甜食或刷手機等等);如果想減肥卻克制不了嘴饞的慾望,就不讓零食甜點出現在家中。)
漢明以提問來舉例:「如何將缺點轉化為有價值的事項?」當沒有足夠的資源來推動一個計劃,怎解?
>成功的科學家改變觀點,使缺陷變成優點。
有不少人對於自己的拖延症感到相當困擾,這是有辦法解決的:
交付給別人的日期延長一些,為自己設立更短一些的截止日。
好比一項計畫,按常理來說,這週五就可以解決,但交付給對方的截止日可以定為下週一,對自己則是設立週三的截止日。這樣一來,如若真的在週三就完成,還能有更多時間反覆檢查,交出更好的作品,甚至還多出幾天放鬆休息的娛樂時間。
漢明在演講結尾做出總結:人之所以沒能比那些平庸的人有成就,最大原因在於,沒有致力於解決重要問題。沒有投入情感、嘗試改變,對於其他很容易做到、但依舊很重要的情況來說,人會不斷地為自己找藉口,說明自己為什麼不這麼做。
「我已經告訴你這是多麼容易;而且我已經告訴你如何改造了。因此,繼續前進,成就偉大的自己吧!」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留言告訴我,也可以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祝你有個美好的一天,我們下篇再見˙︶˙